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海娟
2014年5月6日至7日,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臺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舉辦了“雅努斯的面孔:傳教士與中國社會文化的現(xiàn)代轉(zhuǎn)型”工作坊,以文學為核心,兼及歷史、哲學、宗教、社會現(xiàn)實等多重面向,探求傳教士入華與中國社會近現(xiàn)代轉(zhuǎn)型之關系。工作坊以主題演講、分組報告、專家點評、自由討論、參觀古跡等多種形式開展,邀請了來自法國、韓國以及中國香港、臺灣、大陸不同城市的研究者參與,其中既有在此園地躬耕多年的名家學者,也有嶄露頭角的后起之秀,不同地域、不同代際的學人齊聚一堂,共享從游之樂。
雅努斯(Janus)是古羅馬神話里的門神,也是羅馬人的保護神,在繪畫與雕塑中,他通常具有前后兩幅面孔,象征開始與結(jié)束。此次工作坊以“雅努斯的面孔”為題,意在凸顯傳教士的雙重文化身份:一方面,他們傳遞西方,向中國舶來西方的知識與宗教;另一方面,他們也講述中國,為西方提供想象中國與知識生產(chǎn)的素材。易言之,他們既是中西兩種文明的審視者,又是溝通兩種文化的擺渡人。
毋需諱言,明清及近現(xiàn)代在華傳教士研究由于關涉深遠,特別是同中西文化交流的母題絲絲入扣,正日益引起學界的廣泛關注。國內(nèi)及歐美所藏教史檔案與原始文獻的相繼出版,也為這一領域的研究向縱深處推進提供了必要條件。不過,就設計的初衷而言,本次工作坊并非旨在推波助瀾,而是意欲立足于現(xiàn)有成果的基礎之上,為下一階段的研究廓清思路。本文擬從研究的視界、研究的方法、研究的難點三個維度展開,以管窺豹,為此次工作坊做結(jié)。
兼采中西
晚明羅明堅、利瑪竇等耶穌會士梯航東渡,為此后綿延數(shù)世紀之久的中西文化交流拉開了大幕,其意義之深,影響之廣,并非直待今日方由學界彰明。傳教士的文字記錄以西文為主,西方學者研究起步較早,收獲亦多,但以歐洲為中心,將在華傳教史視為近現(xiàn)代歐洲殖民擴張史的一部分,幾為此類研究定式。反觀國內(nèi),清末民初,梁啟超論及利瑪竇等明清傳教士,著眼處每在西學施于中學主體的影響,前代學者陳垣、方豪等前輩學者同樣基于中文材料,開展教史研究。今天,中西學術交流日益頻繁,國內(nèi)學者的外語水平、運用外文材料的能力也不斷提高,這些積極因素使得兼采中西的研究進路日益成為可能。
北京外國語大學海外漢學中心主任張西平教授在為工作坊點評時特別強調(diào)國際視角,應該說正是在當前形勢下對中國學人發(fā)出的呼吁。近年來,結(jié)合中外兩種視角而成的力作時可一見,黃一農(nóng)的《兩頭蛇——明末清初的第一代天主教徒》,李奭學的《中國晚明與歐洲文學》,堪稱其中的代表。不過,就國內(nèi)研究現(xiàn)狀來看,表面的繁榮下仍潛伏著諸多問題,研究視角狹窄導致研究對象單一的情況頻頻可見。例如,天主教會中耶穌會備受學界矚目,而在耶穌會中,又以利瑪竇、《天主實義》等議題出現(xiàn)概率最高;同時,治天主教的學者多聚焦于明末至清初禮儀之爭,而新教研究者更關注晚清,對禁教之風盛行的清代中后期均不夠重視,更較少考慮新教與天主教之間的關聯(lián),由此造成了視域中的盲點,也難以處理在華傳教史上的一些重要問題。
工作坊分組報告中,中山大學哲學系法籍教授梅謙立(Thierry Meynard)的《從張居正的〈四書直解〉到耶穌會士的〈中國哲學家孔子〉:翻譯或背叛》分析耶穌會士翻譯四書時的策略與成書的實際效果,是兼采中西視角的典型例子。梅教授對西文文獻的掌握與處理能力尤見功底,并能在大量中西文著譯、書信、檔案材料間左右逢源、自如切換,頗擅捕捉譯文與原文的萍末微風,辨識儒家思想觀念在中西文轉(zhuǎn)譯中的異同。
視角的轉(zhuǎn)化往往會帶出新的有價值的問題,從而推動研究范式的轉(zhuǎn)變。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黎湘萍教授的報告《漢籍中的“西學”與西文中的“漢學”》道出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漢語中的“西學”與西語中的“漢學”均由傳教士主體締造,這“一體兩面”進而被近現(xiàn)代中國及歐洲納入各自的知識建構(gòu)進程,與雙方固有的思想傳統(tǒng)發(fā)生作用,新舊知識生產(chǎn)在轉(zhuǎn)型之際相容相斥的狀態(tài)也在這一進程中表露無遺。黎教授的報告立論宏遠,同時又落筆精微,尤其關注傳教士的出處進退常以澳門為原點,提醒我們深入探究傳教士蟄伏澳門時期的所思所行。誠如黎教授所言,澳門作為特定時期溝通中西的連接點,得風氣之先,又與傳教士息息相關,是傳教士研究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兩篇報告視角獨到,兼采中西,值得我們學習。如果把來華傳教士的諸項活動看作一出歷史劇,那么演出的舞臺雖主要設在中國,但腳本材料卻并非純用漢語寫成。傳教士同時用中西文書寫,由此生產(chǎn)的中西文文獻仿佛一棵樹上的兩處枝椏,如欲欣賞樹冠之豐美,則東西兩枝必須“兼顧”。這當然也對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研究者不但應熟悉基督宗教在華的歷史,厘清漢語資料,還應了解16~19世紀的中西歷史,練就全球史的視野。說到底,只有努力修煉成雅努斯的“兼顧之明”,才能更好地洞察其中三昧。
史論結(jié)合
優(yōu)秀論著的問世拉高了整體的學術水平,但若在現(xiàn)有基礎上獲得長足發(fā)展,傳教士研究這一領域還需更為深厚的積累與沉淀。從研究方法看,不少論文呈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程式化傾向,套用西方理論的現(xiàn)象普遍,致使文章“千人一面”,淪為理論的注腳。在今天的人文學界,理論作為洞明幽微之燭,地位自然不言而喻。不過,消化不良的理論總會喧騰如泡沫,崩碎之后,留下的是一潭死水。理論若能運用得當,則仿佛給研究鍍上了一層卓然不群的底色,令其上的任何涂抹勾勒都顯得不再單薄零落。如今大熱的翻譯研究和概念史研究固然都可以在傳教士研究中找到用武之地,而要避免用史料附會理論,做到真正的史論結(jié)合,組織材料的能力和細讀功夫,仍是必須時時錘煉的基本功。
傳教士雖然來自西方,但只有借助在地語言,傳教的目的才能順利實現(xiàn)。故此,以漢語表達的西方概念如何融入中文固有的脈絡,是我們必須關切的問題。
工作坊分組報告中,文學所趙稀方教授的《從政治實踐到話語實踐——明清“譯名之爭”》從翻譯研究的角度,討論語詞使用者的宗教背景、國族身份、文化立場如何制約譯者對譯名的選擇,著意凸顯翻譯過程中蘊含的文化與政治沖突。報告通篇并未大段援引西方名家的理論,字里行間卻已得其精髓,在細梳史料的同時,亦不忘質(zhì)詢理論在文中論述語境下的有效性,與時下用理論綁架材料的翻譯研究論文相比,保持了一份可敬的謹慎與清醒,更為史論結(jié)合的研究提供了范例。
語詞之外,基督宗教的文學觀念怎樣滲入中國文學傳統(tǒng),并浸染具體的創(chuàng)作實踐,同樣值得關注。上海師范大學宋莉華教授的《從〈羅慕拉〉到〈亂世女豪〉》、香港中文大學黎子鵬老師的《從時新小說看〈天路歷程〉在晚清的改寫與接受》分別從中外不同書寫主體的中文翻譯與創(chuàng)作探討這一問題。其中,黎子鵬教授的報告運用新近發(fā)現(xiàn)的“時新小說”材料,擴展既有研究,體現(xiàn)出運用新材料的嫻熟能力。時新小說始于1895年傅蘭雅發(fā)起的“時新小說征文”,但因長期散佚,直到2010年方才正式出版,黎子鵬老師在這批材料中發(fā)掘出一系列與《天路歷程》主題相似的小說,結(jié)合此前的研究,生動細致地勾勒出《天路歷程》這部西方文學經(jīng)典進入中國文化語境后的在地化命運。
《時新小說》的例子表明,新材料的引入總是能為研究注入新的活力。經(jīng)過前人和今人的不懈努力,傳教士入華這個中西文明交通史上的關鍵段落在輪廓上大致成形,但多數(shù)豐富的細節(jié)依舊付諸闕如,挖掘材料、考證人物生平等基礎研究故此仍是不可減省的工作。只有借助存留的大量中西文文獻,我們才有機會重構(gòu)傳教士作為跨界旅者的身份。
傳教士研究看似專門,實則與翻譯、宗教、哲學、文學等多重領域關系甚密,是以小扣得當,易發(fā)大鳴。本次工作坊學者的報告多從具體的文本、現(xiàn)象入手,而立意宏遠深邃,旁涉文學史、思想史、宗教史的重要問題,論述層層展開,在方法上為后續(xù)研究樹立了良好的典范。為了增進對歷史的直觀體悟,工作坊成員還一同重返“歷史的現(xiàn)場”,前往利宣武門教堂、車公莊傳教士墓地、西什庫教堂等傳教士遺跡參觀,給學術研究賦予更多的臨場感。
影響與接受
從兼采中西的視角出發(fā),跳脫出以歐洲或中國為中心的思路,具體而微地觀察呈現(xiàn)在兩種文化接觸面上的繽紛萬象,檢視基督宗教同中國文學觀念、文學創(chuàng)作實踐、甚至文化傳統(tǒng)的互動及結(jié)果,或許正是我們下一階段從文學角度進入傳教士研究應該致力的方向。不過,盡管在思路上應擺脫以某地為中心,不同學術群體從事研究的關切點仍難免有所側(cè)重,異文化的介入給中國文化主體帶來了怎樣的影響,想必仍是中國學者不可繞開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本身也是傳教士研究的難點。
傳教士入華之時恰逢近代中國由傳統(tǒng)到現(xiàn)代的轉(zhuǎn)變之際,作為外來的因素,傳教士如何參與了這一轉(zhuǎn)變過程,是本次工作坊構(gòu)想的核心問題。然而,傳教士對明清乃至近代社會文化的實質(zhì)影響究竟何在?學界持懷疑論者頗多。
臺灣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研究員李奭學教授在本次工作坊上發(fā)表的主題演講《中西會通新探:明末耶穌會著譯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影響》集中探討耶穌會著譯對中國古代詩歌、小說與戲曲評注的陶染,特意從文學角度回應學界上述質(zhì)疑。報告征用了大量文本材料,從細節(jié)處鋪陳,論證明清耶穌會傳教士著譯對中國古代文學文化的影響,試圖補寫這段曾經(jīng)失落的文學史。由于其中涉及的不少人物文名不彰,如張?zhí)刮?、朱日浚、趙韓等,故此梳理基本資料、再現(xiàn)耶穌會著譯與中國文學之關系,是該項研究的重點,也集中反映出李教授在這一議題上的新近探索與成果。
傳教士抵達某一特定空間后,如何與當?shù)厮枷胛幕l(fā)生沖突與融合,從而改變社會乃至政治結(jié)構(gòu)的天際線,無疑是影響研究的重要內(nèi)容。工作坊第二組報告圍繞“基督宗教與臺灣”的主題展開,討論傳教士進駐臺灣后帶給當?shù)厣鐣幕目鐣r段改變。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李娜老師的報告《耶穌在東埔——一個布農(nóng)部落對基督信仰的文化再造》以三首布農(nóng)古調(diào)為線索,通過大量的田野調(diào)查,別開生面地探討了戰(zhàn)后布農(nóng)族TD部落借助基督信仰和教會組織重建部落共同體的嘗試,論述中融匯進個人體悟,細密而有張力,令人耳目一新。
從事影響研究的困難在于,影響的發(fā)生很可能潛移默化、潤物無聲,愿意付諸筆墨、細陳心路軌跡者,常在少數(shù)。有鑒于此,除多方鉤沉史料,圖書的發(fā)行冊數(shù)、報刊的訂購數(shù)量等信而有征的內(nèi)容,其實都應納入到研究的視界之內(nèi)。同時,考慮到影響與接受互為表里,傳教士研究亦不能局限于對西方傳教士的研究,中國信教、友教甚至仇教群體同樣需予以足夠重視,因為若論及基督宗教、西方文化對中國社會近現(xiàn)代轉(zhuǎn)型的影響,首先應落實于中國大地上鮮活的生命個體,而個人的思想變遷不但可以呈現(xiàn)個體生命史的起承轉(zhuǎn)合,也能具體反映出中西文化觀念、思想傳統(tǒng)的融合與互動。故此,若欲偵查影響的蛛絲馬跡,文集、方志、教案公文等中文材料,亦當加以有效利用。
本次工作坊的議題圍繞宗教、翻譯、文學等關鍵詞,通過傳教士小說、傳教士漢學、傳教士報刊等不同向度展開,以上僅擇取三個方面切入,必然掛一漏萬。傳教士如何參與了中國近現(xiàn)代的社會轉(zhuǎn)型,關于這一核心問題,與會學者都從不同角度予以發(fā)微,而若要真正地回答這個問題,我們當然首先必須返回晚明,返回傳教士打開中國大門的那個特定時刻,但同時又不能止于晚明。因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嬗變并非一夕成就,二者的邊界本身就模糊不清。近代社會以雜糅古今中外為重要特征,正反映出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的相克相生:二者的關系既有斷裂,又有傳承。如是,倘若我們把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理解為一種流動不居的結(jié)構(gòu),所謂“轉(zhuǎn)變”的根本含義就會發(fā)生動搖,而傳教士在其中的角色也更加難以捉摸。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臺港澳文學與文化研究室主辦的本次工作坊已告一段落,但叩問并沒有終止,求索之旅仍將繼續(xù)。
學術研究或許有如知識拼圖,面對這張向四周八荒延伸開去的大圖,每個參與者——無論選擇“接著講”還是“對著講”——窮其一生,都只能完成其中的一小部分。只有經(jīng)過幾代人長期不懈的努力,一個特定領域的圖景才會逐漸顯影,傳教士研究也是如此。當歷史豐富詭譎的表情終于從碎片拼貼的背景上浮現(xiàn)而出,相信每一位參與者都將報以會心的微笑。
(責任編輯:張衛(wèi)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