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維德??
摘要:以乾隆年間的宮廷萬壽慶典演戲為出發(fā)點,結合當時親眼目睹了這些演出的中國官員以及外國使臣的記載,詳細介紹了乾隆時期在皇家特有的三層大戲樓上的戲曲演出盛況,再現(xiàn)了乾隆時期規(guī)模宏大的戲臺、恢弘華麗的演劇陳設以及多種多樣的演出劇目。
關鍵詞:乾?。蝗f壽慶典;宮廷演戲
中圖分類號:J809文獻標識碼:A
在鹿特丹博伊曼斯(Boymansvan Beuningen)美術館推出的“紫禁城:清帝(1644-1911)宮廷文化展”(1990年9月16日—11月25日)中,給人印象最深的展品之一是18世紀宮廷畫家張廷彥及其同僚創(chuàng)作的長卷軸(四卷之一)《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這套畫描繪了1751年從頤和園至紫禁城(大約15公里)道路兩旁慶賀乾隆之母、孝圣皇太后(1693—1777)六十誕辰的壽儀。參展的是全套最后一卷,它描繪了城墻外的景象,京城的街道,頤和園內的地面,直接將我們帶入皇太后的寢宮。
恢弘華麗的陳設極大地震撼了時人。1749年抵京的官員、史家及詩人趙翼(1727—1824),在18世紀末依然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向弟子們口述了這一段回憶。它們載于已刊的《檐曝雜記》中,被冠以“慶典”之名:
皇太后壽辰在十一月二十五日,乾隆十六年屆六十慈壽,中外臣僚紛集京師,舉行大慶。自西華門至東直門外之高粱橋,十余里中,各有分地,張設燈彩,結撰樓閣。天街本廣闊,兩旁遂不見市廛。錦繡山河,金銀宮闕,剪彩為花,鋪錦為屋,九華之燈,七寶之座,丹碧相映,不可名狀。每數十步間一戲臺,南腔北調,備四方之樂,侲童妙伎,歌扇舞衫,后部未歇,前部已迎,左顧方驚,右盼復眩,游者如入蓬萊仙島,在瓊樓玉宇中,聽《霓裳曲》,觀《雨衣舞》也[1]3132!
趙翼繼而描述了數座更為壯觀的亭子——有一亭完全覆以孔雀羽毛,一亭飾以數萬小鏡——他還描述了圍觀的人群,以此為這段回憶作結:
京師長至月已多風雪,寒侵肌骨,而是年自初十日至二十五日,無一陣風,無一絲雨,晴和暄暖,如春三月光景,謂非天心協(xié)應,助此慶會乎?二十四日,皇太后鑾輿自郊園進城,上親騎而導,金根所過,纖塵不興。文武千官以至大臣命婦、京師士女,簪纓冠帔,跪伏滿途?;侍笠娋吧狖?,殊嫌繁費,甫入宮即命撤去。以是辛巳歲皇太后七十壽儀物稍減。后皇太后八十萬壽、皇上八十萬壽,聞京師鉅典繁盛,均不減辛未,而余已出京不及見矣[1]3233。
趙翼所述壽儀的一個重要方面是繁多的舞臺,以及應有盡有的各色地方戲。圖畫不能讓我們聽到風格各異的樂曲,卻展示了當時舞臺設計的豐富多樣。由于這種場合有著特殊的儀典要求,可上演的曲目相當受限:西王母屢屢賞賜蟠桃,八仙一再獻禮,《西游記》所呈現(xiàn)的阿彌陀佛西方極樂世界[2]。至少,在戲劇史家看來,有趣的是張廷彥等人所刻畫的諸多后臺景觀。我們看到樂師和戲服箱,有演員正在準備上場,有演員演完戲正在卸妝。有一處,我們看到傀儡戲的木偶們懸成一列,行將開演。
趙翼、張廷彥等臣僚所描繪的皇太后六十壽辰慶典,既呈示了乾隆皇帝熱衷于大張旗鼓對母后行孝道,也同樣例證了他對戲劇的極度熱衷。命運容許他此后多年仍可以沉迷在這兩樁心愛之事上[3]。臨近母后的六十壽辰,乾隆陪她遠下江南,以南方風物博她笑顏?;始宜街帲?guī)制極盡奢華,款待他們的一個重要玩樂項目即是看戲。當皇帝第二次南巡,再次陪同太后時,他下旨力勸臣民不要為他而傾囊鋪張,但忠心的臣民們知道,在這種情形下,該如何取悅他們的天子和主子,竭盡全力安排奢侈無度的戲曲演出。尤其是揚州的鹽商巨賈以戲班迎鑾接駕之次數、置辦戲劇之華美來自我標榜①[4]5253。
為皇太后六十壽儀提供范例的是康熙帝(1662—1722)1713年的六十壽辰慶典。當是時,從圓明園到紫禁城道路兩旁排列有亭子、假山以及臨時戲臺。這些修設載于卷軸畫中,為那套一百二十幅的木版畫集充當了模板②。皇太后七十壽辰的慶典則要簡樸得多。她的愛子在圓明園復制了一整條蘇州街??傎~不時要預留藝術家們的酬勞,除了御用戲班之外,還要專門雇人應付這種場合。名冊上提及了十一個大型戲班,五個中型戲班,還有四個小型戲班,連同歌童一百二十五班以及雜耍等項人役五十二名。演員雇價、運輸、新戲服、舞臺道具、飲食、小費,從八月初一到十一月十五,合計不過區(qū)區(qū)17.246 97兩[5]。幸運的是,皇太后的八十壽辰似乎也是以適度的規(guī)制來慶賀的。
乾隆朝最鋪張的慶典大概是1790年夏季乾隆帝自己的八十壽誕。再一次,從圓明園到市中心的路上,道路兩旁排列有亭子、假山以及許多許多戲臺。再一次,其間的繁奢富麗載于卷軸畫上。這些畫為一套一百二十五幅的木版畫集奠定了基礎,它們被收入官方的大事實錄。這些實錄呈現(xiàn)了亭閣、戲臺鱗次櫛比的修設狀況(《八旬萬壽慶典》)。外邦送的禮物恰到好處地引人注目。前來拜壽的朝鮮特使團中,使臣柳得恭在其游記《灤陽錄》中詳述了當時的陳設。他補敘道,慶典實際是由和珅帶頭置辦的;各省巡撫、總督上貢了數萬兩白銀;而揚州鹽商資助了兩百萬兩。值八月十二,皇帝從圓明園向紫禁城行進,沿途有伶人在表演:
八月十二日,皇帝自圓明園入京城。左右綵樓中,千百妖童涂粉墨,曳羅縠。騎假馬假鶴,一齊唱曲而望之,往往見癃老之人背懸“天子萬年”,普扶杖喘喘而行。云是千叟馀存者[6]。
這些大規(guī)模的慶典,吸引了全中國的戲班,眾所周知,在中國戲劇史上至關重要。1790年的萬壽節(jié)促使四大徽班進京。他們將二黃唱腔介紹到京城,極大地推動了這一劇種的發(fā)展,從而形成了今天所見的京劇[4,7]180。
以上所述的慶典仍然是例外。為了看戲,宮里常年設有若干室內的戲臺,18世紀的標準劇目在這里上演③。不過,乾隆朝的三大宮殿必要時仍會設置三層戲樓。這種三層戲樓用作壯觀盛典上的表演,動用數百位演員,他們須演出自己的特色劇目④。在張廷彥等人的畫作《崇慶皇太后萬壽慶典》中,可見慈壽宮(皇太后在紫禁城的寢宮)有三層戲臺,當天稍后有戲上演。
這種巨大的、三層戲樓仍然是皇家的特權⑤。乾隆帝1770年敕令在紫禁城東北角修建寧壽宮,作為自己歸政后優(yōu)游頤養(yǎng)之所,其中就設計了一座三層戲臺。這幢樓,叫暢音閣,再次翻修,今日仍存;現(xiàn)在與閱是樓一起,成為故宮博物院內的一座小型戲劇博物館。慈壽宮里修筑的三層戲樓后來被拆,在圓明園重建。當圓明園1860年在英法聯(lián)軍的劫掠中燒為平地時,此戲樓也被毀。乾隆時代,熱河避暑山莊亦設有一座三層戲樓,名為清音閣。這座三層戲樓18世紀中葉仍存,但20世紀初期已消逝——顯然,它毀于何時尚不詳。最出名的三層戲樓大概是現(xiàn)今頤和園中的一座。不過,這一戲樓,模仿了前人的設計,僅肇始于19世紀晚期,彼時慈禧太后為了抵消圓明園之殤,下令翻修并擴建頤和園。
三層戲樓中的三層臺,從上到下,喚作福臺、祿臺、壽臺。在頤和園的這座三層戲樓里,底端的壽臺高為1.43米,寬17.18米,長14.84米。上面兩層戲臺面積依次縮減。實際上,頂層戲臺的演出區(qū)域僅限于前端,否則演員沒法被御座上的皇帝瞧見。此外,底層戲臺的背后有一座夾樓,叫做仙樓。演員們可以通過戲臺后的樓梯在樓層之間上下。去掉頂板,上層有天井可以打開,藉此演員可以用轱轆和“云兜”降落到較低的樓層。在底層戲臺的地板下有一個開放的空間。去掉頂板后,便有五個“地井”,特殊的布景道具可以從這兒升上去。底層戲臺后的空間還隱藏了一個高壓水機,用以制造特效。整幢戲臺坐落于一個敞開的庭院里,周圍是看戲廊。頤樂殿就在戲臺的正對面。
三層戲樓對技術設施的運用,太監(jiān)曹心泉20世紀30年代有以下這段敘述,他參與過慈禧所觀的戲:
宮中戲臺,最大者三處:以熱河行宮戲臺為尤大,其次為寧壽宮,其次為頤和園之頤樂殿。內監(jiān)稱此三戲臺為“大爺、二爺、三爺”。此三戲臺建筑,皆分三層,下有五口井,極為壯麗。有數本戲,非在此三戲臺,不能演奏者:(一)《寶塔莊嚴》。內有一幕,從井中以鐵輪絞起寶塔五座。(二)《地涌金蓮》。內有一幕,從井中絞上大金蓮花五朵,至臺上放開花瓣,內坐大佛五尊。(三)《羅漢渡?!贰S小按笄心敝瞥芍楐~,內可藏數十人。以機筒從井中吸水,從鰲魚口中噴出。至今此“巨鰲切末”,仍陳列于寧壽宮戲臺上。(四)《闡道除邪》。此端午應節(jié)戲也,亦從井中向臺上吸水。(五)《三變福祿壽》。此戲在臺上分三層奏演。最初第一層為“?!?,二層為“祿”,三層為“壽”。一變而“祿”居上層,“壽”居中層,“?!本酉聦?。再變而“壽”居上層,“?!本又袑?,“祿”居下層⑥。
由曹心泉的回憶錄可知,三層戲樓專門上演一些特殊的劇目以充分利用其效果。這些劇目(曹之所見,很可能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在乾隆朝初期數十年間開始奉旨編排,此事可見于昭槤(1780-1833)《嘯亭雜錄》中“大戲節(jié)戲”一章:
乾隆初,純皇帝以海內升平,命張文敏制諸院本進呈,以備樂部演習,凡各節(jié)令皆奏演。其時典故如屈子競渡、子安題閣諸事,無不譜入,謂之“月令承應”。其于內庭諸喜慶事,奏演祥征瑞應者,謂之法宮雅奏。其于萬壽令節(jié)前后奏演群仙神道添籌禧,以及黃童白叟含甫鼓腹者,謂之九九大慶。
又奏目犍連尊者救母事,析為十本,謂之“勸善金科”,于歲暮奏之,以其鬼魅雜出,以代古人儺祓之意。演唐玄奘西域取經事,謂之“升平寶筏”,于上元前后日奏之。其曲文皆文敏親制,詞藻奇麗,引用內典經卷,大為超妙。
其后又命莊恪親王譜蜀、漢《三國志》典故,謂之“鼎峙春秋”。又譜宋政和間梁山諸盜及宋、金交兵,徽、欽北狩諸事,謂之忠義璇圖。其詞皆出日華游客之手,惟能敷衍成章,又抄襲元、明《水滸義俠》、《西川圖》諸院本曲文,遠不逮文敏多矣。
嘉慶癸酉,上以教匪事,特命罷演諸連臺,上元日惟以月令承應代之,其放除聲色至矣⑧。
上文提及的許多戲文保存至今。諸多盛會都上演了昭槤所指稱的三類短戲,因而啟用大量的演員、精美的戲服和絕妙的道具;它們講不了多少戲劇情節(jié)。大戲每一部都有十本二十四出,演出耗時多日,它們來源于現(xiàn)存的故事框架,亦可自由吸收早期的素材⑨。
在對歷史和神話題材的選擇中,宮廷戲劇家顯而易見地傾向于那些可以發(fā)展出大場面的故事。并且無需敘事鋪墊,這些劇作家熱衷于表現(xiàn)人群,正如《鼎峙春秋》第一本第一出的舞臺說明所謂:
眾扮靈官,從福臺、祿臺、壽臺上,跳舞科下。
眾扮十八天竺羅漢、“云使”上,龍從“云兜”下,虎從“地井”上,合舞科。
壽臺場上,仙樓前,掛大西洋番像,佛菩薩、揭諦、天王等畫像幔帳。
一分眾,扮八部天龍,從福臺上。
眾扮菩薩、阿難、迦葉佛,從祿臺上。
眾扮比丘尼、四大菩薩、童子,從仙樓上。
眾扮天王,從壽臺上。
當然,這種舞臺說明的結果,是巨大、三維的生動場面,在這部戲里便集中體現(xiàn)在佛陀身上。
目連救母的戲劇改編往往選取宏大風格,他必須闖過各重天界和地獄,找回他母親的亡魂。在開封,20世紀頭幾十年,這部戲是在陰歷七月十五上演,要演七天。今存目連故事的最早版本由鄭之珍(1518—1595)編寫,即已達到一百出⑩。1683年康熙帝收復臺灣,意味著滿族征服了全中國,“以海宇蕩平,宜與臣民共為宴樂,特發(fā)帑金一千兩,在后宰門架高臺,命梨園演《目連》傳奇,用活虎、活象、真馬”B11。由此可見,不能獨獨怪乾隆帝追求浮華場面。目連最后戰(zhàn)勝了黑暗勢力,使這出戲不僅適于在盂蘭盆節(jié)上演,還能用于各種驅邪的場合,比如除夕夜。以昭槤的說法,皇家目連戲的規(guī)模堪稱其他大戲的典范,首先是那些神話題材的戲,諸如《升平寶筏》,其次還有歷史題材的戲。
有關三層戲臺上演戲的論述較為少見。偶爾有一些,往往涉及熱河避暑山莊的演出。趙翼晚年回憶他五十來歲時曾親見:
內府戲班,子弟最多,袍笏甲胄及諸裝具,皆世所未有。余嘗于熱河行宮見之。
上秋狝至熱河,蒙古諸王皆覲。中秋前二日,為萬壽圣節(jié),是以月之六日,即演大戲。至十五日止,所演戲,率用《西游記》、《封神傳》等小說中神仙鬼怪之類,取其荒誕不經、無所觸忌,且可憑空點綴,排引多人,離奇變詭作大觀也。
戲臺闊九筵,凡三層。所扮妖魁,有自上而下者,自下突出者,甚至兩廂樓亦作化人居。而跨駝舞馬,則庭中亦滿焉。有時神鬼畢集,面具千百,無一相肖者。神仙將出,先有道童十二三歲者作隊出場,繼有十五六歲,十七八歲者,每隊各數十人,長短一律,無分寸參差,舉此則其他可知也。
又按六十甲子,扮壽星六十人,后增至一百二十人,又有八仙來慶賀,攜帶道童不計其數。至唐元奘僧雷音寺取經之日,如來上殿,迦葉、羅漢,辟支聲聞。高下分九層,列坐幾千人,而臺仍綽有余地[1]3335。
有幅畫描繪了乾隆帝1789年在熱河行宮觀賞盛大演出,畫里的演員們占滿了整座三層戲樓B12。這幅畫還清晰地表明,這些戲一般不請官員們看,觀眾惟有皇室。清朝最后幾十年的文獻資料顯示,這個規(guī)矩依然通行,被慈禧召見的高官,須等她看完戲才得見。這也間接地解釋了相關漢語材料的匱乏。
不過,中國外交有個悠久傳統(tǒng),即向外國使節(jié)展現(xiàn)戲劇盛典,使之震撼于中國文化之卓越和中華皇帝之德行。有些外國來訪者留下了他們的所見所聞。不幸的是,清代的外國來訪者的訪華時間受局促,他們可以感受除夕夜的盛況,在那個季節(jié),為他們挑選的玩樂項目往往是冰嬉B13。他們只有夏天來訪,才有機會獲邀觀賞三層戲臺上的演出。但這些外國客人一句漢語都不會講(顯然不允許他們隨身帶翻譯),中國主人也不提供任何解釋,對這種罕有場合的描述便往往不那么深具啟發(fā)意義。1790年朝鮮使團在熱河行宮所受的安置、款待,載于朝鮮使節(jié)柳得恭詩一般的游記中:
入宴
東廊西廡布花毛瞿,
蠻使番王坐位殊。
日午機房傳內賜,
沈香如意鼻煙壺。
皇帝御正殿開宴。東廡,親王、貝勒、多羅郡王、鎮(zhèn)國公、輔國公諸宗室以次侍坐。西廡,蒙古王為首,次回回王,次安南王,俱前行侍坐?;鼗仡^目一人率甲士侍,次本國使臣,次安南陪臣,次南掌使臣,次緬甸使臣,次臺灣生番,俱后行侍坐。連日賞賜緞疋、繡囊磁椀、牙盤、沈檀飾、玉如意、玻璃鼻煙壺諸物,皆自軍機處施行。
扮戲
清音閣者,扮戲所也,在正殿之前,上下層俱貯伶人戲子。戲子涂粉墨,幞頭,袍帶,懸假須,儼然漢官威儀。逐隊繞欄而行,或舉畫幡,或捧綵幢,簫鼓嘲轟,歌唱酸嘶,悠泛空外。
莫知其所謂也?;鼗赝踝佑谐謶蚰啃√?,取見之,都是獻壽祝禧之辭。其中返老還童戲曲,名《黃發(fā)換朱顏》,其戲黃發(fā)老人漸換假面,變?yōu)閴涯暌灾镣印?/p>
柳得恭同僚徐浩修的《燕行記》則較為散文化,但更詳細地記敘了1790年的使華之行。他充分描寫了七月十六在熱河看的戲,列出了那天的十六場盛大演出,包括《返老還童》、我們大可以將它等同于上述的《黃發(fā)換朱顏》。他所敘述的當日的演出,給人留下繁多、華麗的好印象:
有扮仙佛者,有扮神鬼者,有扮帝王者。節(jié)奏聲調,隨章各殊,而大抵多迓慶祝壽之詞。
或如來莊嚴三十二相,跌(趺?)生蓮花臺上,開方便門,辟恒沙界,則數百羅漢左右簇立,戴紫金圓光,被錦繡袈裟,螺髻相聯(lián),珠眉互映,云間妙音,法蠡隨梵唄而上下。
或桂父茅君,飄霓裳,馭云車,逍遙于玄國。大闡三十六法則,頂金帶玉之仙官,被甲伏劍之神,列侍擁衛(wèi),雍雍肅肅,以都雅之儀度,而兼雄豪之氣象,又有仙童數百,彩衫繡裳,折旋進退,還丹則遇陽鏡而九轉,祈箓則擎壽扇而齊層抽,齊唱綠玉黃金之曲,和笙簫而瀏亮。
或河神海鬼報濤旗而環(huán)旋,逐逐搖搖,氣勢洶涌,騎龍馭鯨,乘楂駕鶴之群仙,汙漫來游,龍騰鯨跳,噴水如雨。
或蓂堦三級封人頌嘏于神光堯,瑤池五云王母獻桃于周后,珠旒山龍,穆穆煌煌!
若取前史所載,忠孝節(jié)義可以敦風勵俗者B14。
使臣們在接下來的三天里,每天都看了不同的十六場戲。徐在《燕行記》中即忠實地記下了每天的劇目。
朝鮮學者樸趾源,參加了1780年赴乾隆七十壽誕的朝鮮特使團,并在他那寫作大綱不少于七十二個標題的旅行日記中,驕傲地稱自己是第一位游訪熱河行宮的朝鮮人。他描述了那些演出,表示自己著迷于那些宏闊富麗的舞臺布景,還有幕間休息時把錦布障當作“幕簾”的妙用:
八月十三日,乃皇帝萬壽節(jié),前三日后三日皆設戲。千官五更赴闕候駕,卯正入班聽戲,未正罷出。戲本皆朝臣獻頌詩賦若詞,而演為戲也。
另立戲臺于行宮東,樓閣皆重檐,高可建五丈旗,廣可容數萬人。設撤之際,不相罥礙。臺左右木假山,高與閣齊,而瓊樹瑤林,蒙絡其上,剪彩為花,綴珠為果。
每設一本,呈戲之人,無慮數百,皆服錦繡之衣;逐本易衣,而皆漢宮袍帽。其設戲之時,暫施錦布障于戲臺閣上,寂無人聲,只有靴響。少焉,掇帳,則已閣中山峙海涵,松矯日翥,所謂《九如歌頌》者即是也。歌聲皆羽調倍清,而樂律皆高亮,如出天上,無清濁相濟之音,皆笙簫篪笛鐘琴瑟之音,而獨無鼓響,間以疊鉦。頃刻之間,山移海轉,無一物參差,無一是顛倒。自皇帝、堯、舜,莫不像其衣冠,隨題演之……B15
樸說演出持續(xù)了六天,那么理應推斷出,每天都演滿了十二場戲,每天的劇目不完全相同。在他的戲單上,我們目及那些常年喜聞樂見的劇目,比如《羅漢渡?!泛汀渡彸孬I瑞》。
以下這段令人愉悅的熱河賞戲經歷,見于馬戛爾尼爵士1793年出使中國的日記:
九月十八日,星期三。我們今日晨間入宮,應皇帝的邀請,去看中國喜劇和他壽誕上的其他各種娛樂。喜劇早上八點開始,持續(xù)至正午。他坐在正對戲場的御座上,戲場較地面略低。戲場兩側的廂座沒有座位和隔間。女席在廂座的較高位置,用紗簾障于前,她們因而可以享受看戲的樂趣,而不會被人所觀。我們進來片刻,皇帝便召喚我和喬治·司當東爵士奉他身旁,并以紆尊降貴的語氣告訴我們,我們在戲場看到他這種年紀的人,不應感到驚訝,因為他幾乎不來此處,除非像眼下這種特殊的場合;因為,考慮到他的廣闊疆土和眾多臣民,他必須撥冗參加這樣的娛樂[8]136137。
敘述完東道主提前一個月即已決定[9]的贈禮之分配(我們從柳得恭的日記中可知),馬戛爾尼爵士繼而描述眼前的奇觀:
觀賞的戲包羅多種,有悲劇有喜??;接演不停,而情節(jié)并不連貫。其中所演題材,有屬于歷史的,有屬于玩鬧的,有誦有唱,有念白,沒有任何音樂的伴奏,充滿情愛、戰(zhàn)爭、謀殺,以及種種戲劇橋段。
最后一折為大神怪戲。從它所受到的認可來看,我想可以說,構想出人意料,設計精美。在我看來,以我所能理解的,它演的是大地與海洋的結婚。后者展示了她的豐饒寶藏,有龍有象,有虎有鴕鳥;有橡樹,有松樹,以及各類樹木。海洋亦不落后,在戲臺傾瀉其領域之富有,除船只、巖石、介蛤、海綿、珊瑚外,還有鯨魚、海豚,有海狗有利維坦,以及其他海中巨獸,都由優(yōu)伶所扮,惟妙惟肖,極盡贊美。
海洋和大地的這兩隊人馬,分別繞場數匝,然后混為一同,至戲場前方,盤旋有時,后分為左右二部,留空間給鯨魚,它似為統(tǒng)領,搖擺前進,立于皇帝御座之正對面,向坑內噴水數噸,水頃刻從地板漏孔中流走。這噴射贏得鼓掌叫好,鄰座二三位大老欲讓我領略其妙,反復高聲叫喊:嚯哈,好呀[8]137138!
馬戛爾尼爵士認為他看到了戲臺上有鴕鳥,其實很可能是仙鶴,他所謂噴水“鯨魚”很可能是噴水鰲魚,如果以此類推,則這“大神怪戲”大概就是《羅漢渡?!穂10]。此戲的舞臺說明是這么設計那只巨龜的出場的:
場上仍設水紋幔。眾羅漢乘各樣切末從壽臺上場,門上作逐次渡???。水卒在曲內引大蚌次上;作噴霧。天井下蜃樓科,次下。金鰲背壽山切末次上。眾童子作串繞科次下B16。
有關圓明園三層戲樓演出的記錄,比熱河的更為稀缺。在“圓明園扮戲”這一條目中,他著意以散文之筆評述自己的詩,簡短地敘述道:
皇帝七月三十日到圓明園,自八月初一日至十一日所扮之戲,《西游記》一部也,戲目謂之《升平寶筏》[6]2a。
接下來,他這段說明轉而評論和珅如何權傾朝野。1790年皇帝八十壽誕上演出的《升平寶筏》,也獲得了中國詩人洪亮吉(1746—1809)的稱贊,他的三十六首《萬壽樂歌》第三十三這樣寫道:
升平寶筏
三層樓,
百盤砌,
上干青云,下無際。
上有立部伎,坐部伎,
其間下回皇陳百戲。
蟠天際地不足名,
特賜大樂名升平。
考聲動復關民事,
不特壽人兼濟世。
萬方一日登春臺,
快看寶筏從天來。[11]
關于1790年八月上旬的賞戲活動,柳得恭之旅伴徐浩修的日記《燕行記》留下了更詳細的記錄:
八月一日,乙酉,晴,留圓明園。………殿南為戲閣三層。上層曰清音閣,……作樂扮戲于閣中。卯時始戲,未時止戲,而皆戲唐僧三藏《西游記》?!?/p>
二日,庚午,晴,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而演《西游記》?!?/p>
三日,辛亥,晴,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而演《西游記》?!?/p>
四日,壬子,曉雷雨,朝晴,晚陰,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而演《西游記》。……
五日,癸丑,曉雷雨,日出復晴,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而演《西游記》。間設黃門戲。黃門十余人,戴高項青巾,著闊袖黑衣,擊鼓鳴鉦,回旋而舞,齊唱祝禧之辭?;蚨捎嚅L身男女,俱著闊袖淡黑衣,男戴青巾,女戴髦髻,蹁躚狎嬲?;蜇Q三丈余朱漆雙柱于殿階下,柱頭為橫架,七八歲小兒,著短衫,緣柱而升,捷如猱,掛足橫梁,倒垂數刻。天子高居,萬國來朝,而肅肅宮廷,胡為此淫褻?不待史氏之譏,余已赧顏?!?/p>
六日,甲寅,曉雷雨,日出后晴,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而演《西游記》?!?/p>
七日,乙卯,晴,留圓明園。以初十日太祖皇帝忌辰,齋戒不設戲禮?!?/p>
(八)日,丙辰,晴,留圓明園。以齋戒不設戲?!?/p>
九日,丁巳,晴,留圓明園。以齋戒不設戲?!?/p>
十日,戊午,晴,留圓明園?!畷r始戲,未時止戲?!?/p>
接在最后一條引文之后的是那天表演的十六場承應戲劇目B17。從徐浩修的日記中清晰可見,朝鮮使節(jié)和其他客人一起,在圓明園被款待以一系列宴飲以及各種歡慶,從八月初一到十一,但《升平寶筏》只演滿了前六天。至于是演完全劇,還是僅演劇中大場面的那幾幕,則不得而知。第十二日,朝鮮使節(jié)游訪了京城;萬壽節(jié)慶典之后,他們八月十五日返回了圓明園。歸家前,朝鮮使節(jié)八月十九日又在圓明園被款待以一套十六場承應戲B18。
皇帝壽誕當日(八月十三),精美的壽儀之后,使節(jié)們應邀赴寧壽宮看三層戲樓上演戲:
太和殿禮成,通官引三使由左翼門出。東北行,到養(yǎng)性殿東戲閣,即寧壽宮也。正殿(躍式樓)二層有左右序戲閣三層,上層曰暢音閣,……規(guī)制一如圓明園戲閣,而稍窄小?!綍r始戲,午時止戲,(演出劇目)……;凡十二章;……始戲時,仙童六十名,各奉餑餑像仙桃,飾以彩花金壽字,歌祝辭向御座,內監(jiān)下階受之,列置御卓上?!瑽19
這很可能是目前僅存的有關乾隆朝紫禁城內三層戲樓演戲的記載。1795年1月19日,荷蘭使節(jié)范罷覽(Van Braam Houckgeest)與蒙古、朝鮮使節(jié)應邀進宮看戲,他在荷蘭語的日記中稱當時的戲臺為“Klijn tooneel”(小舞臺),可知他所見的是一座室內戲臺。
皇宮里許多常年演的戲,以及三層戲樓上演的大型承應戲,顯然需要眾多的演員。在乾隆朝,宮廷優(yōu)伶的數量快速增長。其總人數估計有1500至3000人。管理宮廷優(yōu)伶的機構叫南府。起初,南府只是組織那些受訓后會演戲的太監(jiān)。但乾隆帝第一次下江南之后,職業(yè)的男優(yōu)女優(yōu)一再奉旨進京,以便讓他們入宮演戲。這些移植進來的職業(yè)男優(yōu)女優(yōu)聚居在景山的“蘇州街”,對著紫禁城的北面。演員的種類被南府登記在冊,劃為六個“學”,只給宮里演戲。
19世紀初期,帝國財政衰頹,乾隆帝的繼任者們似乎不是先輩們那樣的狂熱戲迷,宮內優(yōu)伶的數量迅速減少。我們現(xiàn)在已知嘉慶帝(1786-1820在位)1813年下令停演那些得數天才能演完的戲B20。道光朝,南府改組為升平署。同時,優(yōu)伶的數量縮減至三百人。再次全部由太監(jiān)充當,職業(yè)優(yōu)伶均被撤回。升平署有大量檔案保存至今,包括1822至1845年間五花八門的戲服、舞臺道具,以及臉譜的范本B21。
只有到了光緒(1875—1908)朝,清代宮廷戲劇才宣告二次繁榮。職業(yè)優(yōu)伶再次在宮墻內演出,但這次他們不再是來自江南地區(qū)的昆曲和弋腔演員,而是京城里的京劇演員,在特殊場合應邀出演。京劇因得到皇家的青睞而身價倍增。進過宮的京劇演員回到商業(yè)戲臺上,19世紀最后幾十年,宮廷與城市之間的活躍互動在戲劇的發(fā)展中可見一斑。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乾隆朝,那時宮廷戲的演出與社會隔絕,皇家戲迷在獨自陶醉中促成了戲劇的發(fā)展,那是彼時世界所見最精美的戲劇。
注釋:
① 原題為“Performances on a Three-tiered Stage:Court Theatre During the Qianlong Era,”見 Lutz Bieg,Erling von Mende und Martina Siebert, eds.,Ad Seres et Tungusos,F(xiàn)estschrift fürMatinGimm,Opera sinologica 11,Wiesbanden:Otto Harrosowitz,2000,pp201219. 原文為作者提供,無摘要和關鍵詞,翻譯時根據中文表達習慣略有調整,并添加了摘要和關鍵詞。
②參見Mackerras,Colin P.(1972): 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 17701870: 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 Oxford. pp5253.
③朱家溍,《〈萬壽圖〉中的戲曲表演寫實》。
④關于京城宮里各種室內室外戲臺的充分探討,見周華斌《京都古戲樓》,第84101頁;關于宮里昆曲和弋腔在常規(guī)舞臺上的通常劇目,見胡忌與劉致中的《昆劇發(fā)展史》,第353360頁。
⑤關于清代宮廷戲的綜述,見翦伯贊,第254268頁;周貽白,1953,第667699頁;Mackerras,116124;Dolby,1304;朱家溍,1979《中國戲曲通史》,第278319頁;周妙中,第186196頁,第411414頁;胡忌與劉致中,第415423頁;趙山林,第120127頁。
⑥留存下來的三層戲臺(以及其他宮廷戲臺)的彩色照片,見《故宮通覽》,第162175頁。也可見萬依、王樹卿、陸燕貞,第226229頁。關于這些戲臺的簡述,見磯部祐子。關于頤和園三層戲臺的進一步描述,見巖城秀夫,第130152頁。
⑦曹心泉,轉引自周貽白《中國劇場史》,見沈燮元編《周貽白小說戲曲論集》,齊魯書社1986年版,第480481頁。
⑧昭槤2,第879881頁。昭槤在雍正時官居高位;他也是一位不錯的畫家和書法家,得到乾隆的恩寵,見ECCP,2425。莊恪親王允祿是雍正朝最突出的親王之一,同上,見第925926頁。張文敏,名照,他與允祿1713年共制儀典之曲。1813年,天理教攻破紫禁城。當時懷疑宮內有太監(jiān)牽涉其中,太監(jiān)的行動因而受到嚴格限制。
⑨大多數大戲被收入《古本戲曲叢刊》第九集。一些較小型的劇本刊于《文獻叢編》(第2卷),臺北1964,第9771022頁。亦可見于吳曉鈴,第113頁。
⑩目連戲劇在文學上的快速發(fā)展,見茆耕茹的綜述。
B11董含,引自周貽白《中國戲劇史》,北京:中華書局,1953年,第684685頁。
B12復制品,見《故宮通覽》,第169頁。
B13很多入過清廷的朝鮮使節(jié)都留下大量的旅行日記。朝鮮來訪的目的和時間多種多樣(全海宗),但一年一度的訪華團會參加新年大慶。這些使節(jié)的日記常常包括對滿族士兵列隊冰嬉的描述。1795年1月,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使節(jié)也目睹了這一景象(van Bramm Houckgeest,189191)。宮廷畫家金昆等人繪有《冰嬉圖》,其復制品,見萬依等人編,第272273頁,或者De Verboden Stad,150151。朝鮮使節(jié)還被進一步款待以魔術、雜耍和馬戲。
B14參見徐浩修的《燕行記》,第457458頁。在對熱河行宮的概述中,徐浩修遺憾地寫道,康熙曾召集儒士在此地論學,但外國使臣只能看演員們演戲(第454頁)。
B15見樸趾源,第270頁。有關樸趾源訪華及其日記的敘述,見Eikemeier,2427。
B16《羅漢渡?!罚姟渡绞鹄ミ袘獞颉?,見《文獻叢編》第2卷,第1015頁。該劇本又錄于《故宮周刊》1930年雙十號???,但僅有唱詞,未包括舞臺說明。不過,它以照片呈現(xiàn)了兩位全副舞臺裝備的羅漢。
B17見徐浩修《燕行記》第486495頁。
B18見徐浩修《燕行記》第504頁。
B19見徐浩修《燕行記》第499500頁。
B20不過,升平署的記錄表明,目連戲至晚在1819年還演完過全劇,從當年的十二月十一日到二十日。此后,在道光朝,只上演過單獨的幾場。見劉禎,第238頁。
B21郎秀華。升平署檔案的大量存鈔,由周志輔編。其資料為王芷章的《清升平署志略》(北平,1937)提供了基礎。我未見過此研究。戲服相關資料,見朱家溍《中國戲曲通史》,第301312頁;許玉亭,第7678頁。臉譜范本,見《中國戲曲通史》,第312319頁。
[參考文獻]
[1]趙翼.檐曝雜記[M]∥近代中國史料叢書.
[2]朱家溍.清代內廷演戲情況雜談[J].故宮博物院院刊,1979(2):68.
[3]Kahn Harold L. Monarchy in the Emperors Eyes:Image and Reality in the Chienlung Reign[M].Cambridge Mass:Havard University Press,1972:8597.
[4]Mackerras Colin P.The Rise of the Peking Opera 17701870: Social Aspects of the Theatre in Manchu China[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2.
[5]王利器.曉傳書齋讀書筆記[M]∥謝國楨,張舜徽.古籍論叢.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1983:351.
[6]柳得恭.灤陽錄[M]∥遼海叢書:第2冊:3b-4a.
[7]Dolby William.A History of Chinese Drama[M].London:Banes & Noble Books,1976:157183.
[8]GranmerByng J L.An Embassy to China: Lord MacartneysJournal1793-1794[M].London:Longmans,Green and Co.Ltd,1962.
[9]Peyrefitte Alain.Un choc des cultures[M].Paris:Fayard,1991:180182.
[10]張庚,郭漢城.中國戲曲通史:(3)[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81:295296.
[11]趙山林.歷代詠劇詩歌選注[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8:451452.
(責任編輯文格)
Abstract:Taking the dramas performed for celebrating the longevity of the imperial family in the reign of Emperor Qianlong as the starting point,combining the records and writings of Chinese officials and foreign envoys who witnessed those performances,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grand shows performed on the royal Three Tiered Stage in detail in the Qianlong era,and represents the magnificent stage, gorgeous theatric furnishings and costumes,as well as various repertoires of the drama.
Key words:Emperor Qianlong;longevity celebration;court theat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