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詩語
[摘 要]先哲們,可以說是整個華夏民族對于美的追求和維護從上古時期起,一直貫穿著國人的歷史?!秷虻洹分械摹懊馈痹谟诿孔置烤渲校蝻@或隱,這里只是舉其一隅一觀,“美”并非是夏季的暴雨,來勢洶洶,鋪天蓋地,而如春天的輕柔細雨,潤物無聲,需要一分閑適,兩分安然,三分專注之情去品味。
[關鍵詞]仁;德;君德
《孔叢子·論書》載:子夏問《書》大義,子曰:“吾于《帝典》見堯舜之圣焉,……故《帝典》(1)可以觀美,……通斯七者,則《書》之大義舉矣?!盵1]在《韓詩外傳》和《尚書大傳》中均有相似之說(為何不直接引用《尚書大傳》《孔叢子》,晚出,故有<大禹謨><益稷>等偽作摻雜其間)。
首先何謂“美”:美,甘也,甘者五味之一,五味之美皆曰甘。引申凡好者皆謂之美。再美從羊,從大羊,在六畜生給膳也,故美與善同義。[2]此外還有《辭?!方忉尀?,“美”一是指才德和品質的好,《管子·五行》:“人與天調,然后天地之美生?!倍侵干剖潞秃檬?。三是指好的風尚,《南史·宋武帝紀》:“淳風美化,盈塞區(qū)宇?!盵3]依此來解釋“《堯典》可以觀美”不難理解,回到提出這個觀念的主體上,也就是以孔子的角度來理解:孔子的美學觀點是以“仁”為核心的,那么《帝典》中必是體現(xiàn)了“仁”的思想內涵。
首先來品讀《堯典》之美。《中庸》子曰:“夫政也者,故為政在人……取仁者,人也,親親為大?!盵4]孔子謂施政因以德,修德以仁?!秷虻洹罚骸霸蝗艋诺蹐?,曰放勛,欽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讓,光被四表,格于上下。”是言堯有欽、明、文、思之四德。是乃“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也。堯有仁之德,且行仁之事,施仁之教?!翱嗣骺〉?,以親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協(xié)和萬邦?!眻蛎骺〉轮浚弥孕薪袒?。先親其九族,九族蒙化,進而章明百姓之官。諸侯、百官皆有禮儀,顯明于表,才能調和天下萬邦,施教由近及遠。此謂“仁者人也,親親為大”。堯親九族也是為百姓、萬邦做好表率,若疏其骨肉至親,而親余人之骨肉,或是先親百姓、萬邦再親九族,既不違近遠之次,還不合乎人之常性。親近之人都不能調和,近人都不了解你、親近你、愛戴你,又豈能教化于百姓、萬邦,最終天下眾民皆受化于上,風俗大和。這也是《辭?!丰尅懊馈敝^好的風尚矣。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蓋無私心,然后好惡當于理,程子所謂“得其公正”是也。游酢曰:“好善而惡惡,天下之同情,然人每失其正者,心有所系而不能自克也。惟仁者無私心,所以能好惡也?!比收哂幸活w理智而公義的心,能夠較為客觀公正地判別善惡,好善惡惡,主持公道。堯帝在任羲、和敬授人時之后,又復求賢人,欲用之。帝曰:“疇咨若時登庸?”放齊曰:“胤子朱啟明?!钡墼唬骸坝?!嚚訟,可乎?”……“咨!四岳,湯湯洪水方割,蕩蕩懷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咨,有能俾乂?”僉曰:“於!鯀哉?!钡墼唬骸坝?!咈哉,方命圮族。”鯀性很戾,若用之行事,則毀敗善類,故不可用。但下文:帝曰,“往,欽哉!”為何堯又做出相悖的舉動?馬融云:“堯以大圣,知時運當然。人力所不能治,下民其咨,亦當憂勞,屈己之是,從人之非,遂用于鯀。”[5]堯既知鯀之德行不善,但是水患當疾,而朝中余人不及鯀,只能用鯀,所以鯀治水九載,乃經三考,而功用不成,則放退之?!秷虻洹份d:“九載,績用弗成?!眻虻劬哂腥实?,任賢審人能以大局之利為重,能屈己之是,從人之非。不以私利和欲念從己之是,屈人之非。
總觀《堯典》之君德、仁行和善政,可用孔子之言以括之:“凡為天下國家有九經,曰:修身也,尊賢也,親親也,敬大臣也,體群臣也,子庶民也,來百工也,柔遠人也,懷諸侯也。”(《中庸》第十九章)再有《論語》載,子張問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從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惡,斯可以從政矣?!弊訌堅唬骸昂沃^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貪,泰而不驕,威而不猛?!保ā墩撜Z·堯曰》)堯、舜二帝懷仁德、敷仁政,而天下咸服、光被四表,協(xié)和萬邦。
立足于當代,最廣泛、最具號召力的當是十八大報告提出的“美麗中國”的概念,它的主旨是山要綠起來,人要富起來。是為了充分展示中國人文神韻的豐富文化內容,展示中國方方面面的內容。報告提出,要把生態(tài)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xiàn)中華民族永續(xù)發(fā)展。這是個如此恢宏、豐富而令全民向往的藍圖,可是這也面臨范圍廣,歷時久的難題。更不能忽視的是對于占中國人口大半部分的農民朋友來說,這幅藍圖會不會只是懸在半空的漂亮蛋糕,摸不著嘗不到呢?如何讓這個概念轉為實踐并且深化到社會的各個階層和群體,讓越來越多的人為其添磚加瓦呢?還是得從細小的入手吧,以小聚大,小亦能毀大。“千里之提毀于蟻穴”,《尚書·旅獒》載:“不矜細行,終累大德。為山九刃,功虧一簣?!陛p忽小物,積害毀大,勸誡君子慎其微,為人如此,做事亦然。這就不禁聯(lián)想到兒時練習薄后面印有的“五講四美”,這在往前推不就是古時孩童們搖頭晃腦、齊聲吟誦的《弟子規(guī)》嗎?現(xiàn)在想來是那么的平實、親切,卻又意味深刻??墒嵌急蝗藗冊谇笮隆⑶笏俚淖非笾卸唛w,如果建設美麗中國的國人沒有基本的品行修養(yǎng),那這座美麗的大廈依何拔地而起,就算有雄厚經濟資源做支持,試想沒有穩(wěn)固根基的高樓大廈能支撐多久。
參考文獻:
[1]轉引自王培元主編:《中華大典·先秦經傳·書》,鳳凰出版社,55頁
[2]段玉裁:《段氏說文解字注》,文化圖書公司,民國71年2月版,153頁
[3]《辭?!废聝?,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12月版,2078頁
[4]朱熹撰:《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中華書局,2012年5月版,29頁。本文所引《論語》、《中庸》皆出自此書。
[5]孔安國撰,孔穎達正義:《尚書正義》,上海古籍出版社,2102年5月版,56頁。本文所引《書》之語皆出自此書。
注釋:
(1)注:《尚書大傳》中作《堯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