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夏薩摩
小A是我前幾年在大學城做一個品牌的校園推廣時認識的畢業(yè)生。上個星期,她在一些網(wǎng)絡平臺和公眾號上頻繁地看到我寫的文章后,跟我聊天,說:“那是你吧?我一看名字和背景就猜到是你了。你不是在廣告公司上班嗎?怎么突然變成專欄作家了?”我說,這個只是個人興趣,閑暇時寫寫而已。
小A好奇地問:“怎么樣才能成為一個專欄作家?”我說:“我也是剛入門,也并沒有特別的訣竅,就是多寫,慢慢地找到自己的風格和特點,嘗試著發(fā)布在一些開放的平臺上或是自己私下投稿,等待喜歡你文字的人出現(xiàn)或者被編輯挖掘?!?/p>
小A說其實她只是很好奇,有的人可以被挖掘,是他們幸運,還是他們有這方面的門路,主動去尋找的資源?她覺得自己這方面比較閉塞,接著又問我:“你是不是認識很多雜志和公眾號的編輯???”
我說:“是你自己主動走出去,還是別人主動找到你,都不是重點。不管你處于什么樣的位置和領域,你優(yōu)秀了,別人自然會來找你。實力第一,門路第二,做任何事情都一樣?!?/p>
這次聊天后,我仔細思忖,一個人問出的問題,多少反映了這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思考問題的邏輯方式。
為什么小A問的是“如何成為一個專欄作家”,而不是“你什么時候開始寫文章的”“你寫了多久了”這樣更為具體和可執(zhí)行性強的問題。我大膽地揣測,也許她眼里看到的是“結果”,關心的也只是“結果”,至于中間的“過程”,她并沒那么在意。
很多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別人獲得了某些成功,或坐到了某個位置,被大眾看見或者為人所知,我們第一反應是人家運氣好。你以為別人只是幸運,但真相可能是人家積蓄了很久的能量終于開始爆發(fā)了,終于開始被別人看見了。
就我自己而言,從大一開始到現(xiàn)在,零零散散地寫文章也有七年了。我寫了七年,才開始有一些引起大家共鳴的東西,才開始被大家認可和看見。一切,哪有那么簡單?
我有個很有才華的大學女同學,大學期間開始涉獵劇本的創(chuàng)作,現(xiàn)在在家專職寫小說。她每天的生活軌跡就是吃飯、看書、寫小說,偶爾休息,周而復始。后來我才知道,她從中學時代就開始斷斷續(xù)續(xù)地寫,現(xiàn)在已經(jīng)寫了四部長篇小說,短篇更是不計其數(shù)。她寫了那么久,直到今年才覺得自己該出成績了,才開始著手一些出版事宜。也許,到了明年的這個時候,她的小說會在各大書城和電商渠道上火爆銷售,不了解的人或者曾經(jīng)的同學看到了她出書會覺得她很幸運,認為她可能有這方面的資源和門路,不然一個英語專業(yè)的學生,怎么就突然出了中文小說,還一下子火了?但你真的不知道,人家努力了多久,寫了多久,才敢把自己的作品拿出來。
很多時候,我們以為的幸運,其實是別人努力了好久才發(fā)出的光。承認這一點,是我們進步的開始。與其把成功歸結在“運氣”這樣虛幻的東西上,倒不如把它建立在我們可以駕馭的東西上,比如勤奮,比如努力。
【人物速寫·努力比運氣重要】
相比于運氣,努力更重要?!拔摇蹦艹蔀閷谧骷也皇且驗樾疫\,而是“我”七年來一步步努力的過程;“我”同學的小說能熱銷于各大電商渠道,不是因為她比別人幸運,而是她足夠努力。如果膚淺地把別人的成功歸于虛幻的運氣,并抱怨自己不被幸運眷顧,且不為達成目標付出、努力,無論誰,必定一事無成。
【人物速寫·堅持】
成功無捷徑,貴在堅持?!拔摇蹦軓囊幻麖V告公司員工,變成一名專欄作家,在于“我”對寫作的堅持;“我”同學能從一名英語專業(yè)的學生,變成一個中文小說作家,在于她從中學時代就開始的對小說創(chuàng)作的堅持。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不論何時何地,心之所往,以堅持為船,以行動為槳,才能美夢成真,如愿以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