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明 張曉棠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纖維化血清學指標檢測的意義
張曉明 張曉棠
目的通過檢測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臟纖維化指標,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纖維化治療提供依據(jù)。方法18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輕度86例、中度67例、重度33例;根據(jù)HBsAg定量不同,將其分為A組43例,B組72例,C組71例。正常對照組30例均為到本院體檢健康者。檢測不同分度及不同HBsAg定量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指標。結(jié)果輕、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四項的檢測結(jié)果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 A、B、C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臟纖維化四項指標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P<0.05);B組明顯高于A、C組(P<0.01)。結(jié)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隨著分度增加,肝臟纖維化程度增加,應盡早抗纖維化治療;HBsAg定量若在2500~5000 IU/ml之間,建議在護肝及抗病毒治療基礎(chǔ)上盡早開始抗纖維化治療。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纖維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DOI∶10.14164/j.cnki.cn11-5581/r.2015.17.016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種進展性疾病,肝功能在遭受嚴重破壞之前通常沒有任何癥狀,或者所出現(xiàn)的早期癥狀常常被忽視。乙型肝炎病毒長期存在于體內(nèi),不斷損害肝臟,導致肝臟纖維化,如不及時治療,可進一步導致肝硬化與肝癌,死亡率較高。早期檢測乙型肝炎病毒相關(guān)指標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肝臟纖維化程度,并及早在抗病毒治療的同時進行抗纖維化治療,可降低肝硬化和肝癌的發(fā)生率,延長患者壽命,明顯改善患者生活質(zhì)量。在本研究中作者檢測了不同分度及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水平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指標,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早期抗纖維化治療提供依據(jù)?,F(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全部慢性乙型肝炎病例為2014年1~10月本院住院患者,共186例,男141例,女45例;年齡18~62歲,平均年齡(36.5±15.6)歲。其中慢性乙型肝炎輕度86例,中度67例,重度33例;根據(jù)不同HBsAg定量,將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為三組,其中A組(20 IU/ml < HBsAg≤2500 IU/ml) 43例;B組(2500 IU/ml <HBsAg≤5000 IU/ml)72例;C組(>5000 IU/ml)71例。正常對照組30例均為到本院體檢健康者。所有患者HBsAg呈陽性,病程在6個月以上。診斷符合2000年西安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會和肝病學分會制定的標準[1],排除合并有其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病、脂肪性肝病等。四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測方法
1.2.1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的檢測 采用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測定試劑盒(化學發(fā)光微粒子免疫檢測法),購自雅培貿(mào)易有限公司。
1.2.2 肝臟纖維化檢測 包括Ⅲ型前膠原氨基端原肽(PCⅢNP)、Ⅳ型膠原(Ⅳ-C)、層粘連蛋白(LN)及透明質(zhì)酸酶(HA),采用相應試劑盒(化學發(fā)光法)均購自鄭州安圖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2.1 輕、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四項∶PCⅢNP [(24.92±21.88)、(35.26±23.17)、(82.46±26.74)ng/ml]、Ⅳ-C[(123.18±35.11)、(156.05±33.81)、(188.22±56.40)ng/ml]、LN[(142.06±28.84)、(160.75±23.56)、(259.71±50.64)ng/ml]、HA[(140.53±38.01)、(201.42±48.91)、(356.84±60.72)ng/ml])均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的[(5.12±3.78)、(26.38±12.43)、(75.32±22.51)、(59.43±38.68)ng/m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A、B、C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四項∶ PCⅢNP[(29.73±12.25)、(93.43±34.16)、(30.28±28.06)ng/ml]、 Ⅳ-C[(132.19±36.84)、(192.02±60.31)、(153.92±50.47 )ng/ml]、LN[(167.22±30.53)、(268.13±53.46)、(160.08±31.65)ng/ml]、HA[(153.08±29.65)、(392.23±65.73)、(186.12±46.44)ng/ml]均高于正常對照組的[(5.12±3.78)、(26.38±12.43)、(75.32± 22.51)、(59.43±38.68)ng/ml],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B組明顯高于A、C組(P<0.01)。
乙型肝炎患者從慢性肝炎進展到肝纖維化,最后發(fā)展為肝硬化是一個逐漸的過程。以往肝硬化的診斷是通過超聲波和實驗室檢查,結(jié)合肝硬化的臨床表現(xiàn)才能確定。而通過這些方法確診為肝硬化時已經(jīng)無法逆轉(zhuǎn)。醫(yī)生也可通過肝穿刺病理檢查診斷肝纖維化和肝硬化。但肝穿刺是一種有創(chuàng)傷性的檢查,另外,肝纖維化的分布是不均勻的,而肝穿刺取出的肝組織只占整個肝臟的1/50000左右。血清學診斷是研究最廣泛的肝纖維化診斷方法。由于該法取材方便,價格低廉,因而較為實用。血清PCⅢNP水平與肝纖維化病變程度密切相關(guān),反映肝纖維合成狀況和炎癥活動性,早期即顯著升高,而陳舊性肝硬化和部分晚期肝硬變、肝萎縮患者不一定增高[2-4]。HBsAg是乙型肝炎病毒S基因表達的一種病毒包裹蛋白質(zhì),人感染HBV后4~7 d,血清中出現(xiàn)HBsAg,且常伴有HBV存在,因此,可作為HBV感染的標志。
在本研究中檢測了不同分度(輕、中、重度)及不同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定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臟纖維化血清學指標,結(jié)果發(fā)現(xiàn)∶慢性乙型肝炎從輕度、中度到重度,肝纖維化指標逐漸升高。升高最明顯的指標有PCⅢNP及 HA。而在不同HBsAg定量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2500 IU/ml <HBsAg定量≤5000 IU/ml時肝纖維化指標最高,以HA、LN升高明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定量若在2500~5000 IU/ml之間,建議在護肝治療同時聯(lián)合抗纖維化治療。盡早抗纖維化治療將有可能阻止或延緩慢性乙型肝炎進展為肝硬化,最終達到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延長患者生存期的目的。
[1]中華醫(y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中西醫(yī)結(jié)合肝病雜志,2001,11(1):56-60.
[2]王學,許育,李聞捷,等.慢性肝病患者血清PCⅢ水平與肝纖維化程度的關(guān)系.放射免疫學雜志,2007,20(3):195-198.
[3]Patel K,Lajoie A,Heaton S,et al.Clinical use of hyaluronic acid as a predictor of fibrosis in hepat it is C.J Gast roenterol Hepatol,2003(18):253-257.
[4]王軍,趙權(quán),路穎,等.血清層粘連蛋白水平檢測對肝病患者肝纖維化的診斷意義.實用醫(yī)藥雜志,2011,28(2):106-107.
2015-04-30]
∶110006 沈陽市第六人民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