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自主性游戲在幼兒的啟蒙教育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生動活潑的教學內容和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學習興趣,還能發(fā)掘幼兒的潛力。本文結合幼兒園音樂教學實踐經(jīng)驗,對開展自主學習,培養(yǎng)幼兒探索興趣的教學措施進行了簡要論述,對如何有效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提高幼兒的自主能力提出一些建議。
關鍵詞:幼兒;自主性游戲;興趣
游戲是幼兒教學中的基本活動。自主性游戲顧名思義,是幼兒自主進行的游戲。在音樂教育中,自主性游戲即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音樂環(huán)境中,幼兒開展自主學習和自主活動,以增強其主動性、探索性和創(chuàng)造性。這并非是“放羊式”的游戲教育,而是在有一定音樂知識或者對音樂環(huán)境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形成的,讓幼兒自愿參與,自主活動,教師進行一定的輔導,共同完成游戲活動,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和創(chuàng)造性。
一、建立良好的音樂認知基礎
要建立良好的音樂認知基礎,就需要在日常生活或者游戲中培養(yǎng)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帶領他們探索與音樂相關的人和事物。如與幼兒接觸最為緊密的步履聲、風聲、雨聲、讀書聲、鳥叫聲、汽車笛聲、下課鈴聲、飛機飛過的聲音、風吹樹葉的聲音等等。這能讓幼兒察覺生活中的音樂元素,對生活中的事物具有音樂的敏感度,從而使得音樂與幼兒更加親近。
此外,在日常的教學中,也可以利用一些音樂,讓教師與幼兒一起學習各種音樂知識。比如在“誰的耳朵靈”的游戲活動中,讓幼兒模仿教師發(fā)出的各種聲音,包括拍手聲、跺腳聲、跳動聲、嗓音等。完成這之后還可以逐漸增加難度,讓幼兒隔著板子或者教師來辨別是哪個幼兒在說話。以這樣不同形式的游戲方法奠定幼兒對自主性游戲的認識基礎,培養(yǎng)幼兒的傾聽能力和主動性。
二、創(chuàng)設良好的自主游戲環(huán)境
在開展自主性游戲之前,需要教師做全方位的準備。包括角色的劃分、游戲室的布置、是否大小班級串聯(lián)、游戲材料準備、游戲環(huán)節(jié)制訂等。其中場景不同,游戲的設置也將不同。如在戶外時,大班、小班的串聯(lián)式自主游戲模式可能效果更佳,大班的幼兒可以幫助中班的幼兒,中班的幼兒又能幫助小班的幼兒,以此達到大帶小的良性效果,大的給小的講解“這些是什么音樂”“是什么發(fā)出的聲音”“這些東西能發(fā)出什么聲音”等。同時,這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強學生的自主能力和協(xié)作能力。而在特定的活動空間如音樂房中開展活動時,就需要教師對活動的范圍進行一定的限制,根據(jù)課堂教學要達到的目標進行引導式的活動設置,讓每一個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主動性而不是整個活動都自由自在。
三、創(chuàng)新自主性游戲的活動形式
現(xiàn)在的幼兒音樂教學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室內、室外的聯(lián)動性教學方式應用較多。從活動的組織形式來看,又主要有與大自然接觸的戶外活動和跨班式的互動活動兩種形式應用最為廣泛。從活動的表現(xiàn)形式來看,在幼兒音樂教育中,主要有聽、看、奏、演等幾種形式??傊?,要開展好一次自主性游戲,需要從各個方面進行考慮,使得幼兒真正體驗到參與活動的快樂和獲得成功的喜悅。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幼兒參加活動的興趣與信心,達到培養(yǎng)探索興趣的目的。例如:可借助六一兒童節(jié)或者節(jié)慶活動,借助跨版的形式邀請幼兒一起表演節(jié)目。節(jié)目形式除了傳統(tǒng)的歌舞外,還可以表演時裝秀、小型音樂劇、小型話劇等。同時,還可以讓幼兒與教師一起錄制簡短的MV,一起設計音樂海報等。
四、利用有效提問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能力
首先,問題設計不能太深奧,太難,一定要符合他們的理解能力和理解水平。
其次,圍繞主題進行問題設計。例如:在游戲中可引入幼兒喜歡的動畫片《喜羊羊與灰太狼》或者《熊出沒》的場景或者音樂。播放歌曲后,可提出:“這是什么歌?。俊薄澳銈兿矚g里面誰的聲音?。俊?,讓幼兒展開討論,提出自我的看法。在這個活動中,教師不僅可以讓幼兒自主模仿動畫片人物的聲音,扮演自己喜歡的角色,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還可演奏動畫片中的音樂,以激起幼兒對教師的崇敬之情,方便日后教學的開展。
再次,所有的問題都要具有開放性的特性,這樣才能讓幼兒有自主思考、探究和交流的空間。如在《誰是灰太狼》的音樂游戲中,在幼兒回答完自己的喜好之后,教師可以繼續(xù)追問:“如果將你喜歡的角色由你親自來表演,你愿意么?”這樣就使得幼兒從被動地接受問題成為了游戲的主角、游戲的掌控者。而此時,只要有一個幼兒可以表演,就會帶動其他的幼兒一起參與到游戲中來。這種層層遞進的提問方式,既可以輔導幼兒回答問題,也可以在音樂游戲問題的回答過程中讓教師更加了解幼兒的喜好,幫助游戲內容和游戲形式的選擇與應用。
最后,在幼兒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要進行合理的回應,以適當?shù)姆绞浇舆^來再拋出去。前文中所提到的追問是一種形式,另一種形式就是教師對幼兒的回答以肢體表演、音樂演奏的方式進行方式。例如:在《小烏鴉愛媽媽》的游戲中,很多幼兒可能會因為年紀太小或者性格內向不愿意進行動作表演。此時,教師就需要加入到表演中來,同時還要給進行表演的幼兒加以贊賞和鼓勵,指導他們進行表演,讓幼兒在游戲的過程中學會分享,在交流的過程中學會回應。
參考文獻:
[1]黃瑾.學前兒童音樂教育(修訂版)[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
[2]朱君莉.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教師提問藝術[J].素教教師,2011(1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