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廣西柳州 545002)
我對這起行政訴訟案件有話要說
朱 燕
(廣西柳州市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廣西柳州 545002)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已于2012年1月1日起施行,對規(guī)范行政強制措施有了明確的規(guī)定,行政執(zhí)法人員在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必須嚴格遵循的法定的程序。本文介紹了某行政處罰案件中因執(zhí)法人員實施行政強制扣押過程中因程序違法,被當事人提起行政訴訟,一審法院不支持其訴求,其已上訴至上級法院,目前尚無有最新情況;闡述了對該行政處罰案中違法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和對該行政訴訟案的一些分析和看法,并對當前依法行政提出建議。
行政處罰案件;扣押;程序違法;行政訴訟案件;探討
2013年11月15日,廣西柳州市某縣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所(下稱:動監(jiān)所)接到該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電話,稱該縣某交警中隊查扣了一貨車的動物產品,請前往處理。隨后該縣動監(jiān)所、經貿、工商、食藥監(jiān)等部門的執(zhí)法人員同時趕到現(xiàn)場。經查,自稱車主兼駕駛員的李某和駕駛員張某共同駕駛車號為桂A706XX貨車,運載20多噸冰凍的動物產品,產品外包裝無任何標志,當事人未能提供該批動物產品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縣食安辦建議由動監(jiān)所查處,執(zhí)法人員制作了現(xiàn)場檢查和詢問筆錄后,于次日將涉案動物產品送縣商貿公司冷庫保存,并在冷庫對這批動物產品重新進行檢驗。經勘驗,該批動物產品均為動物內臟,有小腸、大腸、肝等,共981件,重24噸,內臟呈灰褐色,發(fā)出嚴重惡臭味,已腐敗變質。執(zhí)法人員向李某出具了一張蓋有該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印章的《查封(扣押)通知書(附頁)》,該通知書載明:物品名稱為動物產品、規(guī)格為箱、數量為981件(約24噸),有動監(jiān)所執(zhí)法人員和李某的簽名。
該案卷附有三份詢問筆錄,其中兩份是詢問自稱車主兼駕駛員李某的,一份在案發(fā)現(xiàn)場制作,另一份在案發(fā)后的第12天制作。李某交待,該車貨是從廣西南寧市某縣某鎮(zhèn)運經此地,貨主用電話與其聯(lián)系,貨主叫古某,并提供古某電話號碼,具體運輸費用未明確,大概壹萬元,運輸目的地不明說是等電話通知,該車貨有981件,共24噸,未知貨值多少,貨物沒有動物產品檢疫證明;兩份詢問筆錄,內容基本一致,只是在運輸費用上,后一份改成“初步定是伍仟元人民幣”運輸目的地由不明確改為“要運往廣西賀州市”。第三份詢問筆錄是在案發(fā)次日零時,對前來了解該案自稱是物流公司員工吳某所做的,吳某稱該貨車是物流公司合伙人共同出錢買的,其稱不認識送貨的司機,貨準備運往廣州,不知道是否有《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運輸費用大概6000元左右,沒有問其貨主是誰,對于貨值其描述為,“別人欠他貳拾萬元,用這批貨抵押給他,具體貨值不清楚?!?/p>
2013年11月25日,動監(jiān)所給當事人李某送達了適用聽證程序的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認定李某的行為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下稱 :動物防疫法)第二十五條第三項和第四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依據該法第七十八條第一款規(guī)定,擬作出:“1、罰款參萬元;2、涉案24噸動物產品予以沒收并無害化處理?!钡奶幜P決定。11月27日,李某進行陳述申辯,辯稱不知運輸無動物檢疫證明的危害性,但其是初犯,且車子被扣沒有生活來源了,請求降低處罰額度。動監(jiān)所經審查,認為車主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運輸且是初犯,因其非貨主沒有造成大的社會危害,同時其稱貨車被扣沒有生活來源;其能積極配合案件調查取證及并對涉案動物產品進行無害化處理,認錯態(tài)度好,運輸費用僅為5000元,決定罰款8000元,對涉案的動物產品予以沒收并作無害化處理。當日即對涉案動物產品作無害化處理。11月28日,縣動監(jiān)所將此案向縣公安局移送,11月29日縣公安局經審查認為該案沒有犯罪事實,決定不予立案,同日縣動監(jiān)所給李某送達了行政處罰決定書,當事人當日履行了繳款義務。
2014年2月17日,李某以該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在實施扣押強制措施過程中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程序違法為由,向該縣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請求撤銷縣水產畜牧局于2013年11月16日對其運輸的981件約24噸動物產品(豬腸)扣押決定并返還財產,若無法返還,則賠償30萬元經濟損失。3月18日該案依法開庭審理,5月12日一審判決認為:依據《動物防疫法》第七、八條和《該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fā)該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guī)定的通知》規(guī)定,被告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負責全縣動物防疫的監(jiān)督管理職責,依法具有主管本行政區(qū)域內的動物防疫的行政職權,動監(jiān)所是其二層機構,該局作出的《查封(扣押)通知書》是其履行動物防疫監(jiān)督管理職責,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不存在李某所稱的超越職權、濫用職權的行為。原告運輸無檢疫證明的動物產品事實客觀存在,該局作出《查封(扣押)通知書》符合法律規(guī)定,雖然沒有制作查封、扣押決定書送達原告,也沒有告知其救濟,屬被告該局的行政執(zhí)法程序存在瑕疵,但原告已依法提起訴訟,法院已受理,其救濟途徑得到有效的保護。李某以此認為該局執(zhí)法程序違法而提出其訴訟請求,無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一審法院對其主張不予支持。
目前,李某已向柳州市中級法院提起上訴,尚無有最新情況。
2.1 對行政處罰案中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分析
行政訴訟中李某訴該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第十八條、第二十四條的規(guī)定,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時,未告知原告采取行政強制措施的理由、依據及原告依法享有的權利、救濟途徑;沒有制作并現(xiàn)場交付扣押決定書等。可見,實施行政強制措施前須向行政機關負責人報告并經批準,兩名以上具備資格的執(zhí)法人員須表明身份,出示執(zhí)法身份證件,當場告知當事人享有的權利和救濟途徑,如當事人有陳述和申辯的,執(zhí)法人員聽取時制作現(xiàn)場筆錄,筆錄由雙方簽名或者蓋章。執(zhí)法人員制作并當場交付查封(扣押)決定書和清單[1]。本案中采取上述強制性措施的前提條件,必須是在執(zhí)行監(jiān)督管理任務時并有充分的證據證明動物產品已經染疫或者疑似染疫。另外在采取上述強制性措施時還應當符合法定的程序[2]。筆者認為,本案中的動物產品經外觀檢查有嚴重惡臭味并已腐敗變質,依據《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直接可以認定該批動物產品不具備補檢條件,從而判定為檢疫不合格動物產品,出具《檢疫處理通知單》并保存相關證據后,依據《動物防疫法》第五十九條第一款第四項和《動物檢疫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規(guī)定,予以沒收銷毀,而不必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當然,也可先對涉嫌未附檢疫合格證明或依法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或者檢疫不合格的動物或動物產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三十七條的規(guī)定進行證據保全[3];同時,制作告知書告知承運人及貨主未附動物檢疫合格證明運輸動物產品,涉嫌違反《動物防疫法》第25、43、44條相關規(guī)定,請承運人及時轉告貨主或執(zhí)法人員當面聯(lián)系貨主并錄音,讓貨主在5日內持《動物檢疫合格證明》或輸出地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出具的來自非封鎖區(qū)的證明并結合經外觀檢查情況,以確定處罰措施;以了解動物產品的來源,確定是未經檢疫還是未附檢疫合格證明,若為未經檢疫的則依據《動物檢疫管理辦法》進行補檢,然后根據補檢結果進行處罰。所以,在證據保存清單上當事人一欄就不寫或注明未明確,承運人可在見證人欄簽名,并注明讓其轉交貨主,同時由一起聯(lián)合執(zhí)法的其他單位人員在見證人欄寫上單位和姓名共同見證[4],另外,證據保全措施不可訴。
2.2 對本行政訴訟案的一些看法
有人認為李某不是貨主沒有資格提起行政訴訟。而正如法院認定的,承運人應對所承運貨物有保管責任,其有資格提出訴訟。筆者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承運人對運輸過程中貨物的毀損、滅失承擔損害賠償責任;當然,李某運輸動物產品未附有檢疫證明的違法行為受到的處罰,以及該縣動監(jiān)所依法沒收并銷毀李某所運輸的經檢疫不合格的動物產品是另一個法律問題;本案應當主張查實李某所運動物產品的合法來源及真實貨主,因為法律規(guī)定國家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本案中動物產品應為來源不明動物產品,應依法沒收銷毀。另外,正如在行政訴訟案中縣水產畜牧獸醫(yī)局所稱,當事人運輸檢疫不合格動物產品的事實,還應向動物產品原貯藏單位的當地監(jiān)管部門通報,貨主無《動物檢疫合格證明》經營貨值30萬元的動物產品,已涉嫌構成非法經營罪;原貯藏單位若無《動物檢疫合格證明》貯藏動物產品也涉嫌違法。
以現(xiàn)代法治政府角度來衡量,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某些執(zhí)法人員已遠不能勝任當前法治政府、服務政府的需要。尤其是基層地區(qū),執(zhí)法人員欠缺,現(xiàn)有的執(zhí)法人員素質低下,法律知識嚴重不足。程序是實體正義的保障,對程序的無知和濫用[5],輕則引起不必要的訴訟,重則導致行政處罰無效而被撤消。筆者認為,今年6月1日起將實施的《農業(yè)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辦法》,對我們辦理相關行政案件提出更高的要求。為此,有必要對全體執(zhí)法人員進一步開展行政執(zhí)法培訓、行政執(zhí)法案卷評查、行政執(zhí)法個案監(jiān)督等工作,不斷提高行政執(zhí)法水平。積極推行規(guī)范化行政處罰文書、把好案件核審關口等綜合性控制措施,才能達到消除行政執(zhí)法風險、提高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工作水平的終極目標[6]。
[1]李冬春,嚴麗華,陳建康,等.淺析動物衛(wèi)生執(zhí)法中行政強制措施的運用[J]中國動物檢疫,2011,28(12):10-12.
[2]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經濟法室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釋義及實用指南 [M].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8.:232.
[3]丁孫連,劉小英.對未經檢疫案件中是否具備補檢條件適用法律的探討[J].廣西畜牧獸醫(yī),2013,29(3):184-185.
[4] 劉小英,丁孫連,楊月華,等.一起放心肉聯(lián)合執(zhí)法行動案件的體會[J].廣西畜牧獸醫(yī),2012,28(4):246-247.
[5]笪皓文,劉怡雯,馬光焰,等.淺析動物衛(wèi)生執(zhí)法問題及對策[J].中國動物檢疫,2011,28(6):9-11.
[6]李金淀.實施綜合控制有效提高動物衛(wèi)生監(jiān)督執(zhí)法水平[J].中國動物檢疫,2010,27(9):10-11.
I have something to say about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case
Zhuyan
(Liuzhou Bureau of Fisheries,Animal Husbandry,Veterinary Medicine,Liuzhou,Guangxi 545002)
The Administrative Coercion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coming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st,2012,has made an explicit stipulation regarding the standardized administrative compulsory measures that administrative law-enforcement off cers shall comply strictly with the legal process during carrying out administrative enforcement measures. The paper introduced a case as follows:in a certain administrative penalty case,the law-enforcement off cers violated the procedures during executing administrative mandatory detention. The party involved f led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 against them,while the court of f rst instance did not give accession to the appeal. Thus,the party involved have appealed to a higher court,and there is no up-to-date state of the case. The paper expounds the illegal execution of administrative mandatory measures in this administrative penalty case,and expressed the author’s opinions on the 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and thereafter raise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e present administration by law.
administrative penalty case;detention;breach of procedural law;administrative litigation;probing
S851.34
:C
:1005-944X(2015)01-007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