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志蘭
社會不斷發(fā)展進步,教育亦是如此。順應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潮流,新課改的推進和深入實施,適應新課標的要求,教師要“充分重視校內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利用”,為此我們學校開設了校本課程和教材,從學校定位特點、師生的基礎素質、所處當?shù)氐牡赜蜃匀惶卣骱唾Y源利用等方面,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特長、知識拓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等。其中與我們地理學科密切聯(lián)系的有人文篇、地理篇、安全篇、環(huán)境篇,需要我們去利用整合這些選修教材,傳授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讓學生在應試教育之外獲得生活中的地理學科素養(yǎng),學會分析解決生活中地理問題的能力。
那么作為地理教師的我們應如何從地理學科角度“拓展教材資源,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呢?“培養(yǎng)現(xiàn)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yǎng)”是高中地理課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借鑒《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實驗)》實施建議中的五條,我們主要從其中兩個方面考慮其建議:
一、“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觀念?!?/p>
對于校本教材的處理,我們備課講解跟應試內容是有明顯的區(qū)別,利用校本教材主要目的是讓學生運用科學的地理知識來判斷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和地理問題,以便未來懂得如何擁有正確的公民意識,關注身邊地理問題,形成正確的地理理性思維,在現(xiàn)實生活中懂得知識的遷移和運用,走入社會也能利用正確的理念服務于社會,為促進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應有的光和熱……
通過校本教材的開設,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進一步從實踐中去檢驗地理觀念,讓學生潛移默化地吸收和消化生活中的地理知識。由于開設課程的開放性,學生感興趣、易接受,學習效率高,能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觀察實踐能力,符合我們現(xiàn)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標。
二、“指導學生開展觀察、實踐、探究和研究活動?!?/p>
興趣、實用是學生首先考慮校本教材是否選擇的依據(jù)。在教材的編制安排中需充分注意到這一點。以下我們就地理學科密切聯(lián)系的幾個方面的校本教材分析:
《環(huán)境篇》內容跟我們的地理教材聯(lián)系緊密,從身邊的案例尋找突破口,讓學生產生追求真相的興趣,學會用地理學科知識、校本教材的補充和拓展來為人類服務。
案例一:我們家鄉(xiāng)如東地處江蘇省東南部、黃海之濱,素有黃金海岸之稱,又地處長江三角洲,是典型富饒的魚米之鄉(xiāng)。從飲食結構上,我們的物產非常豐富,有各種各樣的海產品,又緊靠著長江,河湖眾多,水資源豐富,淡水產品也得天獨厚。但現(xiàn)在當?shù)厥袌錾虾.a品如魚類、貝類、蝦類等數(shù)量大幅減少,質量下降,價格也越來越貴,漁民出海捕魚的距離越來越遠,而且一些當?shù)鼐用癫桓沂秤糜行┖.a品。
實施過程指導:在某些規(guī)定的放假日讓學生針對上述案例展開調查;方法運用:實地考察(因為是身邊事,距離不太遠,便于實地調查)、走訪、查閱新聞報道,利用各人的優(yōu)勢采用不同的探究方法獲得問題所在。
提供探究問題:什么問題導致此現(xiàn)象的發(fā)生?面對此現(xiàn)象對當?shù)卣泻谓ㄗh?作為當?shù)毓瘳F(xiàn)在或未來我們需注意什么?如何做力所能及的事來改變我們的生活空間或環(huán)境呢?
這種案例的呈現(xiàn),既符合當今地理教學的新方向:知識來源于生活,教學是為生活服務的,體會地理教學與現(xiàn)實生活密切聯(lián)系。任何人都有權利和義務去保護生存環(huán)境,符合當今推崇的:“保護環(huán)境,人人有責!”
地理課程的理念之一是:“重視對地理問題的探究”,因而圍繞案例展開調查、探究既能引起學生關注身邊的地理現(xiàn)象,激起他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又能鍛煉他們合作探究能力、獨立思維能力。符合我們的教學不僅僅是應試教育,真正目的是形成正確的地理理念、地理素養(yǎng),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終身學習服務,適應社會不斷的發(fā)展需要。
學生通過身邊的真實事例展開調查,逐步找到原因或問題所在:①水體污染;②過度捕撈;③違背魚類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生長規(guī)律等。通過學生課外實地的調查分析,學會利用學科知識來解決身邊事,獲得學以致用的效果。
知道問題和原因所在,而且要讓學生能很快找到對策或措施,鞏固和驗證所學內容,起到融會貫通的效果,增強知識識記的能力。如建議和對策:控制污染源,需要政府利用行政手段、法律手段才能遏制此類現(xiàn)象的惡化,對于過度捕撈或在魚類繁殖期捕魚的漁民,需要向漁民宣傳教育。
教師在進行這種鄉(xiāng)土教學時,要充分體現(xiàn)教學是為生活服務的,是拓展教材資源,提高學科素養(yǎng)的。教師要及時總結和點撥,使地理學科理論得到應用和升華。
案例二:這幾年我們當?shù)卣诘竟仁斋@季節(jié),派出大量人力和物力進行秸稈焚燒的宣傳和查處,不斷有類似的新聞報道。秸稈焚燒不僅是當?shù)卣匾暤膯栴},國家通過先進的遙感技術進行監(jiān)督管理,為何呢?
學生從網(wǎng)上查出秸稈焚燒的危害,主要危害有:⑴造成嚴重的大氣污染,降低空氣能見度;⑵危害人體健康;⑶引發(fā)火災、造成經濟損失;⑷破壞土壤結構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等。學生還能從天氣預報中了解到秸稈焚燒直接帶來空氣質量大幅下降,出現(xiàn)各種特殊天氣,陰霾天氣明顯增多等。
讓學生利用周末首先調查既然焚燒秸稈害處多,為什么老百姓要焚燒秸稈?國家、政府通過遙感技術監(jiān)督的目的是什么?從以上新聞資料中了解到國家、政府非常重視,那為什么還屢禁不止呢?除了監(jiān)督以外,有沒有讓老百姓心甘情愿地選擇不焚燒秸稈呢?
學生通過親身體會去了解身邊發(fā)生的前因后果,此時學生的好奇心、專注性,跟平時在課堂直接灌輸知識的反應有明顯不同,學生此時是主動積極地參與配合。這也暴露我們當今教學的弊端:在高考指揮棒下,一部分學生為什么學習被動、厭學情緒嚴重,所以我們應充分發(fā)揮校本教材的能動性、靈活性,發(fā)揚素質教育的優(yōu)勢。為了學生的興趣而教學、為了學生的終身教育發(fā)揮地理學科正能量的作用。
總之,學校開設校本課程,不管從地理學科出發(fā),還是從其他學科出發(fā),都能拓展教材資源,提高學科素養(yǎng),只是目前還需不斷完善、優(yōu)化教材,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的全方位發(fā)展服務!
(作者單位:江蘇省如東縣掘港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