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唐代婦女幾種日常服飾初探

2014-12-03 11:09:30王紹軍
理論月刊 2014年11期
關鍵詞:服飾婦女

王紹軍

(武漢大學 文學院,湖北 武漢 430072)

服飾是人類“衣食住行”的重要組成部分,既是物質(zhì)文明的產(chǎn)物,也是精神文明的成果。自產(chǎn)生的那一天起,服飾已不再是簡單的御寒遮羞的實用功能,人類的知識經(jīng)驗、宗教信仰、時代價值、風俗習慣、審美情趣以及社會角色等等也融入其中,凝聚成服飾文化的豐富內(nèi)涵。唐朝婦女服飾是中國古代最異彩繽紛令人驚艷的,探討唐代婦女多姿多彩的服飾文化,可以直觀地了解唐代文化的多元性及特定人群的精神風貌,認識當時社會的流行現(xiàn)象及社會脈動,揭示當時社會的審美標準、婦女的觀念與政治、社會、經(jīng)濟等環(huán)境的影響,探尋深藏背后的豐富內(nèi)涵。學術界對這一問題的研究業(yè)已積累一定基礎。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1]、日本學者原田淑人《中國服裝史研究》[2]是兩部具有較高水準的服飾史研究開創(chuàng)性著作,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3]詳述婦女妝飾并搭配古物圖片,此三者為研究唐代婦女服飾提供了重要借鑒。孫機《唐代婦女的服裝與化妝》[4]結合文獻與考古發(fā)現(xiàn)梳理唐代婦女服裝上的若干問題。黨煥英《唐代男女服飾及女妝概述》[5]得出唐代婦女服飾領式多樣、女著男裝和胡服盛行的結論。李怡、潘忠泉《唐人心態(tài)與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6]認為李唐皇室固有的胡人心態(tài)、女權意識的崛起及社會審美情趣之變化導致產(chǎn)生貴族女子絢麗多彩的服飾文化。白慧靜《從詩詞描寫中看唐代女性的服飾和審美心態(tài)》[7]運用唐詩詞資料闡述唐代女性服飾華美艷麗、胡化風尚、女著男裝及以露為美的特點。王巧玲《唐代婦女日常服飾與對外文化交流》[8]揭示唐代婦女服飾獨特的時代特色以及涉外文化交流對服飾變化的重大影響。從已有研究來看,相關成果大多偏重于泛泛而談,宏觀有余而微觀不足,尚缺乏深入細致的探究。本文將著力探討唐代婦女幾種典型的日常服飾——襦、衫、裙和半臂,以期獲得唐代婦女服飾某些清晰的認知。

一、抵御霜寒之服—襦

襦是一種上衣?!段骶╇s記》卷1 載:“織成上襦,織成下裳。”[9](P8)上衣可分為長上衣和短上衣,通常是以膝蓋為界?!墩f文解字注》第八篇上“衣部”載:

襦,短衣也?!夺屆酚小胺撮]襦”,有“單襦”,有“要襦”。顏注。《急就篇》曰:“短衣曰襦,自膝以上?!卑瘩嗳艚褚\之短者,袍若今襖之長者。[10]

襦是一種短上衣。唐代婦女穿襦的記載如虞世南《門有車馬客》:“危弦促柱奏巴渝,遺簪墮珥解羅襦。”[11](P473)盧照鄰 《長安古意》:“羅襦寶帶為君解,燕歌趙舞為君開?!保?1](P518)

襦的顏色有紅色,如權德輿《廣陵詩》:“飄飄翠羽薄,掩映紅襦明?!保?1](P3670)張籍《節(jié)婦吟寄東平李司空師道》:“感君纏綿意,系在紅羅襦?!保?1](P4282)有翠色,如李商隱《景陽宮井雙桐》:“翠襦不禁綻,留淚啼天眼。”[11](P6217)有青色,如杜牧《張好好詩》:“雙鬟可高下,才過青羅襦?!保?1](P5940)還有紫色,如岑參《玉門關蓋將軍歌》:“野草繡窠紫羅襦,紅牙縷馬對樗蒱?!保?1](P2058)

襦上裝飾圖案多禽鳥類,有鳳凰、燕、雀鳥、鸚鵡、孔雀、黃鶯、金鷓鴣、雉等。如陸龜蒙《江南秋懷寄華陽山人》:“想象珠襦鳳,追飛翠蕊鶯。”[11](P7168)圖案中有鳳凰、翠鳥和黃鶯,還有珍珠裝飾。白居易《和春深二十首之十八》:“紫排襦上雉,黃帖鬢邊花?!保?1](P5065)裝飾有雉的圖案。

襦上圖案是刺繡上去的,如白居易《秦中吟十首之議婚》:“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保?1](P4674)《繡婦嘆》:“連枝花樣繡羅襦,本擬新年餉小姑?!保?1](P5051)在羅襦上刺繡出連枝花樣。溫庭筠《菩薩蠻》:“新帖繡羅襦,雙雙金鷓鴣?!保?1](P10063)提到在羅襦上刺繡出鷓鴣圖案。

襦較為厚重,為冬季之服,如張籍《吳楚歌詞》:“庭前春鳥啄林聲,紅夾羅襦縫未成?!保?1](P4360)春季的婦女穿著有夾層的襦,顯然用來御寒。吳彩鸞《歌》:“自有繡襦并甲帳,瑤臺不怕雪霜寒。”[11](P9763)因為有繡襦,再也不懼冬日寒冷的霜雪。

二、春夏之著裝—衫

衫是一種上衣,還有稱衫子。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衫子”稱:“自黃帝無衣裳,而女人有尊一之義,故衣裳相連。始皇元年,詔宮人及近侍宮人,皆服衫子,亦曰半衣,蓋取便于侍奉?!保?2](P20)

唐代婦穿著羅衫,如顧非熊《采蓮詞》:“纖手折芙蕖,花灑羅衫濕?!保?1](P5791)韋應物《白沙亭逢吳叟歌》:“龍池宮里上皇時,羅衫寶帶香風吹?!保?1](P2004)杜荀鶴《山中寡婦》:“夫因兵死守蓬茅,麻苧衣衫鬢發(fā)焦?!保?1](P7958)記載了一位穿麻苧衫的寡婦。

衫的服色,有紅、黃、綠、藕、紫等。紅衫如戎昱《閨情》:“寶鏡窺妝影,紅衫裛淚痕?!保?1](P3008)徐賢妃《賦得北方有佳人》:“纖腰宜寶襪,紅衫艷織成?!保?1](P60)黃衫如花蕊夫人《宮詞》:“別色官司御輦家,黃衫束帶臉如花。”[11](P8977)綠衫如溫庭筠《禁火日》:“舞衫萱草綠,春鬢杏花紅。”[11](P9763)藕衫如元稹《白衣裳二首》:“藕絲衫子柳花裙,空著沈香慢火熏?!保?1](P4641)紫衫如張祜《觀楊瑗柘枝》:“紫羅衫宛蹲身處,紅錦靴柔踏節(jié)時?!保?1](P5827)白居易《柘枝妓》:“紅蠟燭移桃葉起,紫羅衫動柘枝來?!保?1](P5844)淡黃衫子,如崔涯《悼妓》:“淡黃衫子渾無色,腸斷丁香畫雀兒?!保?1](P5741)和凝《麥秀兩岐》:“胸雪宜新浴,淡黃衫子裁春谷,異香芬馥?!保?1](P10092)何光遠《鑒誡錄》卷6“戲判作”提到婦女穿著淡紅衫子:“神奇軍背軍官健李紹妻阿鄧乞判改嫁。淡紅衫子赤輝輝,不抹燕脂不畫眉,夫婿背軍緣甚事,女人別嫁欲何為?!保?3](P39)又如敦煌詩歌《柳青娘》:“青絲髻綰臉邊芳,淡紅衫子掩酥胸。”[14](P190)深紅衫子見于徐凝《玩花五首》:“憶得倡樓人送客,深紅衫子影門時?!保?1](P5381)

衫上主要裝飾禽鳥類圖案,如鳳凰、黃鶯、黃鸝等。鳳凰如章孝標《少年行》:“畫榼倒懸鸚鵡嘴,花衫對舞鳳凰文?!保?1](P5756)溫庭筠《舞衣曲》:“蟬衫麟帶壓愁香,偷得鶯簧鎖金縷?!保?1](P6697)除了蟬之外,舞衣上還有金縷繡成的黃鶯。孫光憲《定風波》:“簾拂疏香斷碧絲,淚衫還滴繡黃鸝?!保?1](P10133)衫上繡黃鸝。王建《宮詞一百首》:“羅衫葉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11](P3440)羅衫上有葉、鳳、鵝等圖案。

輕薄是衫的特色,甚至可透肌膚。如權德輿《玉臺體十二首》:“隱映羅衫薄,輕盈玉腕圓?!保?1](P3673)花蕊夫人《宮詞》之八十六:“薄羅衫子透肌膚,夏日初長板閣虛?!保?1](P8976)

著衫在春季或夏季。如段成式《柔卿解籍戲呈飛卿三首》:“郁金種得花茸細,添入春衫領里香?!保?1](P6769)陸龜蒙《洞房怨》:“春衫將別淚,一夜兩難裁?!保?1](P7200)鮑溶《采蓮曲二首》:“夏衫短袖交斜紅,艷歌笑斗新芙蓉,戲魚往聽蓮葉東。”[11](P5526)這三位婦女兩穿春衫,一穿夏衫。

三、雍容華貴的下裳—裙

裙屬于下衣?!夺屆罚骸叭梗律岩?。裙,群也,聯(lián)接群幅也?!保?5](P621)唐代婦女喜好“短襦長裙”的穿著樣式。以穿長裙為美,出現(xiàn)了高腰裙,如周濆《逢鄰女》:“日高鄰女笑相逢,慢束羅裙半露胸。莫向秋池照綠水,參差羞殺白芙蓉?!保?1](P8755)甚至將長裙提束到胸前,如韓偓《余作探使以繚綾手帛子寄賀因而有詩》:“帝臺春盡還東去,卻系裙腰伴雪胸。”[11](P25)把原本在腰部的裙帶提高到胸前腋下。

婦女的裙子通常是上窄下寬,裁剪裙子腰圍時,崇尚細腰,如李商隱《又效江南曲》:“掃黛開宮額,裁裙約楚腰?!保?1](P6205)尹鶚《江城子》提到纖腰:“裙拖碧,步飄香,纖腰束素長?!保?1](P10110)孫棨《題妓王福娘墻》出現(xiàn)裙腰闊的描寫:“東鄰起樣裙腰闊,剩蹙黃金線幾條。”[11](P8328)

唐代婦女非常喜歡長裙,將裙腰提高到胸前,甚至裙長至拖地。如毛文錫《戀情深二》:“玉殿春濃花爛熳,簇神仙伴。羅裙窣地縷黃金,奏清音。”[11](P10085)婦女長裙甚至可以掃到地上,孟浩然《春情》:“坐時衣帶縈纖草,行即裙裾掃落梅。”[11](P1657)毛文錫《贊浦子》:“懶結芙蓉帶,慵拖翡翠裙?!保?1](P10086)尹鶚《江城子》:“裙拖碧,步飄香?!保?1](P10110)孫光憲《思帝鄉(xiāng)》:“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保?1](P10142)裙子下擺還是又寬又長,沈亞之《湘中怨》:“裙袖皆廣尺。”[11](P5583)

唐代婦女喜好輕薄的裙子,如陳子良《新成安樂宮》:“衫薄偏憎日,裙輕更畏風?!保?1](P496)張喬《楊花落》:“寶環(huán)纖手捧更飛,翠羽輕裙承不著。”[11](P7734)這種輕薄的裙子所使用的布料大部分都是絲織品,如綃、羅等。歐陽詹《汝川行》:“輕綃裙露紅羅襪,半蹋金梯倚枝歇?!保?1](P3903)張泌《江城子三》:“窄羅衫子薄羅裙,小腰身,晚妝新。”[11](P10148)毛熙震《浣溪沙五》:“云薄羅裙綬帶長,滿身新裛瑞龍香,翠細斜映艷梅妝?!保?1](P10114)

籠裙是唐代婦女的常見著裝,如顧況《宜城放琴客歌》:“朱弦綠水喧洞房,新妍籠裙云母光?!保?1](P2946)籠裙是一種用來罩在內(nèi)裙之外的外裙。馬縞《中華古今注》卷中“裙襯裙”:

古之前制,衣裳相連。至周文王,令女人服裙,裙上加翟衣,皆以絹為之。始皇元年,宮人令服五色花羅裙,至今禮席有短裙焉。襯裙。隋大業(yè)中,煬帝制五色夾纈花羅裙,以賜宮人及百僚母妻,又制單絲羅,以為花籠裙,常侍宴供奉宮人所服。后又于裙上剪絲鳳綴于縫上,取象古之褕翟。至開元中猶有制焉。[12](P20)

籠裙是一種襯裙,通常使用細薄而半透明的絲織品。白居易《見紫薇花憶微之》:“一叢暗淡將何比?淺碧籠裙襯紫巾?!保?1](P4882)淺色的籠裙襯出紫色?!杜f唐書》卷37《五行志》記載安樂公主所穿著的籠裙是單絲羅所制成:“中宗女安樂公主……蜀川獻單絲碧羅籠裙?!保?6](P1377)籠裙也會用刺繡和印染的技術來裝飾。于鵠《贈碧玉》:“新繡籠裙荳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車。霓裳禁曲無人解,暗問梨園弟子家?!保?1](P3505)在籠裙上刺繡上荳蔻花圖案。薛濤《春郊游眺寄孫處士二首》:“今朝縱目玩芳菲,夾纈籠裙繡地衣。滿袖滿頭兼手把,教人識是看花歸。”[11](P9042)

幅裙是一種多片裙,將多片布帛縫集而成?!墩f文解字注》第七篇下“巾部”:“幅,布帛廣也。”[10](P625)破裙也是一種多片裙,使用兩種以上不同的顏色或布料縫制,又稱為襉裙、間裙和間色裙。唐代婦女的幅裙有六幅、八幅和九幅的。六幅如李群玉《同鄭相并歌姬小飲戲贈》:“裙拖六幅湘江水,鬢挽巫山一段云?!保?1](P6602)孫光憲《思帝鄉(xiāng)》:“六幅羅裙窣地,微行曳碧波?!保?1](P10142)八幅如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之二十七:“青苑紅堂壓瑞云,月明閑宴九陽君。不知昨夜誰先醉,書破明霞八幅裙。”[11](P7351)施肩吾《定情樂》:“敢嗟君不憐,自是命不諧。著破三條裙,卻還雙股釵。感郎雙條脫,新破八幅綃。不惜榆莢錢,買人金步搖。”[11](P5590)九幅如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之八十八:“西漢夫人下太虛,九霞裙幅五云輿。欲將碧字相教示,自解盤囊出素書?!保?1](P7348)

唐朝婦女裙色最流行紅色。韓愈《醉贈張秘書》:“不解文字飲,惟能醉紅裙?!保?1](P3774)紅裙別稱如石榴裙、絳裙、茜裙、蒨裙、血色裙等。

紅裙稱為石榴裙是因為紅色染料提取于石榴花。羅虬《比紅兒詩》:“青絲高綰石榴裙,腸斷當筵酒半醺?!保?1](P2625)石榴裙這種別稱非常盛行,甚至后來成為女性的代稱。武則天《如意娘》:“看朱成碧思紛紛,憔悴支離為憶君。不信比來長下淚,開箱驗取石榴裙?!保?1](P58)劉章《詠蒲鞋》:“吳江浪浸白蒲春,越女初挑一樣新。才自繡窗離玉指,便隨羅襪上香塵。石榴裙下從容久,玳瑁筵前整頓頻?!保?1](P8658)石榴裙主人是平民女子。萬楚《五日觀妓》:“西施謾道浣春紗,碧玉今時斗麗華。眉黛奪將萱草色,紅裙妒殺石榴花。新歌一曲令人艷,醉舞雙眸斂鬢斜。誰道五絲能續(xù)命,卻知今日死君家?!保?1](P1468)穿著石榴裙的是妓女,可見從武后以至平民、妓女,都喜好石榴裙。

紅裙稱作茜裙(蒨裙),跟染料——茜草這種植物有關。茜草屬于茜草科茜草屬,使用其根部的色素,可染出紅色色澤。[17](P29)杜牧《村行》:“春半南陽西,柔桑過村塢。裊裊垂柳風,點點回塘雨。蓑唱牧牛兒,籬窺蒨裙女。半濕解征衫,主人饋雞黍?!保?1](P5948)茜裙和蒨裙大都與少女有關。李遠《黃陵廟詞》:“黃陵廟前莎草春,黃陵女兒蒨裙新。輕舟短棹唱歌去,水遠山長愁殺人?!保?1](P6610)這首詩又作李群玉《黃陵廟》詩,只不過將其中“蒨裙”作“茜裙”?!保?1](P6610)吳融《個人三十韻》:“裊裊復盈盈……斗草茜裙盛。”[11](P3869)李中《溪邊吟》:“鸂鶒雙飛下碧流,蓼花蘋穗正含秋。茜裙二八采蓮去,笑沖微雨上蘭舟?!保?1](P8515)采蓮少女穿著茜裙。李郢《自水口入茶山》:“蒨蒨紅裙好女兒,相偎相倚看人時。使君馬上應含笑,橫把金鞭為詠詩?!保?1](P6854)由茜草這種染料所染出的茜裙和蒨裙,為唐代少女所喜愛。

紅裙也稱絳裙。王涯《宮詞三十首》之二十六:“內(nèi)里松香滿殿聞,四行階下暖氤氳。春深欲取黃金粉,繞樹宮娥著絳裙?!保?1](P3897)楊衡《仙女詞》:“玉京初侍紫皇君,金縷鴛鴦滿絳裙。仙宮一閉無消息,遙結芳心向碧云?!保?1](P5289)

綠裙也是唐代婦女喜好的裙色,別稱翠裙、翠霞裙、翡翠裙、青裙和碧裙等。綠裙如牛希濟《生查子》:“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11](P10092)翠裙如戴叔倫《江干》:“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11](P3083)翡翠裙如戎昱《送零陵妓》:“寶鈿香蛾翡翠裙,裝成掩泣欲行云。”[11](P3022)溫庭筠《南歌子》:“懶拂鴛鴦枕,休縫翡翠裙?!保?1](P1060)碧裙如白居易《江岸梨花》:“梨花有思緣和葉,一樹江頭惱殺君。最似孀閨少年婦,白妝素袖碧紗裙。”[11](P4851)翠霞裙如皮日休《奉和魯望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為說風標曾入夢,上仙初著翠霞裙?!保?1](P7082)曹唐《小游仙詩九十八首》:“東妃閑著翠霞裙,自領笙歌出五云。清思密談誰第一,不過邀取小茅君?!保?1](P7347)劉長卿《湘妃廟》:“苔痕斷珠履,草色帶羅裙?!保?1](P1519)李賀《謝秀才有妾縞練改從于人秀才引留之不得后生感憶座人制詩嘲謝賀復繼四首》之一:“荷絲制機練,竹葉剪花裙?!保?1](P4413)用草、竹葉來形容裙色。

荷裙可能是淡綠色的裙子。如王昌齡《采蓮曲二首》:“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11](P1444)鮑溶《水殿采菱歌》:“美人荷裙芙蓉妝,柔荑縈霧棹龍航?!保?1](P5503)何希堯《操蓮曲》:“荷葉荷裙相映色,聞歌不見采蓮人?!保?1](P5746)

黃裙也是唐代婦女喜歡的著裝,如花蕊夫人《宮詞》:“鹿皮冠子淡黃裙?!保?1](P8979)楊貴妃好服黃裙?!缎绿茣肪?4《五行志》:“天寶初……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近服妖也。時人為之語曰:‘義髻拋河里,黃裙逐水流?!庇钗氖考啊秺y臺記》也有相關記載:“楊貴妃常以假鬢為首飾,而好服黃裙?!保?8](P259)黃裙又稱為緗裙,《釋名》:“緗,桑也,如桑葉初生之色也。”[15](P615)《急就篇》也有說明緗就是黃色,而且是淺黃色?!鞍状艘严?,皆言染繪之色也。郁金,染黃也;湘,淺黃也。半見,言在黃白之間,其色半出不全成也。”[19](P119)李商隱《燕臺四首·夏》:“安得薄霧起緗裙,手接云軿呼太君。”[11](P6233)另外一種黃裙就是郁金裙。杜牧《送容州唐中丞赴鎮(zhèn)》:“燒香翠羽帳,看舞郁金裙。”[11](P5954)李商隱《牡丹》:“垂手亂翻雕玉佩,招腰爭舞郁金裙?!保?1](P6171)

唐代婦女的裙色還有白色、月色、藕色、紫色、藍色等。白裙又稱為縞裙,如韓愈《李花二首》:“長姬香御四羅列,縞裙練帨無等差?!保?1](P3084)白裙還包含練裙,如鮑溶《寄王璠侍御求蜀箋》:“蜀川箋紙彩云初,聞說王家最有馀。野客思將池上學,練裙紅葉不堪書?!保?1](P5537)陸龜蒙《懷楊臺文楊鼎文二秀才》:“重思醉墨縱橫甚,書破羊欣白練裙?!保?1](P7187)陳端《以剡牋贈陳侍詔》:“從知醉里縱橫墨,不到羊欣練白裙?!保?0](P1583)月裙,如王建《霓裳詞十首》:“武皇自送西王母,新?lián)Q霓裳月色裙?!保?1](P3425)紫裙,如盧照鄰《長安古意》:“娼家日暮紫羅裙,清歌一囀口氛氳?!保?1](P518)藕裙,如李賀《天上謠》:“粉霞紅綬藕絲裙,青洲步拾蘭苕春?!保?1](P4399)藍裙,如和凝《何滿子一》:“卻愛藍羅裙子,羨他長束纖腰。”[11](P10090)此外還有柳花裙,李余《臨邛怨》:“藕花衫子柳花裙,多著沈香慢火熏。”[11](P5772)霞裙,如陸龜蒙《奉和襲美太湖詩二十首之上真觀》:“霄裙或霞粲,侍女忽玉姹?!保?1](P7123)韋莊《天仙子四》:“霞裙月帔一群群?!保?1](P10072)白居易《和微之詩二十三首之和送劉道士游天臺》:“霞爛麻姑裙,煙霏子晉裾。”[11](P4982)

唐代婦女裙上多裝飾有鳳凰、鴛鴦和鸚鵡等禽鳥類圖案。鳳凰,如溫庭筠《酒泉子三》:“玉釵斜簪云鬟重,裙上金縷鳳?!保?1](P10062)杜牧《偶呈鄭先輩》:“不語亭亭儼薄妝,畫裙雙鳳郁金香?!保?1](P6014)另牛嶠《菩薩蠻一》:“舞裙香暖金泥鳳,畫梁語燕驚殘夢?!保?1](P10081)金泥即為泥金,泥金就是將極細的金粉和黏金劑拌勻之后,一起繪上或印上織物,泥字可以與印泥的泥字同解。[17](P89)鴛鴦,如李珣《中興樂》:“手尋裙帶鴛鴦?!保?1](P10120)章孝標《貽美人》:“寶髻巧梳金翡翠,羅裙宜著繡鴛鴦?!保?1](P5754)施肩吾《代征婦怨》:“畫裙多淚鴛鴦濕,云鬢慵梳玳瑁垂?!保?1](P5586)朱逵《釵小志》和馮贄《云仙雜記》都有相同的描述,也有提到婢女穿著有鴛鴦圖案的裙衫出現(xiàn)。朱揆《釵小志》“梅妝閣”:“郭元振落梅妝閣,有婢數(shù)十人,客至則拖鴛鴦襭裙衫?!保?1](P253)鸚鵡,如張鷟《詠崔五嫂》:“織成錦繡騏驎兒,判繡裙腰鸚鵡子?!保?1](P10218)其他圖案還有蔓草、豆蔻花和蝴蝶。杜甫《琴臺》:“野花留寶靨,蔓草見羅裙?!保?1](P2442)于鵠《贈碧玉》:“新繡籠裙豆蔻花,路人笑上返金車?!保?1](P3505)蝴蝶如寒山《詩三百三首》:“綴裙金蛺蝶,插髻玉鴛鴦?!保?2](P167)常建《古興》:“石榴裙裾蛺蝶飛,見人不語顰蛾眉?!保?1](P1458)蛺蝶即為蝴蝶。從李時珍《本草綱目》卷40 蟲之二“蛺蝶”可知:“蛺蝶?!视置!队详栯s俎》謂百合花化蝶?!侗睉翡洝分^樹葉化蝶。如《丹青野史》為彩裙化蝶?!保?3](P1512-1513)

四、華麗的“背心”——半臂

“半臂”,是一種穿在襦、衫外的短上衣,有點類似今日的背心。半臂的袖子由短袖演變?yōu)闊o袖,其襟口有對襟,在胸口結帶的,也有套衫式的??墒谌箖?nèi),也可罩在裙外。《事物紀原》卷3“衣裘帶服部”記載:“隋大業(yè)中,內(nèi)官多服半臂,除即長袖也。唐高祖滅其袖,謂之半臂?!保?4](P148)

半臂又稱半袖?!夺屆枳C》卷5《釋衣服》記載:“半袖,其袂半,襦而施袖也。”證明半臂是一種短袖的上衣,穿著在襦外面。有關半袖記載,如張祜《五弦》:“小小月輪中,斜抽半袖紅。”[11](P5812)在唐代婦女之中半袖極為流行。

因為半臂穿著在上衣之外,如同今日的背心,通常質(zhì)料多采用織錦以起御寒作用。因此也有半臂錦或錦半臂的稱呼?!缎绿茣肪?1《地理志》記載揚州即產(chǎn)有半臂錦:

揚州廣陵郡,大都督府?!霖暎航?、銀、銅器、青銅鏡、綿、蕃客袍錦、被錦、半臂錦、獨窠綾、殿額莞席。

半臂被認為是較為厚重的衣服,里面所穿著的上衣,通常也是窄衣窄袖,如韓偓《后魏時相州人作李波小妹歌疑其未備因補之》:“李波小妹字雍容,窄衣短袖蠻錦紅?!保?1](P7838)因半臂穿著在外,所以裝飾也較為華麗,韓偓詩中是錦半臂。李賀《唐兒歌》:“竹馬梢梢搖綠尾,銀鸞睒光踏半臂?!保?1](P4396)半臂之上用銀絲繡鸞鳥裝飾。

唐朝社會風氣開放,婦女地位比較高。婦女不用受到纏足或是保守觀念的壓抑,身心方面有較多的舒展,她們有足夠的空間可以刻意地妝扮自己。在求新求奇的風潮中,唐代婦女服飾的變化日新月異,表現(xiàn)出豐盈、亮麗與豪放之美,其他朝代婦女無法比擬。中國婦女服飾以唐代的格調(diào)最美,更加豐富多彩,質(zhì)料考究,裝飾華麗,造型雍容華貴,是婦女服飾集大成的時代,影響遠達日本。具體而言,唐代婦女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服裝有襦、衫、裙和半臂等。襦和衫為上衣。襦的服色有紅、翠、青、紫等,其上繡有鳳凰、燕、雀、鸚鵡、孔雀、黃鶯、金鷓鴣、雉等禽鳥類圖案。衫的服色有紅、黃、綠、藕、紫等,其上也多繡有禽鳥類圖案,如鳳凰、黃鶯、黃鸝等。襦比較厚重,為冬季抵御霜寒的衣物;衫較為輕薄,乃春夏常服。長裙是當時婦女喜好的著裝,其他款式有籠裙、幅裙、破裙等。紅裙最受歡迎,其次是綠裙,黃裙的追捧者也不少,其他服色有白、月、藕、紫、藍等。裙上圖案主要是禽鳥類,如鳳凰、鴛鴦、燕、孔雀等,還有蔓草、豆蔻花和蝴蝶等植物昆蟲類圖案。半臂是穿在襦、衫外的短上衣,有點類似今日之背心。另有半袖、短袖等稱呼。半臂的袖子由短袖演變?yōu)闊o袖,襟口有對襟,在胸口結帶的,也有套衫式的。既能束在裙內(nèi),也可罩在裙外。因為穿在外面,半臂的裝飾較為華麗,有錦半臂的稱謂??傊?,唐王朝是中國封建社會空前昌盛時期,開創(chuàng)了中國古代歷史一個璀燦奪目的輝煌時代,文化昌盛、經(jīng)濟繁榮,中外交通貿(mào)易發(fā)達。唐代文化繼承魏晉南北朝中原文化與周邊民族文化近兩百年的交匯融合,兼容并蓄、廣采博收。豐富的文化交流和開放的社會風尚促成唐代婦女服飾文化前所未有的絢麗面貌,成為中國古代服飾文化中最精彩也最豐富的篇章。

[1]沈從文.中國古代服飾研究[M].香港:商務印書館香港分館,1981.

[2]原田淑人.中國服裝史研究[M].常任俠等譯.合肥:黃山書社,1988.

[3]周汛,高春明.中國歷代婦女妝飾[M].上海:學林出版社,香港:三聯(lián)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88.

[4]孫機.唐代婦女的服裝與化妝[J].文物,1984,(4).

[5]黨煥英.唐代男女服飾及女妝概述[J].文博,1996,(2).

[6]李怡,潘忠泉.唐人心態(tài)與唐代貴族女子服飾文化[J].中華女子學院學報,2003,(4).

[7]白慧靜.從詩詞描寫中看唐代女性的服飾和審美心態(tài)[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07,(11).

[8]王巧玲.唐代婦女日常服飾與對外文化交流[J].浙江萬里學院學報,2008,(1).

[9]〔晉〕葛洪.西京雜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5.

[10]〔晉〕許慎撰,〔清〕段玉裁注,許惟賢整理.說文解字注[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11]〔清〕彭定求.全唐詩[M].北京:中華書局,1960.

[12]〔五代〕馬縞.中華古今注[A].叢書集成初編本[M].

[13]〔五代〕何光遠.鑒誡錄[A].叢書集初編本[M].

[14]任半塘.敦煌歌辭總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5]〔漢〕劉熙撰,〔清〕畢沅疏.釋名疏證[A].續(xù)修四庫全書本第0189 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6]〔五代〕劉昫.舊唐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5.

[17]趙豐.中國絲綢藝術史[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

[18]〔唐〕宇文士及.妝臺記[A].蟲天子“香艷從書”本[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19]〔漢〕史游.急就篇[M].長沙:岳麓書社,1989.

[20]陳尚君.全唐詩補編[M].北京:中華書局,1992.

[21]〔唐〕朱揆.釵小志[A].蟲天子“香艷從書”本[M].北京:團結出版社,2005.

[22]〔唐〕寒山撰,項楚注.寒山詩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0.

[23]〔明〕李時珍.本草綱目[M].北京:華夏出版社,2008.

[24]〔宋〕高承撰,李果訂.事物紀原[M].北京:中華書局,1989.

猜你喜歡
服飾婦女
動物“闖”入服飾界
漳浦縣婦聯(lián)走訪慰問“兩癌”貧困婦女
海峽姐妹(2020年8期)2020-11-17 16:44:58
聽諸子百家講“服飾穿搭”
學生天地(2020年22期)2020-06-09 03:07:44
雪人的服飾
如何提升婦女獲得感——陜西婦聯(lián)持續(xù)深化改革
當代陜西(2018年24期)2019-01-21 01:24:24
冬季服飾
服飾之美——高華村
當代婦女的工作
視野(2017年4期)2017-02-15 19:33:28
《婦女法》也要治未病等9則
海峽姐妹(2015年3期)2015-02-27 15:09:57
強奸罪立法和執(zhí)法中對婦女的性別歧視
永州市| 田林县| 四会市| 南漳县| 大兴区| 修水县| 张掖市| 简阳市| 晋中市| 晴隆县| 交口县| 上高县| 北流市| 新源县| 肥东县| 泰州市| 通榆县| 绥化市| 长岛县| 青阳县| 明水县| 时尚| 渝北区| 胶州市| 凤山市| 富宁县| 永济市| 桓台县| 永德县| 大连市| 五家渠市| 竹溪县| 清徐县| 松潘县| 和硕县| 普宁市| 伊通| 长治县| 青铜峡市| 福安市| 江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