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程理念具有豐富的思想性和科學性。經(jīng)過幾年的教學實踐與反思,深感新課程內涵的深遠意義。在數(shù)學教學中,評價應建立多元化的目標,關注學生個性與潛能的發(fā)展。但在具體的過程中遇到了諸多問題與困惑,如:授課課時、授課順序安排等問題。
關鍵詞:新課程;多元化;實踐;困惑
筆者從事高中數(shù)學新課程的教學歷時多年。真可謂是在探索中前進,不過,總的來說,整體把握高中教學新課程,可以使我們清楚地認識到高中數(shù)學的主要脈絡,但每位教師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如授課課時、授課順序安排等問題上出現(xiàn)了知識脈絡和邏輯認識上的交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幾個問題提出來,我們一起來探討。
【困惑一】必修一第一章“函數(shù)”與必修五“不等式”的關系
在必修一中講了函數(shù)及其函數(shù)性質方面的應用,函數(shù)通常與方程、不等式、算法等內容之間有橫向的聯(lián)系和縱向的深入。重視圖形在數(shù)學學習中的作用,挖掘函數(shù)圖象對函數(shù)概念和性質的理解,其基本的應用就是解決函數(shù)的定義域、值域、單調、對稱等。對于二次函數(shù)來說就涉及二次不等式與二次方程根的存在性和根的個數(shù)的問題與判斷,難免會涉及大量的不等式問題,如恒成立問題,存在性問題等。而不等式的解法尤其是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應用問題又安排在后面的必修五中。所以像這樣的問題,我們在教學中該怎么辦?
【解決辦法一】為了讓教師有所適從,讓師生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我的想法是:第一章集合學習后,立即給學生介紹有關不等式的內容,尤其是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及其應用,結合九年級學習的二次函數(shù)、二次方程,即三個二次的關系進行深入的學習研究。這樣的話,我想學生學習起來可能就會順暢些,并且在知識體系的構建上應更具科學性。
【困惑二】初等函數(shù)中第一章“任意角三角函數(shù)”與第三章“三角恒等變換”的關系
必修四第一章任意角的三角函數(shù)到三角函數(shù)的圖象和性質,在應用中,必須用到有關和(差)角公式,而恰恰是把和(差)角的正,余弦,正切公式及其使用,半角公式變形等各個方面的應用內容安排在第三章,在角的正、余弦和正切,尤其對于形如y=Asin(ωx+φ)和y=Acos(ωx+φ)型圖象與性質及其應用中,通常題目的設置上往往會涉及對y=asinα+bcosα型結構化簡,這就使我們在
第一章中有關三角函數(shù)性質的應用和拓展中,由于缺乏知識而被動。那么,我們在教學中怎樣才能更好地拓展知識,系統(tǒng)地整理、歸納它呢?
【解決辦法二】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把第一章和第三章結合起來學習,也就是先學習全部的公式及恒等變換的思想與方法,再系統(tǒng)地探究其性質,一方面,學生接受起來容易些;另一方面,在理解、梳理及應用中更系統(tǒng)和科學。
【困惑三】概率與方法數(shù)的問題
在必修三第三章中介紹了概率的概念及其兩類模型:(1)古典概型;(2)幾何概型。在古典概型問題中,對于基本事件的理解在教學中是一大難點,簡單的問題,學生容易理解與把握,對于涉及元素較多時,理解并非易事,比如:“甲、乙、丙、丁等十人站隊
①甲乙都站在邊上,②甲或乙站在邊上,③甲和乙相鄰,分別求以上三類事件發(fā)生的概率?”事實上,這個問題在舊人教版教學中是一個簡單問題,而在新課標教學中,引導學生用枚舉法或樹狀結構圖和列表法解決問題,元素較少時還可以算,否則,再附加條件,就不方便了。那么,就這樣的問題,我們會有更好的辦法嗎?
【解決辦法三】我在教學過程中是這樣處理的,首先給學生介紹了兩個計數(shù)原理,這是這一部分知識的主要思想和依據(jù),最起碼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問題分類,什么樣的問題分步,然后適當?shù)亟榻B排列和組合的知識,這樣就會大大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
總之,我認為,為了高考,課堂上要多講一點,條理一些,多補充一點,單元測試卷不宜太簡單,太簡單了沒有練習的價值,而且學生也可能會驕傲,不想再多下工夫了;但課堂上不能講得太多、太難,這樣有很多學生根本就接受不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與積極性會受到嚴重挫傷。我們要講求實用性,學生能夠準確地應用知識,并能應用所學方法解決問題是我們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季素月.中學生數(shù)學能力培養(yǎng)研究.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作者簡介:呂世平,男,生于1977年4月,1999年8月參加工作,在甘肅西和縣第二中學任教,中學一級教師,一直擔任高中數(shù)學教學工作和班級管理工作,學科成績顯著,一直探索教育教學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