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燭之武不顧個人安危,說退秦師,除了他高超的說辭藝術外,更在于他寬廣的胸懷、英勇的氣概,一顆為國為民的赤子之心。
【關鍵詞】燭之武;夜縋而出;人物形象
【中圖分類號】G634 【文獻標識碼】A
《燭之武退秦師》是先秦歷史散文中的精品,也是語文教材的經(jīng)典。長期以來,對該文的分析大多停留在對燭之武說辭藝術的欣賞上,也就是說,燭之武能言善辯的外交才能,讓瀕臨滅絕的鄭國化險為夷,以此成就了一場外交史上的奇跡。課文中,燭之武談及自身的言語并不多,就一句話(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矣),大概意思是:“我”年輕的時候,尚且不如別人,如今年長了,無能為力了,細讀起來還有牢騷滿腹的意味。文章中燭之武的動作也不多:辭、許、縋、出……但是一個“縋”字,把燭之武的所有光輝形象詮釋得淋漓盡致。
《燭之武退秦師》中是這樣描述的:“夜,縋而出”,筆者認為這是本文在記敘上最精彩的地方。尤其是一個“縋”字,用得更是言有盡而意無窮。
縋有兩個主要意思:一是作為名詞,解釋為繩子,如《左傳》中“登者六十人,縋絕,師鼓噪,城上之人亦噪?!边@里的“縋絕”,意思就是繩子斷了。二是作為狀語,用繩子栓著物,如同是《左傳》中的“子占使師夜縋而登”,這里是用繩子栓著士兵往城墻上攀登。本文中的意思是第二種:用繩子拴著人從城墻上往下吊。
首先我們來看動作的發(fā)出者:燭之武,也就是說鄭國的士兵把燭之武用繩子拴著往城墻下吊。而燭之武當時是什么情況呢?燭之武本是鄭國的一個“弼馬溫”,懷才不遇。因此,當鄭伯請他出山時,他首先是推辭,然后抱怨說“今老矣,無能為也矣”,想必是一肚子的牢騷和郁悶,但是在“國危矣”的情況下,他還是顧全大局,不計個人安危得失,毅然決然地答應去出使秦營。
之前舉兩例中,都有人縋,但是縋的人都是士兵,而且是訓練有素的士兵,類似我們今天的特種兵?!稏|周列國志》里說:燭之武“須眉盡白,佝僂其身,蹣跚其步”,以至到了朝堂之上,“左右無不含笑”??梢哉f其中不免有虛構的成分,但是燭之武年齡偏大卻是不爭的事實。春秋時鄭國的城墻大約有20米高,讓這樣的一個老者去“縋”,對他的身體是一個考驗,在當時的情況下我們可以想象縋的方式,大致有兩種:一是比較安全一點的著落方式,把燭之武放在一個筐中放下去,這樣他的身體少一點痛苦,但是缺點是目標大,易被敵軍發(fā)現(xiàn);二是直接把繩子系在他的腰間,垂直下降,這樣目標小一點,但是20米的高空,對老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挑戰(zhàn)和折磨。
一個“佝僂其身,蹣跚其步”的老者從將近20米高的城墻系下,然后想盡方法,獨赴敵營,這是被一種怎樣的愛國之心驅使?作者沒有明說,但我們可以窺出七十歲老人的決心和膽量。
其次我們來看當時的環(huán)境,可以分為大環(huán)境和小環(huán)境。大環(huán)境是秦晉兩大列強以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圍攻一個弱小的鄭國,勢如破竹,一直打到鄭國的國都,秦晉分兵駐守兩面,晉軍駐扎在函陵,即新鄭縣北;秦軍駐扎在汜水南面,離新鄭也不遠。大軍壓境,鄭國危如累卵,舉國上下一片驚慌。小環(huán)境是夜。燭之武執(zhí)行的是一項秘密行動,鄭國的安危在此一舉,因此事情肯定是絕密的。既不能讓城中的密探獲知,也不能讓晉國知道,不然肯定會有人出面阻撓,或者半途把燭之武殺了。所以必須在夜間讓燭之武出城,因為濃濃的夜色是最好的掩護。但是夜色對于“縋”者來說,又是一個不安全的因素。
從燭之武決定出使的那一刻,他的每一步都在走向一條充滿危險的荊棘之路,縋而出城有危險,出城赴秦有危險,口說秦伯有危險,秦伯可能為了秦晉之好,而殺了燭之武來表示同盟的堅固,也有危險,即使秦伯不殺,沒有完成任務,回到鄭國也不會有好的結果。
在大軍壓境,眾人束手無策的情況下,“須眉盡白,佝僂其身,蹣跚其步”的燭之武毅然以個人之力承擔著國家的安危,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國之心,這又需要怎樣的勇氣和膽識?
我們現(xiàn)在認為《燭之武退秦師》這篇課文主要是表現(xiàn)燭之武怎樣說退秦師的,所以一般教師在講授時,會將重點放在燭之武的說辭上。對“退秦師”的前因后果,只作簡略交代。在燭之武“夜,縋而出”的前后,鄭國君臣是怎樣苦思解危之策,鄭國君臣和百姓是怎樣嚴陣以待,防范攻城,又是怎樣焦急地等待燭之武的消息,秦國君臣又是以怎樣的場面和驕橫態(tài)度接待這位即將亡國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筆墨塑造燭之武的形象。人們在閱讀時,又往往被他那段精彩的說辭所吸引,而忽視了這背后需要的愛國之心和英雄膽識,要知道沒有這兩者,精彩的說辭可能變成投敵的借口。
補充一個課文中沒有提到的背景:“說”秦伯的初定人選是佚之狐,而不是燭之武。佚之狐未必不會成功,但正如其名一樣,狐貍的性格讓他選擇了逃避??梢?,成就燭之武的最重要條件不是高超的外交技巧,而是“風蕭蕭兮易水寒”的勇氣和決心?!秾O子兵法·謀攻》說:“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戰(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奔词钦f,用兵之道,最高明者乃以謀略取勝;其次以外交取勝;以兵戎相見,攻城拔池,乃為最下之策。不用通過戰(zhàn)爭的手段,就使別的國家放下武器,停止戰(zhàn)爭,這是戰(zhàn)爭的最高境界。而外交謀略的正確運用則是達到這一境界的重要方面。弱國無外交,尊嚴來自于實力,同樣,對于弱小的鄭國,老弱病殘的燭之武來說,能在危難之際,舍我其誰,需要多么寬廣的胸懷,多么英勇的氣概,多么赤忱的愛國愛民之心。
如何評價燭之武的行動?“春秋無義戰(zhàn)”。孟子的觀點對于我們分析春秋戰(zhàn)國時代的戰(zhàn)爭很有現(xiàn)實意義,因為只有正確分析戰(zhàn)爭的性質,才可以正確評價在戰(zhàn)爭舞臺上活動的人物。在這一場戰(zhàn)爭中,秦晉為了與楚國爭霸,聯(lián)合起來攻打鄭國,很顯然,秦晉是侵略者,鄭是被侵略者,所以鄭國君臣為保衛(wèi)國家而進行的活動,就是正義的行動,燭之武在國難時刻挺身而出,就是一種愛國主義精神的表現(xiàn),是應該肯定和贊頌的。而“夜,縋而出”,正是燭之武高大形象的有力詮釋。
作者簡介:高詩翔,男,1978年生,中學高級教師,鎮(zhèn)江市骨干教師,現(xiàn)擔任江蘇省揚中高級中學教務處副主任。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