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挺柏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中山 528400)
卡洛磺鈉用于小兒過敏性紫癜的療效觀察
吳挺柏
(廣東省中山市人民醫(yī)院兒科,廣東中山 528400)
目的 評估卡洛磺鈉治療小兒過敏性紫癜(HSP)的治療效果。方法將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HSP患兒9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對照組給予靜脈滴注維生素C、鈣劑、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同時有并發(fā)癥的給予相應的對癥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卡洛磺鈉氯化鈉注射液靜脈滴注,觀察比較兩組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7%(44/48),高于對照組81.25%(39/48),但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985,P>0.05);治療組在紫癜樣皮疹消退、關節(jié)癥狀(熱痛紅腫)消失、消化道癥狀(血便、腹痛)停止、腎臟損害消除的時間均比對照組明顯的縮短,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卡洛磺鈉運用于小兒HSP,較常規(guī)方法能縮短治療時間,更快速緩解多系統(tǒng)癥狀,且未監(jiān)測到不良反應,值得在臨床藥物選擇中推薦使用。
卡洛磺鈉;紫癜,過敏性;兒童;治療結(jié)果;觀察
過敏性紫癜(henoch schonlein purpura,HSP)是一種自身免疫損傷性疾病,緣于各種抗原成分(致敏原)介導后的變態(tài)反應,該反應形成的免疫復合物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性血管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1]。本病全年均可見新發(fā)病例,春秋季的發(fā)病率大于夏冬兩季,發(fā)病年齡集中在6歲以下兒童。臨床特征主要是與血小板無關的紫癜樣皮疹,常伴有關節(jié)痛、腹痛和腎臟損害等。由于部分致敏原不明,可反復發(fā)作,目前臨床上常采用對癥支持治療的辦法解決,但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而且療程相對較長。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本院對于HSP患兒,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卡洛磺鈉進行治療,取得了比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收集2010年10月至2013年11月在本院就診的96例HSP患兒,符合第7版《兒科學》HSP診斷標準[2]。其中男56例,女40 例;年齡2~15歲,平均 (8.14±2.12)歲。采用隨機數(shù)表法將96例HSP患兒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每組48例,兩組性別、年齡、病情輕重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 兩組患兒均給予靜脈滴注維生素C、鈣劑、抗組胺類藥物治療,同時均避免進食可能引起過敏的食品和藥品(豆類、海鮮、堅果類等),禁止接觸可疑過敏原及致敏物品(如動物毛發(fā)、新衣服等)。如有血便等消化道出血,則予以短期禁食、臥床休息,給予洛賽克制酸和胃腸黏膜保護劑治療;有感染指證的給予抗生素治療;有關節(jié)腫痛或腹痛的患兒加用激素治療。治療組在以上基礎治療上給予卡洛磺鈉靜脈滴注,<10 歲患兒每次50 mL,≥10 歲患兒每次75 mL,每天2次,7 d為1個療程。檢測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的血白細胞、血紅蛋白,尿蛋白、尿潛血及紅細胞,大便紅細胞+潛血、血沉、凝血4項和肝腎功能等。
表1 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n=48)
1.2.2療效判定標準 效果顯著:使用1周后無新發(fā)紫癜樣皮疹,關節(jié)癥狀(熱痛紅腫)、消化道癥狀(血便、腹痛)等消失,體征消除,癥狀無反復;部分有效:使用1周后癜樣皮疹基本消退,關節(jié)癥狀(熱痛紅腫)、消化道癥狀(血便、腹痛)、體征有所好轉(zhuǎn);臨床無效:用藥1周后皮疹不消退,或者有反復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關節(jié)癥狀(熱痛紅腫)、消化道癥狀(血便、腹痛),以及體征無明顯改善。
2.1兩組患兒療效比較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1.67%,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1.25%,治療組高于對照組,但兩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χ2=2.985,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療效比較[n(%),n=48]
2.2兩組患兒癥狀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治療組患兒的癥狀體征消失時間相比于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主要臨床癥狀及體征消失時間比較
2.3兩組患兒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均未出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HSP中毛細血管、小動脈損傷后斷裂開放,通透性及脆性增加,血液成分外滲,從而出現(xiàn)出血性皮疹,關節(jié)腫痛、血便、腹痛、血尿、蛋白尿等癥狀。在腎臟、皮膚、消化道、關節(jié)這幾個系統(tǒng)中富含毛細血管、小動脈,因此上述系統(tǒng)的癥狀也最突出[3]。有研究表明,免疫球蛋白A(IgA)、巨噬細胞、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均可介導損傷血管,且可激活補體系統(tǒng)破壞血管內(nèi)皮細胞[4-5]。孟凡茹等[6]報道,其可能通過激活轉(zhuǎn)錄因子蛋白NF-κB 途徑從而上調(diào)血管內(nèi)皮細胞炎性因子表達來實現(xiàn)小血管炎性反應。而啟動這些機制的致敏原,國內(nèi)有較多報道,包括感染類病原體(A組溶血性鏈球菌[7]、支原體[8]、幽門螺旋桿菌[9]、EB病毒、微小病毒等)、藥物、花粉、油漆、粉塵、蚊蟲叮咬、疫苗等。盡管機制不詳,但實質(zhì)是自身免疫損傷后的小血管炎癥導致的一種出血性疾病。卡洛磺鈉能保護毛細血管、小動脈等免受損傷,其是否能夠抵抗IgA、巨噬細胞、TNF-α等炎癥因子的作用,尚有待研究,但實際運用中確能回縮毛細血管,重接斷裂端,降低小血管的通透性,從而減輕血液成分外漏,達到止血。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輔以卡洛磺鈉治療HSP,無疑是臨床治療中的一個新方法,目前的常規(guī)治療方法的確行之有效,本研究觀察到,但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且治療組在紫癜樣皮疹消退、關節(jié)癥狀(熱痛紅腫)消失、消化道癥狀(血便、腹痛)停止、腎臟損害(血尿、蛋白尿)消除的時間上均比對照組有明顯縮短,兩組比較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卡洛磺鈉在治療HSP過程中起到了增強療效的作用,明顯縮短了臨床癥狀和體征的消退時間,這一點在治療臨床癥狀重的患兒中顯得尤為重要。事實上在臨床治療中,常有癥狀反復發(fā)作或者臨床癥狀嚴重的病例,表現(xiàn)出反復性、頑固性、難治性特點,例如住院過程中新發(fā)皮疹大于5批次,反復的劇烈的腹痛,頻繁的排血便,肉眼血尿、蛋白尿,甚至出現(xiàn)腸套疊、腦出血[10]、急性胰腺炎[11]、心臟損害[12]等,國內(nèi)有不少研究探討這類患兒的治療,包括白三烯阻滯劑[13]、大劑量激素沖擊治療[14]、免疫抑制劑、丙種球蛋白[5]及血液灌注、血液透析[15],這些非常規(guī)的療法效果良好,但不可避免需面對藥物的不良反應,有創(chuàng)操作帶來的損傷,以及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而卡絡磺鈉相對經(jīng)濟負擔小,治療中未監(jiān)測到不良反應,不良反應小,不失為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值得在臨床藥物選擇中推薦使用。
[1]Saulsbury FT.Henoch-Schonlein purpura[J].Curr Opin Rheumatol,2010,22(5):598-602.
[2]沈曉明,王衛(wèi)平.兒科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82-184.
[3]Roberts PF,Waller TA,MD,Brinker TM,et al.Henoch-Schonlein Purpura[J].A Review Article,2007,100(8):821-824.
[4]Saulsbury FT.Epidemiology of Henoch-Schonlein purpura[J].Cleve Clin J Med,2002,69 Suppl 2:S87-89.
[5]許丹.56例反復發(fā)作性過敏性紫癜治療體會[J].重慶醫(yī)學,2012,41(4):1127-1128.
[6]孟凡茹,馬素苓,王秀麗,等.過敏性紫癜患兒血漿白三烯B4、血栓調(diào)節(jié)蛋白和P-選擇素的表達[J].臨床兒科雜志,2011,29(4):349-351.
[7]鄭有寧,陳鳳琴.兒童過敏性紫癜的發(fā)病機制[J].重慶醫(yī)學,2012,41(4):1016-118.
[8]陳英,于力,王麗娜.兒童過敏性紫癜合并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回顧性臨床分析[J].廣東醫(yī)學,2010,31(7):1801-1803.
[9]張素桂,劉秀琴,蓋志敏,等.兒童過敏性紫癜與幽門螺桿菌感染關系初步探討[J].臨床兒科雜志,2005,23(5):303-304.
[10]孫興珍,田向陽,舒思靜.過敏性紫癜合并腸套疊、腦出血1例[J].中華兒科雜志,2011,49(11):875-876.
[11]肖蘭,王玉,彭杰,等.兒童腹型過敏性紫癜合并急性胰腺炎11例臨床分析[J].臨床兒科雜志,2012,30(10):945-947.
[12]楊俊超,楊一飛,申娜,等.50例過敏性紫癜患者心肌酶譜及CRP的變化及臨床意義分析[J].中國實驗診斷學,2013,17(9):1701-1702.
[13]曹杏.孟魯司特鈉在小兒反復發(fā)作性過敏性紫癜中的治療效果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3,7(11):140-141.
[14]裴群,蔡潔,袁麗萍,等.甲潑尼龍沖擊治療過敏性紫癜及對 IL-8 TNF-α的影響[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11,46(3):294-296.
[15]閔月,徐琴英,王麗峰,等.血液灌流聯(lián)合血液透析治療難治性過敏性紫癜的療效[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10,25(5):663-664.
吳挺柏(1978-),主治醫(yī)生,大學本科,主要從事小兒腎臟內(nèi)科疾病診治研究。
驗交流·
10.3969/j.issn.1671-8348.2015.11.038
R725.9
B
1671-8348(2015)11-1545-02
2014-11-10
2015-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