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精華
盡管有人說“草木無情”,我卻固執(zhí)地認(rèn)為“草亦有德”。
草之德,在無欲。
草,無論在曠野,或是在山崖;無論在河畔,或是在谷底;無論在花旁,或是在樹下;無論有人賞,或是無人知,都是一副無欲悠然的神情:抬頭迎日出,低頭聽雨囑;舒展觀彩云,舞動貼風(fēng)神。
草之德,在不屈。
草,雖弱也柔也,卻有一股不屈的勁兒。白居易早有詩云“野火燒不盡,春風(fēng)吹又生”,正是這種不屈的勁兒,不僅讓人看到“一番桃李花開盡,惟有青青草色齊”,而且讓人深感“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草之德,在堅守。
草,無論生在沃壤,或是長在瘠田;無論植根墻頭,或是扎根山頂,其萋也其土,其枯也其土。無論這土是肥是瘦、是多是寡,時時不離,刻刻堅守。
草之德,在知昭。
草,生而無言,卻有無言之昭,百草滋榮時,昭示春日到;“草深無處不鳴蛙”時,昭示初夏來;“草木搖落露為霜”時,昭示秋風(fēng)起;“草木盡堅瘦”時,昭示冬日臨。倘若在大漠,昭示有救命水;如在山脈,沒準(zhǔn)又昭示藏有金。
草之德,在善信。
草,無論你善待它也好,虐待它也罷,它都以一顆善意之心待之,信奉的是“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之信條;草,無論你對它守信踐諾也好,背信失諾也罷,它照樣把本色亮出來,堅持的是“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的原則。
草之德,引人思。
草木有本心,在于引人思。有思才有得,有得可揚(yáng)德??鬃訌摹安萆现L(fēng),必偃”的現(xiàn)象中,悟出在上者行為的導(dǎo)向性多么重要。因為,在孔子看來,在上者的德行就像風(fēng),在下者的德行就像草。風(fēng)吹向哪邊,草就跟著向哪邊倒,從而啟發(fā)在上者要“身正”。老子則從“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的現(xiàn)象中,悟出弱能勝強(qiáng),柔能勝剛的道理,進(jìn)而提出“強(qiáng)大處下,柔弱處上”的道理,啟發(fā)在上者要有“處下”的心態(tài),眼向下看,關(guān)注“柔弱”,對“柔弱”者高看一眼,厚愛一分。
草雖小,卻不少;草雖弱,力在多。
(編輯 慕容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