周小荻(長沙市天心區(qū)考試中心 湖南 長沙 410002)
?
提高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實效性的實踐與反思
周小荻
(長沙市天心區(qū)考試中心湖南長沙410002)
摘要: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時期學校學生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開展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學生自身健康成長的需要,也是推進素質(zhì)教育的必然要求。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競爭的更加激烈,對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沖擊越來越強烈,如何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是學校、家庭、社會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
關鍵詞:心理健康;教育;實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喚起學生自信、張揚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個性心理的最有效途徑。心理健康教育更是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實際需要。
(一)偏重知識的傳授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強調(diào)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的重點是“學會學習、人際交往、升學擇業(yè)以及生活和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常識”。但在實踐中,有些教師把傳統(tǒng)學科的教學方法照搬到心理健康活動課上,教學生對心理現(xiàn)象進行理論分析,使心理健康教育課陷入政治課、理論課的誤區(qū)。
(二)忽視課后實踐和學用結合
學習是為了實踐和運用。有些教師沒有真正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學習目的是學生行為的改善,在心理課結束后缺乏后續(xù)的檢查監(jiān)督。
(三)教學目標模糊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的在于關注學生的內(nèi)心體驗,優(yōu)化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但有的學校沒有制定出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或未能時刻結合教學目標有效監(jiān)控課堂教學,把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標訂得過大、過全,在短時間內(nèi)根本不可能達到。
(四)專業(yè)教師缺乏
心理健康教育課的開設是一項專業(yè)性很強、對教師的專業(yè)素質(zhì)要求很高的工作。目前我國的心理學專業(yè)教師嚴重缺乏,在專業(yè)教師奇缺的情況下,從事心理健康教育課的教師大多數(shù)是半路出家,有的是團隊干部兼任,有的是從班主任中抽調(diào)的,還有一些非心理學專業(yè)的教師通過自學或培訓承擔起心理健康教育課的工作。
(五)缺少制度保證
首先是沒有專門的崗位和固定的編制,其次是缺少相應的評價激勵機制,第三是缺少必要的時間保證。
心理健康教育課是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渠道之一,上好心理健康教育課有利于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體開展?;谝陨系恼J識,近年來,我們在充分利用現(xiàn)有資源,規(guī)范課堂進程和課堂內(nèi)容,活躍課堂氣氛方面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同時考慮到班主任對學生比較了解,平時和學生接觸的時間也比較多,采用從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師培訓班主任,班主任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一)轉(zhuǎn)變觀念,真正確立“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地位”的教學理念
教師不再是課堂的主角,而是課堂的組織者和設計者,課堂進程的引導者。我們努力設計好每一堂心理課,盡量做到以活動為主,以學生的體驗為主,在心理教育課堂中運用小測試、觀看心理電影、音樂、討論等多種手段。這樣做的效果就是使每位學生在課堂進程中都有發(fā)言的機會,都有參與課堂活動的機會,真正做到全體學生參與,學生在熱烈有趣的活動中情感得到體驗,行為得到訓練,同時他們在活動中相互合作,相互溝通,增進了學生間的人際信任和合作觀念,使課堂環(huán)境更加融洽,課堂效果更加明顯,使心理健康教育課真正成了學生放松身心,完善自我的催化劑,也達到了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的目的。
(二)多措并舉,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發(fā)展
1.專門教育與學科滲透相結合。強調(diào)學校全員參與全過程,參與心理健康教育,選派教師參加市、區(qū)級心理健康教育培訓,提高廣大教師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在此基礎上,各科教師聯(lián)系自己所任教的學科適時、適度、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內(nèi)容,使各科都能在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中發(fā)揮積極的作用。
2.集體指導與個別疏導相結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是使全體學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結構,為學生當前生活及將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基礎。實施過程中,我們在學校中開設“心理健康教育專欄”,每周定期對學生的共性問題集中指導,提高廣大學生對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認識,普及心理健康基礎知識,教會形成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同時利用每班的健康課,集體晨會、班隊課,大課間活動課等多種方式,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幫助,主要為塑造班級集體良好的氛圍和集體的良好行為,激發(fā)群體向上的精神。結合班主任根據(jù)本班的實際和團體輔導計劃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3.個案分析與工作總結相結合。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心理問題的多樣性決定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重視個案分析與研究,做到因材施教。為此要求每位老師每學期都認真填寫《心理咨詢記錄表》《潛能生轉(zhuǎn)化情況登記表》《愛心家訪表》等,把學生中出現(xiàn)的心理狀況及解決辦法及時記錄整理,分析了解各個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狀況,把準教育脈搏,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同時,由學校歸納出普遍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進行總結交流,提高廣大教師的教育溝通技巧和策略。
4.個性問題與特殊問題需要進行個別輔導。教師利用課余時間為學生提供心理服務,服務形式有:①面談。我們對心理咨詢輔導室進行精心布置,完善了輔導制度,力求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溫馨舒適的環(huán)境。如果學生有某種心理問題和困惑,可直接到輔導室找老師談心交流。約見方式是多樣的,有信函預約,有臨時登門拜訪的,也有一些是班主任指定特約輔導的。但不論是哪種形式,學生都是自愿的。②書信輔導。如果學生有某種心理問題,又覺得不便與輔導老師口頭交流的,就采用書面交流,通過“開心”信箱聯(lián)系溝通。
在開展心理輔導活動的同時,還可以充分地利用心理“開心”信箱、心理小報、網(wǎng)絡、小廣播等形式對學生進行相關教育,向師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針對出現(xiàn)的熱點問題進行及時地疏導。
5.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聯(lián)動。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僅僅由學校實施是不夠的,在更重要的意義上講,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依靠家庭教育,因為家庭才是學生的來源與歸屬,小學生心理健康最后要歸結于此。因此,我們要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這個契機,邀請專家來校,對全體家長進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專題講座,指導家長開展小學生家庭心理健康教育。
6.開展生命教育系列心理活動。生命教育的關鍵是教師。開展以轉(zhuǎn)變教師觀念、增強教師實施生命教育的自覺性、提高教師執(zhí)行能力為目標的專題講座、校本培訓、教研活動、經(jīng)驗交流等,把學校的發(fā)展目標轉(zhuǎn)化為教師的自覺行動。期間,對全體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訓,目的是提高教師對生命教育的認識;通過多種方式學習殘障人士珍愛生命,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精神和自尊、自愛、自立、自強的可貴品質(zhì),同時在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系列征文活動”、“珍愛生命,從我做起”的集體晨會團體心理活動,引導學生珍愛生命,從保護自身做起。分男女生開展“男生課堂”和“女生課堂”,進行青春期性心理健康的培訓,開展校園“開心影院”,在學生中進行直觀的生命教育。
(三)寓教于樂,以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生動有趣的活動引領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引領學生?!罢n本劇”傳承了民族的文明與禮儀;“平安童謠”唱出了生命的高貴與尊嚴;“古詩詞誦讀”歌頌了上下五千年的文韜武略;“演講比賽”弘揚了中國精神;運動會上你追我趕,凝聚團隊;書畫比賽捷報頻傳,展示風采;還有一年一度的“環(huán)保嘉年華”,“六一”文藝大匯演,眼保健操比賽、班級文化建設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促進了學生的個性發(fā)展、特長發(fā)展、健康發(fā)展,快樂發(fā)展,全面發(fā)展,使學校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團結和諧的校園環(huán)境。二是通過活動進行養(yǎng)成教育。學校通過班隊會活動,開展“德育講師團”活動、“愛閱讀、善表達”活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表達能力和行為品德;學校還結合“五一”勞動節(jié)開展“尋找最美男孩女孩——勞動大比拼”等一系列勞動競技活動,陶冶學生的情操、啟迪學生的心智,促進了學生全面發(fā)展;鼓勵學生在寒暑假參加社區(qū)的社會實踐活動;利用“婦女節(jié)”、“重陽節(jié)”、“教師節(jié)”等傳統(tǒng)節(jié)日開展孝親活動,傳承中華美德……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將枯燥的德育內(nèi)容轉(zhuǎn)化為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在活動中達到了知情意行的統(tǒng)一,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塑造了學生健全的人格,達到“活動育人”的目的。
(四)不斷修煉,努力提升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能力
隨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在和學生的廣泛接觸之中,我們深深地感受到學生的心靈世界是五彩繽紛的,他們的感情是豐富的,他們的需要是多種多樣的,由于我們對他們知之很少,往往用自己的主觀意圖去猜測他們的內(nèi)心思緒,用我們自己的推測來衡量學生的內(nèi)心需要,用教育者的單一角色去看待他們的豐富感情。事實上,這些都是違反了認識上的客觀規(guī)律,導致了我們無數(shù)次教育的失敗,導致我們在教育實踐中的事倍功半,于是,我們有必要從心理學角度來探討一下我們要當好教師,自身還需要補充些什么?我們對學生還需要給予些什么?
對學生實施心理健康教育,必須有個前提條件,要教育好學生教師自身補充的就是要培養(yǎng)自己的心理素質(zhì),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教育能力,增強了這兩方面,將為我們科學地進行教育、教學插上翅膀,將為我們成功教育開辟廣闊的新天地,育人育到學生的心坎上,最大限度地開發(fā)學生的心理潛能,為他們走向明天的成功之路,打下一個厚實的基礎。
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教師應傾注一顆慈母般的愛心,這是我們對學生教育能給予最珍貴的東西。魚池之所以為池,因為有水這個要素。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若缺失了情愛,就成了無水之池。教育成功的先決條件是凝聚,教師凝聚著學生,學生凝聚在教師周圍,凝聚是學生接受教育、教學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對學生付出愛,讓愛去凝聚每一位學生。這同樣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和前提。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給學生主動權,對學生傾注一種深厚的愛,這應是我們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要貫徹始終的,使之成為充滿愛心的心理服務,讓每位學生有機會獲得最充分的發(fā)展,這就是我們最深刻的體會,也是我們今后努力的方向。
作者簡介:周小荻,長沙市天心區(qū)考試中心副主任,小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收稿日期:2015- 8- 22
中圖分類號:G4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3-949X(2015)-09-009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