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滿財
摘 要 從生育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闡述了高原地區(qū)溫室中草莓的栽培技術(shù)。
關鍵詞 高原地區(qū);草莓;溫室;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02
1 栽培技術(shù)
1.1 品種選擇
選用經(jīng)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如甜查理、鬼怒甘等。
1.2 育苗
1.2.1 母株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蟲害、未產(chǎn)果且經(jīng)越冬的植株作為繁殖生產(chǎn)用苗的母株。
1.2.2 母株定植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定植母株。
1.2.3 苗床準備
在溫室陽光道做寬120~150 cm,深25 cm的苗床,苗床底部平整,苗床間作寬30 cm的走道。
1.2.4 移栽方法
寬120 cm的苗床中間定植1行,株距80~100 cm;寬150 cm的苗床兩旁各種1行,株距100~150 cm。栽植深度是苗心莖部與地面平齊。
1.苗期管理
1.2.5.1 肥水管理
定植后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進行中耕除草,追施2~3次提苗肥,采用濃度0.2%~0.4 %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水分管理以土壤濕潤不積水為宜。匍匐莖苗扎根后,每隔15~20 d澆1次經(jīng)無害化處理的人糞尿或撒施尿素(150 kg/hm2)。8月中旬后,增加磷、鉀肥施用量,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進植株的花芽分化。
1.2.5.2 植株管理
匍匐莖發(fā)生后,將匍匐莖在母株四周均勻擺布,并在生苗的節(jié)位上培土壓蔓,促進子苗生根。整個生長期及時人工除草,去除花序,疏去過多過密小苗,促進壯苗形成。
1.2.5.3 假植育苗
在7月中下旬,作假植苗床寬150 cm(其中溝寬30 cm,溝深25 cm),假植時選擇2~3片展開葉、植株健壯、根發(fā)達的幼苗,帶土移植,栽植行距為15 cm,株距為20 cm,栽植后立即澆水。
1.壯苗標準
具有5~7片展開葉,色濃綠,葉厚,苗高20~25 cm,根莖粗度1 cm以上,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1.3 定植
1.3.1 施肥
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750 t/ hm2(5 000 kg/667 m2)~900 t/hm2(6 000 kg/667 m2),純氮(N)0.103 t/ hm2(6.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P2O5)0.113 t/ hm2(7.56 kg/667 m2),氧化鉀(K2O)0.077 t/hm2(5.1 kg/667 m2)。
1.3.2 整地作畦
施肥深翻30~40 cm,耬耙整平地面起壟,大行70 cm,小行30 cm,壟高25 cm。
1.3.3 定植期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3.4 定植密度
按大小行定植,大行70 cm,小行30 cm。株距10~15 cm。定植幼苗時新莖弓背朝向壟外,定植后澆透定根水。定植密度120 000株/hm2~195 000株/hm2(8 000株/667 m2~13 000株/667 m2)。
1.4 田間管理
1.4.1 棚膜、地膜覆蓋
當外界氣溫降低8~10℃時覆蓋棚膜。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頂花芽顯蕾時覆蓋地膜,并立即破膜提苗。
1.4.2 溫濕度管理
顯蕾前日溫26~28℃,夜溫15~18℃;顯蕾期日溫25~28℃,夜溫8~12℃;花期日溫22~25℃,夜溫8~10℃;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日溫20~25℃,夜溫5~10℃。
整個生長期降低棚室內(nèi)的濕度,開花期白天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1.4.3 澆水
定植時澆1次定植水;緩苗后采用膜下滴灌,每隔5~7 d澆1次水。
1.4.4 追肥
頂花序顯蕾時,第1次追肥;頂花序果開始膨大時,第2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前期,第3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后期,第4次追肥。追肥與澆水結(jié)合進行,追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每次追肥量0.03 t/ hm2(2 kg/667 m2)。以后每隔15~20 d追肥1次,追施純氮0.0 225 t/ hm2(純氮1.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0.03 t/ hm2(五氧化二磷2 kg/667 m2),氧化鉀0.03 t/ hm2(氧化鉀2 kg/667 m2)。
1.4.5 植株調(diào)整
及時摘除匍匐莖和黃葉、枯葉、病葉。在頂花序抽出后,選留1~2個方位好而壯的腋芽,采果后的花序及時去掉,每個花序保留2~3個果實。
1.4.6 授粉
花前7 d在溫室中放入1~2箱蜜蜂。
1.5 病蟲害防治
1.5.1 主要病蟲害
1.5.1.1 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
1.5.1.2 主要蟲害
蚜蟲、紅蜘蛛。
1.5.2 農(nóng)業(yè)防治
忌連作,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水肥管理,清除前茬殘株落葉集中處理,拔除中心病株,及時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隨時摘除病葉、老葉、病果于田外深埋。
1.5.3 物理防治
用20 cm×30 cm的黃板每667 m2掛30~40塊,掛在行間。當板上粘滿蚜蟲時,及時更換。在溫室放風口處設防蟲網(wǎng)、掛銀灰色地膜條。
1.5.4 化學防治
符合GB4285中的規(guī)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以煙熏劑、粉塵劑為主,交替使用農(nóng)藥,采收前7~15 d禁止用藥。
2 采收
產(chǎn)品達到商品性適時采收,產(chǎn)品質(zhì)量符合NY/T 444中的規(guī)定。
(責任編輯:劉昀)
摘 要 從生育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闡述了高原地區(qū)溫室中草莓的栽培技術(shù)。
關鍵詞 高原地區(qū);草莓;溫室;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02
1 栽培技術(shù)
1.1 品種選擇
選用經(jīng)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如甜查理、鬼怒甘等。
1.2 育苗
1.2.1 母株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蟲害、未產(chǎn)果且經(jīng)越冬的植株作為繁殖生產(chǎn)用苗的母株。
1.2.2 母株定植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定植母株。
1.2.3 苗床準備
在溫室陽光道做寬120~150 cm,深25 cm的苗床,苗床底部平整,苗床間作寬30 cm的走道。
1.2.4 移栽方法
寬120 cm的苗床中間定植1行,株距80~100 cm;寬150 cm的苗床兩旁各種1行,株距100~150 cm。栽植深度是苗心莖部與地面平齊。
1.苗期管理
1.2.5.1 肥水管理
定植后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進行中耕除草,追施2~3次提苗肥,采用濃度0.2%~0.4 %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水分管理以土壤濕潤不積水為宜。匍匐莖苗扎根后,每隔15~20 d澆1次經(jīng)無害化處理的人糞尿或撒施尿素(150 kg/hm2)。8月中旬后,增加磷、鉀肥施用量,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進植株的花芽分化。
1.2.5.2 植株管理
匍匐莖發(fā)生后,將匍匐莖在母株四周均勻擺布,并在生苗的節(jié)位上培土壓蔓,促進子苗生根。整個生長期及時人工除草,去除花序,疏去過多過密小苗,促進壯苗形成。
1.2.5.3 假植育苗
在7月中下旬,作假植苗床寬150 cm(其中溝寬30 cm,溝深25 cm),假植時選擇2~3片展開葉、植株健壯、根發(fā)達的幼苗,帶土移植,栽植行距為15 cm,株距為20 cm,栽植后立即澆水。
1.壯苗標準
具有5~7片展開葉,色濃綠,葉厚,苗高20~25 cm,根莖粗度1 cm以上,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1.3 定植
1.3.1 施肥
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750 t/ hm2(5 000 kg/667 m2)~900 t/hm2(6 000 kg/667 m2),純氮(N)0.103 t/ hm2(6.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P2O5)0.113 t/ hm2(7.56 kg/667 m2),氧化鉀(K2O)0.077 t/hm2(5.1 kg/667 m2)。
1.3.2 整地作畦
施肥深翻30~40 cm,耬耙整平地面起壟,大行70 cm,小行30 cm,壟高25 cm。
1.3.3 定植期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3.4 定植密度
按大小行定植,大行70 cm,小行30 cm。株距10~15 cm。定植幼苗時新莖弓背朝向壟外,定植后澆透定根水。定植密度120 000株/hm2~195 000株/hm2(8 000株/667 m2~13 000株/667 m2)。
1.4 田間管理
1.4.1 棚膜、地膜覆蓋
當外界氣溫降低8~10℃時覆蓋棚膜。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頂花芽顯蕾時覆蓋地膜,并立即破膜提苗。
1.4.2 溫濕度管理
顯蕾前日溫26~28℃,夜溫15~18℃;顯蕾期日溫25~28℃,夜溫8~12℃;花期日溫22~25℃,夜溫8~10℃;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日溫20~25℃,夜溫5~10℃。
整個生長期降低棚室內(nèi)的濕度,開花期白天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1.4.3 澆水
定植時澆1次定植水;緩苗后采用膜下滴灌,每隔5~7 d澆1次水。
1.4.4 追肥
頂花序顯蕾時,第1次追肥;頂花序果開始膨大時,第2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前期,第3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后期,第4次追肥。追肥與澆水結(jié)合進行,追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每次追肥量0.03 t/ hm2(2 kg/667 m2)。以后每隔15~20 d追肥1次,追施純氮0.0 225 t/ hm2(純氮1.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0.03 t/ hm2(五氧化二磷2 kg/667 m2),氧化鉀0.03 t/ hm2(氧化鉀2 kg/667 m2)。
1.4.5 植株調(diào)整
及時摘除匍匐莖和黃葉、枯葉、病葉。在頂花序抽出后,選留1~2個方位好而壯的腋芽,采果后的花序及時去掉,每個花序保留2~3個果實。
1.4.6 授粉
花前7 d在溫室中放入1~2箱蜜蜂。
1.5 病蟲害防治
1.5.1 主要病蟲害
1.5.1.1 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
1.5.1.2 主要蟲害
蚜蟲、紅蜘蛛。
1.5.2 農(nóng)業(yè)防治
忌連作,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水肥管理,清除前茬殘株落葉集中處理,拔除中心病株,及時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隨時摘除病葉、老葉、病果于田外深埋。
1.5.3 物理防治
用20 cm×30 cm的黃板每667 m2掛30~40塊,掛在行間。當板上粘滿蚜蟲時,及時更換。在溫室放風口處設防蟲網(wǎng)、掛銀灰色地膜條。
1.5.4 化學防治
符合GB4285中的規(guī)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以煙熏劑、粉塵劑為主,交替使用農(nóng)藥,采收前7~15 d禁止用藥。
2 采收
產(chǎn)品達到商品性適時采收,產(chǎn)品質(zhì)量符合NY/T 444中的規(guī)定。
(責任編輯:劉昀)
摘 要 從生育期管理和病蟲害防治方面闡述了高原地區(qū)溫室中草莓的栽培技術(shù)。
關鍵詞 高原地區(qū);草莓;溫室;栽培技術(shù)
中圖分類號:S66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4-00-02
1 栽培技術(shù)
1.1 品種選擇
選用經(jīng)審定的優(yōu)良品種,如甜查理、鬼怒甘等。
1.2 育苗
1.2.1 母株選擇
選擇品種純正、健壯、無病蟲害、未產(chǎn)果且經(jīng)越冬的植株作為繁殖生產(chǎn)用苗的母株。
1.2.2 母株定植
春季日平均氣溫達到10℃以上時定植母株。
1.2.3 苗床準備
在溫室陽光道做寬120~150 cm,深25 cm的苗床,苗床底部平整,苗床間作寬30 cm的走道。
1.2.4 移栽方法
寬120 cm的苗床中間定植1行,株距80~100 cm;寬150 cm的苗床兩旁各種1行,株距100~150 cm。栽植深度是苗心莖部與地面平齊。
1.苗期管理
1.2.5.1 肥水管理
定植后澆透定根水,成活后進行中耕除草,追施2~3次提苗肥,采用濃度0.2%~0.4 %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水分管理以土壤濕潤不積水為宜。匍匐莖苗扎根后,每隔15~20 d澆1次經(jīng)無害化處理的人糞尿或撒施尿素(150 kg/hm2)。8月中旬后,增加磷、鉀肥施用量,用0.2%磷酸二氫鉀溶液作根外追肥,以促進植株的花芽分化。
1.2.5.2 植株管理
匍匐莖發(fā)生后,將匍匐莖在母株四周均勻擺布,并在生苗的節(jié)位上培土壓蔓,促進子苗生根。整個生長期及時人工除草,去除花序,疏去過多過密小苗,促進壯苗形成。
1.2.5.3 假植育苗
在7月中下旬,作假植苗床寬150 cm(其中溝寬30 cm,溝深25 cm),假植時選擇2~3片展開葉、植株健壯、根發(fā)達的幼苗,帶土移植,栽植行距為15 cm,株距為20 cm,栽植后立即澆水。
1.壯苗標準
具有5~7片展開葉,色濃綠,葉厚,苗高20~25 cm,根莖粗度1 cm以上,根系發(fā)達,無病蟲害。
1.3 定植
1.3.1 施肥
符合NY/T496的規(guī)定,施腐熟的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750 t/ hm2(5 000 kg/667 m2)~900 t/hm2(6 000 kg/667 m2),純氮(N)0.103 t/ hm2(6.9 kg/667 m2),五氧化二磷(P2O5)0.113 t/ hm2(7.56 kg/667 m2),氧化鉀(K2O)0.077 t/hm2(5.1 kg/667 m2)。
1.3.2 整地作畦
施肥深翻30~40 cm,耬耙整平地面起壟,大行70 cm,小行30 cm,壟高25 cm。
1.3.3 定植期
9月下旬至10月上旬。
1.3.4 定植密度
按大小行定植,大行70 cm,小行30 cm。株距10~15 cm。定植幼苗時新莖弓背朝向壟外,定植后澆透定根水。定植密度120 000株/hm2~195 000株/hm2(8 000株/667 m2~13 000株/667 m2)。
1.4 田間管理
1.4.1 棚膜、地膜覆蓋
當外界氣溫降低8~10℃時覆蓋棚膜。
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頂花芽顯蕾時覆蓋地膜,并立即破膜提苗。
1.4.2 溫濕度管理
顯蕾前日溫26~28℃,夜溫15~18℃;顯蕾期日溫25~28℃,夜溫8~12℃;花期日溫22~25℃,夜溫8~10℃;果實膨大期和成熟期日溫20~25℃,夜溫5~10℃。
整個生長期降低棚室內(nèi)的濕度,開花期白天的相對濕度保持在50%~60%。
1.4.3 澆水
定植時澆1次定植水;緩苗后采用膜下滴灌,每隔5~7 d澆1次水。
1.4.4 追肥
頂花序顯蕾時,第1次追肥;頂花序果開始膨大時,第2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前期,第3次追肥;頂花序果采收后期,第4次追肥。追肥與澆水結(jié)合進行,追肥以磷酸二氫鉀為主,每次追肥量0.03 t/ hm2(2 kg/667 m2)。以后每隔15~20 d追肥1次,追施純氮0.0 225 t/ hm2(純氮1.5 kg/667 m2),五氧化二磷0.03 t/ hm2(五氧化二磷2 kg/667 m2),氧化鉀0.03 t/ hm2(氧化鉀2 kg/667 m2)。
1.4.5 植株調(diào)整
及時摘除匍匐莖和黃葉、枯葉、病葉。在頂花序抽出后,選留1~2個方位好而壯的腋芽,采果后的花序及時去掉,每個花序保留2~3個果實。
1.4.6 授粉
花前7 d在溫室中放入1~2箱蜜蜂。
1.5 病蟲害防治
1.5.1 主要病蟲害
1.5.1.1 主要病害
白粉病、灰霉病、根腐病。
1.5.1.2 主要蟲害
蚜蟲、紅蜘蛛。
1.5.2 農(nóng)業(yè)防治
忌連作,選用抗病品種,培育壯苗,加強水肥管理,清除前茬殘株落葉集中處理,拔除中心病株,及時用石灰粉撒穴消毒,隨時摘除病葉、老葉、病果于田外深埋。
1.5.3 物理防治
用20 cm×30 cm的黃板每667 m2掛30~40塊,掛在行間。當板上粘滿蚜蟲時,及時更換。在溫室放風口處設防蟲網(wǎng)、掛銀灰色地膜條。
1.5.4 化學防治
符合GB4285中的規(guī)定。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nóng)藥,以煙熏劑、粉塵劑為主,交替使用農(nóng)藥,采收前7~15 d禁止用藥。
2 采收
產(chǎn)品達到商品性適時采收,產(chǎn)品質(zhì)量符合NY/T 444中的規(guī)定。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