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
一、英語學困生
讓每個學生都對英語感興趣,都能學好英語是英語教師的理想。可是,實際教學工作中教師又常常不得不面對一些不喜歡英語害怕學英語甚至討厭英語的學生,我們可以把他們通稱做“英語學困生”。根據(jù)筆者的觀察,“英語學困生”可以大致分為:抑郁型、急躁型、孤獨型、自卑型、焦慮型幾種類型。這幾種類型只是大概的分類,而非界限分明。不少英語學困生會同時表現(xiàn)出以上幾種特點,這些特點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學習者所處的不同學習階段,伴隨著老師、家長和同伴的不同影響而隨時變化。
二、英語教師的責任
1.思想教育。英語課是一門語言課,也是工具課,教師不僅要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更重要的是培養(yǎng)人,使這些受教育者既有豐富的語言文化知識,又有崇高的思想品質(zhì),才能更好地學習西方發(fā)達國家的科學知識。因此,英語教學應該包含豐富的教育性。
(1)善用教材內(nèi)容。英語教材中體現(xiàn)助人為樂、尊老愛幼、文明禮貌等的內(nèi)容隨處可見。這些看似很平常的課文,教師如果善于在課堂上向?qū)W生滲透道德品質(zhì)教育,巧妙點撥,及時引導,學生就會受到鼓勵,從而不斷提高他們自強、自立的思想覺悟。
(2)利用課外活動。教師要組織英語興趣小組,定期安排學生活動,并選擇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如讓學生幫助退休教師干家務,然后以“我愛老師”為題進行會話;讓學生幫助交警值勤,然后以“老人問路”為題進行交談;結(jié)合“國慶”節(jié),以“我們偉大的祖國”為題,組織學生進行演講,這些都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針對學生的問題。在教學中,許多學習的苦惱困擾著后進生,造成他們反常的心態(tài)和扭曲的性格,如不及時解決會影響這些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有些后進生感到學英語無用,因而產(chǎn)生厭學思想,教師可用馬克思在五十多歲學俄語的典型事例對學生進行教育,然后再用簡單的英語說一遍,使學生感到教師不是在訓斥,而是真心關(guān)心愛護他們。通過這些教育會大大地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勇氣。
2.氣氛營造
(1)多種手段,創(chuàng)建英語學習的客觀環(huán)境。環(huán)境對學生的心理影響很大,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不僅給人以舒適、整潔、美觀的感覺,還會使學生產(chǎn)生良好的學習動機,使他們情緒飽滿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如讓語音語調(diào)好的學生每天下午進行英語廣播,或播放英文歌曲。這樣,不僅使學生的才華得到了發(fā)揮,還能烘托熱烈的英語學習氛圍。
(2)溝通情感,改善學生的心理環(huán)境。建立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必要條件,是調(diào)動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前提,也是教師傳授知識的橋梁和潤滑劑。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愛心來感化學生,經(jīng)常關(guān)心、鼓勵學生,向?qū)W生傾注愛心,與學生建立平等和諧的合作關(guān)系。對優(yōu)等生和后進生都要尊重他們的人格,一視同仁。尤其對后進生的態(tài)度,要特別慎重,要“動之以情”,切忌冷嘲熱諷,而應多給一些贊揚、鼓勵。教師耐心細致的育人精神會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效果,使他們從內(nèi)心產(chǎn)生對教師的好感、敬愛和信賴,會在師生之間架起持久的情感橋梁。這種融洽的師生關(guān)系可以點燃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之火,激發(fā)出濃厚的教學效果,如泰戈爾所言,不是錘的打擊,而是水的載歌載舞,使鵝卵石日臻完美。
(3)精心備課,營造和諧的課堂氣氛。課堂教學氛圍應該輕松愉快,活潑有序,由于英語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英語技能形成要依賴于大量的課堂活動。如果課堂氣氛過于嚴肅呆板,會使學生思想上產(chǎn)生一種無形的壓力,從而抑制大腦皮層的活動,阻礙學生的主動活動和思維過程;如果教學氣氛過于松散雜亂,則會導致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無法完成教學任務,無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和要求結(jié)果。因此,教師要善于控制課堂氣氛,善于捕捉學生的情緒變化,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活潑的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敢于開口、樂于開口講英語,活躍思維,才能成功地進行大量的課堂實踐活動,學生才會展示自己的才華,推動自身修養(yǎng)的發(fā)展。
(4)創(chuàng)造機會,讓學生體會成功的快樂。“學習心理”指出,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加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鼓起進一步追求成功的努力。給后進生提供成功的機會尤其重要,例如,提問他們有把握的問題,鼓勵他們先在小組中進行朗讀、對話、表演……成功后在全班亮相,借以表揚他們,從而樹立“我也能學好英語”的信心。
3.教法改進
(1)增加課堂趣味性。單一陳舊的教法會使學生學習情緒低下,感到學習無動力。而中學生具有好動、好玩、好奇、好勝的特點。他們的情緒、情感和學習積極性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興趣,這就需要教師結(jié)合教材內(nèi)容不斷改變英語教法,不斷使學生感到學習的樂趣。如利用實物、簡筆畫進行英語對話教學,這樣直觀、形象地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圍繞英語話題進行交流,具有實用性;教學形式可采用討論式、自學式、表演式、對話式,讓他們?nèi)巳藚⑴c,人人受教育。
(2)培養(yǎng)學生自主性。以前,一些教師采取“一言堂”“滿堂灌”的教法,使學生被動學習,壓抑了學生的潛能,阻礙了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要做好矯治工作,教師必須做到:第一,讓學生不斷地進行多向語言交流傳遞;第二,對學生進行英語學法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
(3)恰當利用多媒體。因地制宜地動用投影儀、電視、CAI多媒體等設備增加課堂教學的科技含量。這種聲、光、影視的效果同時出現(xiàn),既生動又形象,把枯燥無味的英語變成鮮活、有趣的語言文化,從而提高了課堂效益。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要改變一個人的態(tài)度不是件容易的事,需要智慧和足夠的耐心,絕不能急于求成。思想教育、氣氛營造和教法改進配合運用,不但需要對癥下藥,而且還要像老中醫(yī)看病一樣隨時換藥方。藥用對了,又夠了必要的療程,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