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啟玲
1992年9月,我跟隨轉業(yè)的丈夫,從四川來到怒江蘭坪縣的少數(shù)民族山區(qū),擔任松林頭小學的代課教師。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但我沒想到從教生涯的開頭會這么難。
當時松林頭小學只有一間破爛的瓦房,中間被隔成三格。雨天的時候外面下大雨,室內下小雨;下雪的時候,教室里就開始結冰。12套破爛不堪的桌凳,兩塊粗糙不平的黑板……
為了改善辦學條件,我從家里找了一些瓦片,讓丈夫對房頂進行了修葺,請了木工對幾套桌凳和門窗進行加固,并刷新了黑板。然而,最大的困難還是生源問題,雖然經(jīng)過挨家挨戶的動員,但我也只收到4名新生,加上二年級的3人,整個小學總共只有7名學生。
面對學生“招不來”的問題,我經(jīng)過苦苦思索找到了問題的根源:除了受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外,家長對我這個不懂拉馬族語言的“四川妹”心存質疑。
我采取了兩個方法解決上述問題。首先,我向小朋友們學習拉馬族語言,用一年的時間學會了拉馬族語言,并與學生建立了深厚的師生情,學生也深深愛上了我這個“漢族老師”。同時,為了吸引其他兒童興趣,每星期一我都會組織學生舉行升旗儀式,讓嘹亮的國歌響徹校園周邊,每天早上組織學生喊著“一二三四”的口令跑步鍛煉,每個星期教學生唱歌……
最終,國歌聲引來了不少老少圍觀者,唱歌聲引來了一雙雙貼窗注視的小眼睛。不久,不僅有家長主動送孩子到學校,還有孩子求父母上學的,也有違背父母放牲口旨意跑來學校的……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生人數(shù)增加到了20多人,打開了辦學的新局面。
1997年,我以全州第一名的成績通過了代課教師轉公辦教師的考試,順利轉為公辦教師;1998年9月,我被調到谷川完小任教;2001年9月,中心校任命我為谷川村校長,成為了石登鄉(xiāng)第一個女校長。
谷川村是石登鄉(xiāng)地域分布最廣、村組最多、人口居住最分散的村委會,也是白族、傈僳族、彝族聚居村,學生管理難度很大。
擔任校長后,我主要抓了以下幾項工作:一是走村串戶發(fā)動學生入學,全村的適齡兒童入學率逐年提高,脫去了石登鄉(xiāng)入學率最低村的帽子,2005年通過了云南省“兩基”驗收,2009年通過了國家“兩基”驗收。二是提高辦學質量,全村的教育教學質量由原來的墊底躋身于全鄉(xiāng)前列,2007、2008連續(xù)兩年學校被評為石登鄉(xiāng)教育改革與發(fā)展先進學校,2009年榮獲石登中心校責任目標考評第一名。三是加強年輕教師的培養(yǎng),從谷川完小走出去的年輕教師,大部分成為了教學骨干、村校長。四是一直擔任班主任,完成好自己的教學任務,我所教的班級連續(xù)11年取得全鄉(xiāng)第一名。
從教23年,從一名代課教師到一名校長,我一路艱辛一路歌,用汗水和付出譜寫自己的青春之歌。對老師,該做到的我首先做到,不該做的我從來不做,并堅持每周星期日第一個到校,星期五下午最后一個離校。對學生,我懷著一顆愛心,尊重學生、關心學生的成長。看著自己的學生一個個長大成才,心里感到無比欣慰。對家庭,我十多年精心照料精神不正常的婆婆,二十多年相夫教子。
對于自己的親生父親,我卻有太多的愧疚,因工作繁忙和家庭特殊,我19年才回過一趟老家,以至于沒見到從小就既當?shù)之斈锏母赣H最后一面,因工作脫不開身也未參加父親的葬禮,這也是我這一生中最大的遺憾!
但憑著一個兒時的夢想和一顆熱忱、執(zhí)著的心,我無怨無悔地追求為人師表的快樂與成功。一路走來,一路艱辛,身后留下的是一串串堅實的腳印。endprint
時代風采2014年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