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華
(吉林大學珠海學院)
劉邦曾在稱帝后的慶功宴上總結(jié)興漢滅楚取得天下的原因:“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zhèn)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zhàn)必勝,功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痹凇皾h初三杰”中,張良乃一代軍事謀臣,蘊帝師之智。在風云際會的戰(zhàn)場上屢出奇謀,功成身退;韓信乃曠古將帥之才,軍功顯赫,國士無雙,卻落得鳥盡弓藏之下場。獨蕭何,其一生追隨高祖,輔佐惠帝,他的名字與西漢一朝的建立與穩(wěn)固不可分割,他與劉邦一同起事反秦,擁戴劉邦為沛公,在楚漢戰(zhàn)爭時期,蕭何鎮(zhèn)撫關(guān)中,開發(fā)巴蜀,足食足兵。漢朝建立,他創(chuàng)立制度,無為治國,鞏固漢家江山。他的功績永垂千古。可以說,沒有蕭何,就沒有沛公;沒有蕭何,就沒有韓信;沒有蕭何,就沒有漢家天下。但蕭何卻從不居功自傲,而是甘居人后,甘為人梯,堪為成功秘書的典范。
“愚人暗于成事,智者明于未萌”,聰明智慧的人在事物尚未萌芽時就已預知到它的未來發(fā)展軌跡。蕭何就是這樣的智者,具有非常的眼光,三個事例即可管窺一斑。
一是婉拒秦御史。蕭何天性誠篤,辦事敏捷,條理清晰。秦御史到泗水郡督查,發(fā)現(xiàn)蕭何是一個難得的行政人才,就把蕭何從沛縣調(diào)到泗水郡擔任郡卒史。蕭何在郡吏治績考核中名列第一。秦御史又想推薦蕭何到朝廷任職,蕭何懇切地堅決辭謝,不肯去京師,重又回到沛縣主吏掾的舊職上。富貴是容易使人飛蛾撲火的。按常理,一個地方小吏被欽差看中,有機會調(diào)到京師任職,該是多少人鉆營拍馬求之不得的美事,蕭何卻不屑一顧。這就是蕭何的過人之處,他預見到了秦暴虐天下必然傾覆的大勢,選擇了留在故鄉(xiāng)靜觀時變。
二是獨送五百錢。劉邦為沛縣泗水亭長,蕭何為沛縣主吏掾,蕭何是縣衙的官吏,劉邦是鄉(xiāng)鎮(zhèn)干部,蕭何經(jīng)常利用自身關(guān)系網(wǎng)絡關(guān)照維護劉邦,特別是有一次劉邦帶領(lǐng)役徒到咸陽服役,同僚好友都去送行,人人送三百錢,蕭何獨送五百錢,多出二百錢的舉動極大表示了蕭何對劉邦的親近之情、長兄之義,顯示出蕭何的獨具慧眼。劉邦當了皇帝后還銘記在心,對蕭何的超常義舉感恩不已,而給予蕭何非同一般的封賜,論功行封和排位次時劉邦力排眾議將蕭何列戰(zhàn)功卓著的曹參之上,位居第一。
三是收藏秦圖籍。秦王子嬰元年,公元前206年,劉邦西征大軍破秦入咸陽,諸將爭相搶奪金帛財物,劉邦也一頭鉆進秦宮殿,沉醉在六宮粉黛的溫柔鄉(xiāng)中。只有蕭何保持著清醒的頭腦,做了事關(guān)全局的關(guān)鍵性謀劃。他親自帶人悄悄接收了秦丞相府、御史府、太史署等官署的圖書冊簿,并小心珍藏起來,完好地保留了秦朝的典章制度、法令及天下關(guān)塞圖冊、戶口簿籍。憑借這些圖籍,蕭何全面掌握了天下大勢、地形險要、人口分布、稅收分布、強弱處所、民間疾苦。這些圖籍在楚漢戰(zhàn)爭中發(fā)揮了科學的情報作用,亦為西漢建國提供了重要的制度參考。
漢五年,天下大定,劉邦論功行封,群臣爭功。高祖認為蕭何功勞最大,封其為酂侯。功臣皆曰:“我們征戰(zhàn)沙場,身先士卒,都立有戰(zhàn)功。蕭何未曾披堅執(zhí)銳,不過舞文弄墨而已,反而居上位,是何道理?”劉邦回答說:“打獵的時候,雖然撲殺野獸的是獵狗,但發(fā)現(xiàn)獵物蹤跡并向獵狗發(fā)出指示的乃是獵人。諸位不過是有功的獵狗。而蕭何能指示方向,是有功的獵人。而且你們都只是一個人追隨我,最多不過再有兩三位親人,而蕭何全部宗族幾十個人都跟隨我,他的功勞不能忘記?!币粋€人要想成就一番事業(yè),辦事能力固然十分重要,而眼光和抉擇更加關(guān)鍵。作為秘書工作者,不僅要能跑腿、搖筆桿、出主意,具備一定的辦事能力和文字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有精準的眼光,這樣才能做出正確的抉擇,才能獻好計策、出好主意,成就一番功業(yè)。
蕭何為人寬厚,辦事公平能干,在起事前是沛縣縣令屬吏,主要從事文書工作,“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所謂“文無害”,《史記》三家注有四種解釋:一是“有文無所枉害”指草擬文案,筆下行文公平無害;二是“雖為文吏,而不刻害”,指蕭何厚道,不以文字刻害人;三是“為有文理,無傷害”,指行文準確,不會傷害事理;四是陳留方言,“無害”即無比,“文無害”就是文章特出無比,天下無雙。這些解釋各有各的道理,不論哪種解釋,都是對蕭何作為文吏職業(yè)道德操守才干的肯定和稱譽。從當時的社會背景來看,“文無害”的主要意思是與酷吏鍛煉成獄的刻害文字相對比而言。在秦末苛政猛于虎的動蕩社會中,蕭何“文無害”,是極其難能可貴的,為其積累了廣泛的人脈,也贏得了普遍的贊譽。
蕭何愛才,“月夜追韓信”與“韓信拜將”在展示出其戰(zhàn)略眼光的同時,也反映出蕭何對人才的重視。《史記·淮陰侯列傳》記:項梁渡淮之時,韓信杖劍從之,卻未受重用。項梁敗后,其又屬項羽,雖屢屢獻計,卻不被采納,郁郁不得志。劉邦入蜀,韓信棄楚奔漢,仍未知名。一次韓信坐法當斬,與之同犯的十三個人皆被殺,輪到韓信之時,其對滕公言:“漢王不打算得天下嗎?為什么殺掉壯士?”滕公見其言談舉止不俗,沒有殺他。一番交談后,更加佩服韓信,便把他推薦給劉邦。但劉邦并沒有真正重視韓信。蕭何屢次同韓信交談,認為其乃人才,也向劉邦舉薦,仍沒有結(jié)果。韓信于是認為劉邦不重視自己,棄劉邦而去。蕭何聞得韓信離開,來不及報告劉邦,便策馬追趕。一番勸慰后,韓信與蕭何并轡而還。蕭何歸后對劉邦說:“像韓信這樣的人才,天下難覓。大王假如只想做漢中王,當然用不上他;假如要想爭奪天下,非韓信莫屬。大王如果決計打回東方去,能夠重用韓信,他就會留下來;假如不重用他,韓信終究是要離開的?!眲钫f:“派他做個將軍吧?!笔捄握f:“即使讓他做將軍,韓信也一定不肯留下來的?!睗h王說:“那么,讓他做大將。”蕭何很高興。漢王于是馬上想叫來韓信拜將。蕭何說:“大王一向傲慢,若任命大將就似呼喚孩童一般,韓信仍會離去。您如果誠心拜他做大將,當擇日齋戒,起高壇,按任命大將的儀式辦理?!睗h王答應了。韓信于是成為大將,才有后來的赫赫戰(zhàn)功??梢哉f蕭何就是韓信的伯樂。蕭何對韓信的舉薦,保證了漢家在軍事上取得天下。
劉邦崩后,蕭何竭盡心力輔佐惠帝。蕭何病重時,漢惠帝在探望之時問道誰可接替蕭何的職位。蕭何言:“了解臣下的莫過于皇上您了。”惠帝于是問道:“曹參可否?”曹參原與蕭何同在沛縣為官,二人私交很好。后來卻產(chǎn)生矛盾,互不來往。在這個選擇繼承人的關(guān)鍵時刻,蕭何未考慮個人恩怨,而是以大局為重,其對惠帝說:“皇上您選中人了,我現(xiàn)在就是馬上死去也不會感到遺憾。”對于蕭何的為人,曹參也很了解。蕭何去世之時,曹參正遠在齊國任丞相,他聞此消息,便對門客言:“蕭相國故去了,我馬上就要被朝廷拜為相國了?!遍T客鑒于其與蕭何的恩怨,皆認為不可能。然不久之后,朝廷果然征召曹參為相。曹參擔任漢相后,完全遵照蕭何擔任相國時的安排,不做任何變更。三年后,曹參故去。百姓做歌曰:“蕭何為法,講若畫一;曹參代之,守而勿失;載其清凈,民以寧一。”天下初定,人心思治。蕭何推行與民休息的政策,其后舉薦曹參延續(xù)此政,為漢代的興旺發(fā)達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蕭何的謀略和心胸,也在這其中得到了體現(xiàn)。
在天下大定論功行賞時,關(guān)內(nèi)侯鄂千秋的一番話說出了蕭何的躬親事主:“大王與楚軍對峙五年,常失去軍隊,士卒四下逃散,好幾次只身逃走。蕭何常從關(guān)中派遣軍隊補充前線,救危救難,這些都是他主動做的。漢軍與楚軍在滎陽對壘數(shù)年,軍中未存口糧,蕭何從關(guān)中用車船運來糧食,保證供給。陛下雖然多次失掉崤山以東的地區(qū),但蕭何一直保全關(guān)中等待著陛下,這是萬世不朽的功勛。曹參雖戎馬一生,立下戰(zhàn)功。但這不過是一時的事情。如今即使沒有上百個如曹參之人,漢室也沒有任何損失?一時的功勞凌駕不能萬世功勛之上!蕭何位該第一?!备咦媸终J可。蕭何一生為漢室鞠躬盡瘁,也曾屢屢受到劉邦的懷疑,但他總能憑借聰明才智化險為夷,保全身家性命,繼續(xù)為國操勞。
漢三年(公元前204年),漢楚在成皋相持對壘,戰(zhàn)爭陷于僵持膠著狀態(tài)時,劉邦多次派遣使臣慰勞在關(guān)中后方的蕭何。前方戰(zhàn)事吃緊,反倒頻繁慰勞后方,劉邦的反常做法令蕭何大惑不解。這時蕭何有一個叫鮑生的幕僚看出了劉邦的猜忌,進言點撥蕭何說:“大王多次派使者勞君,是因為其疑心您。您應該派遣子孫族人中凡是能作戰(zhàn)的人全部火速趕赴前線,大王才能相信您?!笔捄温爮孽U生建議,遣送族人奔赴沙場,實作為讓劉邦心安的人質(zhì),“漢王大悅”,消除了后顧之憂,對蕭何也更加信任。
漢十一年(前196年),陳豨謀反,劉邦親率大軍前往平叛,蕭何留守京城,與呂后合謀擒殺淮陰侯韓信。劉邦得知后,派遣使者拜蕭何為相國,加封食邑五千戶,并安排五百名士兵由一名都尉率領(lǐng),作為相國的衛(wèi)隊。朝中大臣看到劉邦對蕭何既加官晉爵又派衛(wèi)隊護衛(wèi),以為萬分榮寵,都來道賀。一個叫召平的人卻看出了其中的機關(guān),只有他前來給蕭何報憂:“您的禍患要開始了?;噬像Y騁沙場,您留守京城不需沖鋒陷陣,無性命之虞,皇上卻要給您加封食邑、設置衛(wèi)隊,乃因淮陰侯剛在關(guān)中謀反,皇上疑心您。您應該辭讓封賞,再把全部家財捐獻出來?!笔捄沃链朔矫靼讋罴臃饧芭杀Pl(wèi),實際上是擔心其造反而監(jiān)視其一舉一動。在高官厚祿面前,蕭何聽從召平的計策,保持了清醒的頭腦,在推辭加封的同時,拿出了自己家里的全部錢財物資送到前線,支持平叛,“高帝乃大喜”。
漢十二年秋,黥布謀反,劉邦親自統(tǒng)率軍隊前去討伐,在軍中多次派遣使者來問相國蕭何在做些什么。蕭何因為皇上劉邦在軍中,就努力安撫勉勵百姓,把所有的東西都送去供應軍需,就像平定陳豨叛亂時一樣恪盡丞相職守,渾然不知劉邦意欲何為,幸有門客提醒他:“您要不了多久就會遭受滅族的慘禍了。您位為相國,功居第一,不能再封賞。您從剛進關(guān)中的時候起,就深得民心,如今已十多年?;噬蠈掖闻扇藖韱柲那闆r,是怕您利用自己的威望動搖關(guān)中。您當多買些田地,并低價賒購、借貸來玷污自己?!笔捄温爮乃挠嫴?,“上乃大說”。
《詩經(jīng)·大雅·烝民》有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毖悦饔谑吕淼娜松朴谧员?,乃是對賢人處世之道的褒揚。蕭何即是這樣一位智者。他有見識、有眼光、有韜略,且做事謹慎、明智,夙興夜寐、廢寢忘食、勤勉事主、忠貞不貳,既成就了卓越的功業(yè),也在“伴君如伴虎”的復雜政治環(huán)境中保全了自身。
《舊唐書·魏徵傳》曾記載了唐太宗與魏徵的一次交談。魏徵對唐太宗說:“希望陛下使我成為良臣,不要使我成為忠臣。”太宗不解地問:“忠臣、良臣有什么不同嗎?”魏徵答言:“良臣,就像后稷、契、皋陶那樣的人;忠臣,就像龍逢、比干那樣的人。良臣使自己獲得美好的名聲,使國君得到顯赫的尊號,子孫世代相傳,福分與祿位無窮無盡。忠臣則使自己遭受殺身之禍,使國君陷于深重的罪惡之中,國破家亡,空有一個忠臣的名聲。以此而言,忠誠和良臣的差距實在是太遠了!”唐太宗很是贊成魏徵的話,獎勵了他五百匹綢緞。魏徵深刻地看到了為臣子的本質(zhì),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忠臣與良臣的具體差別??v觀蕭何的一生,他從一個郡縣小吏,到追隨劉邦沛縣起事,從反秦戰(zhàn)爭到楚漢對峙,到西漢王朝的開國宰相,在艱苦卓絕的戰(zhàn)爭環(huán)境和波濤洶涌的政治斗爭中,一步一步走近巔峰并屹立不倒,這也與他具備卓越的眼光、才干、智慧是分不開的,與他對劉邦和興漢大業(yè)始終如一、堅貞不渝的忠君情懷亦分不開。他既“忠”且“良”,他無愧于一代賢相的稱號。蕭何的處世為官之道,值得今天從事秘書工作的同志深深思考,借鑒經(jīng)驗,以利于能力的提升與工作的開展。
[1]蕭何曹參傳注[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2]容建新.蕭何[M].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1996.
[3]張大可,徐日輝.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張良、蕭何、韓信評傳[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
[4]蕭何·韓信[M].凌金蘭,張烈,譯注.北京:中華書局,1981.
[5]夏于全.細說漢初三杰[M].北京:中國三峽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