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玲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
美國文學中的華人空間
——華裔作家筆下的唐人街
朱永玲
(南開大學外國語學院)
本文運用空間理論,分析 20世紀60年代后第二代華裔女作家伍慧明的《骨》和湯亭亭的《女勇士》中對唐人街空間的再現(xiàn),闡釋這一時期華裔作家對華人空間做出不同情感反應的原因,特別強調(diào)在“第三空間”語境下新一代移民作家對唐人街的空間建構。
空間 唐人街 華人空間 華裔作家 第三空間
唐人街本身就是一個時間與空間的綜合體,從時間的角度看,它帶有歷史的烙印;從空間的角度看,它是華人聚居的地方,是一個獨立于美國主流社會之外的邊緣世界。唐人街的物理空間在美國社會中的地位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一點在美國華裔文學作品中表現(xiàn)得非常清晰。當然,唐人街之于文學的意義不只在于它作為空間場景對于小說情節(jié)要素的建構,更在于它作為一個具有民族身份內(nèi)涵的標記帶給作家的想象和靈感。正是這些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想象和靈感把唐人街表層之外的實質(zhì)挖掘出來,展示在讀者眼前。
綜觀國內(nèi)外華裔文學的研究,至今已取得豐碩成果。美國學術界基本完成華裔文學史的建構,并且看到華裔文學所包含的社會意義,許多學者從倫理學、文化學、歷史學與社會學角度對華裔文學作品進行深入的剖析。相比而言,國內(nèi)對華裔文學的關注稍晚,但也有不少可喜的成績,特別是北京外國語大學于2003年元月建立的華裔文學研究中心,為國內(nèi)學者研究這一領域搭建了平臺。國內(nèi)研究主要可以分為文化研究與文本研究:前者關注文化身份的確定、中美文化沖突與融合以及華裔家族史的根源;后者用女性主義、新歷史主義、后殖民主義等視角對文本進行分析。這些研究雖然對揭示華人生存狀態(tài)背后的社會歷史文化意義有很大作用,但是都忽略了華人寄居的空間——唐人街本身在華裔作品中的不同展示,而唐人街的空間產(chǎn)生發(fā)展與中美社會的變化息息相關,同時也引起作家不同的情感反應。對唐人街空間意義的關注,不僅會加深對華裔作家心態(tài)的認識,而且為研究華裔文學打開又一扇窗子。
本文分析20世紀60年代后第二代華裔女作家伍慧明的《骨》和最具實力的華裔女作家湯亭亭的《女勇士》中對唐人街空間的再現(xiàn),闡釋不同時期華裔作家對這個華人空間做出不同情感反應的原因,特別強調(diào)了在“第三空間”語境下新一代移民作家對唐人街的空間建構。
根據(jù)美國國家人口調(diào)查統(tǒng)計局的規(guī)定,第二代移民指的是在美國出生的移民子女,其父母至少一人來自國外。第二代的華裔作家就是美國的第二代移民,他們生在美國,接受的是美國文化教育,注重自我和個性。正如尹曉煌所說,他們一方面接受美國文化教育,另一方面又深受其父母所代表的中國文化的影響,這種從一出生就開始在文化沖突中成長的經(jīng)歷使得他們對自身、對唐人街的認識更加深刻。尤其是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華裔文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開闊(尹曉煌,271)。60年代的民權運動、女權主義運動、特別是1965年通過的新移民法案,對華裔作家的創(chuàng)作產(chǎn)生了巨大影響。這一時期的第二代移民的華裔作家往往不同于以黃玉雪為代表的華裔先驅(qū)作家,他們不再竭力展示唐人街的異國風貌,也不再抒發(fā)他們對美國文化的向往。相反,他們試圖真實再現(xiàn)華裔美國人的生存狀態(tài)和身份困境,從而為讀者建構一個存在于異域又保持些許本色,充滿矛盾的唐人街。而作家貫穿作品始終的情感和態(tài)度也不同于早期華裔作家,他們不再以一種一成不變的眼光看待唐人街,他們的思想是靈活的、多面的、深刻的,一種更為包容開放積極發(fā)展的觀念在他們腦中形成。
第二代華裔移民作家雖然繼承了早期華裔作家所關切的中美文化沖突和融合問題,但是他們對待中國印象、中國文化的情感和態(tài)度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的情感變化體現(xiàn)在對唐人街的空間再現(xiàn)中,他們在刻畫唐人街的時候,實際上是在構建一個“第三空間”,試圖通過這個空間來緩和中西文化的沖突,找到一個適合華裔族群定位民族身份的平衡點。這樣,唐人街因其強烈的政治歷史內(nèi)涵而成為“第三空間”。它絕非是簡簡單單的曼哈頓或者其他街區(qū)的一角,它也不僅是美國華人成長奮斗的地方,它既見證了中美意識形態(tài)的沖突與融合,又包含了華人在異國他鄉(xiāng)探索身份的歷程。
愛德華·索雅是最廣泛使用第三空間概念的后現(xiàn)代地理學家,他提出的第三空間把空間的物質(zhì)維度和精神維度均包括在內(nèi)的同時,又超越了前兩種空間,而呈現(xiàn)出極大的開放性,向一切新的空間思考模式敞開了大門(陸揚,31)。唐人街不僅是華人聚居生活的社區(qū)和華人在美國社會中求存的空間,它還是一個開放的新的空間。在這個新的空間里,學者們可以研究文本中的空間及空間隱喻背后的文化、歷史、民族身份和權力等多層次邏輯關系。從《骨》、《女勇士》,不難發(fā)現(xiàn),唐人街的歷史意義在于它是華人遠渡重洋追求美國夢過上新生活的跳板。雖然多數(shù)華裔作家主張淡化華人的文化身份,試圖消解中美文化的沖突和對立,但是在華人奮斗的過程中,身份的界定時刻困擾著他們。他們的小說反復展示了兩種文化的斗爭與融合的過程:從一開始的盲目崇拜美國文化和價值觀念,徹底拋棄民族文化的極端行為到后來對民族身份的思考和文化多樣性的肯定的理智態(tài)度。
伍慧明的處女作《骨》正是這樣一部小說。作者通過小說敘述者萊拉的視角,向讀者展示了唐人街的空間特征。萊拉三次穿越唐人街的經(jīng)歷實際上也是作者認識唐人街的過程。第一次再到唐人街,是為了告訴繼父利昂她結婚的消息。在三藩公寓等待他的時候,萊拉看到這個所謂的“我們新的中國”狹窄、破落、寂寥;在唐人街中心廣場等利昂的時候,萊拉看到依舊是骯臟、懶散和不修邊幅的人群(王哲,116)。顯然,這時的萊拉是以一個局外人的眼光來審視唐人街的,她像大多數(shù)的白人一樣把這個華人聚居的地方視為落后的代表,她的鄙夷之情是掩飾不了的。萊拉第二次駕車回唐人街是在安娜跳樓后不久的一個清晨。家庭的變故讓萊拉開始仔細審視自己親人生活的街區(qū)。這一次萊拉沒有看到唐人街破舊不堪的一面,她眼中的唐人街是清新、活潑、充滿生機和希望的。第三次經(jīng)過唐人街時,萊拉坐在梅森的車回鮭魚巷以觀光者的身份看著這個美國化了的街區(qū),這時萊拉的心情是復雜的,眼前繁華的景象掩蓋不了唐人街百余年來被改變的被擠壓的事實,她不再去想那些關于根的問題,她只想回避這個問題,去迎接更好的生活,但心里始終沒有忘記它離開它。萊拉對唐人街的情感從一開始的鄙夷到后來的認同再到最后的回避,是一個彷徨者漸漸成熟的過程,這也體現(xiàn)了作者對唐人街認識的深入,情感的變化:從最初把它當做一個需要逃離的破舊的牢籠到后來把它視為尋根之地。
伍慧明這種以變化的、多面的眼光理性看待唐人街,試圖理解唐人街背后隱含的意義,就是在構建一個“第三空間”的過程。在第三空間概念的關照下,文學空間既不是某個實際存在的現(xiàn)實空間,也不應僅僅是對現(xiàn)實空間的模仿、再現(xiàn)和表現(xiàn)。它是文學作品中各種社會關系的集合,文化是這一集合的焦點。這樣一來,文學作品就不再是像鏡子一樣折射或者反映外部世界,它同時也提供了認識世界的不同方法,揭示了一個包含地理意義、地理經(jīng)歷和地理知識的廣泛領域。唐人街在第二代移民作家的筆下就成了一個人們認識美國華人的領域,一個抽象出來的中國文化與美國文化交融的“第三空間”。
這樣定位唐人街與后殖民語境中的 “第三空間”概念不謀而合。根據(jù)霍米·巴巴的說法,“‘第三空間’就是一個被書寫出來的模糊、混雜的地帶?!谌臻g’并非是差異的或抗爭性的立場位置的大結合,相反它既非這個也非那個(我者或他者),而是之外的某物。雖然它是無意識且不確定的,人們也可以通過經(jīng)歷‘協(xié)商互相矛盾的對抗性事例’來構建‘第三空間’”(Bhabha,34)。這種把唐人街抽象化的傾向?qū)嶋H上也解釋了新一代華裔移民逃離唐人街的現(xiàn)象。
湯亭亭的《女勇士》中再現(xiàn)的唐人街是“一個群鬼環(huán)繞的世界”,生活在唐人街的新一代不僅要承受“洋鬼子”的鄙視,而且要遭受父母們強加于身的“中國禁忌”(蒲若西,56)。 這種把唐人街抽象化的心理正表現(xiàn)了新一代華裔移民對唐人街空間本身情感的弱化。相反,他們強化的是唐人街背后的中國文化和華裔的歷史,也是唐人街在面臨美國主流社會沖擊時的矛盾和妥協(xié)。他們不再直接發(fā)表對唐人街的態(tài)度,他們只是通過文字和想象構建新的唐人街。誠然,第二代華裔作家不像早期華裔作家那樣大都在中國生活過,他們對于中國的了解往往是根據(jù)父母講述、歷史資料以及西方媒體的報道,所以他們對于中國文化的呈現(xiàn)難免會有失偏頗。但是,他們以自己獨特的視角解讀中國文化,并把各自對遙遠的中國的想象變成文學,為世界人民了解華裔的心理提供了絕好的素材,為無數(shù)歷史文化文學研究者建構了一個屬于認識美國華裔的“第三空間”。
綜上所述,處于美國背景中的華人空間——唐人街空間本身是歷史的變化發(fā)展的,它在華裔作品中也以不同方式存在,作家對唐人街的情感經(jīng)歷的曲折變化也在作品中一一呈現(xiàn)。新一代移民作家隨著民族意識的覺醒則更加理性,他們對唐人街的認識不再隨美國主流社會的導向而轉,對美國文化也不是盲目崇拜,伍慧明和湯亭亭就是這一類作家的代表。隨著唐人街被同化的歷史,她們不再熱衷描寫那些現(xiàn)代化的美國元素,而是從民族歷史根源的高度,試圖構建一個屬于認識美國華人的唐人街,一個超脫于地理意義的“第三空間”。
[1]Bhabha,Homi K.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1994.
[2]Soja,Edward W.Thirdspace:J ourneys to Los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Oxford:Blackwell,1996.
[3]陸揚.空間理論與文學空間[J].外國文學研究,2004(4).
[4]麥禮謙.《華人》載斯蒂芬·森斯羅姆編輯的《哈佛美國族裔百科全書》[M].紐約:哈佛大學出版社,1980.
[5]蒲若西.華裔美國小說中的“唐人街”敘事[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6(2).
[6]尹曉煌.美國華裔文學史[M].徐穎果,主譯.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06.
[7]王哲,鄭巖芳.主體身份與空間意義的協(xié)商——讀《骨》中對唐人街的三次穿越[J].小說評論,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