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論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制度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為中心

2015-01-03 14:29:22陳沐
北方經(jīng)貿 2015年5期
關鍵詞:加害人私法拋物

陳沐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武漢430074)

論高空拋物侵權責任制度
——以《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為中心

陳沐

(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法學院,武漢430074)

關于高空拋物侵權行為概念的界定是存在一定的爭議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規(guī)定了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方式,但是該法條所規(guī)定的這種侵權行為的存在在法理上與情理上都不具有其正當性。除此之外,其在構成要件上也是存在諸多障礙的。處理這種侵權行為,除了需要根據(jù)私法上對侵權人進行追求賠償責任,還需要倚仗刑法對侵權行為的實施者進行深度排查。

高空拋物;正當性;規(guī)則原則;公法救濟

隨著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的推進,土地資源日益短缺,商品房住宅也逐漸呈現(xiàn)出了高層化的趨勢,與此同時,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事件頻發(fā)。諸如重慶的“煙灰缸”案件、遼寧東丹的“花盆”案以及濟南扔菜板致人死亡案等。針對此類案件,2010年7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87條(后文中簡稱《侵權法》第87條)首次對此類案件進行了規(guī)定,“從建筑物中拋擲物品或者從建筑物上墜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損害,難以確定具體侵權人的,除能夠證明自己不是侵權人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給予補償”侵權法的這條規(guī)定使得此類型的案件有了確定的裁判依據(jù),即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者,除了可以證明自身不是侵權人的,均應對受害人承擔損害賠償?shù)呢熑危艘嗉纯赡芗雍Φ慕ㄖ飬^(qū)分所有權人應承擔連帶賠償責任。本文將圍繞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辨析、《侵權法》87條規(guī)定的正當性、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幾個方面進行探討,最后從私法與公法銜接的角度展開研究討論,為高空拋物侵權中的受害人的救濟渠道進行設想,以期達到法律上的公平與正義。

一、高空拋物侵權行為概念的辨析

要對高空拋物的侵權行為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必須先對高空拋物行為的概念進行探討。目前我國學界對于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存在“肯定說”與“反對說”。持“反對說”者從根本上否認了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構成一種獨立的侵權責任,或者說應當將其列為一種侵權行為的新類型;而持“肯定說”的學者對于何為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也存在著一定的分歧。

王利明教授認為:“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是指高層建筑的所有人或者其他居住人從其住所拋出物件致受害人損害,但不能確定真正的行為人?!倍鴹盍⑿陆淌趧t對此有不同的看法:“拋擲物的說法也是值得研究的,是不是必須使用拋擲物的說法呢?事實上,對于一座建筑物上墜落下來的物,不管是投擲的也好,傾注的也好,懸掛物墜落或者擱置物墜落也好,其實都是建筑物中的物體墜落所致?lián)p害。我們所討論的案件,難道能夠確定煙灰缸就是拋擲物嗎?如何確定是拋擲物的呢?或許就是墜落的呢”。楊教授進一步認為:“所以還是不要去管造成損害的物中是不是有人的支配因素,就說物是墜落,墜落的物致人損害,就由物的占有人承擔責任。這樣是最清晰,最準確的,并且包容性寬,更容易解決具體問題。所以,建筑物的墜落物致人損害,就應該由墜落物的占有人承擔賠償責任?!庇纱丝梢钥闯?,楊立新教授實際上將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責任完全納入了現(xiàn)行民法規(guī)定的建筑物的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責任范圍當中。

王利明教授將高空拋物行為空間限制在建筑物中,這點是值得商榷的。筆者認為,現(xiàn)實生活中存在高空拋物可能性的場合并不局限于建筑內,其他場合,比如:高架橋、高空纜車等都可能出現(xiàn)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情形。而建筑物是指在土地上建筑的供人居住、生產或進行其他活動的場所,例如,商場、住宅、工廠等。顯然,建筑物并不包括高架橋與高空纜車,將高空拋物的場合局限于建筑物,是不妥的。楊立新教授之所以將高空拋物致害納入現(xiàn)行民法規(guī)定的建筑物的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責任范圍內,目的在于適用我國《民法通則》第126條關于建筑物責任的規(guī)定。在侵權責任法上,存在著行為致害與物件致害的區(qū)別。行為致人損害,是指行為人因自己的行為造成他人人身或財產損失的情形。所謂物件致人損害是指因為物件的脫落、坍塌以及物件的墜落而致人損害。楊立新教授將高空拋物責任納入建筑物的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的責任中,有悖于我們的日常生活經(jīng)驗,因為高空拋物是侵權人的一種作為,由此造成的侵權應當是行為侵權。懸掛物、擱置物的脫落、墜落致人損害中不存在行為人積極的作為,應當是屬于物件致人損害的責任。楊教授的這種做法回避了行為致害與物件致害之間的區(qū)別,將行為致害與物件致害置于一個范圍內進行規(guī)定,在法理上是行不通的,在實踐中也是行不通的。因此,筆者認為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責任是一種行為責任,將其認為是物件責任或者將其納入物件責任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因此,不能將高空拋物責任納入建筑物的懸掛物、擱置物脫落、墜落致人損害責任重的觀點也是行不通的。

二、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責任成立的正當性探究

《侵權法》87條規(guī)定的侵權案件的責任主體是“可能的加害人”,即同一棟建筑內無法證明自身非侵權人的建筑物居住人或其他占有人。依照此法條規(guī)定,即使沒有實施拋物行為的建筑物居住人或其他占有人,倘若無法證明自身沒有實施相應的侵權行為,則應當承擔相應的侵權賠償責任。這一規(guī)定的正當性是源自于哪里?學界的理由歸納起來有:公平、正義論、同情弱者、行為推定論等。這些論斷都有待于進行解析。

首先,關于公平與正義論,侵權責任法屬于民法范疇,民法屬于私法范疇。私法應當是更關注于對于民事主體之間的平等,而不過多地對社會主體的個人財產的多少、地位的高低進行再分配。對于社會上強弱不平衡的糾正應當更多地交給社會性立法進行規(guī)制。工傷保險制度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該制度體現(xiàn)的是分配正義,因而從傳統(tǒng)的民法規(guī)制轉而成為現(xiàn)代勞動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具體到《侵權法》81條,它將高空拋物受害者的利益填補肆意強加給了“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身上,高空拋物的受害者在此種案件中已然飽受損害,其他“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相對于受害者而言固然是屬于“強者”的地位。侵權責任法因此,為了填補二者間強弱不平等地狀態(tài),將賠償責任加諸于無法證明自身為非致害行為人的建筑物使用人的身上,據(jù)此實現(xiàn)“局部的公平與正義”。誠然,這種做法受害者的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填補,但是為了實現(xiàn)這一局部利益,卻使得社會上的整體利益受到了損害。因為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往往不是致害行為人,因此,強求他們承擔責任是極為不公平的。這種為了實現(xiàn)局部公平與正義卻犧牲整體平等與正義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僅僅以是否受到損害為標準,以同情弱者為理由,借助過錯推定將風險轉移到未受損的一方,這種觀點是站不住腳的。

首先,受到損害的一方,相對于未受損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而言,其經(jīng)濟實力是不確定的。甚至會出現(xiàn)受損的一方經(jīng)濟實力遠高于未受損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的這種情況。

其次,侵權責任法中責任的分配應當主要以過錯為歸責原則,基于一定的社會政策的無過錯原則應當有法條的特別規(guī)定,而不應當以損害為標準進行強弱界定,并依此規(guī)定責任的分配。此種做法不僅與侵權責任法的立法趣旨相悖,且與私法上的平等、正義亦不相符。由此,此處的侵權責任法確立了“有損害則必須有救濟”的法理,只要有人遭受了人身、財產的損害,處于不利的狀態(tài),侵權責任法即需要發(fā)揮填補損害的功能。即使不能確定真正的加害人,侵權責任法也設法找到分散損失的責任主體以轉移危害,實現(xiàn)損害填補的功能。但現(xiàn)實生活中,“在任何一個社會中,從來就不是有損害就有救濟的,有些損害是沒有救濟,有些損害是通過保險來分擔,主張有損害就有救濟是錯誤的”。

最后,具體到實踐生活中,《侵權法》第87條的正當性可否得到證實?該法條將舉證責任分配到了各個建筑物使用人的身上,而在民事訴訟中,建筑物使用人有大致兩個這樣的途徑。一是有兩個或以上無利害關系人的證明,拋物致害行為不在家。二是由第三人提供其在家的全程錄像資料。試問對于一般人,“有兩個或以上無利害關系人的證明”這種情況如何實現(xiàn)。正常的家庭有無利害關系人在其家中都實屬不易,更何況在高空拋物之時要求這種條件,可以說是一種強人所難。三是普通民眾家庭中,安裝攝像頭的實屬少數(shù),況且還要求有第三人進行攝像。如此苛刻的要求無異于是將建筑物使用人推向了敗訴的邊緣。而對于一棟高層的建筑物使用人來說,其住戶數(shù)量是龐大的,這將會使“萬家敗訴”情況極易出現(xiàn)。由此,生活在高層建筑的人,必須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注意小心,稍不留神,則將承擔敗訴帶來的恐慌———當建筑物使用人不能證明自己沒有實施拋物行為時,將導致無辜的個體無故身陷是非,官司纏身,基本的生活都難以保障。這將極大影響居民的生活質量。

三、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構成要件存在障礙

首先,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是一種作為侵權,而不是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或建筑物的一部分墜落致人損害的侵權類型。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是指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發(fā)生倒塌、脫落、墜落造成他人損害的侵權行為。《民法通則》第126條規(guī)定,此種情形下,它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但能夠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除外。但是,高空拋物侵權行為與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有如下不同:

第一,高空拋物侵權行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的行為,即加害人從高空拋擲物品的行為;而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所直接指向的是加害人所有或者管理的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以及建筑物上的擱置物、懸掛物。如果依據(jù)《法國民法典》第1384條第1款確立的關于一般侵權行為的三分法,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屬于因行為造成的損害,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屬于因照管之物件造成的損害。

第二,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制度規(guī)范的是作為,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制度規(guī)范的是不作為。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屬于作為侵權,即行為人積極地實施了某種本不應當實施的行為導致了損害后果的發(fā)生。盡管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屬于物件侵權,但物件侵權實際上是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不作為所致?!睹穹ㄍ▌t》第126條與《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16條規(guī)定,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可以通過證明自己沒有過錯而免責。此種關于不存在過錯的免責,意味著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已經(jīng)實施了某種積極的作為,因此,不存在過錯。在不能免責的場合,則證明所有人或者管理人該有某種作為而沒有作為,即存在不作為。法國、德國、意大利等國民法及判例都規(guī)定或者認為,高空拋物侵權行為屬于一般侵權行為,不適用建筑物或者其他設施致人損害侵權行為的規(guī)定。由作為這種行為引起的侵權責任,其構成要件,雖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歸納,但根據(jù)我國民法學界的通說,侵權行為人的加害行為必不可少??梢哉f,由作為這種行為引起的侵權責任,在沒有替代責任的情況下,任何人,沒有實施加害行為,就沒有侵權民事責任的承擔。

其次,侵權人不明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應當是一種單一行為的侵權,與共同危險行為、共同侵權行為有著根本的區(qū)別。共同危險行為中,共同危險行為人都實行了危險行為,雖然最終無法確定實際的侵權人,但是由于所有的行為人都存在道德上的非難性,法律據(jù)此規(guī)定所有人都應當承擔侵權責任,除非可以證明自己不是真正的侵權人。關于共同侵權行為,是指二人以上共同侵權造成他人損害的,應當承擔連帶責任。明顯與高空拋物致人損害不符。既然高空拋物致人損害是一種單一的侵權行為,在無法找到實際加害人之時,要求所有的建筑物使用者對損害結果承擔責任———僅僅是基于他們空間上的相近。這于情于理都是難以自圓其說的。

再者,侵權人不明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適用的原則不是無過錯責任,也不是公平責任,而是過錯責任。無過錯責任僅僅適用于一些特殊的侵權行為,這些侵權行為必須是法條所特別規(guī)定的,誠然,侵權責任法中并未將高空拋物致人損害責任納入無過錯責任的范疇,因此,此類侵權行為是不適用無過錯責任的。而對于公平責任,其適用的基礎是行為人和受害人對損害的造成都沒有過錯。而對于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中,行為人實施了高空拋物的行為,行為人是具有過錯的,而其他的建筑物使用人對于這個行為是沒有任何關聯(lián)性的,更不能說是對此有過錯。因此,此種類型的侵權行為是完全不適用公平責任的。

最后,在責任的分類上,《侵權法》第87條也存在著邏輯上的矛盾。我們知道,根據(jù)責任承擔主體和侵權行為主體之間的關系來分,侵權民事責任可分為兩種。一種是自己責任,另一種是替代責任。自己責任就是責任主體自己對自己的行為或自己管理的物件致人損害而需要承擔的責任。責任主體本身就是侵權行為的實施者或是物件的所有者、管理者。責任主體承擔的結果是自己的侵權行為所致的結果或者自己所有的物件或所管理的物件侵權所致結果而產生的責任。我們暫且將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責任看做是適用自己責任。此時,如果按照《侵權法》第87條的規(guī)定,則由所有有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者承擔責任,但大部分的建筑物使用者是不存在自己責任的,即他們并未實施侵權行為,其所有的或所管理的物件也未對他們產生侵害結果。

替代責任就是責任主體對他人的行為或者他人所管理的物件致人損害承擔的侵權責任。在替代責任中,責任主體不是侵權行為主體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但是根據(jù)侵權法的規(guī)定,責任人與侵權行為主體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是存在特定的關系的,如:雇主與雇員的關系、監(jiān)護人與被監(jiān)護人的關系、法人與其員工的關系。在這種特殊的關系背景下,責任人為實際的侵權行為人的行為或物件所有人或管理人的物件致害的后果承擔責任,是基于特殊的社會背景所作的特殊考量。然則在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行為中,實際加害人與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間除了在空間上的毗鄰外,一般并不存在其他特殊的關系。此種空間上的臨近性并不能產生侵權法上的替代責任。因此,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亦不能適用替代責任。

由此看來,在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侵權行為中,侵權法中的自己責任與替代責任均是不適用的,那么,該種責任究竟是何種責任呢?《侵權法》第87條所規(guī)制的這種責任顯然是存在法理與邏輯上的矛盾。由此看來,在侵權責任方面,該種侵權行為是無法確定的。

四、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需要私法與公法相結合來救濟

加害人不明的高空拋物侵權事件中,由于侵權人的主觀心態(tài)是難以考察的,因此,可能涉及刑事責任。由此觀之,該種侵權行為可能已經(jīng)超出了私法調節(jié)的界限,轉而由公法和私法相結合來調整。

(一)高空拋物侵權的私法調整

高空拋物往往是可能涉及刑事犯罪的,然則還是有很多方面是需要私法進行調整的。根本原因是高空拋物侵權還是屬于一種侵權行為,侵權行為固然是需要侵權行為法來調整的?!肚謾喾ā返?7條的規(guī)定在法理與情理上都是站不住腳的,因此,筆者認為此條應該廢除。高空拋物侵權既然是屬于侵權行為中的一種,其規(guī)則應當滿足侵權行為法體系的要求,而不能游離于體系之外。該種侵權行為的歸責應當遵循過錯原則,而非無過錯原則,行為在實質上就是一種普普通通的侵權行為,只是由于其發(fā)生的地點具有明顯的現(xiàn)代氣息———高層建筑,這種空間上的特殊性所引致的結果應當僅是難以找到侵權行為的實施者,而不能在侵權行為構成上進行特殊化,因為這些特殊化都是毫無根據(jù),沒有正當性的。

然而,這種民事侵權案件往往是難以找到實際侵權人的。如上述所言,我們不能在侵權行為構成要件上做太多文章,那么,我們應當如何在實踐中去找尋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我們就需要在私法之外需求公法與社會法的救濟了。

(二)高空拋物侵權的公法調整

高空拋物致人損害完全是可以構成刑事犯罪的。高空拋物行為的實施者,在拋物之時的主觀狀態(tài)是有多種可能性。既有可能是故意的,也有可能是放任的,也有可能是無意的。關于前兩者,在刑法上其心理主觀狀態(tài)是具有可責性的。高空拋物的這種行為是具有危害公共安全之嫌的。因此,高空拋物行為是完全有可能按照“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來處理的。當該種案件的偵查工作轉而由公安機關進行刑事偵查時,其在偵查專業(yè)性與力度上是會增強的。公安機關的偵查人員完全可以借助現(xiàn)代科學技術對拋擲物的力度、角度、指紋等進行深度研究,通過排查,起碼是可以實現(xiàn)嫌疑人范圍的縮小的,在嫌疑人范圍縮小的情況下,再進行進一步的走訪與勘察,完全是可以鎖定最后的犯罪嫌疑人的。既然如此,為什么高空拋物行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想找到最后的嫌疑人是如此困難,這究竟是人為的原因還是制度的原因呢?

事實上,實踐中許多基層公安派出所在接收到高空拋物的相關案件后,往往以無法查找到拋物人為由,建議受害人直接向法院起訴,以此來逃避偵查的義務。如果辦案人員切實履行公務,對案件進行徹查,找到最終的嫌疑人完全是可以實現(xiàn)的。只要公安機關查找到最后的嫌疑人,這種類型的侵權行為的責任承擔就會迎刃而解了。

五、結語

《侵權法》第87條的規(guī)定顯然是在法理上與情理上都站不住腳的。高空拋物行為實質上就是一種普通的侵權行為,只是由于其發(fā)生的時空上的特殊性導致了侵權人確定的不易性。只需在公法上對偵查機關提出高規(guī)格的要求,進行一系列偵查即可確定最后的侵權人,進而運用侵權行為法對其進行調整,即可實現(xiàn)對受害人的救濟。筆者對于高空拋物侵權行為的論述是淺薄的,只希望能給我國相關領域的立法工作帶去一些積極的意義。

[1]王利明.拋擲物致人損害的責任[J].中國政法大學學報,2006(6).

[2] 謝哲勝.高層建筑墜物致人損害的責任[c]//.王文杰.侵權行為法之立法趨勢,2006(4).

[3]王利明.中國民法典學者建議稿及立法理由[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5.

[4]魯曉明.論民事侵權行為的推定及類型化—從拋物行為展開[J].法律科學,2008(4).

[5]楊立新.侵權法三人談[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7.

[6]李 霞.高空拋物致人損害的法律救濟—以《侵權責任法》第87條為中心[J].山東大學學報,2011(1).

[責任編輯:龐 林]

D923

A

1005-913X(2015)05-0121-03

2015-04-29

陳 沐(1990-),男,武漢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商法。

猜你喜歡
加害人私法拋物
高空拋物罪的實踐擴張與目的限縮
法律方法(2022年2期)2022-10-20 06:45:28
走近加害人家屬
方圓(2022年6期)2022-06-13 18:51:39
關于拋物-拋物Keller-Segel類模型的全局解和漸近性
私法視域下智能合約之“能”與“不能”
法大研究生(2019年1期)2019-11-16 00:36:28
不要高空拋物!
高空莫拋物
被害人怠于采取公力救濟原因探析
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私法保護
絲路藝術(2017年6期)2017-04-18 13:58:50
“私法自治”與專利行政執(zhí)法
知識產權(2016年6期)2016-12-01 07:00:13
私法領域的多元主義與至善主義
灵石县| 静宁县| 都昌县| 遵义县| 南宁市| 鹤壁市| 庐江县| 花莲市| 钦州市| 河西区| 瑞金市| 浏阳市| 错那县| 岢岚县| 嘉祥县| 定日县| 德令哈市| 宜黄县| 鲁甸县| 江安县| 揭东县| 隆德县| 天全县| 颍上县| 彭水| 平安县| 永德县| 莲花县| 稷山县| 清涧县| 临武县| 肥东县| 榆社县| 鹤山市| 井陉县| 晋宁县| 读书| 东乡县| 崇左市| 灌阳县| 广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