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華,毛斑斑,潘曉麗
(湖南大學 工商管理學院,湖南 長沙 410082)
中國集體協商的形成不同于西方集體談判的形成過程。1992年《關于修改<工會法>的決定》就規(guī)定工會通過平等協商和集體合同制度,協調勞動關系;2003年頒布《集體合同規(guī)定》;2010年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中華全國總工會、中國企業(yè)聯合會/企業(yè)家協會聯合下發(fā)了《關于深入推進集體合同制度實施彩虹計劃》,全面推行工資集體協商工作。政府在工資集體協商形成機制中起重要作用。
中國工資集體協商的影響因素到底與西方有哪些不同?我們曾經運用內容分析法進行研究,收集ABI經濟管理全文數據庫關于“集體談判”的106篇英文文獻、中文CNKI期刊數據庫中關于“集體協商”的451篇中文文獻、百度關于“集體協商”的813條新聞,對這些文獻進行篩選,選出包括集體協商 (談判)形成因素的相關文獻作為分析樣本,其中46篇英文文獻、88篇中文文獻、127條相關新聞,對這些素材中關于集體協商 (談判)影響因素的論述進行定量研究,得出基本規(guī)律。在此基礎上,我們對湖南、湖北、廣東等省市工會、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門、企業(yè)家協會相關人員及湖南、廣東部分企業(yè)工會主席、人力資源經理進行半結構化訪談;對長沙經開區(qū)企業(yè)工會主席及湖南大學MBA學員中的工會主席、人力資源經理進行結構化問卷調查,共有126條訪談及問卷記錄,去除不完整的問卷,共有86條有效記錄,對這些素材進一步進行內容分析,驗證文獻研究的結論。綜合分析,我們發(fā)現,國外集體談判的影響因素主要是宏觀經濟形勢、國家法律及談判本身的技巧,而在中國,從學術文獻、媒體報道及訪談記錄各個角度的內容分析都顯示勞資雙方意識、政府政策及法律是影響中國集體協商的重要因素,這些因素在集體協商做得好的企業(yè)里具有普遍性[1]。
內容分析的結果證實中國集體協商的生長道路與西方不同,西方集體談判在早期主要依靠勞資雙方的博弈,比較成熟后,影響集體談判的主要是國家法律及宏觀經濟形勢、勞資雙方的談判藝術,政府主要通過法律來調控勞資談判,基本不介入具體事務。中國的工資集體協商正在推進中,政府是主要的推動力量;影響因素更多表現為協商各方主體行為。內容分析法發(fā)現的中國集體協商影響因素是否準確?這需要實證檢驗。
根據內容分析法的研究結果,中國集體協商的影響因素有政府因素如政府法律政策及推動力度;勞方層面因素如工會代表性、員工及工會成員的意愿及談判能力等;資方層面的因素如雇主組織規(guī)范度、資方意識和開明程度、企業(yè)效益等;宏觀經濟層面因素如勞動力供求狀況、經濟增長、工資水平等。據此,筆者設計問卷。在問卷第一部分,列出工資集體協商的所有影響因素,用李克特五分量表列出五個選項:“很不重要” “不重要”“一般”“比較重要”“非常重要”;第二部分開放式問題“你認為影響集體協商的因素還有哪些?”第三部分為被調查者基本信息。
由于中國集體協商 (當前主要是工資集體協商)還處于各級總工會的努力推進中,各級區(qū)域總工會和企業(yè)工會主席是工資集體協商工作的主要承擔著,對工資集體協商工作如何進展、如何深化比較了解,對工資集體協商的影響因素有比較專業(yè)的判斷;而企業(yè)普通管理者和員工對這些問題都不能有清晰的認識。因此,我們選擇區(qū)域 (縣級及以下區(qū)域總工會工作者及企業(yè)工會主席和工會干部作為調查對象,這樣調查的難度很大。我們向湖南、湖北、廣東三省的企業(yè)和區(qū)域工會發(fā)放150份問卷,回收105份,剔除有缺失的問卷18份,再剔除回答對集體協商“不太熟悉”和“很不熟悉”的5份問卷,有效問卷為82份。在所有制類別上,國有或國有控股占41.5%,民營企業(yè)占26.8%,外資企業(yè)占2.4%,區(qū)域總工會占29.3%。在行業(yè)類別上,制造業(yè)占35.4%,服務業(yè)占22.0%,其他行業(yè)占42.7%。其中,對集體協商的熟悉程度非常熟悉的占17.1%,比較熟悉的占51.2%,一般的占31.7%。
通過對收集數據進行因子分析、信度分析及描述統計,探索規(guī)律。
應用方差最大旋轉 (Varimax Rotation)處理方法對36個影響因素題目進行因子分析。為檢驗數據是否適合做因子分析,進行KMO統計量分析和巴特勒球形檢驗,結果顯示工資集體協商影響因素量表的KMO值為0.829,對應的Bartlett球度檢驗的概率p值為0.000,因此,該量表內在信度非常理想,適合進行因子分析。
接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采取Promax斜交旋轉法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經過不斷剔除量,最終35個影響因素指標分別落在了5個維度,5個維度分別命名為:F1為勞方層面因素,F2為資方意識以及區(qū)域集體協商開展情況,F3為外部經濟環(huán)境,F4為政府層面因素,F5為企業(yè)效益,各題項在各自因子上的負荷都超過了0.6。入選的5個因子的累計方差貢獻率為66.574%。
本文采用最常用的克朗巴哈 (Cronbach)α系數來檢驗量表信度。信度系數越大,表明測量的可靠性程度越大。SPSS分析結果表明,工資集體協商影響因素總量表的Cronbach’s α值為0.950,勞方層面因素、資方意識以及區(qū)域集體協商開展情況、外部經濟環(huán)境、政府層面因素和企業(yè)效益5個因子的Cronbach,s α系數分別為0.926、0.902、0.886、0.868和0.853,都符合信度系數要求,表明該量表具有很好的內部一致性信度。
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結果表明,我們所編制的中國集體協商影響因素問卷的層次構成清晰,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也較高,說明本問卷是合適的,可以用于研究。
在對影響因素進行因子分析和信度分析之后,對集體協商影響因素量表進行描述性統計,以求出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標準差等。這些統計量能夠反映數據的基本特征和整體的分布形態(tài)。用描述性統計來分析中國集體協商影響因素的各個變量的平均數、標準差等結果,見表1和表2。
表1 工資集體協商影響因素的描述性統
表1中可以看出,集體協商影響因素五個維度的得分從高到低依次為F4政府層面因素,F5企業(yè)效益,F1勞方層面因素,F2資方意識以及區(qū)域集體協商開展情況,F3為外部經濟環(huán)境。政府層面因素得分最高為3.92,外部經濟環(huán)境最低為3.27。另外,F2資方意識以及區(qū)域集體協商開展情況和F5企業(yè)效益的標準差較大,說明這兩個維度得分波動較大。
表2 政府層面影響因素的描述統計
表2中可看出:
在政府層面中,各分項的影響因素也不相同,被調查者認為政府頒布的工資指導線對工資集體協商的影響最大,其它依次為集體協商政策、法律、政府直接的指導和監(jiān)督、政府獎勵集體協商開展好的企業(yè);而獎勵和法律兩個影響因素的標準差最大,說明被調查者對這兩個因素的認識波動最大。
在企業(yè)影響因素的各項分析中,被調查者認為影響集體協商的因素依次為物價上漲員工生活成本增加,企業(yè)營業(yè)收入增加,企業(yè)利潤增加,企業(yè)勞動生產率提高;但物價因素的波動最大。
在勞方的各個影響因素中,被調查者認為職工協商代表的代表性、工會組織的完善及地位作用、協商代表素質和協商能力、協商代表對企業(yè)信息的把握、協商代表權益依次影響企業(yè)的集體協商。但協商代表權益問題的影響因素不穩(wěn)定,波動很大。
資方層面各個因素的分析可見,影響企業(yè)集體協商的依次是:管理者意識、企業(yè)工會組織的完善、企業(yè)是否及時應約和聽取職工關于工資和福利方面的意見、區(qū)域和行業(yè)開展工資集體協商的情況、企業(yè)信息披露等。
外部環(huán)境層面,被調查者認為,勞動力市場供求情況、是否有行業(yè)協會、員工生活水平、行業(yè)和地區(qū)工資水平依次影響企業(yè)集體協商。
根據集體協商形成影響因素內容分析與實證研究,我們初步得出:中國集體協商的生長依賴于政府、勞方、資方、經濟環(huán)境等各方面。據此,我們構建中國集體協商生長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中國集體協商生長模式
該模式由四個層面構成,這四個層面的重要性排序依次為政府、勞方、資方、經濟環(huán)境,各層面內部各因素按重要性程度從高到低排列。
在中國現階段工資集體協商發(fā)展過程中,政府 (包括各級總工會)推動是第一位的因素,在出現的幾個典型案例中,政府作用也表現明顯。但集體協商畢竟是勞資協商,因此,勞方和資方的因素也很重要,尤其勞方意識和參與、企業(yè)工會的作用對集體協商的發(fā)起重要,對集體協商的健康成長更重要。而職工對工資集體協商的參與意識較強,只要合理引導就會成為集體協商的主導力量,這是集體協商的內生動力。資方是否開明,有建立和諧勞動關系的意識,企業(yè)是否有比較好的經濟效益,行業(yè)或區(qū)域是否有集體協商的成功案例,這些都是資方對集體協商的重要影響因素。實際中出現的工資集體協商幾個典型行業(yè)、區(qū)域案例,如浙江羊毛衫行業(yè)工資集體協商和武漢餐飲行業(yè)工資集體協商的案例,協商的發(fā)起者都是資方,由資方基于解決“用工荒”[2]或勞動力惡性競爭發(fā)起[3];而在廣東出現的一些市場化集體談判案例中,資方的讓步也是促成集體談判達成勞資協商的重要因素[4]。勞動力市場、經濟發(fā)展水平和行業(yè)區(qū)域工資水平、生活水平等是集體協商的外部影響因素。
總之,中國的集體協商是在政府推動力、勞方參與的內生動力和資方合作力的作用下產生和成長的。就目前來看,政府和社會的推動力是主要的,力度也很大;勞方的參與越來越多。由于勞動力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很多領域出現了勞動力的賣方市場,資方的合作意識也在加強。如果順應這種形勢引導集體協商發(fā)展,可望走出一條中國特色的道路。如果由上而下推行的集體協商能逐步培養(yǎng)勞資雙方的主體意識,由政府主導逐步走向勞資自主對話協商,那么中國集體協商就創(chuàng)造了勞動關系史的奇跡:避免西方發(fā)達市場經濟國家走過的漫長的工業(yè)爭端及勞資血腥沖突,用集體協商來協調勞動關系,建立有秩序的產業(yè)文明。
[1]謝玉華,潘曉麗,蔣綺思.基于內容分析法的勞動關系三方協商機制中外比較[A].馮同慶.聚焦當代中國勞動關系2011年卷[C].北京:中國勞動與社會保障出版社,2012:147-157.
[2]謝玉華,郭永星.中國式工資集體協商模式探索——武漢市餐飲行業(yè)工資集體協商調查 [J].中國勞動關系學院學報,2011,(6):54-58.
[3]徐小洪.“自然狀態(tài)”的工資集體協商——中國南方某鎮(zhèn)羊毛衫行業(yè)工資集體協商[J].天津市工會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5,(3):29-32.
[4]常凱.勞動關系的集體化轉型與政府勞工政策的完善[J].中國社會科學,2013,(6):9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