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寶寶很愛哭,一有什么不順心的事情,就喜歡用眼淚來解決問題。她一哭,我們大人就容易心疼,她提出的要求都會滿足。但這樣下去,寶寶卻越來越愛用哭來解決問題,我們應(yīng)該如何糾正這個問題呢?
A:如果是年齡較小的寶寶,他可能語言能力較弱,往往會用哭來替代要求。即便寶寶哭泣,成人也不該一哭就圍著他哄,久而久之,養(yǎng)成寶寶“有求必哭”的壞習慣。不妨先觀察一下,發(fā)現(xiàn)寶寶的真正需求,才給予必要的幫助。
如果是年齡較大的寶寶,明確告訴他:想法需要用嘴巴說出來,而不是哭!如果他做到了不哭,對于合理的要求,可以幫助完成;而對于不合理的要求,明確告訴他不可以,就算為此再哭,也不應(yīng)改變。如果依然大哭不止,可以再次強調(diào)“用嘴巴說出來,而不是哭”。寶寶不聽的話,成人應(yīng)該平靜對待、靜觀其變。堅持一段時間,寶寶自會明白:成人說的要求是要做到的!在此基礎(chǔ)上,再互相溝通。如果此后寶寶有了改變,則要大力表揚與鼓勵。
需要提醒的是,這樣的教育方法、原則,全家需統(tǒng)一,特別是祖輩。寶寶無“空子”可鉆了,自會養(yǎng)成好習慣!
Q:寶寶很喜歡“占”著自己的玩具,但當別的寶寶來和他一起玩的時候,他卻只肯玩別人的玩具,從來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和別人分享。我們做他思想工作也沒有用,請問有什么辦法讓寶寶學會和別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玩具嗎?
A:年齡越小,孩子以自我為中心的特點越明顯,往往表現(xiàn)為不愿與人分享玩具或食品等。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會漸漸好轉(zhuǎn),家長不必過早焦慮。
較大的寶寶,這種現(xiàn)象依然很嚴重的話,就要引起家長的關(guān)注。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利用各種機會加以引導,如:
1.多帶寶寶外出,在小區(qū)、兒童樂園、公園里等各種場所,與其他寶寶一起玩耍,在此期間積累與同伴相處的情感與經(jīng)驗,愿意和別人一起玩,慢慢過渡到愿意和別人分享。
2.讓寶寶和年齡比較大的孩子玩,他們較之小年齡的寶寶,會相對大方與友好,能起到榜樣的作用。
3.寶寶喜歡的物品,可以多準備一份,這樣他們會相對愿意與人分享。當寶寶做到分享時,家長及時表揚與鼓勵,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漸漸愿意分享。
4.遇到寶寶怎樣都不愿分享,家長不宜強硬,以免寶寶產(chǎn)生更大的抵觸情緒,適得其反,還是應(yīng)以引導與鼓勵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