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 量 樊向文* 李尚東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 腫瘤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梗阻性黃疸模型建立及bcl-2、肝功能、肝臟病理變化的研究
席量樊向文*李尚東
(內蒙古包鋼醫(yī)院 腫瘤外科,內蒙古 包頭 014010)
目的 研究梗阻性黃疸時在不同時間段內肝臟bcl-2、肝功能以及肝臟病理變化的相互影響。方法 將大鼠分為瞬間結扎組、梗阻性黃疸組。結果 ①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值在梗阻性黃疸組各個時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②肝組織中bcl-2表達在梗阻性黃疸組各個時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 主于匯管處表達。③肝細胞呈不同程度腫脹、脂肪變性、壞死。結論 梗阻時間延長bcl-2表達、肝功能、肝細胞壞死明顯升高,在時間上存在一致性。
梗阻性黃疸;肝功能;BCL-2;凋亡;動物模型
梗阻性黃疸時導致了機體各系統(tǒng)器官的損害以及相應的病理生理改變,本研究利用大鼠梗阻性黃疸模型對大鼠梗阻性黃疸時在不同時間段內肝臟bcl-2、肝功能、肝臟病理變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對梗阻性黃疸肝細胞凋亡影響的機制作探討。
方法:選用健康雄性Wistar大鼠54只,隨機將大鼠分為:①假手術組:9只大鼠做膽總管游離和瞬間結扎;②梗阻性黃疸組:結扎膽總管4、8、12、16、20 d組,每組9只。用20%烏拉坦注射液麻醉后,經上腹部正中切口將膽總管雙重結扎,術后自由進食水。大鼠觀察指標:①下腔靜脈抽血采用多道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檢測血清中ALT、AST、TBil、DBil、TBA、ALP、GGT。②肝組織 HE 染色后光鏡下觀察肝臟的病理改變。③肝組織Bcl-2蛋白測定,用免疫組化SP法測定結果。
1.1肝臟組織病理學改變:肝臟病理切片HE染色后光鏡下見:對照組肝細胞無腫脹、排列整齊,梗阻性黃疸組肝細胞呈不同程度腫脹、脂肪變性,8 d組肝細胞內或細胞間淤膽,纖維組織增生,膽小管擴張及中度增生,膽栓形成,12 d組見肝細胞結構改變,可見細胞凋亡,表現為細胞質濃縮,核染色質向核仁或核周邊聚集,結扎20 d組,大范圍的匯管區(qū)周圍肝細胞變性,纖維組織增生向肝小葉內擴展,可見肝細胞壞死。隨著梗阻時間延長肝組織病理改變逐漸加重。
1.2免疫組化測肝組織Bcl-2的表達:各梗阻性黃疸組大鼠肝組織中均有Bcl-2表達,細胞質內出現棕黃色顆?;騽蛸|樣棕黃色結構為Bcl-2免疫陽性細胞,對照組肝組織未見Bcl-2蛋白表達,梗阻性黃疸4、8、12、16、20 d組Bcl-2蛋白表達均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這些變化提示梗阻性黃疸后Bcl-2蛋白表達隨著梗阻時間延長明顯升高。
1.3各組大鼠肝功能的變化: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值在梗黃組各個時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隨著梗阻時間延長逐漸增高;梗黃12 d組見AST、ALT 、GGT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有差異(P<0.05);TBA于梗黃8 d組升高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20 d組ALT、AST、ALP、GGT數值回落與對照組比無顯著性差異。提示梗黃后肝功能明顯受損,膽汁酸濃度顯著升高進一步加重對肝細胞損害。肝細胞不可逆轉性壞死,導致肝功能喪失。
梗阻性黃疸是外科常見病和多發(fā)病,有研究證實[1-7],瘀膽時肝臟發(fā)生細胞壞死并不多見,其常見的病理形態(tài)改變?yōu)榧毎蛲?。本研究建立梗阻性黃疸大鼠模型,并對梗阻性黃疸肝細胞凋亡相關基因bcl-2表達,肝功能以及肝臟病理變化的影響進行了研究。梗阻性黃疸時,高膽紅素血癥嚴重影響肝細胞能量代謝和肝功能,引起肝細胞凋亡增多,肝再生受抑制。有研究證明,肝細胞凋亡是梗阻性黃疸肝細胞死亡的主要形式.在梗阻性黃疸引起的肝損傷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其他報道[2]也確定了肝細胞損傷在7 d內或在14 d內。在本實驗研究觀察到在梗阻性黃疸大鼠肝臟細胞凋亡改變貫穿整個病程,血清ALT、AST、Tbil、Dbil、TBA、ALP、GGT值在梗阻性黃疸組各個時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并且隨著梗阻時間延長逐漸增高;其中Tbil、Dbil、ALP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梗阻性黃疸12 d組見AST、ALT、GGT明顯升高,與對照組比較有差異(P<0.05);TBA于梗阻性黃疸8 d組升高明顯與對照組比較有顯著性差異(P<0.01)。20 d組ALT、AST、ALP、GGT數值回落與對照組比無顯著性差異[3]。
總之,研究中我們成功建立梗阻性黃疸模型,梗阻性黃疸后肝臟細胞損傷逐漸加重,凋亡細胞增加,開始進入自我調節(jié)及修復過程,適應梗阻性黃疸的病理環(huán)境(16 d前),20 d肝細胞壞死。16~20 d是肝細胞損傷反應最強烈的時點,研究表明,梗阻性黃疸后16~20 d為組織學量化的一個有效時間點。故臨床膽道梗阻發(fā)病20 d,應及時測定膽汁淤積性肝損傷的程度,評估病情,應用有效藥物治療或手術治療。
[1] Schattenberg JM,Galle PR,Schuchmann M.apoptosis in liver disease[J].Liver lnt,2006,26(8):904-911.
[2] Bergheim I,Guo L,Davis MA,et al.Critical role of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 in cholestatic liver injury and fibrosis[J].J Pharmacol Exp Ther,2006,316(2):592-600.
[3] 李華,黎一嗚,戴維.梗阻性黃疸術后肝內膽汁淤積發(fā)生機制的實驗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醫(yī)學版),2011,32(3):335-339.
[4] 駱小江,張培建,蔣永軍,等.膽汁內引流對梗阻性黃疸大鼠胃黏膜的保護作用及機制[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14,23(2):198-201.
[5] 王振龍,余勇,陳博藝,等.終末期肝病模型評分在梗阻性黃疸外科治療中的意義[J].中華肝膽外科雜志,2014,20(7):503-506.
[6] 張吉水,姬漢書,高新,等.TSGF和CA19-9在大鼠梗阻性黃疸模型肝組織中的表達及意義[J].浙江臨床醫(yī)學,2014,16(4):516-518.
[7] 李寶,鄧偉.可溶性CD40L在大鼠梗阻性黃疸肝損傷作用的實驗研究[J].廣西中醫(yī)藥大學,2014.
R735
B
1671-8194(2015)10-00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