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積極心理治療

2014-12-04 00:35:18韓宗勝
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4年7期
關鍵詞:來訪者心理治療治療師

韓宗勝

積極心理治療是積極心理學在臨床治療領域的治療實踐。學界近幾年對積極心理治療興趣大增,關于積極心理治療的實踐研究也越來越多,如俞曉歆和耿文秀等人在戒毒治療中的應用[1],郭丁榮和任俊等人對品味的研究[2]。

治療方法總是遵循特定的人性觀的[3]。如果人性本質上受破壞沖動的驅使,那么治療者的角色就是要嚴厲地限制那些沖動。如果人性本質上受建設性沖動的驅使,我們的角色就是要放松對那些沖動的限制。Maddux在《制止“瘋狂”:積極心理學對疾病觀念與DSM的解構》一文中指出,心理學一直以來都基于“性本惡”的基本假設,它強調人的本性是負面的,是需要控制的[4]。積極心理學摒棄了主流心理學“性本惡”的人性觀,正如塞利格曼說過的:“'性本惡'的觀點彌漫在西方思想中,如果積極心理學試圖推翻某些學說,就肯定是這個了?!保?]卡倫·霍妮相信人有朝向自我實現(xiàn)的內在傾向,最近周雅和劉翔平的研究有力地支持了這一個體內部積極實現(xiàn)力量的存在[6]。

1 積極心理治療的基礎理論

卡爾·羅杰斯認為生物體具有發(fā)展自身潛力以維持或增強生物體本身的先天趨勢,人是傾向于發(fā)展自己潛能的,羅杰斯把這種成就定向稱為實現(xiàn)傾向,它意味著人們知道自己最好的人生方向[7]。羅杰斯提出了有機體評價過程(OVP)的概念,OVP指人天生的一種能力,他們知道什么東西對自己重要,以及什么東西是完滿的生活所必需的。羅杰斯認為,人類可以信賴自己的身體,身體通過一些生理過程知道需要什么東西,以及什么有助于他們自我實現(xiàn)。實現(xiàn)傾向的概念為積極心理治療提供了理論基礎。

1.1 羅杰斯和馬斯洛的人本主義理論 人本主義心理學家羅杰斯和馬斯洛的思想是積極心理學的源頭,他們認為,有條件的積極關注會阻礙OVP。有條件的積極關注最常見的一個例子是,父母傳達給孩子一種信息:要得到愛,她必須學習好。小孩把這種信息內化,認為學習好是她價值的條件。在有條件的積極關注的社會環(huán)境里,價值的前提條件影響了人的行為,人的行為并不在自我實現(xiàn)傾向的方向上。這是人對自己最基本的背離,為了保存他人的積極關注而篡改了自己的價值觀,違背了自己的OVP。在無條件積極關注的社會環(huán)境里,人的自我實現(xiàn)與他們的實現(xiàn)傾向一致,從而獲得不斷的發(fā)展。根據(jù)這種觀點,心理失調是價值條件的內化造成的。

1.2 德西和瑞恩的自我決定理論 德西和瑞恩的自我決定理論(SDT)也包含實現(xiàn)傾向的概念,并且定義了自我實現(xiàn)所需社會環(huán)境提供的營養(yǎng)。自我決定理論假定3種基本的心理需要-自治、勝任感和親緣需要,并且認為這3種需要的滿足是成長所必需的。事實上,德西和瑞恩用來衡量自治、勝任感和親緣需要的例子也可以衡量無條件積極關注這個更寬泛的概念[8],滿足需要和無條件積極關注之間的區(qū)別也許只是用詞的不同。

1.3 有機體評價過程(OVP) 像馬斯洛和羅杰斯這樣的早期積極心理學家的觀點影響了現(xiàn)在主流心理學的研究[9]。近些年,越來越多的研究支持OVP的存在。Sheldon,Arndt和Houser-Marko認為人們追求良好結果的傾向可以作為OVP存在的證據(jù),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參與者對于那些對他們幸福更有利的目標有更大的傾向性[10]。唐家林和李祚山等人的研究表明,積極心理資本對主觀幸福感有積極的影響[11]。竇凱和聶衍剛等人的研究顯示自我效能感對幸福感有重要的影響[12]。目標實現(xiàn)與強烈的自主感、勝任感和關聯(lián)感有關,這些會帶來更大的幸福。王振宏、劉亞和蔣長好的研究顯示,個體內部趨近動機會影響積極情緒對認知控制的調節(jié)[13]。那些為了內部原因而不是外部原因而追求目標的人,在那些目標上的努力更持久,也更可能達到目標。內部志向、內部動機、使用優(yōu)勢的內部渴望都對幸福有積極的影響。這些證據(jù)說明,個體有先天的發(fā)展趨勢,這是身體內部的有機體評價過程OVP的聲音。

2 積極心理治療的具體操作原則

作為治療者,如果我們假設OVP存在,那么我們的想法就是要促進OVP,并通過傾聽來訪者內心的聲音來幫助他們。如何幫助人們聽到他們內心的聲音呢?積極心理學與人本主義的治療方法都認為治療的關鍵在來訪者而不是治療者。羅杰斯在《治療性人格改變的充要條件》中提出了促進OVP的六條充分和必要的條件:①兩個人有心理上的接觸;②來訪者處于不協(xié)調、脆弱或焦慮的狀態(tài);③治療者自身是協(xié)調的;④治療者無條件積極關注來訪者;⑤治療者能從來訪者的角度理解來訪者的情緒,并且努力把這種體驗傳達給來訪者;⑥在與來訪者的交流方面,治療者至少要做到無條件積極關注和理解情緒[14]。協(xié)調、共情并對來訪者無條件積極關注,如此看來,羅杰斯的來訪者中心療法是建立在治療者情商之上的深奧的經(jīng)驗法。

2.1 情商為基礎 治療者的協(xié)調是來訪者中心療法的基礎。協(xié)調是指人意識到他們內心的思想和感情以及他們恰當?shù)乇磉_這些思想和感情的能力。這就是說,在人的內在認知、情緒狀態(tài)、他們對這些狀態(tài)的意識和他們清晰的表達這些狀態(tài)的能力之間有一致性。正如Salovey,Caruso和Mayer在《情緒智力的積極心理學》中所說的,來訪者中心療法強調的協(xié)調、情緒理解涉及了情商的所有4個方面[4]。協(xié)調的治療者能從來訪者的角度理解來訪者的情緒,能理解來訪者的感情以及他們是如何去感受的。他們能夠識別情緒,理解情緒,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且用他們的情緒創(chuàng)造性地作用于治療關系。這意味著以來訪者為中心的治療者對自己有深刻的了解,并且能夠讓來訪者展現(xiàn)真實的自己。

2.2 重視咨詢關系 積極心理學主張幫助來訪者找到自身的優(yōu)勢,問題是如何幫助人們意識到自身的優(yōu)勢。皮特森和塞利格曼認為個人的標志性優(yōu)勢傳達了一種所有權和可靠性,一種使用它們的內部渴望,以及一種必然要如此做的感覺[15]。標志性優(yōu)勢是與內部的興趣和價值觀一致的,這一點得到了胡金鳳和孫配貞等人研究的支持[16]。宋佳萌和范會勇等人的研究證實社會支持對個人的幸福感有重要的影響[17]。在支持性的語境下,來訪者的優(yōu)勢會在治療關系中自然地顯現(xiàn)。因此,做到協(xié)調和共情的治療者能為來訪者提供探索自身優(yōu)勢的氛圍。楊晶晶等人的研究顯示關系質量對幸福感有重要的影響[18],曾紅和郭斯萍關于中國人主觀幸福感的研究可以作為一個很好的解釋,他們認為中國人的主觀幸福感即包含良好的關系[19]。

來訪者中心療法強調治療關系的質量,治療的成功并不是因為使用了某些治療技術、訓練或測試,治療關系和來訪者內心的資源更重要。當然,這并不是說治療技術沒有用。在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大量來訪者發(fā)現(xiàn)了有用的干預策略[20]。干預技術的使用在來訪者中心治療中是個有爭議的話題,不過,既然來訪者認為某些測試或技術的確促進了他們的OVP,積極心理治療者也沒有必要拒絕這些有效的技術。

2.3 以來訪者為主體 來訪者中心治療只是積極心理治療中的一種方法,其他重視來訪者作為活動主體的治療方法也許同樣是很好的積極心理治療[21-22]。塞利格曼和皮特森討論了他們認為是積極心理治療和積極臨床心理學的東西[23]。很大程度上使治療成功的是“深層策略”,例如灌輸希望、講述故事、建立優(yōu)勢,這些都被成功的治療者本能地使用過,例如鄭小方和陳華蓮對具有自殺意念大學生的研究[23]。積極心理治療的治療者幫助來訪者找到那些有可能提高心理幸福的領域,然后在這些領域進行探索。這種治療總是來訪者導向的,按來訪者的速度在來訪者的方向上前進。治療者就像一個同行者,適當?shù)臅r候,他可以提示某些進步或提供一些可能的解釋。在存在主義治療背景下,Bretherton和Orner寫道:“……存在主義方法與積極心理治療最明顯的相似之處在于,它主要關心來訪者呈現(xiàn)的東西而不是缺陷和障礙的通用模型。利用現(xiàn)象學的方法,治療者試圖摒棄他們關于來訪者的許多假設和反應(包括對治療進展的渴望),以便更好地融入來訪者的生存狀態(tài)。通過減少對來訪者的偏見和刻板印象,存在主義治療者可以確定他們的發(fā)展?jié)摿途窒?。?4]”

3 積極心理治療的貢獻

3.1 理解心理問題的新框架 積極心理治療代表了心理治療實踐上的一些重大變化,它拒絕看待心理問題的醫(yī)療模式,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心理問題的過分醫(yī)學化。積極心理學建議采用內在實現(xiàn)傾向的概念模式取而代之。通過把所謂的心理障礙看做我們內心實現(xiàn)傾向受阻程度的表現(xiàn),我們會把不幸和幸福理解為一個連續(xù)體而不是不同的范疇。實現(xiàn)傾向提供了一個同時貫穿精神病學和幸福的整體框架。這并不是說在考慮心理問題時完全拒絕醫(yī)學的方法,一些精神病患者最好由醫(yī)學領域的精神病學家和臨床心理學家來治療,比如,精神分裂癥、雙相情感障礙、癲癇和腦器質性疾病。然而,所有的心理問題最好通過醫(yī)學模式來理解的想法是沒有根據(jù)的。

3.2 社會革新的前奏 所有的療法都形成于一定的社會背景,積極心理治療是當前西方社會背景下的一場革命。西方社會更重視外部價值而不是內部價值,在西方社會,人們大都會產生有關達到經(jīng)濟上的成功和物質財富重要性的內化價值觀,通常,沒有獲得經(jīng)濟成功和物質財富的人不如那些獲得成功的人受尊重。理論上講,來訪者中心療法應該促進一個人遠離物欲橫流的愿望而轉向內部志向。幫助來訪者傾聽他們內心的聲音,探索對他們重要的價值觀,這不符合西方社會重視外部價值的取向。積極心理治療不是關于社會適應而是關于個人發(fā)展,這預示了西方社會價值觀的轉向。

3.3 對治療師自我成長的啟示 積極心理治療提出了治療師訓練程序的問題。當前許多專業(yè)的心理訓練由于強調診斷和技術而誤導了治療師。治療師內心的協(xié)調和建立真正關系的能力更重要。治療師個人的發(fā)展才應該是訓練的核心。

4 結論

積極心理學對心理治療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它基于實現(xiàn)傾向的概念,提出了積極心理治療的方法。積極心理治療并非指某種特定的技術,而是治療者的思想(即治療者的人性觀)。我們關于人性的觀點決定了我們是什么樣的心理治療者。積極心理治療把心理問題看作實現(xiàn)傾向受阻的結果。成為積極心理治療者的關鍵是治療者接受一種觀念:治療者的任務是促進來訪者的實現(xiàn)傾向。這是關于治療的一種具有革命意義的理念,它認為來訪者而不是治療師知道什么是最好的,治療師的任務是幫助來訪者聽到他們自己內心的聲音,消除阻礙患者道路的障礙,剩下的就順其自然,順應患者內部的自我實現(xiàn)力。積極心理治療尚需進一步研究的任務是,趨向成長和發(fā)展的先天傾向和能夠釋放這個內在傾向的社會環(huán)境條件。

[1]俞曉歆,耿文秀,姜永,等.積極心理學在戒毒人員團體輔導中的應用[J].心理科學,2012,35(2):494-497

[2]郭丁榮,任俊,張振新,等.品味:主動用心地感受積極體驗[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7):1262-1271

[3]邱鴻鐘.儒家經(jīng)典《大學》中的積極心理學思想.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J],2008,16(3):354-356

[4]C R Snyder & S J Lopez(Eds.).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M].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5]Seligman M E P.Positive psychology:Fundamental assumptions[J].The Psychologist,2003,16:126-127

[6]周雅,劉翔平.輕微及中度抑郁者的積極自我[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3,19(3):312-318

[7]Joseph S.Client- centered psychotherapy:Why the client knows best[J].The Psychologist,2003,16:304-307

[8]La Guardia J G,Ryan R M,Couchman C E,et al.Within - person variation in security of attachment:A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perspective on attachment,need fulfilment,and well- being[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2000,79:367-384

[9]Sheldon K M,& Kasser T.Goals,congruence,and positive well- being:New empirical validation for humanistic ideas[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1,41:30-50

[10]Sheldon K M,Arndt J,Houser- Marko L.In search of the organismic valuing process:The human tendency to move toward beneficial goal choices[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03,71:835-886

[11]唐家林,李祚山,張小燕.大學生積極心理資本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2,20(7):1105-1108

[12]竇凱,聶衍剛,王玉潔,等.青少年情緒調節(jié)自我效能感與主觀幸福感:情緒調節(jié)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科學,2013,36(1):139-144

[13]王振宏,劉亞,蔣長好.不同趨近動機強度積極情緒對認知控制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45(5):546-555

[14]Rogers C R.The necessary and sufficient conditions of therapeutic personality change[J].Journal of Consulting Psychology,1957,21:95-103

[15]Seligman M E P,Peterson C.Positive clinical psychology.In L G Aspinwall & U.M.Staudinger(Eds.),A psychology of human strengths:Fundamental ques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for a positive psychology[M].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305-317

[16]胡金鳳,孫配貞,鄭雪,等.大學生自我構念與主觀幸福感的關系:自尊與關系和諧的中介效應[J].心理發(fā)展與教育,2012,18(3):314-321

[17]宋佳萌,范會勇.社會支持與主觀幸福感關系的元分析[J].心理科學進展,2013,21(8):1357-1370

[18]楊晶晶,Ariela Lowenstein,Todd Jackson,等.代際團結潛在類別與關系質量對自陳健康及幸福感的影響[J].心理學報,2013,45(7):811-824

[19]曾紅,郭斯萍.“樂”-中國人的主觀幸福感與傳統(tǒng)文化中的幸福觀[J].心理學報,2012,44(7):986-994

[20]Lopez S J,& Snyder C R.(Eds.).Positive psychological assessment:A handbook of models and measures[M].Washington,D C: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2003

[21]Follette W C,Linnerooth P J N,& Ruckstuhl L E.Positive psychology:A clinical behavior analytic perspective[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1,41:102-134

[22]Resnick S,Warmoth A,& Serlin I A.The humanistic psychology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connection:Implications for psychotherapy[J].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2001,41:73-101

[23]鄭小方,陳華蓮.積極心理團體輔導對自殺意念大學生的干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1):64-66

[24]Bretherton R,Orner R.Positive psychotherapy in disguise[J].The Psychologist,2003,16:136-137

猜你喜歡
來訪者心理治療治療師
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來訪者
Chapter 5 An important visitor第五章 一位重要的來訪者
Chapter 1 The beginning of things
心理治療有七大誤區(qū)
放下“應該”,才得自由
2020年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開始招生
上海護理(2019年12期)2019-02-11 07:21:11
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通過世界造口治療師協(xié)會教學評審
上海護理(2017年4期)2017-04-02 18:33:42
淺析壯族巫醫(yī)治病中的心理治療作用
中老年腦溢血患者采用精神護理與心理治療干預的效果觀察
上海國際造口治療師學校第8期課程班即將開始
上海護理(2015年1期)2015-04-03 13:49:20
积石山| 台山市| 嘉峪关市| 长岭县| 改则县| 浙江省| 千阳县| 桐城市| 北流市| 合阳县| 赞皇县| 文登市| 镇巴县| 同江市| 怀集县| 凤山县| 昌宁县| 红河县| 若尔盖县| 顺义区| 曲麻莱县| 元朗区| 金秀| 申扎县| 武隆县| 利津县| 高淳县| 元阳县| 乐陵市| 甘南县| 革吉县| 沁水县| 鄢陵县| 西青区| 当阳市| 绿春县| 五河县| 平邑县| 塔河县| 永春县| 商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