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中國國家旅游》雜志的封面選用的是吐魯番盆地東緣庫木塔格沙漠的風(fēng)景。在維吾爾語中,“庫木”是沙,“塔格”是山,顧名思義,不難想見這里地貌的險峻荒涼。但是鄯善縣境內(nèi)的這片沙漠又有一個鮮明的特色:在它北部的邊緣上,一大片綠洲與它相鄰接。沙漠與綠洲之間的邊界在這里非常清晰,一邊是雄渾起伏的浩瀚沙海,一邊則是滿目秀色的綠洲勝境,其間的界限斬截分明,幾乎毫無過渡。當(dāng)?shù)嘏笥迅嬖V我們的報道者,因為地勢與風(fēng)向的原因,沙漠始終沒有再向北擴(kuò)張。在這條纖細(xì)的邊界兩側(cè),黃色與翠綠,干旱荒涼與秀麗旖旎多年來一直彼此對峙、毗鄰并存。
看著同事們從庫木塔格沙漠帶回的照片,我一面贊嘆此間景觀的壯美,一面又不由暗自尋思:當(dāng)?shù)氐亩ň诱唛L年見證著這一幕黃沙和綠洲間的對峙,他們的生活與心靈世界又將受到怎樣的塑造?所謂一方水土一方人,沿海居民諳熟的是與海洋相處的智慧,他們對待世界的方式無疑迥異于逐水草而居的沙漠游牧部落;與這二者相比,綠洲居民或許自有其獨特的幸福和煩惱。
1935年,日本哲學(xué)家和辻哲郎發(fā)表了《風(fēng)土》一書,其中探究的是地理、氣候條件對民族精神的塑造性力量。按照和辻的分類,中國、日本、東南亞處于“季風(fēng)地帶”,受夏季濕熱的季風(fēng)影響,這里的民眾不易與自然抗?fàn)?,通常采取忍受與順從的生命態(tài)度。第二類風(fēng)土類型則是沙漠地帶,干燥是這里的本質(zhì)特征,能否爭得水源事關(guān)生死;因此生活在沙漠中的人,不僅要善于抗?fàn)幾鲬?zhàn),而且崇尚集體行動,性格堅強果敢。最后,歐洲人大多居住在夏季干燥、冬季濕潤的牧場地帶,溫順而有條理的風(fēng)土孕育出崇尚自由與理性的文明。
對于這種季風(fēng)地帶-沙漠地帶-牧場地帶的三分法來說,“綠洲”恐怕構(gòu)成了一個有點尷尬的難題:這個地帶的居民,究竟是會像沙漠游牧者一樣剛毅堅忍,還是會像居住在風(fēng)調(diào)雨順的牧場地帶的民眾那樣明快、理性呢?——對此有興趣的讀者,不妨從我們的封面報道《亞洲之心吐魯番》中尋找答案。這里我能透露的只是:回京后,在向我們形容葡萄架與坎兒井、木卡姆與石窟壁畫藝術(shù)的故鄉(xiāng)時,我們的同事使用最頻繁的詞就是“豐富”二字。就像沙漠與綠洲毗鄰并存的奇景一樣,人們在吐魯番生活的方式也是鮮明、熱烈、多層次的。來自綠洲的豐饒與來自沙漠的爽朗相互參照,彼此滲透,都呈現(xiàn)在人們明亮的面孔上、誠摯的言語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