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杏瑤 林春華 吳艷春 劉雁平 胡雪琴
靜脈輸液采用45~50°角直進血管穿刺法的臨床研究
何杏瑤 林春華 吳艷春 劉雁平 胡雪琴
目的 探討降低對組織和血管損傷、減輕患者痛苦的新穿刺法。方法 門診輸液患者26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 每組130例, 實驗組采用增大穿刺角度至45~50°角經(jīng)皮膚直入血管的穿刺法, 與對照組用傳統(tǒng)的15~20°角穿刺的方法進行比較, 觀察兩組患者穿刺時疼痛程度、成功率和穿刺局部的復原情況。結(jié)果 實驗組疼痛明顯減輕.83.08%的患者自訴穿刺點周圍無明顯的觸痛和壓痛,且一次成功率93.8%高于對照組71.5%(P<0.05)。實驗組瘀斑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jié)論 采用45~50°角直進血管穿刺法可減輕靜脈穿刺時的疼痛, 提高穿刺成功率, 利于血管和組織的快速修復。
靜脈輸液;45~50°角直進血管穿刺法;疼痛
靜脈輸液是臨床常用的治療手段之一, 靜脈穿刺具有一定的創(chuàng)傷性, 并由此帶來的疼痛常令患者不滿并對靜脈穿刺產(chǎn)生恐懼。疼痛和穿刺失敗是靜脈輸液的常見現(xiàn)象, 同時也給操作者帶來困擾, 當務之急是改良穿刺方法, 傳統(tǒng)穿刺方法患者痛覺明顯, 作者采用加大穿刺角度, 觀察患者的疼痛表現(xiàn)和穿刺成功率, 旨在減輕對組織的損傷和保護好血管,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10月本院門診輸液愿意配合實驗的患者260例, 隨機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 各130例。男女不限, 年齡7~65歲, 無嚴重心、肺、腦血管、腎疾病,能自然交談, 皮膚痛覺正常。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者統(tǒng)一使用山東威高集團生產(chǎn)的一次性輸液器和5號半針頭。
1.2.1 對照組 采用用傳統(tǒng)的穿刺技術(shù):針頭與皮膚成15~20°角, 由靜脈上方或側(cè)方刺入皮下, 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1]。
1.2.2 實驗組 采用新的靜脈穿刺技術(shù):①操作關(guān)鍵點:掌握角度, 針頭與皮膚成45~50°夾角;直接進針, 針尖穿過皮膚直進血管腔。②操作方法:一般選取手背表淺靜脈。操作者以左手握住患者的手, 用拇指繃緊皮膚, 右手持針, 利用手腕的靈活性將針頭的尾部提高, 針尖朝下, 針頭與皮膚成45~50°夾角, 針尖于預先選好的血管表面皮膚上懸空約0.5 cm,先不接觸皮膚, 確定進針時利用針尖的鋒利, 右手腕稍用力,針尖穿過皮膚直進血管腔, 將針頭放低至約5°夾角, 順著血管的方向稍向前推, 令針尖斜面完全置于血管腔內(nèi)即可, 松開止血帶和止水鋏, 固定針頭, 調(diào)好滴速。穿刺過程中注意觀察患者的反應, 詢問其痛覺感受, 觀察穿刺點的局部情況,拔針后按壓5 min。
1.3 疼痛程度評價標準 采用口述分級評定法[1], 根據(jù)患者對靜脈穿刺疼痛感受及疼痛的程度進行語言描述, 將疼痛分度:0度表示無痛;1度表示輕微疼痛;2度表示較痛;3度表示劇痛。
1.4 一次穿刺成功的評價標準 一次穿刺針頭不向后退為成功, 有退針為失敗。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χ-±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對照組無痛1.54%(2例)、輕微痛40.76%(53例)、較痛53.85%(70例)、劇痛3.85%(5例), 而實驗組只有輕微痛16.92%(22例), 無痛83.08%(108例);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次穿刺成功的實驗組93.8%(122例),對照組71.5%(93例);拔針后1 d觀察局部瘀斑(實驗組為12例, 占9.23%、對照組為30例, 占23.1%)或雖沒瘀斑但輕觸針眼附近疼痛(實驗組為10例, 占7.69%、對照組為56例, 占43.1%)反饋, 瘀斑發(fā)生率實驗組低于對照組, 實驗組復原較對照組快, 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傳統(tǒng)靜脈穿刺法疼痛的原因:根據(jù)物理學的力學原理[2],小角度穿刺, 針斜面接觸皮膚面積大, 有效穿刺力小, 為克服阻力需加大穿刺力度, 以針頭斜面兩側(cè)向組織切割入針,針頭在皮膚內(nèi)穿行時間長, 速度慢, 因皮下或皮內(nèi)神經(jīng)末梢豐富, 機械刺激令局部組織產(chǎn)生疼痛。另外, 從皮膚進入點至血管穿刺點之間有一小段距離, 這段距離是在神經(jīng)末梢豐富組織穿過, 受針梗的輕微牽拉, 致穿刺局部在輸液過程表現(xiàn)不同程度的疼痛。
45~50°角直進血管穿刺法疼痛減輕的原因:進針角度增大, 接觸皮膚面積小, 壓強大, 有效穿刺力比小角度進針時大, 進針時容易穿透皮膚, 而且直接進入血管腔, 減少在皮內(nèi)穿行時對穿刺部位周圍組織的刺激和損傷[2], 減少致痛物質(zhì)的釋放;進針前針頭懸空0.5 cm, 加上進針速度快, 對皮下神經(jīng)刺激小, 刺激時間短, 達不到疼痛的動作電位閾值[3],疼痛反應小甚至無疼痛。進針角度越大, 越容易入針, 但50°角以上極易穿透血管后壁, 也沒有合適的持針方法,45~50°角是較理想的進針角度。
對于穿刺成功效率對比分析, 傳統(tǒng)穿刺方法的小角度進針, 再沿血管方向潛行尋找穿刺點時, 有些血管會左右滑動,或因組織的保護性應激致血管收縮、痙攣, 針頭進皮內(nèi)若不是即時穿刺成功, 會影響本來就不太清晰的血管的顯露情況,增加穿刺難度。將針頭抬高至45~50°角穿插過皮膚直進血管的方法穿刺, 快速直接, 減少在皮內(nèi)穿行, 尤其是對一些肥胖皮下脂肪較厚者更為適合, 穿刺成功率明顯高于小角度進針法。
新穿刺法利于組織復原。皮膚穿刺點與血管穿刺點幾乎在同一垂直線上, 受損范圍局限在點上, 拔針后按壓定位準確, 致皮下瘀斑幾率較少, 而傳統(tǒng)穿刺方法的皮膚穿刺點與血管穿刺點是錯開的, 受損范圍在兩點之間的面上, 范圍大,壓不準血管穿刺點, 導致皮下血腫、瘀斑, 而且針頭在皮下潛行時也有可能擦傷血管壁, 增加疼痛并影響局部組織復原。
綜上所述, 靜脈輸液采用45~50°角直進血管穿刺法, 減輕患者的疼痛, 可降低對血管和組織的傷害, 有利于局部組織復原, 提高靜脈的重復使用率和穿刺成功率, 同時也體現(xiàn)了人性化的服務。
[1] 白繼榮. 護理學基礎.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00:106,141,209.
[2] 李曉斐. 淺靜脈無痛穿刺技術(shù)的探討. 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1,13(11):270.
[3] 姚泰. 生理學.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3:298-29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1.169
2015-03-06]
廣東省江門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4020)
529000 江門市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