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良+王小芹
[摘要] 目的 分析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原因,探討其預防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合格血液的采集,降低血液報廢率。 方法 統(tǒng)計分析2011~2013年我市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產(chǎn)生的原因及報廢率。 結果 在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中,不足量占66.47%、脂肪血占10.18%、溶血占7.19%、離心破袋占6.69%、間隔期不足占3.69%、凝塊占1.5%、滲漏占1.15%、過保存期占0.60%、保密性棄血占0.50%。 結論 針對不同因素采取相應措施,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完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可有效減少不必要的血液報廢,讓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關鍵詞]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不合格
[中圖分類號] R197.6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35-0120-03
隨著輸血新技術的應用及臨床治療水平的提高,臨床用血量日趨增長,供需矛盾日益突出。降低血液報廢率,減少血液資源浪費,成為血站面臨的主要任務之一。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是除檢驗項目不合格引起血液報廢之外的非檢測因素引起的血液報廢,這些報廢因素在整個采供血環(huán)節(jié)是可避免的[1]??刂坪徒档脱旱姆钦髲U,是合理利用血液的重要途徑[2]。本文對我站2011~2013年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情況進行了統(tǒng)計與回顧性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材料來源
數(shù)據(jù)均來源于本站2011~2013年采供血過程中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如:不足量、脂肪血、溶血、離心破袋、間隔期不足、凝塊、滲漏、過期報廢、保密性棄血等的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的相關記錄。
1.2 方法
分別按血液制品品種及采血年份統(tǒng)計各類非檢測不合格報廢血量及其百分比,并進行分析。血液統(tǒng)計標準按衛(wèi)生部統(tǒng)計報表規(guī)定的方法計算。
1.3 統(tǒng)計學分析
使用 SPSS17.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按血液品種統(tǒng)計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
在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中,不足量占66.47%,凝塊占1.50%,溶血占7.19%,脂肪血占10.18%,過保存期占0.60%,離心破袋占6.69%,滲漏占1.15%,保密性棄血占0.50%,間隔期不足占3.69%,其他原因占2.03%。報廢率由高到低依次為:不足量>脂肪血>溶血>離心破袋>間隔期不足>其他原因>凝塊>滲漏>過保存期>保密性棄血。見表1。
2.2 按年份統(tǒng)計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
按年份進行統(tǒng)計分析,各年份中不足量、脂肪血、溶血、離心破袋、間隔期不足、凝塊、過保存期,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滲漏、保密性棄血、其他原因,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我站2011~2013年無償獻血115 883人次,采集血液總量182 041 U,各類血液成分總量為441 457 U,總報廢量為19 553.5 U,報廢率為4.43%。其中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2004 U,占報廢血液的10.25%。
從表1、2中可以看出,三年來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呈下降趨勢,主要以不足量、脂肪血、溶血、離心破袋為主,與部分報道以脂肪血為主有差異[3,4],與張翙報道相近[5]。不足量在我站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占66.47%,位居首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采集時靜脈過細或穿刺技術不佳導致血流不暢。近三年我站新進采血護士占70%以上,對靜脈穿刺技術的掌握有欠缺,特別是對血管過細、采血不暢的處理缺少經(jīng)驗[6];②初次參與獻血人群比例較高,易導致獻血不良反應[7],造成采血中止,產(chǎn)生不足量血;③獻血者飲水不夠,造成血液濃縮,或血管細小、肥胖導致采血時間過長,提前終止采血。脂肪血占比10.18%,居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的第二位。脂肪血是指血液中含有大量脂類物質(zhì),超過正常范圍,造成血液呈乳糜狀[8]。產(chǎn)生的原因:①生理因素:與獻血者飲食、性別、年齡、體重指數(shù)、腰圍/臀圍等相關[9];②初次獻血的部分人群對無償獻血知識不了解,獻血前食入含蛋白、脂肪類的食物或油膩飲食,造成血液中含大量乳糜;③團體獻血時由于人數(shù)較多,工作人員對脂肪血控制不嚴,對獻血者飲食方面征詢不夠詳細,獻血者刻意隱瞞飲食情況;④獻血者自身脂肪代謝異常,多見于中年以上肥胖者。溶血占7.19%,溶血可發(fā)生在采集、制備、儲存、運輸?shù)母鱾€環(huán)節(jié)中,主要原因如下:①獻血車貯血冰箱在采集過程中冰箱門反復開合,導致保存溫度過高或過低;血袋在冰箱內(nèi)放置不當,與冰箱后壁接觸, 導致局部溫度降低而致血液溶血;②血液在白細胞濾除過程中, 過濾器材存在質(zhì)量問題,不通暢或操作不當, 反復加壓過濾或濾除白細胞的溫度不適宜,致少量紅細胞破碎[10];③血液運輸過程中,冰塊的數(shù)量和位置對血液的保存溫度產(chǎn)生影響,運輸失去冷鏈控制,運輸時間過長、血袋擠壓、沖撞等也會產(chǎn)生溶血[11]。離心破袋及滲漏也是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的重要原因,主要發(fā)生在成分制備及熱合過程,血袋放入離心杯底不規(guī)范,造成死腔;血袋配件擠壓血袋而導致局部變形,采血袋質(zhì)量原因不能承受較大離心力,導致血袋破裂。新鮮冰凍血漿在低溫冷凍后血袋脆性增加,復融后制備冷沉淀過程中滲漏[12]。血液熱合面過窄、熱合不牢。采血過程血流緩慢,或未及時將血液與保養(yǎng)液充分搖勻產(chǎn)生凝塊 。未能制定有效的采供血計劃,血液未能及時調(diào)配導致過期報廢。
針對以上原因,我站提出以下預防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的對策,采取以下幾個措施:①大力宣傳無償獻血知識,特別對獻血注意事項的宣教,創(chuàng)造良好舒適的獻血環(huán)境,加強與獻血者的溝通,消除思想顧慮,緩解緊張情緒,減少獻血反應引起的不足量血。②加強對采血人員靜脈穿刺技能的培訓,做好新進人員的帶教工作,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對于血管充盈不佳的獻血者可在采血前適當多飲水,避免空腹獻血,確保采血過程順利完成,減少不足量血的產(chǎn)生,降低其報廢率。③認真做好采血前的征詢工作,詳細詢問獻血前的飲食情況,對采血前有油膩飲食或高脂肪高蛋白飲食者推遲獻血,尤其是超過30歲的男性偏胖獻血者。在團體獻血或獻血者人數(shù)較多的情況下,更要嚴格掌握標準,有效控制因脂肪血(漿)導致血液報廢[13]。④完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及操作規(guī)程,加強血液保存、運輸及成分制備冷鏈的控制,團體獻血人數(shù)較多時,縮短血液在室溫的暴露時間。獻血車血液儲存不要貼著冰箱壁放置。⑤在白細胞濾除操作中,嚴格控制溫度及操作時間,盡量不要擠壓血袋。采供血全過程中要規(guī)范操作,做到輕拿輕放,減少碰撞,避免破損、溶血的發(fā)生[14]。⑥在血液離心和成分制備過程中,嚴格執(zhí)行標準操作規(guī)程,裝杯前血袋排列整齊,血袋放入離心杯要避免死腔出現(xiàn),不要隨意調(diào)節(jié)溫度及離心速度。⑦加強工作人員工作責任心,采血前認真檢查血袋及其他采血器材的密閉性,強化對血袋導管熱合面的檢查,防止血袋滲漏。⑧制定合理的采供血庫存計劃,做好血液調(diào)配工作,杜絕產(chǎn)生血液過期報廢現(xiàn)象[15]。endprint
血液是一種不可生產(chǎn)的特殊資源,彌足珍貴,應盡可能減少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檢測不合格血液的報廢。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加強工作責任心,不斷提高采供血操作技能,完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可減少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讓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陳輝蓮. 血液非正常報廢原因調(diào)查[J]. 中國輸血雜志,2010,23(8):638-639.
[2] 楊紅梅,張建偉,蔣國新,等. 血液制品中非正常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104-105.
[3] 狄玉文,烏蘭. 非檢測因素導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0.
[4] 韓玲,何華慶,黃智君,等. 非檢測因素所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對策[J].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2):192.
[5] 張翙. 非檢測不合格的血液報廢統(tǒng)計與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22):2760-2761.
[6] 張浩,陳國安,孫立平,等. 2007~2009 年武漢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2):97-98.
[7] 姜述華,王麗娟,馬雪芹. 1003例獻血反應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中國輸血雜志,2011,14(1):47.
[8] 張立萍,蔣學兵,成海,等. 醫(yī)院庫存血液報廢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0):148-149.
[9] A Eggleton,T Grajewski,R Bradly,et al. Poster session:Blood donorsand donations[J]. Transfusion Medicine,2001, 11(suppl):44-46.
[10] 薛斌利,時寶紅,劉延芳. 血站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23(10):608-610.
[11] 熊麗紅,苗燕平,何華慶,等. 溶血致血漿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48-149.
[12] 仇建周,荊梅. 血液報廢的趨勢性研究及預防對策[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8):2115-2116.
[13] 王勝軍,胡升蘋. 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1):1-2.
[14] 孔福珠,胡翠薇,吳金仙,等. 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1):72-73.
[15] 華玉娟.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預防[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5(12):800-802.
(收稿日期:2014-08-18)endprint
血液是一種不可生產(chǎn)的特殊資源,彌足珍貴,應盡可能減少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檢測不合格血液的報廢。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加強工作責任心,不斷提高采供血操作技能,完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可減少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讓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陳輝蓮. 血液非正常報廢原因調(diào)查[J]. 中國輸血雜志,2010,23(8):638-639.
[2] 楊紅梅,張建偉,蔣國新,等. 血液制品中非正常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104-105.
[3] 狄玉文,烏蘭. 非檢測因素導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0.
[4] 韓玲,何華慶,黃智君,等. 非檢測因素所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對策[J].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2):192.
[5] 張翙. 非檢測不合格的血液報廢統(tǒng)計與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22):2760-2761.
[6] 張浩,陳國安,孫立平,等. 2007~2009 年武漢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2):97-98.
[7] 姜述華,王麗娟,馬雪芹. 1003例獻血反應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中國輸血雜志,2011,14(1):47.
[8] 張立萍,蔣學兵,成海,等. 醫(yī)院庫存血液報廢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0):148-149.
[9] A Eggleton,T Grajewski,R Bradly,et al. Poster session:Blood donorsand donations[J]. Transfusion Medicine,2001, 11(suppl):44-46.
[10] 薛斌利,時寶紅,劉延芳. 血站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23(10):608-610.
[11] 熊麗紅,苗燕平,何華慶,等. 溶血致血漿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48-149.
[12] 仇建周,荊梅. 血液報廢的趨勢性研究及預防對策[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8):2115-2116.
[13] 王勝軍,胡升蘋. 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1):1-2.
[14] 孔福珠,胡翠薇,吳金仙,等. 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1):72-73.
[15] 華玉娟.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預防[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5(12):800-802.
(收稿日期:2014-08-18)endprint
血液是一種不可生產(chǎn)的特殊資源,彌足珍貴,應盡可能減少各種原因導致的非檢測不合格血液的報廢。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加強工作責任心,不斷提高采供血操作技能,完善質(zhì)量管理體系,可減少非檢測不合格血液報廢,讓無償獻血者的血液得到充分利用。
[參考文獻]
[1] 陳輝蓮. 血液非正常報廢原因調(diào)查[J]. 中國輸血雜志,2010,23(8):638-639.
[2] 楊紅梅,張建偉,蔣國新,等. 血液制品中非正常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檢驗醫(yī)學與臨床,2014,11(1):104-105.
[3] 狄玉文,烏蘭. 非檢測因素導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0.
[4] 韓玲,何華慶,黃智君,等. 非檢測因素所致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對策[J]. 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2,30(2):192.
[5] 張翙. 非檢測不合格的血液報廢統(tǒng)計與分析[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2,33(22):2760-2761.
[6] 張浩,陳國安,孫立平,等. 2007~2009 年武漢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1,24(2):97-98.
[7] 姜述華,王麗娟,馬雪芹. 1003例獻血反應原因分析及預防措施[J]. 中國輸血雜志,2011,14(1):47.
[8] 張立萍,蔣學兵,成海,等. 醫(yī)院庫存血液報廢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中國醫(yī)藥導報,2011,8(10):148-149.
[9] A Eggleton,T Grajewski,R Bradly,et al. Poster session:Blood donorsand donations[J]. Transfusion Medicine,2001, 11(suppl):44-46.
[10] 薛斌利,時寶紅,劉延芳. 血站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0,23(10):608-610.
[11] 熊麗紅,苗燕平,何華慶,等. 溶血致血漿報廢原因分析及對策[J]. 中國輸血雜志,2011,24(2):148-149.
[12] 仇建周,荊梅. 血液報廢的趨勢性研究及預防對策[J]. 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1,32(18):2115-2116.
[13] 王勝軍,胡升蘋. 梅州市2010~2012年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3,51(21):1-2.
[14] 孔福珠,胡翠薇,吳金仙,等. 成分制備過程中血液報廢原因分析[J]. 臨床輸血與檢驗,2011,13(1):72-73.
[15] 華玉娟. 無償獻血血液報廢原因分析與預防[J]. 臨床血液學雜志,2012,25(12):800-802.
(收稿日期:2014-08-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