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Grace Schulman
Two white butterflies
shimmy1. shimmy: 震顫,晃動,或指跳西謎舞。西謎舞是一種身體保持直立、搖肩擺臀的爵士舞。over a bed
of tulips, quivering
like a long sentence
waiting for a main clause.
They kiss and drift apart
and kiss again,
lips open,
deeper this time.
The pair are not mating,
which they will do
back to back on a leaf,
though I cannot imagine
anything that airy
can procreate.
No, they are ballerinas
in a pas de deux2. pas de deux:[法]雙人芭蕾舞。
兩只白色的蝴蝶
在郁金香花床上
輕盈起舞,振翅
顫動像一個長句
等待著主句出現(xiàn)。
它們親吻后分開
然后再親吻,
雙唇張開著,
這一次更深。
這對并非在交配,
它們會這樣做的
在葉片上背對著,
盡管我無法想象
任何如此輕盈的
生物能生育。
不,它們是跳著
雙人舞的芭蕾者
gone improvisational3. improvisational: 即興的。
and free,
moving in rhythm
with one another.
Now they quicken
like long, thin fingers
unbuttoning a shirt
and twining around
stiff curls
on bare skin,
until, abashed,
face flushed,
holding my breath,
I turn away
from all that radiance.
Later, they flutter
alone,
in smaller arcs,
the vowels highfliers4. highflier: 又作highflyer,指飛得很高的鳥禽,也指好高騖遠、野心勃勃的人。此處為vowels(元音)的同位語。
ungrounded5. ungrounded:(事物)無理由、無根據(jù)、無基礎(chǔ)的,或(某人)缺乏知識修養(yǎng)的。該詞本為形容詞,此處作為過去分詞使用,即因(輔音)而顯得無基礎(chǔ)、欠學(xué)養(yǎng)。
by consonants,
and sometimes
they flick my ear.
即興起舞
自由無比,
應(yīng)律而動
相依相隨。
現(xiàn)又加速
如長而細(xì)的手指
解開襯衣的紐扣
并捻繞著
裸膚表面
僵硬卷發(fā),
直到,愧窘,
面色羞紅,
屏住呼吸,
我轉(zhuǎn)過臉
避開這片光輝。
此后,它們
各自飛舞,
旋著更小的弧度,
野心勃勃的元音
因為輔音
黯然失色,
有的時候
它們撩過我耳邊。
評介
格雷斯·舒爾曼(Grace Schulman,1935— )是美國當(dāng)代知名學(xué)者和詩人,目前著有七本詩集,其中《奇妙時日》(Days of Wonder,2002)被《圖書館雜志》(Library Journal)評為2002年度最佳詩集之一,《斷弦》(The Broken String,2007)被《哈德遜書評》(The Hudson Review)譽為“神圣的洞見”。她曾五次獲得Pushcart詩歌獎,并分別于1996年和2002年獲得德爾莫爾·施瓦茨詩歌獎(Delmore Schwartz Award for Poetry)和艾肯·泰勒美國現(xiàn)代詩歌獎(Aiken Taylor Award in Modern American Poetry)。舒爾曼的詩歌創(chuàng)作受瑪莉安娜·穆爾(Marianne Moore)的影響頗深,后者既是她幼年時的摯友,也是她成年后從事文學(xué)批評的主要研究對象?!段绾蟮膼矍椤芬辉娭?,舒爾曼的精準(zhǔn)用詞、細(xì)致觀察以及借動物形象表述個人觀點的手法,可謂深得穆爾詩歌創(chuàng)作之精髓。
這首詩記述了詩人在觀察兩只蝴蝶相伴起舞時產(chǎn)生的聯(lián)想。蝴蝶忽離忽聚,一如相戀不久的少男少女,時而如膠似漆,時而負(fù)氣冷戰(zhàn)。它們隨性相處,無論聚散,總是舞步合拍,一幅逍遙景象。詩人雖清楚它們的感情尚未升溫至洞房花燭夜般的熱烈,卻也忍不住在它們疾速飛舞時,遐想一番良宵纏綿的美景,直到自覺羞愧難當(dāng),轉(zhuǎn)臉避開這午后愛情的灼目光輝。但即便她自覺地想要回避,即便這對蝴蝶已散開各自飛舞,它們的甜蜜仍會盤旋在詩人和讀者的腦海中。
作詩講究音韻和諧,句式擺放恰當(dāng);舒爾曼筆下蝴蝶的聚散舞動,便是詩人努力協(xié)調(diào)語音詞句的寫照。蝴蝶情侶的振翅初舞,被比作尚未出現(xiàn)主句的長句,而這首詩也正是由多個長句組成,每個句子都需經(jīng)過多次跨行,終能收尾并完整傳遞句義。蝴蝶的親近、疏離交錯出現(xiàn),直至這雙人芭蕾舞步加速,舞者相擁,激情昂揚,如同閱讀多個跨行句時,讀者起初只能揣摩詩意,對主旨的領(lǐng)會也是時好時壞,但終究能領(lǐng)悟其中蘊意,與詩人在思想的花床之上勁舞酣暢。通過詩作與讀者展開一場精神之舞,自然是舒爾曼作為詩人渴求的目標(biāo),但她很快便清楚地意識到,縱然這段蝶舞美妙異常,卻仍有些許瑕疵:由于自由體詩歌并不強調(diào)押韻,因元音和輔音搭配欠協(xié)調(diào)而導(dǎo)致的尾韻不暢,正如觸及僵硬卷發(fā)時的一絲不快。因而在詩末,這兩只蝴蝶各自散去,唯有詩作的瑕疵仍刺激著詩人敏銳的聽覺,羞得她不敢直視詩作曾有的瞬間光輝。
這首詩的奇妙之處在于,盡管舒爾曼為自己的香艷想象羞愧不已,抑或說她覺得高估自己能力的舉動頗為難堪,自由詩在音韻和行文上的開放性反倒恰如其分地表現(xiàn)了這種不和諧感。縱然詩人謙虛地表示自己詩藝欠佳,我們卻不得不承認(rèn),能如她這般熟練運用體裁特征表現(xiàn)思想內(nèi)容,也堪稱匠心獨運。讀罷此詩,撩過我們心頭的,只怕也恰恰是令舒爾曼自羞的奇譎想象之浪漫美妙,還有不和諧音韻造就的另類樂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