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用可
淮水以南,長江下游,有個有著二千五百年歷史的文化古城———揚州。這里四季分明,山水青蔥,魚米豐盈,古往今來孕育了無數(shù)的巨商富賈, 也誕生了無數(shù)的文英武杰。像大家耳熟能詳?shù)墓缕w全唐的張若虛,一代文宗阮元,聲名遠播的揚州八怪等。 更遑論那些在這座古城留下芳躅和名篇的李白、杜牧、姜夔、歐陽修、蘇東坡,以及在這兒灑下熱血, 震驚史冊的史可法…… 他們像一顆顆璀璨的星斗, 把這座城市點綴得格外耀眼。而在這些星斗之中,有一顆星, 或許在中國文學史中沒有他們矚目,然而,他以他獨特的一面,在中國對聯(lián)史上,留下了不可或缺的一頁。他是被稱為民國聯(lián)圣的———方爾謙。
方爾謙,字地山,又字無隅,別署大方,一八七一年誕生在揚州的一個書香世家,父親方沛森為清朝同治丁卯科舉人, 多年來在地方上執(zhí)掌教諭。 方爾謙有個比他小三歲的弟弟方澤山, 兄弟倆自小在父親的教諭之下,治經(jīng)學、研辭章,并擅書法、金石、 古籍版本諸學, 自小在當?shù)丶搭H有才名,齊名文壇,時稱『二方』。 而方爾謙猶雅好古錢幣,善制聯(lián)語。其聯(lián)語往往脫口而出且又精妙無比,膾炙一時。著名畫家張大千的秘書馮幼衡,于《大千居士談對聯(lián)》一文中說:『他(指方)的聯(lián)對功夫,就算不是空前,也屬絕后。 』北大著名歷史教授周一良先生,評其聯(lián)云:『先生善詩詞,尤善于聯(lián),雅言俗諺,情文相生,信口而成,聞者驚服,人稱聯(lián)圣。 』
清末民初,信息遠不如今日通暢便捷,被稱為『聯(lián)圣』的可能也非止某一人,如寫下昆明大觀樓長聯(lián),號稱『天下第一長聯(lián)』的云南昆明孫髯也曾被稱為『聯(lián)圣』。 其實云南昆明大觀樓聯(lián)不過一百八十字, 比此聯(lián)長的不在少數(shù), 如岳陽君山屈原湘妃祠聯(lián)四百零八字, 都江堰青城山天師洞聯(lián)三百九十四字,武漢黃鶴樓聯(lián)三百五十字,杭州彭玉麟祠聯(lián)三百一十六字, 衡山南岳大廟聯(lián)三百零八字。 真正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是江津臨江城樓聯(lián),有一千六百一十二字,作者乃四川江津人鐘云舫, 鐘云舫也被世人稱作過『聯(lián)圣』。 他一生撰有各類楹聯(lián)近四千副,且有一千六百一十二字的『天下第一長聯(lián)』,堪稱『百世無匹』。 雖然方爾謙留下的楹聯(lián)沒有這么多。不過,方爾謙寫聯(lián)與諸多楹聯(lián)家不同, 他的楹聯(lián)寫作已融入其日常生活, 并與之緊密相連。 舉凡日常交流,來往應答,乃至請柬信函,常常用聯(lián)語表述,且出口成聯(lián),敏捷過人,這大概是他被號為『聯(lián)圣』的原因之一。
方地山十六歲以精研蒙古史提選撥貢生。無意仕途,于光緒十五年(一八八九)出門遠游, 就館授徒謀生。 后任京師大學堂(北京大學前身)教授。一九一五年赴天津,為《津報》主撰社論,詞意精整。不僅文史學養(yǎng)深厚,且工聯(lián)語,長于詩詞。 『戊戌變法』后,常于報端發(fā)表評論,抨擊袁世凱。 袁為籠絡(luò)其心, 延聘他為兒子袁克文的家庭教師。 方、袁兩家遂成世交。 方爾謙的很多聯(lián)作, 因此也和袁克文以及那段生活經(jīng)歷有關(guān)。
方地山的敏捷,自小就可見一斑。 少年方地山入黌宮后, 去鎮(zhèn)江焦山游玩,焦山上有座四面佛, 主持知是江東神童后,有意考他,要他為四面佛題副對聯(lián),方地山不假思索,信口而吟:
面面皆空,佛也須有靠背;
高高在上,人到此要回頭。
意象超拔而富蘊佛理,令主持詫異不已,并傳為一段美談。
方地山的聯(lián)吟得敏捷,然聯(lián)語卻不因敏捷而潦草,往往都蘊含典故,且運用恰切。 方地山入袁家為西席后,袁世凱對他極為尊重,逢年過節(jié)頻致問候,節(jié)儀頗豐。一年年終,袁府宴請慕僚并問及『方師爺是否回家過年』時,方地山口占一聯(lián):
出有車,食有魚,當代孟嘗能客我;
金未盡,裘未敝,今年蘇季不還家。
巧用戰(zhàn)國時期馮諼與蘇秦的典故,既奉承了老袁(比之為孟嘗君),又夸耀了自己(自比蘇秦),史事新用,毫不牽強附會。滿座叫好。 袁世凱聽得高興,當即以五百金相贈。
又一次,方地山應朋友之邀聚會吃海鮮,酒至半酣,旁人早已備好筆硯,座中客人紛紛請他書寫對聯(lián), 他也毫不推辭,有求即應。 有某名士在一旁見了頓生妒意,夾槍弄棒地冷嘲熱諷, 譏誚他有辱斯文。方地山聽罷不慍不怒,只是淡淡一笑,提筆而聯(lián),讓某名士羞愧難當:
安知鳳凰不如我;
且食蛤蜊休問天。
『鳳凰不如我』典出《寒號鳥》。 而《寒號鳥》源于元末明初文學家陶宗儀所著《南村輟耕錄· 卷十五》。 文中記載: 『五臺山有鳥,名寒號,四足、有肉翅,不能飛,其糞即五靈脂。 當盛夏時,文采絢爛,乃自鳴曰「鳳凰不如我」。 比至深冬嚴寒之際,毛羽脫落,索然如彀雛,遂自嗚曰「得過且過」?!呵沂掣蝌邸坏涑觥赌鲜贰?王融傳》。 『(融)詣王僧佑,因遇沉昭略,未相識。昭略屢顧盼,謂主人曰: 「是何年少? 」融殊不平,謂曰: 「仆出于扶桑,入于湯谷,照耀天下,誰云不知,而卿此問? 」昭略云: 「不知許事,且食蛤蜊。 」』后用以指姑置不問。
典故信手拈來,非腹中豐厚者安能如此?
聯(lián)語在民國以前,因未能和詩詞賦一樣,成為科舉考試的考試科目,因為歷來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而列為小道,成為游戲筆墨或者僅為應制所用。 方地山文名顯于當時,且聯(lián)語亦為時人推崇,想必前來求贈之人不在少數(shù),方地山于文人圈內(nèi),也免不了各種應酬,所以,綜觀周一良先生《郊叟曝言》一書收集的方地山對聯(lián),百分之八十以
上者為各類題贈聯(lián)。然就這些題贈聯(lián),亦可看出方地山的性情和筆力。先看賀聯(lián)部分,例:
賀張同亮、王揖唐女結(jié)婚:
清河勛閥, 瑯琊世家, 配合都能稽舊事;
諸葛大名, 龍川才氣, 說來卻好賀新郎。
《張氏南軒族譜》記述:『吾族本黃帝后裔,始祖為弓正,封清河,賜姓張,此郡所自治也。 』故『清河』指張姓,瑯琊王氏中國古代最知名的家族之一。故瑯琊指代王姓。諸葛與龍川皆名亮。 賀聯(lián)巧妙地融合雙方的姓,和新郎的名,吉祥而喜慶。
賀羅韻玲、馬文季結(jié)婚:
玉驄馬,少年場,白眉世家,一代文宗傳季子;
金叵羅,合歡酒,黃花門第,三秋韻事斗玲瓏。
玉驄馬,一種名馬,白眉,馬姓之典。出《三國志· 馬良傳》: 蜀漢馬良, 字季常,眉有白毛,才華出眾,兄五人,皆以『常』字為名。 鄉(xiāng)諺云: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唤鹭狭_,酒杯名。 馬文季,桐城派古文家馬其昶之子,有才名。羅韻玲,善藝菊。兩人九月結(jié)婚,故曰: 『黃花門第』、『三秋韻事』。 此聯(lián)切人、切事、切時、切景,韻味無
窮。
分聯(lián)敘說中不知不覺嵌上新婚夫婦姓名,不露斧痕。 且對仗細部精致: 『玉』對『金』『白』對『黃』,雖是應制,絲毫不見馬虎,且筆力雄健。
方地山與袁克文是兒女親家,方之女方慶根,嫁袁克文之子袁家嘏。 其時,方曾作一聯(lián):
兩小無猜,一個古泉先下定;
萬方多難,三杯淡酒便成婚。
上聯(lián)謂兩家子女從小親近, 訂婚從簡,僅相互交換了一枚古幣(方與袁都有收藏古錢幣的愛好)。 下聯(lián)謂當時國家多難,婚事便移風易俗,喝幾杯淡酒成親了事。 但聯(lián)語在平淡之中極見匠心。 寫『古泉』不寫『古錢』,『泉』與『酒』使對仗更工,也更古雅?!簝尚o猜』典出李白《長干行》:『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
猜。
』而『四方多難』則出于杜甫《登樓》: 『四方多難此登臨。 』全聯(lián)引典自然,尤以婚事與國事相連,不請『三媒六證』表現(xiàn)了方地山不隨流俗的一面。
賀方澤山五十生日壽對:
我去年及端午歸來, 吃面看龍船,兩宅兒孫爭跳躍;
君生日與中秋相近, 滿盤堆月餅,百年兄弟幾團圓。
方地山生日五月初四日,方澤山生日八月初六日。 上聯(lián)寫去年方地山過生日時情形,下聯(lián)從方澤山生日時間落筆,寫到中秋和月餅,以及團圓意。既述及兄弟情義又綰合壽聯(lián)要義。
和慶賀聯(lián)相對的挽聯(lián), 也占了方地山遺存下來的聯(lián)語的一大部分, 這里僅舉幾例, 如:
挽何秋輦(一九一零年):
能行萬里路,更通百國書,無怪群公,必使班超鎮(zhèn)西域;
凄絕玉門關(guān),鳴咽隴頭水,早知今日,不如何遜在揚州。
何彥昇,字秋輦,甘肅布政使,宣統(tǒng)二年(一九一零)授新疆巡撫,未到任而卒。上聯(lián)將為官西部甘肅的何秋輦比作出使西域的班超,下聯(lián)則是挽聯(lián)一格,玉門關(guān)、隴頭水切合甘肅,何遜且『何』姓??芍^面面俱到而感情誠摯。
一九一六年, 袁世凱在萬眾唾罵中病死,方地山受袁世凱恩眷甚多,而袁世凱卻被時人目為歷史的罪人, 處在這樣一個兩難的境地,方地山的挽聯(lián)云:
誦瓊樓風雨之時,南國皆知公有子;
憶便殿笑談相對,北來未以我為臣。
上聯(lián)指寒云勸阻其父稱帝詩句『莫到瓊樓最上層』。下聯(lián)寫出了他和袁世凱的特殊關(guān)系,也表明他對袁世凱的隆遇深恩,縈繞在心,難釋于懷。但又表明自己的清白:『未以我為臣』,分寸拿捏恰到好處。
氫動力汽車主要借助氫燃料與空氣發(fā)生化學反應,在提供動力的同時,也有效避免了環(huán)境污染,是一種優(yōu)勢非常明顯的新能源汽車產(chǎn)品。但是,氫燃料電池價格較高,氫燃料儲存和運輸難度較大,氫氣需要通過電解水或應用天然氣來制作獲取,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消耗了寶貴的能源,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觀念不符。
方地山是袁克文的老師, 兩人關(guān)系極親密,又為兒女親家。一九三一年三月,袁克文患猩紅熱,年甫四十即去世,方地山悲慟欲絕,揮淚撰聯(lián):
誰識李嶠真才子;
不見田疇古世雄。
李嶠是初唐時期與王勃、 楊迥齊名的風流才子,其品性高雅、才思敏捷,是后人所稱道的文章宿耆; 田疇是三國時期的隱逸高士,此人好讀書,善擊劍,適逢董卓之亂,他率宗族及附從數(shù)百人避入深山之中,躬耕養(yǎng)親,百姓望風歸順,數(shù)年間聚至五千余眾。 這副挽聯(lián)以李嶠、田疇的典故設(shè)譬,僅用了寥寥十四個字,便將袁克文的處境、際遇與其秉賦、操守之間存在著巨大差異,及其給他本人所帶來的內(nèi)心沖突刻畫得入木三分,且極富文采,實可謂是對這個出生于貴胄之家而又聰明絕頂風流才子的『蓋棺論定』。
挽胞弟方澤山聯(lián):
君毋難為弟,我真難為兄,豈獨當時科甲;
生未及同居,死不及同穴,可憐最后家書。
上聯(lián)指兄弟同時考取秀才事。 化用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德行》:『元方難為兄,季方難為弟?!患缺磉_了兄弟情義,又以元方季方相類比,而就『二方』的才名來說,也的確可以相當。下聯(lián)則直抒痛惜之意,讓人讀后亦生唏噓。至于對仗和疊字這些文字技巧,已屬小技耳。
方地山為人疏狂, 尤喜狎妓攜游,在他留下的聯(lián)語中,有不少嵌名聯(lián)是贈給青樓女子的,但在其調(diào)侃戲謔之中仍不失妙語天成,珠聯(lián)璧合,且亦能寄情遣興,寫出真性情。 如:
此別莫吞聲,須知淮水東邊,依然舊月;
暫來還是客,分付夕陽西下,留住殘紅。
其時月紅將嫁,泣而送之。 既有才子柳三變(柳永)之詞《雨霖鈴》,又有佳人杜麗娘《牡丹亭》之語。
某妓女藝名『大姑』,方地山贈聯(lián)曰:
大抵浮生若夢;
姑從此處消魂。
將『大姑』二字巧妙嵌于聯(lián)首,而且內(nèi)容貼切。
另一妓女藝名古怪,叫『馬掌』,他寫道:
馬上琵琶千古恨;
掌中歌舞一聲輕。
上聯(lián)隱喻王昭君的千古奇恨,下聯(lián)用趙飛燕的故事,馬掌本身很難聽的名字,就這么被化腐朽為神奇了。
方地山與妓女朱花君同為揚州人,且同時背鄉(xiāng)離井,客居北京,故贈聯(lián)曰:
花開堪折直須折;
君問歸期未有期。
巧用杜秋娘與李義山的成句,且暗含夫唱婦隨,及時行樂的意思。
妓女『少卿』求聯(lián),他贈聯(lián)曰:
少之時戒之在色;
卿不死孤不得安。
既嵌了對方名,又道了眼前事。
贈妓女『來?!宦?lián):
去去還來,臨去想來來怕去;
天天求福,愿天賜福福齊天。
有妓女藝名叫『如意』的:
都道我不如歸去;
試問卿于意云何?
俏皮有趣,曲筆寫盡風月場上韻致。
妓女藝名『來喜』,他寫的是:
來是空言,且借酒杯澆塊壘;
喜而不寐,坐看明月照嬋娟。
有情有景,情景交融,且用蘇東坡詞意。
另有妓女藝名取得惡俗的,比如一個叫『烏肉』的,方地山寫道:
烏衣子弟偏憐汝;
肉食公侯總為卿。
對聯(lián)不僅嵌名恰當之好, 而且道出世間及不平之事。 上聯(lián)借用唐劉禹錫《烏衣巷》詩,下聯(lián)『肉食公侯』與上聯(lián)『烏衣子弟』對仗呼應,盡寓深意———『偏憐汝』、『總為卿』。
這些雖都是贈妓女,然文字清雅,意含憐花惜玉,盡顯才子風流。
方地山性格的落拓不羈, 也同時從他的自題聯(lián)中體現(xiàn)。 方地山自青年時代起便不求仕進,不治生業(yè),且又有錢便花,家無余帑,更兼恃才傲物、放蕩任性,而鬻字求售亦向無定例,以致老來生計艱難,時常為衣食所虞。 晚年曾寫一副春聯(lián)以記己哀:
埋愁無地,淚眼看天,嘆事事都如昨日;
剪紙為花,摶泥作果,又匆匆過了一年。
讀來不得不令人唏噓感嘆。 但他始終安貧樂道,不改初衷,曾有自題聯(lián)云:
捐四品官,無地皮可刮;
賃三間屋,以天足自娛。
『天足』,指方地山夫人未纏足,稱大腳夫人。 聯(lián)語詼諧有致,諧趣中自見其性情。又書聯(lián)一副貼于自家門楣:
說破廊風雪甚么, 不五鼎烹當五鼎食;
有醇酒婦人足矣, 先天下樂后天下憂。
其生平操守,由此可略見一斑。
除這些題贈聯(lián)外,方地山亦有一些寫風物景觀的聯(lián)作。
題張園戲臺:
說清風明月,不值文錢,終覺荒涼非世界;
聚綠女紅男,同消萬古,暫時歌舞即升平。
題中原公司戲臺:
貨別賥分,到最上頭都是戲;
朝歌暮舞,看真好手慢登臺。
玉壺春茶樓:
恨無茅屋三椽,閑來賞雨;
惟有冰心一片,相與談天。
題明湖春:
明眼怕看人,萬事思量惟酒好;
湖邊能醉日,一春不惜買花錢。
吳恭亨《對聯(lián)話》卷二曰: 『嵌字亦能不著痕跡,故佳。 』房地山聯(lián)達此境地。
題亦樂園:
亦有酒,亦有肴,相將入座;
樂以歌,樂以舞,乃可窺園。
題春華樓:
年少當知努力愛;
酒酣不覺置身高。
上聯(lián)含『春華』意,下聯(lián)隱去『樓』字。
題荷蓮:
風廊消受三更月;
水殿婆娑一味涼。
方地山作聯(lián)一般隨寫隨扔,散佚不少。北大教授周一良先生, 童年時曾到方先生家里,摹寫方所藏的甲骨文字,并為方所推許。 方曾題聯(lián)于當時尚是少年的周一良:
生小便能通鳥篆;
閑來每天說龜藏。
或許正是基于這一因緣, 又出于對方地山的尊崇和對古典文學的挽救, 周一良先生不計心力, 收集方地山在天津就職的《天津月報》,從中收錄方地山的聯(lián)語,并從方地山的親戚處, 搜錄方聯(lián)語凡一百八十余副。本文所示的聯(lián)語,皆出自其中,因行文所限,亦只淺析了極少的一部分,可謂是冰山之一角。
方地山出生于文化底蘊深厚、 于當時堪稱富甲一方、名流匯集的揚州,且出生于書香世家,其父極重教諭,加之方地山天資聰穎,飽讀博覽,這些為他打下了堅實的學養(yǎng)基礎(chǔ)。這也是他后來能脫口成章的根源。其時又值戊戌變法、袁世凱奪權(quán)、軍閥混戰(zhàn)時期,社會的動蕩,讓他對社會失望,轉(zhuǎn)而放浪形骸,兼與袁世凱次子袁克文的交往,使他更侵染了名士習氣,放曠、風流、豪邁、不羈,這從他的贈妓女系列和自題系列中可見一斑。 然,其為人放浪形骸,骨子里卻是磊落方正的誠篤君子, 這從他的一首詞里可以看出來:『歸所夢江都, 乞糴誰輸,年來大事不糊涂…… 』。所以他能在袁世凱氣焰正盛時,明辨是非而遠離政事,在親朋好友前,流露其真實情感。這些從他諸多的贈聯(lián)中可以體驗他溫情的一面。 這是一個典型的古文人的形象。
而他的聯(lián)語,時而筆致清雅,時而溫良醇厚,時而放浪諧趣,可以清晰地看到方地山的個性風貌, 也可以窺見那個時代的影跡。而今天我們重新翻檢這些聯(lián)語的時候,與其是在讀某個人, 不如說在讀這個人生活的背景以及他賴以生存的時代。 這是個靜態(tài)和動態(tài)相結(jié)合的綜合體。因為無論誰,他的文學創(chuàng)作,除了自身的學養(yǎng)個性以外,無疑都會受他之前時代的文人和文化的影響,也會受當代習性和風氣的影響,同時對后來者產(chǎn)生著影響。放到整個對聯(lián)史中,這一個個的人, 就是串起整個對聯(lián)史的一顆顆珠子,他,他們在那個特定的位置,必然地帶著那個時代的烙印。所以,當我們在摩挲這一顆顆珠子時, 會為他們所呈現(xiàn)出的各色形態(tài),所散發(fā)出的各色光彩而吸引,而感嘆。同時我們也不得不沉思和反問我們自己,在我們的時代位置中,又會以怎樣的形態(tài),怎樣的色彩呈現(xiàn)給后來者?這或許是品讀聯(lián)圣的聯(lián)語之余, 帶給我的另一種思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