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俐
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效果評價
王俐
目的分析應用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療效。方法89例乳牙牙髓根尖周病患兒, 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5例), 對照組患兒給予多次性根管治療, 觀察組患兒給予一次法根管治療。比較兩組臨床療效。結果觀察組治療成功率為93.33%高于對照組77.27%,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一次法根管治療應用到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治療上, 能有效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節(jié)約治療時間, 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療效
牙髓感染可能導致根尖周病, 在外力的作用下也可能導致乳牙出現(xiàn)根尖周病, 該病在初期臨床癥狀不典型, 隨著病情的發(fā)展才會逐漸顯現(xiàn)出來, 最為直接的反應是紅腫和化膿[1]。在臨床治療上, 常規(guī)方法是多次性根管治療, 但這往往使患兒苦不堪言, 也加大了醫(yī)生的工作量。隨著一次法根管治療的進步, 其開始被廣泛應用于乳牙牙髓根尖周病上,本院特對此進行臨床研究, 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9月~2015年2月收治的89例乳牙牙髓根尖周病患兒為研究對象, 將其隨機分成觀察組(44例)和對照組(45例)。對照組男21例, 女24例, 年齡4.0~12.0歲, 平均年齡(8.3±2.0)歲;其中急性牙髓炎18例,慢性根尖周炎20例, 慢性牙髓炎7例。觀察組患兒男20例,女24例, 年齡3.5~12.0歲, 平均年齡(8.1±2.1)歲;其中急性牙髓炎19例, 慢性根尖周炎20例, 慢性牙髓炎5例。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兒采用常規(guī)多次性根管治療:進行X線片檢查, 確定患兒的患牙情況, 并在患牙上制備洞形,用生理鹽水、3%的雙氧水進行根管的反復沖洗, 并用小棉球將根管暫時封閉起來, 1周后進行復診, 復診1~2次后, 待根管充填條件滿足后, 進行根管的充填和永久性充填。
觀察組患兒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療:進行常規(guī)開髓, 按照對照組患兒的操作方法進行根管的制備以及消毒處理, 待根管干燥后, 將氫氧化鈣粉劑與三碘甲烷按照1:1的比例混合后, 將混合物與甘油賦形劑混合形成黏稠狀, 然后導入到根管內, 并用根管糊劑輸送器使根管充滿, 吸干髓室底多余的糊劑, 干燥后, 雙層墊底, 用富士Ⅸ玻璃離子充填。
1.3 療效判定標準[2]成功:原竇道消失, 咀嚼功能良好, X線片檢查發(fā)現(xiàn)根尖周組織恢復正常;失?。涸]道反復發(fā)作, 咀嚼功能未恢復, X線檢查發(fā)現(xiàn)根尖周稀疏區(qū)沒有變化或存在擴大現(xiàn)象。無痛:0分;輕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觀察組治療成功42例, 失敗3例, 成功率為93.33%;對照組治療成功34例, 失敗10例, 成功率為77.27%, 組間對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601, P=0.032<0.05)。
2.2 在疼痛評分上, 觀察組患兒的疼痛評分為(1.3±0.5)分,對照組為(1.5±0.8)分, 組間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t=1.418, P=0.160>0.05)。
在兒科的口腔疾病上, 最為常見的就是乳牙牙髓根尖周病, 主要原因是牙髓感染, 而且兒童的免疫系統(tǒng)發(fā)育不完善,抵抗能力較弱, 牙髓感染一般較為嚴重, 治療不及時或不當就可能導致牙髓壞死現(xiàn)象, 并出現(xiàn)病變部位的不斷延伸擴大,影響到周邊的組織, 最終導致根尖周病[3,4]。在臨床癥狀上,主要為牙齒松動、碰觸疼痛感和牙齦紅腫, 一旦患兒出現(xiàn)頜面部紅腫, 則可能出現(xiàn)全身高溫癥狀, 影響患兒的身體健康。在臨床治療上, 應盡量保持天然牙的完整性, 減輕兒童的疼痛感, 其中根管治療法是臨床上運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治療方法。隨著醫(yī)學技術的快速發(fā)展, 一次法根管治療方法被研發(fā)出來, 其具有操作簡便的特點, 將其運用到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的臨床治療上, 能有效降低疼痛感, 減輕患兒對治療時間長、反復治療的恐懼感, 提高患兒的治療依從性, 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5]。
在本次研究中, 觀察組患兒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療, 將氫氧化鈣粉劑、三碘甲烷、甘油賦形劑充分混合后填充到根管中, 在乳牙的生長過程中逐漸吸收甘油糊劑, 提高臨床治療效果。而且, 一次法根管治療通過X線片來檢查治療效果。有研究表明, 一般要在數(shù)次復診后方能去除根管中的牙髓組織以及細菌, 保證較好的遠期療效, 且能減少患兒疼痛感?;瘜W介質、細菌因素、免疫反應、竇道存在、根管制備方法、根管消毒方法等均可能影響到患兒的疼痛程度。近年來的研究表明, 根管制備必須在無菌條件下完成, 且還需改進消毒方法, 使用新消毒藥, 降低患兒的疼痛感。在本次研究中, 兩組的根管制備均在無菌條件下完成, 患兒的疼痛感不明顯。而在本文的研究中, 觀察組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療, 僅需要一次治療就能取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 觀察組的成功率明顯高于采用常規(guī)根管治療的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一次法根管治療能有效減少因多次復診帶來的醫(yī)療費用, 減輕醫(yī)生的工作量。隨著一次法根管治療方法的快速發(fā)展以及填充材料的發(fā)展, 一次法根管治療在臨床上逐漸得到廣泛應用, 具有重要臨床應用價值。
[1]顧遠平.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適應證及充填材料的臨床選擇.華夏醫(yī)學, 2012, 25(2):215-217.
[2]王繼法.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98例臨床研究.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10):71-71.
[3]李冀櫻, 何曉.手用Protaper銼一次法根管治療乳牙牙髓根尖周病療效分析.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 2014, 36(3):426-427.
[4]韓曉華, 黃麗偉, 杜家順, 等.一次性和二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療術的療效觀察.中國美容醫(yī)學, 2012, 21(11):1617-1618.
[5]張環(huán).一次性和二次性完成乳牙根管治療術后近期內疼痛情況的比較.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4, 15(8):76-77.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20.054
2015-06-17]
117006 遼寧省本溪市本鋼歪頭山醫(y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