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麗敏
高中作文訓練始終不被重視,尤其到了高三,大部分老師都忙于做各種模擬題,卻很少拿出時間來進行專門的作文指導訓練。作文,常常是在講題時一帶而過。對此,筆者認為,提高學生語文成績,高三作文訓練不可忽視,并且要格外重視。筆者針對高三學生作文的訓練與提高,總結了一些方法。
快速提高學生作文水平,首先要解決素材積累問題。我們常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學生如果不能掌握大量的素材,作文內容就會空洞,缺少例證,議論文就沒有說服力。而很多學生掌握了一定的素材,但多是陳舊的,從小學初中用到現(xiàn)在,如寫到身殘志堅就會想到霍金,連邰麗華對他們來說都是陌生的;寫到逆境就會用到司馬遷。要想寫好作文,沒有素材或者素材過于陳舊,自然就成了一句空話。
要解決這個問題,第一、我采用的是閱讀積累法。我利用網(wǎng)絡和所訂的作文資料,為學生精選素材,每周抽出一節(jié)課,給學生當作閱讀積累課,邊閱讀邊根據(jù)自己的需要進行整理。一個階段后,學生掌握的素材就多了,并且也鮮活了。第二、日常學習積累。教材中的課文適合做素材的,我全都讓學生總結出來,因為教材是最經(jīng)典的,其中的人和事自然也就是經(jīng)典的。如《荊軻刺秦王》一事可用作“心靈的選擇”“命運與時代”“真面強權”“仁厚”“情義”“壯烈”“誠信”“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等話題的寫作?!而欓T宴》一課可用作“要善于采納別人的建議,擇其善者而從之”;對待不同的意見自己要有主見,不能人云亦云;“當斷不斷,反受其亂”,“要善于審時度勢,把握機會,識時務者方為真正的俊杰”等話題的寫作。試卷中的閱讀,尤其是實用類文本閱讀中的名人傳記,其中的事例也可用作素材。如曼德拉、門羅、溫頓等人物傳記都是很好的素材。世事洞明皆學問,只要我們去引導,去做,解決學生的素材積累就不是問題。
其次,要帶領學生進行審題立意訓練。意者,文之統(tǒng)帥也。一篇作文的成敗,關鍵是看立意是否準確合理。學生審題立意的軟肋在新材料作文,一則材料還好,若是幾則,學生往往看不出來比較核心的立意是什么,這就要進行訓練指導。
比如,有的材料為突出中心,有時會在材料中設置關鍵句如開頭句、結尾句、對話句、結語句,指導學生抓住這些關鍵句,就能把握材料主旨,準確理解材料,正確立意。而多則材料的作文,則要用求同法,找出幾則材料的共同點來寫,才不會偏題。
再次,要用優(yōu)秀范文引領。學生作文存在的問題,往往是不注重文章結構,不講究考場作文的得分點。解決這個問題,我從幾個方面入手:一是給學生復印一些高考滿分作文,讓學生學習,從中吸取對自己有用的因素,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如開頭結尾的設置,結構的錯落等。二是每次作文訓練,都盡量在講評時給學生出示范文,讓學生能看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以取長補短。三是用身邊同學的優(yōu)秀作文作為范文,來引導學生提高。高考滿分作文和范文,學生會感覺離自己太遠,所以每次作文訓練,都選出班級中寫得較好的作文作為范文,印發(fā)給學生,讓學生閱讀學習,并且有“夠得到”的感覺。四是教師寫下水文。遇到比較難寫的作文題,教師和學生一起寫,寫完后交流,給學生以鼓舞和引領。
最后,要求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符合要求的作文。寫作文是學生比較頭疼的事,往往布置完作文,學生會要求兩三天后交。這中間學生是怎么寫的老師無法掌握。高三作文很重要的一點是速成,因為我們無法預知高考時會剩下多少時間來寫作文。所以在提高高三作文水平訓練中,速成作文是我訓練的一個目標。給學生一個作文題,要求他們四十分鐘或五十分鐘交上來,以培養(yǎng)學生快速完成作文的能力。
當然,寫作能力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以上僅是針對高三作文訓練的一些方法,要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更重要的是日常的積累和訓練,是學生整體語文素養(yǎng)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