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苑妃
摘 要 本文以漢語與泰語的量詞為研究對象,主要從漢、泰語量詞的分類比較、量詞與數(shù)詞的搭配、漢泰語量詞的異同以及泰國學生學習漢語時使用量詞的偏誤這四個方面進行比較分析,總結出它們的異同點,并從中探討母語為泰語的漢語學習者常見錯誤的產(chǎn)生原因。
關鍵詞 漢語 泰語 量詞 異同分析
中圖分類號:H03文獻標識碼:A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Chinese and Thai Quantifiers
WU Yuanfei
(South American Language Institute 10110)
Abstract The article takes Chinese and Thai classifier as the subjects of study, focusing on Chinese and Thai classifier comparison, the classifier and numeric number matching, Chinese and Thai classifiers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alysis to facilitate Thai student studying Chinese in using these four aspects to conduct comparative analysis, summarize their similarity and difference and understand the rules and principles thereof. It also discusses the cause of common error frequently found from Thai mother tongue Chinese learner.
Key words Chinese; Thai; quantifier;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1 漢泰語量詞分類
1.1 漢語量詞的分類
(1)名量詞分類。分為專用名量詞,包括:個體量詞、集合量詞、度量詞、不定量詞、準量詞、復合量詞)和借用名量詞。(2)動量詞。分為專用動量詞(表示動作行為的次數(shù))和借用動量詞(例:看一眼、嚇一跳)和重復動詞的動量詞(例:看看)。
1.2 泰語量詞的分類
泰語的量詞也可分為名量詞和動量詞。
(1)名量詞。大致分為五類:個體量詞、度量詞、集合量詞、臨時量詞和自主量詞。
其中自主量詞是泰語特有的,是由名詞本身兼任量詞。
例:
甲殼兩甲殼(兩片甲殼)
漢、泰語名量詞分類大致相近但也有區(qū)別:①泰語有自主量詞而漢語沒有。②泰語沒有復合量詞但漢語有。③漢語用于動物的量詞劃分詳細,而泰語除了大象以外基本沒有區(qū)分。④泰語里用于人的量詞有高低貴賤、強勢弱勢及行業(yè)等等詳細劃分,如“”用于顧客、病人等;“”用于僧人;“”用于國王及王族等。漢語里卻無此區(qū)分。
(2)動量詞。動量詞分為:描寫動作行為的量詞和表示某個人或某些東西的狀態(tài)的量詞。
由上述分析可知,漢語動量詞分為“專用動量詞、借用名詞的動量詞和重復動詞的動量詞”三種,而泰語把動量詞分為“描寫動作行為的量詞和表示某個人或某些東西的狀態(tài)”兩種,但沒有重復動詞的動量詞。例:聽一聽,泰語不能說等。泰語還有擬聲動量詞,但是漢語沒有。
例:(踢兩腳)。
2 漢泰語數(shù)詞和量詞搭配的比較
2.1 漢語數(shù)詞和量詞搭配
(1)數(shù)詞和名量詞的搭配。一般名量詞可以跟任何數(shù)詞搭配,但少數(shù)數(shù)量詞結構中的數(shù)詞是有限制的,僅限于“一、幾”。例:①一把力氣(不能說五把);②時間是一點三刻(不能說四刻)。
(2)數(shù)詞和動量詞的搭配。數(shù)詞和動量詞的搭配有兩種情況:第一種所搭配的數(shù)詞無限制,表示動作次數(shù)的專用動量詞一般可以跟任何數(shù)詞搭配。第二種所搭配的數(shù)詞有限制,如像一些專用動量詞和所有借用動量詞。例如:說一口漂亮的北京話。
2.2 泰語數(shù)詞和量詞的搭配
泰語名量詞一般都能跟任何基數(shù)來搭配。 泰語動量詞一般都可以跟任何數(shù)詞來搭配。
漢語的量詞大多數(shù)也能無限地搭配數(shù)詞,但是一些數(shù)詞搭配是有限制的,而不能用別的數(shù)字來替換。如:一身土。泰語的量詞,除了“名詞+名量詞+數(shù)詞(限于或)”;“名詞+名量詞+形容詞+名量詞+或”;“名詞+數(shù)詞+位數(shù)以上的整數(shù)++名量詞”;“動詞+動量詞+數(shù)詞(限于或 )”有限制的句型以外,都能跟基數(shù)相結合。
3 漢泰語量詞的異同
在第一章已對漢泰量詞分類的異同有所闡述,本章著重分析漢泰語在使用方面的異同。
3.1 漢泰語量詞性的名詞
漢語本身帶有量詞性的名詞,名詞前邊不能再用量詞。泰語本身帶有量詞性的名詞,量詞性的名詞可以用名詞也可以當成量詞,數(shù)詞前邊有沒有名詞都可以。
3.2 漢泰語的動量詞
漢語的動量詞的位置:動+數(shù)+量,泰語的動量詞有時也可以放在這樣的位置,但必須是前半句子已經(jīng)提到賓語,后半句子的動量詞就可以按:動+數(shù)+量。
例:
他看過這部電影,我也看了兩次。
3.3 漢泰語名量詞的搭配
泰語量詞和漢語量詞都可以搭配許多名詞。
3.4 漢泰語量詞的位置
泰漢語量詞都要放在數(shù)詞后面,但漢語量詞后邊放的是名詞,而泰語的句子量詞后邊放的不是名詞,名詞放在數(shù)詞前邊。
例: 兩條褲子。
3.5 漢泰語量詞的重疊
漢語量詞有重疊,如:一天天。而泰語沒有。
3.6 漢泰語量詞組的詞序對比
3.6.1 漢泰語名量詞組的詞序
(1)漢泰語名量詞組的語序不同:漢語為“數(shù)詞+量詞+名詞”(一本書)而泰語為“名詞+數(shù)詞+量詞”()。
(2)有前綴“第”()時,漢語為“前綴‘第+數(shù)詞+量詞+名詞“(第一件衣服)而泰語為 “名詞+量詞+前綴‘第+數(shù)詞”()。
(3)有指示代詞時, 漢語為“指示代詞+數(shù)詞+量詞+名詞”(這兩把椅子)而泰語為“名詞+數(shù)詞+量詞+指示代詞”()當數(shù)詞為“一”時,漢、泰語中數(shù)詞都可以省略。
(4)漢語一個名詞短語中量詞只使用一次(這兩件漂亮的衣服) ,而泰語中可使用兩次()。
3.6.2 漢泰語動量詞組的詞序。
(1)漢泰語動量詞組的詞序都相同。
(2)有前綴“第”()時,漢語為 ?“前綴‘第+數(shù)詞+量詞+動詞“(第二次吃)而泰語為 “動詞+量詞+前綴‘第+數(shù)詞”()
3.7 漢語量詞活用現(xiàn)象
在漢語里存在量詞活用現(xiàn)象,體現(xiàn)在四方面:
首先是比喻,如“一葉扁舟”。其次是夸張運用。如“天黑了,有一匹大螢火蟲尾上閃著藍光,很迅速地從翠翠身旁飛過去?!保ㄉ驈奈摹哆叧恰罚?。第三是化無形為有形、化抽象為具體。如“當水花和那紅艷艷的鳳凰花瓣一齊飄落時,便激起一串笑聲,沿著大街小巷滾流。”(張水《潑水節(jié)的懷念》)。第四是動詞量詞化。如 “一抹朝霞”里的“抹”。
上述所言是立足于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而在泰語里就缺少像漢語的這種靈活性。
4 泰國學生漢語學習中名量詞使用常見偏誤
通過前面的對比發(fā)現(xiàn),在量詞使用范圍等方面名量詞遠多于動量詞,故本章只分析名量詞的偏誤。
(1)結構性偏誤。
例:我昨天去買了書一本。(詞序:名詞+數(shù)詞+量詞)(正:我昨天去買了一本書。詞序:數(shù)詞+量詞+名詞)
(2)量詞和名詞配搭不當。
例: 我買了褲子一只。(正:我買了一條新褲子。)
(3)漏用量詞。
例:每人騎一車。 ?(正:每人騎一輛車。)
雖然漢語里有借用名量詞,但初學者往往容易混淆,把名詞直接當作量詞來用,而省略掉了量詞,如上兩個例句,一個漏掉了“輛”,一個漏掉了“間”。
(4)誤加量詞。
例如:她來曼谷一個周了。(正:她來曼谷一周了。)
5 結束語
通過上述對漢泰語量詞的分析比較可以看出,兩門語言在量詞類型方面的共同性遠遠大于差異性,其主要差異在于漢語具有復合量詞及存在量詞活用現(xiàn)象、泰語具有反響量詞及用于人時有不同的細分等等方面。
參考文獻
[1] 袁焱,龍偉華.漢泰名量詞比較研究——從泰國學生偏誤談起.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4(1).
[2] 龍偉華.漢泰量詞比較研究.云南師范大學,2004.
[3] 裴曉睿.泰語語法新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4] www2.chinaedu.com,金老師專欄“怎樣學好語文”(第五講 用活量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