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晨
(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湖北武漢 430056)
金沙江特大橋是溪洛渡水電站對外交通公路專用線的控制工程,孔跨布置為2×30 m預應力混凝土簡支組合箱梁(橋面連續(xù))+(87+158+87)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gòu)+1聯(lián)6×30 m預應力混凝土先簡支后連續(xù)組合箱梁,橋面布置為0.5 m防撞墻+9.0 m~10.0 m行車道+0.5 m防撞墻,主橋最高處距離地面約80 m。
橋梁全長579.0 m,其中引橋長247.0 m,主橋全長332.0 m。橋面全寬10 m~11 m。橋梁總面積5 833 m2。
本文主要介紹主橋(87+158+87)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gòu)梁部計算。
1)道路等級:汽車專用二級公路。
2)計算行車速度:40 km/h。
3)設計荷載:汽—超20級。
4)驗算荷載:掛—250(計算圖式見圖1)。設計規(guī)定掛車通行時,限制速度5 km/h,并沿橋梁中線居中行駛,同時不得有其他車輛上橋。掛車車輪著地寬度:縱向0.2 m,橫向0.5 m。
圖1 掛車荷載布置圖
5)橋面寬度。
a.直線上 0.5 m(防撞護欄)+9.0 m(行車道)+0.5 m(防撞護欄),橋梁總寬度10.0 m(主橋均位于直線上);
b.圓曲線上橋梁內(nèi)側(cè)加寬1.0 m;
c.緩和曲線段加寬采用高次拋物線過渡;
d.橋臺與路基同寬:直線上10.5 m,曲線上 11.5 m。
6)設計洪水頻率:1/100;驗算洪水頻率:1/300。
7)向家壩水庫回水位380.00 m。
8)地震基本烈度:按8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0.20g,動反應譜特征周期0.4 s)設計。
9)場地土Ⅱ類。
箱梁采用單箱單室截面,箱頂寬10 m,底寬6.5 m,兩側(cè)懸臂長1.75 m。橋面橫坡系1.5%人字坡,由箱梁頂板厚度調(diào)整。箱梁中心處頂板厚度為0.30 m,懸臂根部厚度為0.65 m,底板厚0.3 m ~0.8 m,腹板厚0.3 m ~0.8 m。梁端縱向 0.70 m 范圍內(nèi),箱梁頂板加厚至0.65 m,并在0.90 m范圍內(nèi)過渡到正常板厚。主橋立面簡圖見圖2。
圖2 主橋立面簡圖(單位:cm)
主墩處支點梁高8.2 m(箱梁懸臂端外側(cè)至梁底),主跨跨中及邊跨端部現(xiàn)澆段梁高3.4 m(箱梁懸臂端外側(cè)至梁底),箱梁下緣曲線為 1.6 次拋物線,曲線方程 Y= -0.004 903 097 00X1.6(支點處及跨中處箱梁構(gòu)造見圖3,圖4)。
圖3 支點截面(單位:cm)
圖4 跨中截面(單位:cm)
箱梁梁端各設一道端橫隔板,厚1.6 m;兩主墩墩壁附近各設兩道厚1.2 m的中橫隔板,隔板中心距4.8 m。中橫隔板設寬1.2 m、高1.6 m 的過人洞,端橫隔板設寬 1.2 m、高 1.3 m 的過人洞。
箱梁根部底板設φ10 cm排水孔,各梁段腹板設φ10 cm通風孔。
1)混凝土。
合龍段:50號微膨脹混凝土;
其余梁段:50號混凝土;
孔道壓漿:50號微膨脹水泥漿;
主橋墩身:40號混凝土;
主橋承臺:25號混凝土;
主橋鉆孔樁:水下25號混凝土。
2)預應力體系。
頂板T束采用19φj15.24 mm鋼絞線,配用群錨M15-19錨具錨固,采用內(nèi)徑100 mm塑料波紋管成孔。腹板鋼束及連續(xù)鋼束均采用15φj15.24 mm鋼絞線,配用群錨M15-15錨具錨固,采用內(nèi)徑100 mm塑料波紋管成孔。
橫向預應力鋼束采用3φj15.24 mm鋼絞線,配用 BM15-3,BM15-3P扁錨錨固,采用內(nèi)徑60 mm×20 mm塑料扁形波紋管成孔,鋼束間距75 cm左右,單端張拉,張拉端與錨固端交錯布置,錨下控制張拉應力
豎向預應力及0號段橫隔板橫向預應力鋼筋采用JL800精軋螺紋鋼筋,彈性模量 Eg=2.0 ×105MPa,屈服強度 R0.2≥800 MPa,鋼筋直徑32 mm,配用JLM-32錨具錨固,采用內(nèi)徑50 mm塑料波紋管成孔,錨下控制張拉應力。0號~14號梁段每側(cè)腹板按雙排設置,其余梁段按單排設置。
主橋縱、橫、豎向預應力孔道壓漿均采用真空灌漿工藝。
箱梁按三向預應力體系設計,按平面桿系有限元法分析計算,結(jié)構(gòu)縱向采用BSAS橋梁結(jié)構(gòu)分析程序計算。結(jié)構(gòu)按全預應力構(gòu)件進行計算,同時豎向預應力作為預應力儲備在縱向計算中不考慮其預應力效應。同時采用基礎等剛度代換為“π”形短柱,以考慮樁與地基土組合的效應對主橋結(jié)構(gòu)的影響。3,4號墩頂?shù)?號梁段長10 m,其“T構(gòu)”的懸臂施工分為19對梁段,從懸臂根部到跨中的梁段長度為:5×3.0 m+5×3.5 m+9×4.5 m,施工掛籃重1 000 kN,中跨跨中合龍吊架重300 kN,懸臂澆筑梁段最大控制重量1 640.7 kN。邊跨現(xiàn)澆段長7.26 m,邊跨、中跨合龍段長度為2.0 m。懸臂施工每個梁段的施工工序分移動掛籃、澆筑混凝土、張拉預應力鋼束3個工序。箱梁合龍即結(jié)構(gòu)進行體系轉(zhuǎn)換,是控制橋梁受力狀況和線形的關(guān)鍵工序,故箱梁的合龍順序、合龍溫度均須嚴格控制。主橋設計合龍順序為:拆除施工掛籃→安裝中跨合龍吊架、預施1 500 kN水平頂力→中跨合龍→邊跨合龍(在落地支架上)。中跨合龍段在合龍吊架上澆筑,邊跨合龍段在落地支架上澆筑。綜合考慮各梁段施工、中跨及邊跨合龍等工序,共劃分為69個計算階段。
1)計算荷載。
a.恒載??紤]結(jié)構(gòu)自重、混凝土收縮徐變、預應力、基礎不均勻沉降等;
二期恒載集度為:47.1 kN/m;
基礎不均勻沉降:相鄰兩基礎不均勻沉降值取4 cm。
b.活載。設計荷載:汽—超20,驗算荷載:掛—250;
主梁偏載系數(shù)取1.10。
c.溫度荷載。混凝土線膨脹系數(shù)0.000 01;
結(jié)構(gòu)整體升、降溫按±15℃考慮;
橋面板不均勻升溫按5℃。
2)荷載組合。
a.荷載組合Ⅰ。結(jié)構(gòu)重力+預加應力+收縮徐變+基礎變位+活載(汽—超20級)。
b.荷載組合Ⅱ。結(jié)構(gòu)重力+預加應力+收縮徐變+基礎變位+體系升溫荷載+頂板升溫+活載(汽—超20級)+制動力。
結(jié)構(gòu)重力+預加應力+收縮徐變+基礎變位+體系降溫荷載+活載(汽—超20級)+制動力。
c.荷載組合Ⅲ。結(jié)構(gòu)重力 +預加應力+收縮徐變+活載(掛—250)。
d.以上荷載組合按天然河床、最大沖刷兩種情況分別組合計算。
3)結(jié)構(gòu)計算參數(shù)。
a.混凝土。主梁采用50號混凝土,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
彈性模量Eh=3.5×104MPa,標準抗壓強度
徐變系數(shù)終極值2.3,收縮應變終極值0.000 15;
混凝土計算容重γ=27.3 kN/m3。
主墩墩身采用40號混凝土,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
彈性模量Eh=3.3×104MPa,標準抗壓強度
邊墩墩身、承臺、樁基均采用25號混凝土,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彈性模量Eh=2.85×104MPa,標準抗壓強度
b.預應力鋼束??v、橫向預應力采用φj15.24高強度低松弛鋼絞線,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
彈性模量Ey=1.95×105MPa,標準抗拉強度
管道摩擦系數(shù)μ=0.14,管道偏差系數(shù)k=0.002;
鋼絲松弛系數(shù)ζ=0.035,單端錨具回縮值ΔL=6 mm;
豎向預應力采用φ32 mm精軋螺紋鋼筋,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
彈性模量Ey=2.0×105MPa,標準抗拉強度張拉控制應力
c.普通鋼筋。普通鋼筋采用Ⅰ級和Ⅱ級鋼筋,有關(guān)參數(shù)如下:
Ⅰ級鋼筋:彈性模量Eg=2.1×105MPa,鋼筋標準強度240 MPa;
Ⅱ級鋼筋:彈性模量Eg=2.0×105MPa,鋼筋標準強度340 MPa。,混凝土計算容重 γ =26 kN/m3。
1)箱梁正截面設計及驗算。
箱梁正截面采用全預應力理論按三向預應力結(jié)構(gòu)設計。
a.在使用荷載作用下,箱梁上、下緣的法向應力按如下標準控制:
b.在使用荷載作用下,預應力鋼束應力按如下標準控制:
2)箱梁斜截面檢算。
在使用荷載作用下,預應力混凝土箱梁的計算主拉應力、主壓應力應控制標準:
荷載組合Ⅰ:
荷載組合Ⅱ或Ⅲ:
1)箱梁正截面及斜截面應力結(jié)果見表1。
表1 主橋箱梁應力驗算結(jié)果表 MPa
鋼束有效應力最大應力比0.588,滿足規(guī)范0.65的要求。
2)全橋承載能力極限承載能力狀態(tài)安全系數(shù)見表2。
表2 主橋箱梁強度驗算結(jié)果表 kN
溪洛渡水電站對外交通公路專用線金沙江特大橋(87+158+87)m預應力混凝土連續(xù)剛構(gòu)是采用掛—250特殊荷載設計的橋梁,本文詳細介紹了該橋概況、主要技術(shù)標準及建設條件、主橋靜力計算及分析結(jié)果,可以為相關(guān)橋式橋梁的平面靜力分析提供參考。
[1]JTJ 021-89,公路橋涵設計通用規(guī)范[S].
[2]JTJ 021-85,公路鋼筋混凝土及預應力混凝土橋涵設計規(guī)范[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