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良
(黑龍江省蠶蜂技術指導總站,150090)
水稻是不嚴格的自花授粉作物,約有3~5%是異花授粉,水稻是風媒花,水稻在自體授粉時,雄蕊的花藥會破裂,花粉相當細小,會隨風力、稻的搖擺,落到隔壁的雌蕊柱頭上,變成異花授粉。一般情況下,它的揚花與授粉是一起進行的。為了提高水稻授粉機率,減少水稻空癟率,提高水稻品質和水稻產量,根據(jù)蜜蜂能夠幫助植物授粉的特點,在2012年進行水稻蜜蜂授粉試驗。通過對水稻花上利用蜜蜂采蜜次數(shù)及強度對水稻產量、籽粒品質的影響,來找到大田水稻的最佳配置,為農民在花期科學利用蜜蜂為水稻授粉提供依據(jù)。
時間:2012年8月1~8日。
地點:通河縣通河鎮(zhèn)樺樹村有機水稻種植基地。
GSM定位:緯度46.026;經(jīng)度128.76;海拔113.79m。
水稻品種:東農428。
授粉蜜蜂品種:意蜂。
試驗地選擇在通河縣通河鎮(zhèn)樺樹村有機水稻種植基地,該基地占地面積3000畝,是通河鎮(zhèn)的標準化水稻生產示范區(qū),岔林河從村西而過,岔林河灌渠成為水稻種植的水源,水質為山泉水,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地勢平坦,土壤為黑炭土,重金屬含量低,富含有機質,周圍沒有大型工廠,空氣無污染,是有機食品生產的理想之地。在生產過程中,水稻全部施用有機肥,除草靠控制水層和人工除草,不使用化學除草劑,不使用高毒農藥防治病蟲害,大多采用頻譜殺蟲燈,二化螟誘捕劑撲殺害蟲。為蜜蜂授粉提供優(yōu)良的環(huán)境。
在試驗區(qū)搭建長50 m,寬30 m,高3 m的木質框架,用紗網(wǎng)封閉,防止蜜蜂外逃,內設溫度計、空氣濕度計,留有觀察門,便于觀測。試驗區(qū)內放蜜蜂一箱,自水稻揚花期前3天將蜜蜂放入試驗區(qū),在揚花期結束后3天將蜂箱取出,在不同時期采集相應的數(shù)據(jù)。
通過試驗和認真的田間跟蹤調查,測得以下試驗數(shù)據(jù),詳見附表如下:
由以下四圖可以看出,在試驗區(qū)域里,我們每個區(qū)取3個樣,進行實地采集數(shù)據(jù),具體采集數(shù)據(jù)綜合平均如下,試驗區(qū):平方米穗數(shù)429.1,每穗粒數(shù)77.7,飽籽率90.1%,千粒重27.5 g,畝產量519.4 kg;對照區(qū):平方米穗數(shù)411.5,每穗粒數(shù)74.7,飽籽率89.3%,千粒重27.5 g,畝產量478.9 kg。經(jīng)過對在實驗區(qū)和對比區(qū)采集的數(shù)據(jù)對比,可以看出5項調查對比指標中,有4項指標試驗區(qū)高于對照區(qū),1項持平,其中每平米穗數(shù)平均多9.4穗,每穗粒數(shù)平列多3粒,飽滿率高0.8%,畝產增加40.5 kg,增產率為7.8%。
表2 水稻蜜蜂授粉項目測產表
表1 水稻蜜蜂授粉強度調查記錄表
通過以上對比試驗得出結論:通過蜜蜂授粉,水稻畝產增加40.5 kg,提高水稻產量7.8%,畝增加收入405元。該項目是一項可行的生物增產技術,既解決了水稻增產,農民增收的問題,又解決了蜂農增收的問題,是一舉兩得好項目。
由表2數(shù)據(jù)繪制圖表如下:
圖1 水稻蜜蜂授粉項目測產表(平方米穗數(shù))
圖2 水稻蜜蜂授粉項目測產表(粒數(shù)/穗)
圖3 水稻蜜蜂授粉項目測產表(飽籽率)
圖4 水稻蜜蜂授粉項目測產表(畝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