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紹剛,李高峰,徐勇剛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 放射治療科,北京100730)
全身照射技術(shù)的臨床應(yīng)用(之二)
——電子束全身皮膚放射治療
張紹剛,李高峰,徐勇剛
(衛(wèi)生部北京醫(yī)院 放射治療科,北京100730)
放射治療技術(shù)自1951年開始應(yīng)用全身皮膚電子束照射(Total Skin Electron Irradiation-TSEI)以來,到目前為止仍被臨床醫(yī)生認為是治療皮膚惡性淋巴瘤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對于接受TSEI治療的早期患者40%可獲得長期無瘤生存。
皮膚惡性淋巴瘤包括:①低度惡性的原發(fā)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如蕈樣霉菌病(MF)、賽塞利綜合癥(Sezary syndrome,SS)等;②高度惡性原發(fā)性皮膚T細胞淋巴瘤;③低度惡性原發(fā)性皮膚B細胞淋巴瘤。
MF即蕈樣霉菌病,占皮膚惡性淋巴瘤的50%,是最多見的類型,預(yù)后好,5年生存率87%。病變主要分為紅斑期、斑塊期以及腫瘤期,且具有從紅斑期、斑塊期至腫瘤期的演變過程。TSEI適用于MF的治療,而且在某些MF的治療中占主要的地位,被認為是放療高度敏感的腫瘤,有時可以觀察到低至1戈瑞(Gy)的放療即可使MF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對于早期蕈樣肉芽腫,有報道經(jīng)6周的放射治療,3個月后臨床完全緩解率達97%,5年和10年中位生存率分別可達86%和71%,無病生存率分別可達41%和39%。對于晚期患者,全身皮膚電子線治療仍可以獲得較好的療效,每日照射劑量1Gy,總劑量25Gy,50%患者可獲得完全緩解,39%可獲得部分緩解,1年無進展生存率達到24%,89%的患者,其淋巴瘤相關(guān)癥狀得以改善[1]。
放療的劑量根據(jù)治療的目的不同選擇的范圍比較寬。姑息治療劑量,15~20Gy已足夠。但近年的研究顯示MF完全緩解率仍然呈現(xiàn)出明顯的劑量依賴特點:10~20Gy對應(yīng)的完全緩解率只有55%,當劑量達到30Gy以后,完全緩解率達到了94%,單一療程的TSEI劑量一般不應(yīng)超過36Gy,否則急性期反應(yīng)較重[2]。
1.1 近期并發(fā)癥
(1)TSEI照射劑量超過10Gy時,病人皮膚會輕度潮紅,干性脫皮和色素沉著。
(2)高劑量(>25Gy)時,有些病人會出現(xiàn)手腫和踝部水腫,偶爾會發(fā)生大水皰,這時應(yīng)予局部防護或暫停放療。
(3)頭發(fā)和指甲除非遮擋,否則這些皮膚附屬物在治療后會脫落,其再生時間為4~6個月。
(4)可能會出現(xiàn)男性乳房發(fā)育,其機理尚不清楚。
1.2 長期病發(fā)癥
(1)TSEI照射劑量小于10Gy時,皮膚慢性損傷很輕,直到25Gy時,皮膚損傷也不嚴重,可以接受。
(2)放射性急、慢性損傷的性質(zhì)和嚴重程度與一系列因素有關(guān),如放射技術(shù)、分割方式、總劑量、是否同時應(yīng)用局部或全身化療藥、以前有沒有做過治療以及放療前皮膚的情況如何。
(3)最長見的改變是表皮萎縮出現(xiàn)皺紋、毛細血管擴張、皮膚干燥以及不均勻的色素沉著等。
(4)高劑量照射可能產(chǎn)生比較明顯的皮膚異常色斑、永久脫發(fā)、皮膚脆性增加以及皮下纖維化,但這些并發(fā)癥并不多見[3]。
2.1 TSEI照射方法
臨床上,放療應(yīng)用醫(y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產(chǎn)生的4~6MeV的電子束,其最大劑量所在深度為4~5mm,對于大部分病人限于照射表皮以及真皮層,也就是說治療深度只有幾毫米(有腫塊或者深潰瘍除外),由于低能電子束入射后表面劑量高,劑量跌落快,病變后的正常組織能得到保護,故放療成為治療病人的首選,其中又以TSEI應(yīng)用最為廣泛。在常規(guī)條件下,加速器產(chǎn)生的電子束單一的照射野不可能覆蓋患者的全身,但是由于在加速器的加速管里通過微波電場加速得到一定能量的高速電子在270°偏轉(zhuǎn)磁鐵產(chǎn)生的磁場的作用下被引出電子窗,而電子窗的直徑僅有幾個mm,被引出的電子束經(jīng)準直器準直后在空間擴散,其到達病人皮膚表面的距離越遠則照射野越大,所以臨床上通常采用延長治療距離,利用電子束擴散的特性,以獲得足夠大的照射野。國際上許多腫瘤中心開展這一治療,早在70、80年代,國外曾有醫(yī)院就采用一個能包羅人體全身的固定的水平野做遠距離照射和加速器的機架旋轉(zhuǎn)形成弧形的動態(tài)照射野的方法,以及讓患者站立在馬達驅(qū)動的轉(zhuǎn)臺上做慢速旋轉(zhuǎn)以替代多野照射的方法。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技術(shù)是美國斯坦福醫(yī)學(xué)院創(chuàng)立的雙機架角多野照射方法[4],該技術(shù)要求機架旋轉(zhuǎn)90°角,射線束呈水平入射,患者取站立姿勢,身體以腹部(平臍)為分界,分上、下兩段照射,每段照射6個野,即每野病人自轉(zhuǎn)60°角,上下兩段全程累計12個照射野為一個周期。對于4d完成一個周期照射的患者而言,治療過程可安排成第一天照射上體一個正前野、兩個斜后野,共三個野;第二天照射一個正后野、兩個斜前野;第三、四天轉(zhuǎn)為下半身,如此循環(huán)往復(fù)[5]??傉丈鋭┝恳蚧颊呔唧w病情而定,通常為30 Gy。
如圖2所示,病人在接受TSEI照射時,由于上面提到的電子束的擴散則在上下兩段相鄰處,其皮下就會出現(xiàn)一定的射線重疊從而形成超劑量照射,為此在上下兩段照射時,機架可分別向上、向下各給出±20°左右角度[6]以避免因重疊而引起皮下過劑量照射。目前安裝的加速器都裝備有獨立準直器即非對稱準直器,在兩野交界處可利用其半束照射的方法以避免皮下組織超劑量照射。
圖1 患者體位及照射模式示意圖
圖2 雙機架角多野電子束全身皮膚照射技術(shù)示意圖
2.2 處方劑量的計算
承上所述,12個野為一個照射周期,經(jīng)一個照射周期后,每個局部的實際受量僅為單野的3倍(即K≈3)左右。馮寧遠著《實用放射治療物理學(xué)》一書中,K值在2.87~3.28之間;胡逸民主編《腫瘤放射物理學(xué)》,指出K值約在2.5~3.0。筆者使用片狀(直徑<5mm,厚度<0.8mm,)的熱釋光劑量元件(TLD)在非均勻人體模型和患者身體表面處進行多次測算,具體測算方法:在能量響應(yīng)、相對靈敏度、劑量線性范圍適中的,同一批次200枚以上的TLD中篩選出6玫,分散性<2%的劑量元件,分兩組分別封裝在專用的黑色塑袋中,兩組TLD并列粘貼在患者皮膚表面的臍部(或人體模型表面臍部),在正面的中前野輻照完畢,取下一組TLD后,另一組TLD用與中前野相同的照射劑量繼續(xù)接受左前、右前、左后、右后和中后野的輻照,之后兩組元件經(jīng)TLD讀出器測讀并計算,其結(jié)果局部受量為單野的2.8~3.0倍。
2.3 有機玻璃散射屏的應(yīng)用及厚度的選擇
在對患者進行TSEI照射時,應(yīng)在靠近人體皮膚表面放置一塊具有一定厚度的有機玻璃散射屏,其目的有兩個:一是衰減射線的能量。通常使用的加速器產(chǎn)生的電子束能量最低為6MeV,而適合于皮膚惡性淋巴瘤治療的電子束能量一般在2.5~4.5MeV[7]范圍內(nèi),因此要依據(jù)病人病變的深度,選擇不同厚度的有機玻璃散射屏使其電子束的能量衰減至病人治療所需要的能量;二是增加表淺的皮膚劑量。皮膚表面和皮下某一點的劑量由原射線與散射線兩部分構(gòu)成,由散射屏產(chǎn)生的散射線可改變和提高皮膚表面及皮下淺表劑量。表1就是在改變有機玻璃散射屏的厚度時,使用三維自動掃描水模體系統(tǒng)的測量結(jié)果,其表明①對6MeV電子束,源于源皮距從常規(guī)的 SSD=100cm延長至300~400cm時,由于空氣層的吸收,其模體表面的平均入射能量ē0由原來的6MeV,衰減到5.4MeV左右;②散射屏的厚度從0增至10mm,其能量ē0可減弱到2.5MeV左右;其皮膚量Ds也由75%提高到100%,最大劑量點Dm向皮膚逐漸靠近。這樣,醫(yī)生可根據(jù)患者病變的深度選用0~10mm之間厚度的有機玻璃散射屏。③d80和d50分別是百分深度劑量80%與50%所在的深度;Rp為該電子束在水模中的射程;④BG值為電子線的X線污染的大小,即本底劑量,它是TSEI照射的一個重要指標。X射線是由加速器機頭射出的電子束在通過散射萡、透射電離室、限光筒等物質(zhì)產(chǎn)生的X射線軔致輻射,其穿透力強,在TSEI照射中其值要求盡可能的?。?]。
表1 散射屏厚對深度劑量曲線數(shù)據(jù)的影響
2.4 提高加速器的輸出劑量率
由于加速器的輸出劑量與射線源到病人皮膚表面空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對電子束而言僅在大野情況下),射線源距病人皮膚愈遠,則輸出量就愈低,如源到病人皮膚的距離為400cm左右,其輸出量大約相當于常規(guī)治療距離的1/30,為減少病人站立的時間,需提高加速器輸出劑量率,即大幅度提高每分鐘的戈瑞數(shù),可由工程師通過改變加速器的電子槍燈絲電壓的手段有效地提高輸出劑量率[9],同時并由物理師對改變后的輸出劑量進行具體測算;當前國外廠家生產(chǎn)的醫(yī)用電子直線加速器都有TSEI特殊模式,可提供高劑量率對病人實施治療。
2.5 TSEI病人的局部補量
理想的TSEI治療,要求全身受照射劑量均勻,但由于人體幾何形狀及各部位的截面尺寸差異太大,實際上,TSEI治療不可能有理想的均勻性,通常頭部劑量較高,而胸部受照劑量的平均值較低,特別是人體自身屏蔽在TSEI治療中無法避免,如背部脊柱溝的受量就很低,另外可以肯定會陰、大小腿內(nèi)側(cè)、足底及腋窩等部位欠劑量會更加嚴重,在實際測量中,我們通常使用一種由主要材料為氟化鋰(LIF)組成的熱釋光劑量元件(TLD)對人體各部位皮膚表面受照劑量進行監(jiān)測。LIF這種具有晶格結(jié)構(gòu)的物質(zhì),當被放射線照射時,它能把放射線的能量儲存起來,在被加熱后,它又會將儲存的能量以光的形式釋放出來,釋放出來的光的強度正比于受照劑量,因此我們只要測量出光的強度就能知道所測部位的受照劑量。利用這種熱釋光原理,通過TLD劑量元件對接受TSEI照射的病人全身各部位的監(jiān)測結(jié)果,對其欠劑量可做補充照射。對腫塊未消退處用深部X線治療機產(chǎn)生的100KV X射線或用8~10MeV電子束局部加量10~15Gy。Ⅰ、Ⅱ期預(yù)后良好,可長期生存。對某些不需要照射的重要器官如:雙眼需要用“鉛眼罩”對射線進行屏蔽,在TSEI照射前,可在患者眼內(nèi)滴入少許0.5%地卡因眼藥水,然后將眼罩小心置入眼內(nèi)。
圖3 使用電子束對足底、頭頂及會陰等部位局部補量
3.1 TSEI的吸收劑量測量方法
國際原子能機構(gòu)(Internationnal Atomic Energy Agency,IAEA)第381號技術(shù)報告對電子束在模體表面的平均能量ē0=10MeV以下,建議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對吸收劑量進行測量;低于5MeV必須使用平行板電離室;而在ē0=10MeV以上,平行板電離室也非常適于吸收劑量測量。對此,為開展全身皮膚電子束照射,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在模體中對加速器產(chǎn)生的低能電子束(2.5~4.5MeV)的吸收劑量進行測量是必須的。
TSEI吸收劑量的測量,首先將加速器的準直器開至最大,機架旋轉(zhuǎn)90°(GA),射束呈水平入射,機頭轉(zhuǎn)角(HA)45°,源到測量模體表面距離2~4m。然后,測量在完全模擬病人治療條件下,使用高劑量率全身皮膚電子束(HDTSe)治療模式進行。在該模式下,射束到達病人身體治療深度的劑量率約為1.5Gy/min。把平行板電離室(如PTW 23343)固定在專用的有機玻璃模體(23343/ 12)中,為保證在測量中電離室能夠接受到足夠的反向散射,將一定厚度的30cm×30cm有機玻璃板置于測量模體的后面。在距測量模體表面10cm處放置不同厚度的有機玻璃散射屏,連接電離室到劑量計,接通電源對儀器預(yù)熱后,取5次測量讀數(shù)的平均值。
由國家一級標準劑量實驗室(Primary Sdandard Dose Laboratory,PSDL)直接給出平行板電離室的照射量校準因子:
式中,NPXP是由PSDL給出的平行板電離室使用鈷-60r射線在空氣中的照射量校準因子;為平行板電離室接受照射量為標準值Xc時的劑量計讀數(shù)。如筆者使用的由PSDL給出的PTW/23343平行板電離室的照射量校準因子值為0.454/div。那么,該平行板電離室空腔的空氣吸收劑量因子
式中,W/e為空氣平均電離功,是指在空氣中形成一個電子電荷的每對離子消耗的平均能量,W/e=33.97J/C;katt是電離室壁及平衡帽在水中對60Coγ射線的吸收和散射的修正;km是室壁及平衡帽材料的非空氣等效的修正。Katt與Km的乘積為0.985(見表2);div為使用平行板電離室的劑量計的讀數(shù)。
表2 不同電離室的KattKm值的乘積
3.3 平行板電離室的校準深度
當ē0<5MeV時,平行板電離室的測量有效點,即電離室空腔的前表面中心在水模中的校準深度定義在最大劑量深度Dm上。如筆者對6MeV電子束,在SSD=350cm和大野的條件下,選用5mm散射屏使用三維自動掃描水模體系統(tǒng)實測的水模表面平均能量ē0=4MeV,Dm=6mm(見表1)即平行板電離室在水模中的校準深度ZW(Dm) = 6mm。由于測量模體為專用的有機玻璃模體(23343/12),則可根據(jù)公式:ZPL=ZW·(ρtable/ ρuser)·1/Cpl計算出有機玻璃相對于水的等效深度ZPL,式中ρuser為用戶現(xiàn)場使用的有機玻璃模體的密度值。為避免現(xiàn)場使用的有機玻璃的密度來自不同樣品的差別,應(yīng)由用戶對自己使用的有機玻璃模體的密度進行實測(例如ρuser=1.175g·cm-2),ρtable為有機玻璃模體密度的參考值,Cpl為有機玻璃模體相對于水中測量深度的轉(zhuǎn)換系數(shù),它與ρtable的數(shù)值可在表3中查出(ρtable=1.190g·cm-2;CPL=1.123),ZPL=6× (1.190/1.175) × (1/1.123)=5.4mm。使用5mm有機玻璃散射屏,平行板電離室在有機玻璃模體中的校準深度ZPL= 5.4mm,相當于在水模中測量的深度Zw=6mm。
表3 電子束劑量學(xué)中不同固體材料的物理參數(shù)
作為吸收劑量測量用的面積為30cm×30cm的有機玻璃模體最薄為1mm,當校準深度為5.4mm時,可在電離室表面復(fù)加5mm和6mm厚度的有機玻璃,分別測得給予相同輻射的儀表讀數(shù),并在兩讀數(shù)之間用內(nèi)插法計算出校準深度為5.4mm時的數(shù)值。
3.4 對劑量計儀表平均讀數(shù)MPP0的修正
(1)電離室空氣密度效應(yīng)的修正PTP。由于平行板電離室是非密封空氣電離室,為避免因溫度、氣壓變化對電離室內(nèi)空氣質(zhì)量的影響,須對電離室內(nèi)空氣密度進行修正即 PTP= [(273.2+T)/(273.2+T0)]·P0/P。T和P是測量時的溫度和氣壓;T0和P0是溫度和氣壓的參考值(20℃和101.3kPa)若當時室內(nèi)的溫度、氣壓分別為T= 24℃,P=100.5kPa則該電離室在測量時空氣密度效應(yīng)的修正因子PTP=1.022。
(2)電離室離子收集效率的修正PS。輻射在電離室空腔中產(chǎn)生的電離,一部分因復(fù)合效應(yīng)而損失,因此要對電離室的電離收集效率進行修正。測量方法:電離室的極化電壓取V1和V2,V1為正常的工作用極化電壓,分別用相同的輻射劑量輻照電離室,測量相應(yīng)的電離電荷Q1和Q2,根據(jù)V1/ V2,Q1/Q2的比值和表4中所查數(shù)據(jù),由公式PS= a0+a1(Q1/Q2) +a2(Q1/Q2)2計算出PS值。如V1/V2=3,Q1/Q2=1.010,a0=1.198,a1= -0.875,a2=0.677,則該電離室離子收集效率的修正因子PS=1.005。
(3)hm因子的修正。hm因子是水模體中校準深度與有機玻璃模體中相應(yīng)校準深度的電子注量不同而引入的修正。MW和MPL分別是標準劑量計在水和有機玻璃中相應(yīng)校準深度的儀表讀數(shù),其間關(guān)系為MW=MPL·hm,式中hm為MW與MPL的比例因子。若使用 PMMA模體進行測量,其 hm值[10](見表5)對于5.4mm厚度的PMMA(相當水模體中6mm深度處)的電子束能量3 MeV(見本文3.6節(jié)),其hm=1.008。
表4 利用雙壓法測量脈沖輻射PS值的二次項擬合系數(shù)
表5 平行板電離室的hm值
3.5 平行板電離室在模體中校準深度處的水對空氣的平均阻止本領(lǐng)比Sw,air的確定
通過平行板電離室表面在水模體中校準深度ZW和射束在水模表面的平均能量ē0,可由表6確定水對空氣的阻止本領(lǐng)比Sw,air。如使用5mm散射屏,水模中校準深度ZW=6mm,射束在水模表面的平均能量ē0=4MeV,則水模中校準點的水對空氣的平均阻止本領(lǐng)比Sw,air=1.079。
在水模深度Z處的電子束平均能量ēz可用一個關(guān)系式將其表面平均能量ē0和射程RP聯(lián)系起來即:
應(yīng)注意:對較低能電子束(ē0<10MeV)或較高電子束能量而較小深度處時該式成立。
表6 電子束水與空氣的阻止本領(lǐng)比值
確定了ēZ的具體數(shù)值,并根據(jù)所使用的平行板電離室的型號,通過表7,可查出其總擾動因子PQ(PPPcav·PPPwall) =0.983。PPPcav與PPPwall分別是平行板電離室空腔和室壁的擾動因素,其乘積為電離室的總擾動因子。
3.7 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在有機玻璃模體中測量的吸收劑量計算
式中,MPP為經(jīng)PTP、PS、hm修正后的平均測量值即MPP=122.40;的含義同上;Sw,air為水對空氣的平均阻止本領(lǐng)比(表6);PQ為總擾動因子(表8)。
上式是我們使用PTW/23343平行板電離室在PMMA 23343/12中6mm處,并且在完全模擬病人治療條件下距測量模體表面10cm,放置5mm散射屏,加速器上的監(jiān)督劑量儀給出的機器跳數(shù)為350MU(Monitor Unit,MU)時的劑量計測量結(jié)果,經(jīng)計算為50.89×10-2Gy(50.89cGy),即: 6.88MU/cGy。
平行板電離室的校準是IAEA TRS-381報告中的核心內(nèi)容。對于平行板電離室,可不用將其送檢PSDL,只要把PSDL或SSDL檢定過的0.6cm-3指型電離室(參考電離室)與平行板電離室在用戶自己的加速器或鈷-60治療機上產(chǎn)生的高能電子束或γ射線在相同的輻射條件下按照TRS 381報告介紹的方法進行比對即可。它推薦四種校準方法:①電子束法,②60Co-模體法,③60Co-空氣法,④水吸收劑量標準直接校準法,下面筆者將前面三種校準方法進行一個簡單的介紹。這三種校準方法的目的都在于確定平行板電離室的空氣吸收劑量因子。應(yīng)當指出,無論使用那種方法第一步都須將參考電離室送檢PSDL或SSDL,首先以確定其照射量或空氣比釋動能的校準因子[11]。
由PSDL或SSDL,對用戶的參考電離室即指型電離室(如NE 0.6cm-32571電離室)使用鈷-60γ射線在空氣中進行比對:
式中,XC為照射量的標準值,單位:c/kg,若用倫琴R做照射量單位時,1R=2.58×10-4c/ kg;M為劑量計讀數(shù);NX為參考電離室的照射量刻度因子,如NX=1.019/div是由PSDL給出的該參考電離室的照射量校準因子。該電離室的空氣吸收劑量因子
表7 平行板電離室在測量電子束中的總擾動因子PQ(@l)
表7 平行板電離室在測量電子束中的總擾動因子PQ(@l)
式中,Katt、Km和w/e的含義同上,Katt·Km=0.985(見表2),w/e=33.97J/c。下面分別介紹這三種校準平行板電離室的方法:
4.1 電子束法
圖4示為按電子束法使用平行板電離室測量電子束水中吸收劑量的校準步驟[12]:
(1)模體材料:水或等效物質(zhì)。
(2)參考電離室:指型電離室(如:NE 0.6cm32571電離室,石墨壁和1mm直徑鋁電極)。
(3)電子束能量:15MeV≤ē0≤25MeV。
(4)參考條件:SSD=100cm,限光筒12cm× 12cm,參考電離室和平行板電離室的有效測量點均置于水模中參考深度處(圖5),選擇規(guī)定范圍內(nèi)的電子束能量(15MeV≤ē0≤25MeV)在相同條件下,進行輻照。
(5)照射測量:先測量參考電離室讀數(shù),接著測量平行板電離室讀數(shù),然后再測量參考電離室讀數(shù),并計算出先、后測量的參考電離室讀數(shù)的平均值。
(6)復(fù)合修正:利用雙壓法分別測定參考電離室與平行板電離室的復(fù)合修正因子Ps。
圖4 使用電子束法校準電子束吸收劑量的步驟
圖5 使用電子束法的平行板電離室與參考電離室的劑量比對示意圖
Mref——經(jīng) Ps修正后的參考電離室劑量計讀數(shù);
MPP——經(jīng)Ps修正后的平行板電離室劑量計讀數(shù);
注:①除 數(shù)值由PSDL或SSDL給出參考電離室的空氣比釋動能校準因子NK或照射量校準因子NX而計算出來的外,其它因子均可在TRS 381報告中查到。②TRS 381報告推薦擾動因子、和取值為1。③對石墨材料中心電極取1,對1mm直徑鋁材料電極取值為0.998。④參考電離室空腔的擾動因子值見表9。
表9 電子束測量中指型(參考)電離室的擾動因子
表9 電子束測量中指型(參考)電離室的擾動因子
4.260Co-模體法
圖6是按60Co-模體法,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對高能電子束在水中吸收劑量的校準步驟[13]。
(1)模體材料:水?;蚬腆w模。
(2)參考電離室:指型電離室。
圖6 使用鈷-60模體法校準電子束吸收劑量的步驟
表10 高能電子束水中z處平均能量ēz與表面平均能量ē0的關(guān)系
(3)參考條件:SSD=100cm;射野10cm× 10cm;兩個電離室的有效測量點均置于模體中參考深度處。
式中,Mref為參考電離室的劑量計讀數(shù);MPP為平行板電離室的劑量計讀數(shù);其它符號意義同前。如果不是把參考電離室的有效測量點置于模體內(nèi)參考校準深度處,而是把其幾何中心置于模體內(nèi)參考校準深度處,則:
4.360Co-空氣法
圖7 使用鈷-60空氣法測量電子束吸收劑量的步驟
圖7是按60Co-空氣法,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對高能電子束在水中吸收劑量的校準步驟[14]。
(1)把總的質(zhì)量厚度(電離室加平衡帽)為0.5±0.05g·cm-2的平行板電離室表面幾何中心置于空氣中距60Co源 100cm處且射野為 10cm ×10cm。
(2)至少照射測量5次求出平均值,每次照射給出用指型電離室測定的校準位置上的空氣比釋動能值 Kair或照射量 X值,即:=Kair/MPP或=X/MPP,式中 MPP為平行板電離室的測量讀數(shù)。
式中,對于60Coγ射線g=0.003,g為電離輻射產(chǎn)生的次極電子消耗于韌致輻射的能量占其初始能量總和的份額;KattKm值的乘積見表2。
簡言之,TSEI是一項較為復(fù)雜的照射技術(shù),涉及到很多個照射野的有序安排和對于低劑量區(qū)的補丁野的照射,以及繁瑣的使用平行板電離室對電子束進行吸收劑量的測算。誠然,無論采用何種照射方法及技術(shù),首先要有先進的放療設(shè)備、各種科學(xué)的監(jiān)測手段及高水平和具有豐富經(jīng)驗的醫(yī)師、物理師。
(注:“全身照射技術(shù)的臨床應(yīng)用之一——白血病等病癥患者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前的全身放射治療”一文已于2010年第一期發(fā)表,歡迎讀者批評指正。)
[1]Funk A,Hensley F,Krempien R,et al.Palliative total skin electron beam therapy(TSEBT)for advanced cutaneous T-cell lymphoma.Eur J Dermatol,2008,18:308-12.
[2]H.Miles Prince,Sean Whittaker,et al.HowI treat mycosis fungoides and Se'zary syndrome.Blood,2009,114(20):4337-4353.
[3]王淑蓮,劉躍平,孫倩等譯.放射腫瘤學(xué)——治療策略與實施[M].天津科技翻譯出版公司,2001:102-103.
[4]Karzmark CJ,Loevinger R,Steel RE.A technique for Large-fied,superficial electron therapy.Radiology,74: 633,1960.
[5、8、9]馮寧遠,主編.實用放射治療物理學(xué)[M].北京:北京醫(yī)科大學(xué)、中國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xué)聯(lián)合出版社,1998:231-235.
[6]胡逸民,主編.腫瘤放射物理學(xué)[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1999:268.
[7]馮寧遠,余耘,余子豪.電子線全身照射的劑量學(xué)方法和測量結(jié)果 [J].中華放射學(xué)雜志,1987,21: 103-104.
[10]張紹剛.平行板電離室對全身皮膚電子束治療的吸收劑量測量[J].中華放射醫(yī)學(xué)與防護雜志,2000,20:61-63
[11]醫(yī)用電子加速器輻射源[S].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計量檢定規(guī)程.JJG589-2008.
[12、13、14]IAEA Technical Reports Series No.381.The use of plane parallel ionization chambers in high energy electorn and photon beams,a International code of pracitice for dosimetry.IAEA,Vienna,1995,67-69.
TH774
A
1002-2376(2015)02-0004-09
2014-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