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榮
摘 要 現(xiàn)階段,隨著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作為技術型人才搖籃的技工院校,要想培養(yǎng)出滿足社會需求的人才,必須深化教學改革。在實際中,技工院校的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普通教學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缺乏明確的教學規(guī)劃和安排、教學體系相對混亂。對此,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結合院校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注重整體教學規(guī)劃、提升教師素質。
關鍵詞 技工院校 教學改革 思考
中圖分類號:G424文獻標識碼:A
Reflections on Deepening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echnical School
LIANG Jiarong
(Guangzhou Communications Technician Institute,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40)
Abstract At this stage, as the demand for technical talent community is growing as technical personnel cradle mechanic institutions, in order to cultivate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 we must deepen the teaching reform. In practice, teaching institutions mechanic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impact of deep-rooted common teaching mode, the lack of clear planning and organization of teaching, teaching system relative chaos. In this regard, we have to take the student, from the reality of student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stitutions,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teaching holistic planning, improve teacher quality.
Key words technical school; teaching reform; reflection
0 引言
在我國,技工院校的產(chǎn)生是為了滿足人才市場對人才的需求。很多技工院校在發(fā)展的過程中仍然沿用普通院校的教學模式,沒有根據(jù)學校的定位及時制定出相關的技術人才培養(yǎng)模式。與此同時,社會上對技工院校存在著偏見,認為其學生是普通教育的淘汰品,不可能學好技術。加之國家對技工院校建設經(jīng)費投資不足,技工院校師資力量薄弱,難以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更不用提教學質量的提高。在這種環(huán)境之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很難適應社會對技術型人才的需要。
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對技術型人才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技工院校作為培養(yǎng)技術型人才的搖籃,其教學模式直接關系到學生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水平,關系到學生能否適應社會的需要。因此,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要改變技工院校沿用已久的教學模式是需要時間的。如果采取的有關教學改革措施不適應技工院校的實際情況,出現(xiàn)水土不服,或者是教學改革不到位,一些措施難以發(fā)揮實效,很可能會打亂原有的教學模式,對技工院校的教學產(chǎn)生相反的影響。因此,在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革之前,我們需要把握技工院?,F(xiàn)今所采用的教學模式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對癥下藥,采取相應的措施,推動教學改革取得實效,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使得技工院校在新的教學模式之下培養(yǎng)出來的學生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的實際需要,在各行各業(yè)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技能,實現(xiàn)自己的價值。
1 技工院校教學存在的問題
第一,普通教學模式的影響根深蒂固。技工院校作為我國職業(yè)教育的組成部分,其最初是在普通教育的基礎之上發(fā)展起來的。無論是學校的領導還是一些老師對普通教育的教學模式都十分熟悉,用起來得心應手。面對技工院校的職業(yè)教學,他們單純地認為和普通教育的教學相比,兩者只是教學內容和重點的不一樣,因而將普通教育的教學模式沿用到技工院校的教學過程中。這對技工院校的教學造成了不利的影響,給技工院校教學改革造成了阻力。一些老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對理論知識和書本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和實際的聯(lián)系以及對學生技能的培養(yǎng)。伴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對技術型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僅掌握理論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必須要具備熟練的實際操作能力。這就需要擺脫普通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制定出符合技工院校學生特點以及社會實際需要的教學模式。
第二,缺乏明確的教學規(guī)劃和安排,教學體系相對混亂。只有在學年之初對每一個課程做出一個宏觀上的教學規(guī)劃和安排,才能夠使這門課程在本學期的教學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達到教學目標、實現(xiàn)教學效果。而一些課程的老師對授課課程缺乏足夠的重視,教學中也是任意而為,缺乏整體的規(guī)劃和安排,這直接導致在課時安排上難以合理分配理論學習和實踐學習的時間,使得學生要么基礎理論知識掌握不夠牢固,進而影響到實踐操作;要么過于強調理論知識的學習,占用了實踐學習的時間,導致實際操作能力不足。學校對教學也缺乏一個整體的統(tǒng)籌和規(guī)劃。就課程用書而言,有的技工院校甚至出現(xiàn)一個專業(yè)、一門課程出現(xiàn)多個不同版本的教材,并且這些教材很大一部分只是對普通本科的教學內容進行相應的簡化而編訂出來的,根本難以適應技工院校教學的實際需要。整個技工院校的教學由于缺乏整體的統(tǒng)籌和規(guī)劃而顯得混亂不堪。
除此之外,還存在著一些方面的問題。就學生而言,技工院校的一些學生存在著自卑心理,認為自己是普通教育的淘汰品,對技工院校存在著一種排斥心理,不能很好地投入進技工院校的學習中來。加之他們本身在普通教育階段理論知識的掌握存在不足,因而在學習中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影響到了實際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就家長而言,一些家長對子女基本上處于放棄狀態(tài),不指望子女能夠在技工院校中真正學到知識,缺乏對孩子的關心和照顧,進而也使學生本身陷入自暴自棄之中。而有的家長則對自己的孩子過分溺愛,把孩子送入技工學校只是希望拿到一個文憑就可以了,其他的則是聽之任之,由于家長缺乏積極配合,進而影響到學校的教學實效。除此之外,社會上對技工院校存在著一些偏見,對其缺乏足夠的支持,也影響到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開展。
2 深化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措施
第一,以學生為主體,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技工院校的學生有著其自身的特點,而技工院校教學改革所面對的主要對象就是學生,因此,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關愛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fā)。受社會看法、家長態(tài)度等方面的影響,技工院校的一些學生存在著自卑心理,甚至處于一種自我放棄狀態(tài)。這就需要糾正學生的錯誤看法,讓學生重拾信心,能夠全身心地投入進學習中來。技工院校和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應當屬于同一層次、不同類型,不能根據(jù)過去學習成績的好壞就將其分為三六九等、對技工院校的學生存在偏見。技工院校的教學改革應當結合學生的特點,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例如,一般而言,技工院校的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具象思維能力和動手能力較強,因此,必須注重教學內容的具體化,摒棄過去教學內容的過于抽象性。通過對技工院校學生特點的準確把握,進而開展教學改革,使得學生能夠在改革后的教學中重拾信心,提升能力,使得教師能夠獲得人才培養(yǎng)的信心和決心,進而使得技工院校的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實現(xiàn)大幅度的提升。
第二,結合院校特點,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幾千年來,我國的教育都遵循著“學而優(yōu)則仕”的理念,對技能教學存在著一種不重視。在這種理念的影響之下,技工院校的教學也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的情況,加上受普通教育教學模式的影響,把書本理論知識的教學擺在了首要位置,實踐教學則是次要地位。一味地強調理論知識的積累和掌握,忽略了實踐技能的培養(yǎng),認為理論知識掌握好了,實踐中自然就會了。這種教學模式很可能讓學生陷入紙上談兵的境地,缺乏實際動手能力。因此,技工院校應當結合自身特點,擺脫這種教學模式的影響,樹立新的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升實踐教學的地位,把理論教學定位在能指導實踐操作并解釋、解決實踐操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改變過去 “重理論、輕實踐”的局面。當然,這種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并不是讓學生到實驗室隨便動手就可以實現(xiàn)的,必須深入社會實際,根據(jù)社會實際需求掌握技能。例如,技工院校可以與一些大中型企業(yè)簽訂定向培養(yǎng)協(xié)議,根據(jù)企業(yè)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yǎng)相應的技術型人才。企業(yè)可以參與到學校教學計劃的安排中來,對教學重點和教學模式提出相應的建議,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進行監(jiān)督,確保學校能夠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執(zhí)行。與此同時,企業(yè)還可以給學生平時的實踐教學提供條件,讓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就能夠深入生產(chǎn)第一線,近距離感受和操作有關技能,讓學生能夠突破學??臻g和條件的限制,真正地培養(yǎng)和提高實踐能力。通過加強校企之間的合作,還可以充分利用企業(yè)里面的技術資源。例如,學??梢匝埰髽I(yè)中一些有經(jīng)驗的技術工程師到學校開展一些講座,讓學生能夠及時了解社會現(xiàn)狀,吸取技術工程師在技能和知識方面的經(jīng)驗,為自己的學習提供幫助和指導。通過這種校企合作模式的推行,能夠實現(xiàn)“校企一體”,使得學生既能夠與社會實際密切聯(lián)系,又能在聯(lián)系中有所收獲、有所提升,實現(xiàn)好的教學效果。在強調實踐教學的同時,仍不能忽略理論知識的培養(yǎng),它是掌握技能、提高實踐能力的基礎。例如,技工院??梢栽谕苿印靶F蠛献鳌暗耐瑫r,積極推動與其他技工院校以及本科院校的理論知識、教學經(jīng)驗等方面的交流。本科院校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在理論知識方面的優(yōu)勢,為技工院校提供有關的理論知識教學支持。
第三,結合教學目標,注重整體教學規(guī)劃,提升教師素質。技工院校的教學離不開學校的整體規(guī)劃和安排。學校要對例如課程安排、專業(yè)設置等方面做出整體的統(tǒng)籌規(guī)劃。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單純掌握相應的專業(yè)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加強學生對其他相關知識的涉獵。例如,除了專業(yè)的基本課程之外,還應該根據(jù)實際需要開設一些有關選修課程,服務于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學習,讓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為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yè)知識提供幫助。教師的責任感體現(xiàn)在教師是否對課程教學做出一個整體的規(guī)劃和安排并且嚴格按照教學計劃實施,影響著教學效果的實現(xiàn)。此外,教師的知識水平的高低也對教學產(chǎn)生著影響,教師本身知識匱乏,自然不可能滿足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因此,要結合教學目標,提升教師素質。學校要根據(jù)實際教學需求,對教師開展相應的培訓和進修,使教師的知識水平能夠適應實際教學的需要。例如,學??梢酝ㄟ^組織教師進行定期的理論學習,提高其理論知識水平;通過組織教師參觀企業(yè)工廠,讓教師了解社會實際需要,以便在實踐教學中能夠與實際緊密聯(lián)系,有所側重。此外,還應當讓教師能夠參與到教學改革中來,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驗,為教學改革積極建言獻策,使得教學改革所采取的具體措施能夠有所針對。通過教師對教學改革措施的積極踐行,將教學改革落到實處。此外,要注重對教師責任感的培養(yǎng)。例如,學??梢詫處熼_展相應的師德教育,教師也應當注重改進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提升自己的工作責任感。
3 結語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技術型人才培養(yǎng)搖籃的技工院校,其教學改革必須以提升學生技能、滿足社會需求為目標。技工院校長期以來所堅持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根深蒂固,對教學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就。技工院校作為我國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想充分發(fā)揮作用,為祖國的發(fā)展培養(yǎng)優(yōu)秀的技術型人才,必須在教學的各個方面進行改革創(chuàng)新。這需要技工院校所有的師生能夠為教學改革積極建言獻策,將教學改革措施落到實處,推動技工院校教學改革的開展和深化。
參考文獻
[1] 季帥.關于提升技工院校辦學質量的思考[J].職業(yè),2011(12).
[2] 王秀華.技工院校教學中存在問題的分析和教學改革探討[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7).
[3] 趙志群.職業(yè)教育與培訓學習新概念[M].科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