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蕾,姜濤,李德俊,陸建國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保健科,北京 100700)
·保健論壇·
離退休人群“四高癥”中醫(yī)病因辨析及防治對策
劉蕾,姜濤,李德俊,陸建國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保健科,北京 100700)
隨著中國老齡化社會進程日趨加快,離退休人群已普遍進入高齡期和高發(fā)病期,健康問題是離退休人群首要的、迫切需要重視的問題。其中“四高癥”(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和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呈持續(xù)增高趨勢。本文從中醫(yī)學角度辨析“四高癥”的發(fā)病因素,并以“治未病”理論為指導提出相應防治對策。
1.1 飲食不節(jié),結構失調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飲食結構也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膳食結構不合理,高脂肪、高糖分、高熱量膳食的過多攝入,極易造成飲食不節(jié),損傷臟腑。正如《素問·經(jīng)脈別論》曰:“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不散精,氣化失司,則形成濁脂,凝濁為癖,浸淫心脈”,可見暴飲暴食、嗜食肥甘厚膩,導致脾胃受損,水谷運化失司,濕濁內蘊,形成痰濁膏脂,進而更加損傷脾氣,引發(fā)諸多病證:①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損傷脾胃,脾胃運化失司,積熱內蘊,消谷耗液,損傷陰液,易引起消渴。故《素問·奇病論》曰:“此肥美之所發(fā)也,此人必數(shù)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又如《景岳全書·雜證謨·三焦十渴》曰:“消渴病……皆膏粱肥甘之變,酒色勞傷之過,皆富貴人病之而貧賤人少有也。”②肥甘厚味之物,因肥能生熱,甘能壅中,肥甘可阻礙胃腸運化,影響脾胃升降,中央不運而生濕,濕能生痰化熱,形成濕熱和瘀血之患。肥甘厚味生濕化熱,浸淫脈道,而血脈不利,堵塞氣之運行,氣結血瘀,痰濁阻滯脈道,阻遏經(jīng)氣運行而致氣、血、痰、瘀相互搏結,痰濁留于血脈,久病入絡致瘀,痰瘀互結,膠著脈道,形成高脂血癥;若停于血脈,致脈管閉塞,形成斑塊,終至脈痹、胸痹、中風等變證;若膏脂蘊結于肝,則極易形成脂肪肝。故有《素問·痹論》“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之論。③嗜食肥甘厚味,攝入大量高嘌呤食物如大魚大肉、動物內臟、海鮮、酒類(尤其是啤酒),久則呆脾害胃,釀濕生濁,痰濕阻滯于血脈之中,難以泄化,與血相結而為痰濁,痰濁瘀阻而形成高尿酸血癥,嚴重者導致痛風發(fā)作[1]。④另外,飲食口味偏嗜亦會引起多種病變。如《素問·生氣通天論》言:“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又如《素問·五臟生成論》曰:“是故多食咸,則脈凝泣而變色”。說明過食咸味食物,血脈凝滯而致病。另外,長期嗜食肥甘厚味或吸煙無度,導致脾胃運化失職,升降不利,痰濕內生,阻礙氣機,蒙蔽清竅,發(fā)為眩暈。
1.2 起居無常,勞逸不均 《素問·宣明五氣論》有“久視傷血,久立傷骨,久行傷筋”,“久臥傷氣,久坐傷肉”,說明勞逸失度,均可損傷人體而致病。很多人退休前工作強度大,生活節(jié)奏快,每天工作時間大多超過8 h,參加體育運動的機會和時間也很少,生活起居缺乏規(guī)律,導致機體陰陽失調,出現(xiàn)血壓升高、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標出現(xiàn)紊亂等一系列癥狀[2-4]。而退休后生活狀態(tài)發(fā)生很大變化,從長期緊張的工作狀態(tài),突然轉變?yōu)榉潘尚傅〉男菹顟B(tài),大部分離退休人群能夠適應這種角色轉變,重視養(yǎng)生保健,積極進行體育鍛煉。但也有一部分人群在退休后出現(xiàn)喜靜懶動、精神倦怠,“蓋太飽則脾阻,過逸則脾滯,脾氣困滯而少健運,則陰停濕聚也。”說明過逸少勞可使氣血壅滯,運行不暢。過度安逸亦會使機體的免疫功能降低,其精力和體力無疑會走下坡路,抵御疾病的能力相應下降,很多疾病就會趁虛而入,易于罹患高脂血癥、高血壓病、動脈粥樣硬化及冠心病等疾患。
1.3 情志失調 中醫(yī)學理論中,肝主疏泄,條暢氣機的功能與情志密切相關,若肝主疏泄功能正常,則氣機暢通條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郁。若情志過極,長期處于緊張、焦慮狀態(tài)導致肝主疏泄功能失調,如《諸病源候論》說:“肝氣盛為血有余,則病善怒,逆則頭暈、腦脹”,故長期的精神刺激,憂思惱怒,使得肝失疏泄,肝氣郁結,郁而化火,耗傷陰液,陰不斂陽,肝陽上亢,使得血壓升高,出現(xiàn)眩暈、頭痛等癥。另外,長期過度緊張或情志不舒,肝失疏泄,必然導致氣機郁結,氣郁化火,消灼陰液,上灼肺胃陰液,下灼腎陰,肺胃腎陰液受損,易發(fā)為消渴。
離退休人群最常見的問題是心理失衡,離休和退休是生活中的一次重大變動,當事者在生活內容、生活節(jié)奏、社會地位、人際交往等各個方面都會發(fā)生很大變化。由于適應不了環(huán)境的突然改變,而出現(xiàn)情緒上的消沉和偏離常態(tài)的行為,甚至引起疾病,謂之為“離退休綜合征”。據(jù)統(tǒng)計,1/4的離退休人員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離退休綜合征,其病因和臨床表現(xiàn)在中醫(yī)學范疇可歸為中醫(yī)情志疾病的范疇,情志為病,可影響臟腑氣機,導致人體心身疾病的發(fā)生,繼而引發(fā)血壓異常波動、血脂紊亂等情況。
2.1 未病先防,完善健康管理
2.1.1 健康飲食教育 飲食干預是“四高”預防與治療的基礎,合理膳食、飲食均衡,克服不良飲食習慣是保證身體健康的重要措施。飲食方面建議三餐定時定量,搭配膳食,不偏食,不挑食,杜絕暴飲暴食,遵守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飲食原則,多食高纖維膳食及新鮮綠葉蔬菜,提倡清淡、富含維生素和植物蛋白的飲食,保證每日食物搭配多樣性,主食以谷類為主,粗細搭配,盡量做到低糖、低鹽(每天攝鹽量<6 g)、低油脂[5]。糖尿病患者盡量避免食用葡萄糖、蜜糖、蔗糖及其制品[6]。高尿酸血癥者,應控制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豆類、堅果類的攝入,適當增加奶類、魚類等優(yōu)質蛋白和蔬菜水果的攝入。提倡細嚼慢咽,戒煙限酒,保持大便通暢,維持正常體質量。自覺控制飲食,充分認識合理飲食是防治“四高”的重要手段。
2.1.2 健康生活方式教育 應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按時作息,盡量不熬夜、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勞逸結合,不吸煙,不酗酒,以適當戶外運動代替吸煙喝酒去排解生活、工作壓力。其中適當?shù)捏w力勞動和體育活動對增強體質,改善機體狀態(tài)均有益,是預防諸多病癥的積極措施。應盡量合理安排每天運動,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選擇有氧運動如慢跑、步行、騎自行車、游泳、爬山、太極拳、八段錦等都是適宜的運動方式。上述運動方式均合乎生理規(guī)律、輕松柔和的健身運動,能減少體內瘀血,改善脾胃運化及機體代謝過程,從中醫(yī)學的角度上來看,是很好的保健方式,通過長期習練可達到祛病、養(yǎng)生、延年的目的[7],運動時應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能急功近利,尤其要重視運動前后的自我感覺,如出現(xiàn)頭暈、呼吸費力等癥狀,則應及時停止運動。
2.1.3 心理衛(wèi)生健康教育 主要是通過教育使離退休人群能夠正確對待衰老和疾病,減輕心理負擔;積極調整,保證良好的情緒狀態(tài);積極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活動,豐富心理環(huán)境,創(chuàng)建良好的心理;對離退休人群定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詢,引導他們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態(tài),保持愉快的心情和樂觀的情緒,及時轉移不良情緒,使身心健康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只有心情舒暢,情志條達,臟腑陰陽氣血調和,方能做到“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
2.2 既病防變,及時合理用藥 針對高血壓、高脂血癥、高血糖、高尿酸血癥等情況,經(jīng)體育鍛煉、減輕體質量等舉措仍不能控制指標時,即應考慮適當藥物治療。主張針對性、個體化用藥,盡量少而精,制定合理治療方案[8]。用藥時必須在??漆t(yī)生的正確指導下用藥,切勿擅自盲目使用或停用某些藥物。
[1] 錢玉中,李娜,蘇于納.高尿酸血癥中醫(yī)病名及病因病機的探討[J].中醫(yī)藥導報,2013,19(1):18.
[2] 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制訂聯(lián)合委員會.中國成人血脂異常防治指南[J].中華心血管雜志,2007,35(5):390-391.
[3] 楊文英.重視預防.2007年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8,24(2):121-122.
[4]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2004年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實用本)[J].高血壓雜志,2004,12(12):483-486.
[5] 郝玉鳳,董景珍,杜玉苗,等.門診高血壓患者疾病相關健康素養(yǎng)教育對血壓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1):87-88.
[6] 封衛(wèi)東,王磊.健康教育對 2 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1,14(3):292-293.
[7] 張春暉,鞠寶兆.太極拳運動的中醫(yī)養(yǎng)生保健機制[J].遼寧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9,11(7):17-18.
[8] 牛琴,姜淑霞,姜曉莉,等.知信行模式健康教育對老年高血壓患者血壓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14,17(2):168-170.
劉蕾,博士,主治醫(yī)師, Email:simply2008@126.com
R25
C
10.3969/J.issn.1672-6790.2015.02.040
2014-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