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穎梅 曾樂飛 莊劍偉 謝寶明 張 強
暨南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黃埔中醫(yī)醫(yī)院
廣州市黃埔區(qū)中醫(yī)醫(yī)院,廣東 廣州 510700
圖1 軸位CT顯示病變僅累及左側上頜竇,竇腔內密度增高。
圖2 冠狀位CT顯示病變累及兩側上頜竇及兩側篩竇,粘膜增厚,竇腔縮小,左側上頜竇內可見團塊狀鈣化灶,左側上頜竇竇口擴大。
圖3 冠狀位CT顯示病變累及左側上頜竇,其內密度增高,可見散在點狀鈣化,左側上頜竇竇壁骨質增厚。
近年來,霉菌性鼻竇炎的發(fā)現(xiàn)逐漸增多,其臨床雖有一些特殊,但大部分仍與一般的炎癥、腫瘤有相似的表現(xiàn),有時難以鑒別,并且其治療方法與腫瘤和一般炎癥相差較大,因此,與二者的鑒別十分重要。本文收集一組我院自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23例經(jīng)臨床、手術病理證實的霉菌性鼻竇炎病例,對其臨床及CT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提高對該病的CT征象的認識。
1.1 臨床資料 本組23例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齡25~60歲,平均48歲;病史6個月至13年。主要臨床癥狀有:頭暈、頭痛11例,鼻塞17例,膿涕15例,鼻涕帶血9例,嗅覺減退2例,有7例具有使用免疫抑制劑病史2~5個月。
1.2 CT檢查方法 全部病例均采用荷蘭飛利浦MX4000Dudl型雙排螺旋CT掃描機掃描,8例平掃,15例增強,15冠狀位掃描,8例軸位掃描。掃描參數(shù):掃描范圍包括上頜竇至額竇,層厚2.5mm、層間距2.5mm、骨算法重建(窗寬1500~3000Hu、窗位150~300Hu),觀察軟組織選用(窗寬80Hu、窗位35Hu)。用骨窗及軟組織窗觀察病變的位置、形態(tài)、范圍、密度及竇壁骨質改變情況。
2.1 CT表現(xiàn)
2.1.1 病變部位及范圍:所有23例均累及上頜竇。僅累及單側上頜竇病變17例(74%,17/23)(圖1);雙側上頜竇病變4例(17%,4/23);累及上頜竇并蝶竇、篩竇或額竇6例(26%,6/23)(圖2)。
2.1.2 病變鼻竇的密度:竇腔變窄、密度增高19例;粘膜不規(guī)則增厚4例。病變密度高于軟組織,不均勻,CT平均值65Hu;病變內見鈣化20例,CT值約為105~210Hu(圖2、圖3)。
2.1.3 竇腔形態(tài):竇腔縮小12例(圖2、圖3);上頜竇自然竇口擴大8例(圖2),合并有OMC異常的有12例(鼻中隔偏曲5例;中或下鼻甲肥厚4例;氣化中鼻甲2例;Haller氣房1例)。
竇壁骨質改變:骨質增厚15例(圖3);骨質破壞8例。
2.2 手術所見 本組23例患者均行手術治療。術中發(fā)現(xiàn)上頜竇粘膜增厚14例;膿性分泌物11例;息肉樣變5例;囊腫3例;上頜竇灰黑色霉菌塊12例;白色干酪性腫物4例。病理提示:曲霉菌病15例,毛霉菌病5例,隱球菌病3例。
在正常情況下副鼻竇是無菌的,然而任何原因引起副鼻竇竇腔內正常環(huán)境改變,使之有利于霉菌生長,或是遇到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免疫力下降均可造成霉菌性副鼻竇炎的發(fā)生[1]。本組病例23例中有7例使用免疫抑制劑2~5個月病史。有12例合并有鼻中隔偏曲(5例)、中下鼻甲肥大(4例)、氣化中鼻甲(2例)、Haller氣房(1例)的OMC異常。本組資料表明,OMC異常及使用免疫抑制劑是引起霉菌性鼻竇炎的主要原因[2]。
霉菌性鼻竇炎一般分為非侵襲性和侵襲性[3],前者病變僅局限于粘膜;后者侵襲感染侵入粘膜血管形成血栓,可致粘膜及竇壁骨質改變。
本組患者病程長短不一,臨床表現(xiàn)頭痛、鼻塞、鼻涕增多或涕中帶血、嗅覺減退等,與普通慢性副鼻竇炎、鼻竇炎相似度很高,從上述情況看臨床早期診斷較為困難,誤診較高。
霉菌性副鼻竇炎的CT表現(xiàn)除了具有普通鼻竇炎的表現(xiàn)外,還具以下的特征:鼻旁竇內軟組織密度影內可見散在特征性的條片狀或斑點狀高密度的鈣化區(qū),是壞死區(qū)域鐵和鈣沉積所致[4]。與霉菌性鼻竇炎相比,普通細菌性鼻竇炎雙側多見,并可累及多個鼻竇,常伴有粘膜增厚及積液(可見氣液平面),鈣化少見,如有鈣化也常位于病變周邊,周邊骨質偶見骨質硬化,無骨質破壞,多伴有鼻甲肥大及鼻竇息肉等炎癥性改變,單側發(fā)病時常能發(fā)現(xiàn)中鼻道變異和竇口阻塞等情況。而霉菌性鼻竇炎的上頜竇的自然竇口擴大,單側單個竇腔發(fā)病多見,常見上頜竇,竇壁增厚、竇腔縮小[5];若侵襲性霉菌性鼻竇炎可見骨質破壞,多見于上頜竇內側壁,這要與上頜竇癌鑒別,上頜竇癌的竇腔內軟組織團塊影較為局限,密度相對均勻,鈣化比較少見,部分腫瘤亦有鈣化,呈粗大條片狀、環(huán)狀,而霉菌性炎 高密度為小砂粒狀、小團狀,腫瘤骨質破壞以溶骨性為主,無明顯骨質增生,形式多樣,如融雪狀、蟲蝕狀、虛線狀或大范圍骨質消失,骨破壞區(qū)尚可殘存碎骨片;霉菌性鼻竇炎的骨質破壞為局限性,多數(shù)伴骨質增生[6];腫瘤有明顯的占位效應,竇腔常有明顯擴大,而霉菌性鼻竇炎竇腔形態(tài)改變輕,并可見竇腔縮小,腫瘤可侵犯鄰近結構及遠處轉移。
1.李蕾,苗重昌,周勝利.霉菌性鼻竇炎的CT和MRI表現(xiàn).臨床放射學雜志頭頸部影像學,2011;26(1):22-24.
2.周松.鼻內鏡下治療真菌性鼻竇炎43例體會.中國醫(yī)刊,2011; 46(6): 43-44.
3.阿孜肯,衛(wèi)列斯,哈納提,金克斯.霉菌性鼻竇炎的CT特征性表現(xiàn)與其診斷價值.現(xiàn)代醫(yī)用影像學,2012;21(2):98-100.
4.鄭曉琳,王承緣.霉菌性鼻竇炎的CT診斷(附8例分析).臨床放射學雜志,1996;15(4):214-216.
5.李茂美,李國棟,楊峰.MSCT在真菌性鼻竇炎診斷中的應用.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影像學雜志,2013; 11(2):225-226.
6.張文,宋斌,齊敏.霉菌性鼻竇炎的CT診斷.實用放射學雜志,2007;23(9):117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