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突顯觀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敘事分析

2014-10-26 00:42王娟娟
宿州學院學報 2014年1期
關鍵詞:語言學主語句型

王娟娟

宿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突顯觀視角下《警察與贊美詩》敘事分析

王娟娟

宿州學院外國語學院,安徽宿州,234000

以突顯觀為理論依據,對美國作家歐·亨利的代表作《警察與贊美詩》進行重新解讀和分析。以小說中的語言為素材,從詞匯、句子和語篇三個方面來進行研究。研究結果表明,詞匯的使用、句型的選擇和語篇的設置都和要突顯出的語言效果有關。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突顯觀不但能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想象空間,也更易于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發(fā)揮更大的主觀能動性。

突顯;認知;詞匯;句子;語篇

1 問題的提出

突顯觀是認知語言學的一個主要表征方式,其認為語言結構中信息的選擇和安排是由信息的突出程度來決定的[1]。傳統(tǒng)的語言學對語言本身進行研究,是靜態(tài)的、客觀的;而認知語言學則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是動態(tài)的、主觀的。人的認知對詞匯意義的確定、句型結構的選擇、語篇信息的展開都起到很大的作用,所以Ronald W. Langacker指出“語言是人類認知的有機組成部分”[2]。

歐·亨利的作品被譽為“美國生活的幽默百科全書”。《警察與贊美詩》(以下簡稱《警》)是他最負盛名的代表作。小說通過描述主人公蘇比的遭遇向人們展現了當時美國社會的黑暗和法律的虛偽[3]。很多學者已從文章的寫作風格、藝術特色等角度進行了解析,而從認知語言學的角度分析這部作品的研究尚屬少見,本文嘗試利用突顯理論從詞匯、句子和語篇三方面來解析這部經典小說。

2 《警察與贊美詩》解析

2.1 詞匯方面

Ronald W.Langcker認為,名詞、代詞和名詞短語突顯的是“物體”,包括具體的和抽象的“物體”;而動詞突顯的是一種“關系”,包含一個或多個參與者之間的“關系”。比如,名詞employer和employee突顯人物關系的某一方;而動詞employ突顯的是具體過程和關系,它能直觀地體現出“employer→employee”這樣的一種關系[4]。由此可見,認知語言學更加強調詞的功能而不是詞性。以動詞的-ing形式為例,把動詞-ing形式看作是動詞的變體,借助于突顯理論,很容易就可以看出,動詞-ing形式在不同的句子結構中“突顯”了該動詞的各個方面[5]。

動詞-ing形式作為一種基本結構,在小說《警》中也大量出現,本文以其中的兩個句子來分析動詞其語義功能。

第一個句子是在蘇比想冒充流氓調戲女士的段落中,即“With half an eye Soapy saw that the policeman was watching him fixedly”,其中“watching”的語法概念大家較為熟悉,其作為現在分詞幫助構成過去進行時,然而,在語義功能上,“watching”則直觀地體現出“policeman→him”的關系,它突顯的是“盯著”這一過程,主要體現動作的延續(xù)性,所以這句話可以翻譯成:蘇比斜著眼望去,看見那個警察正死死盯住他。“watching”不屬于動詞,也不具有動詞的所有特性,但它所突顯的認知意義和動詞是相似的。

另一個句子出現在蘇比被教堂的贊美詩感化,想改邪歸正的段落中,即“Tomorrow he would go into the roaring downtown district and find work”,句中的“roaring”突顯的是“處于喧鬧的狀態(tài)”,是動作的結果,在認知上突顯的是一個行為的結果或者說是代表事物的整體情況,所以即便“roaring”不具有名詞所有的特性,但它所突顯的認知意義和名詞是相似的。

由此可以看出,動詞-ing形式在不同子結構中的認知意義是不同的,既可以像動詞那樣突顯關系,也可以像名詞那樣突顯物體。

2.2 句子方面

在人們的交流中,說話者所表達的側重點不同,聽話者所感受到的焦點信息就不同,書面語亦是如此,對于句子中出現的主語、賓語、謂語和狀語等成分,不同的表達順序,會讓說話者表達出不同的側重點或突顯某個側面[6]?!毒分芯痛嬖诤芏啾硎镜攸c的狀語放在句首的倒裝句和大量被動語句的使用。對于這些句型結構較特殊的句子,利用突顯理論,從人的主觀意識的角度來探討,不難發(fā)現,為了能在讀者的腦海中突顯出某種場景或者畫面,作者會有目的地選擇句型結構。英語的句子是主-謂語序的句子,無論主語是什么形式,它突顯的都是主語部分,因為主語是處于句子的句首,是最先被讀者所讀到的,是最先能夠引起讀者注意進而產生想象的。例如,“A:Susan was 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和“B: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 was Susan”。A句中突顯的是人物,而B句突顯的是人物所處的位置,雖然這兩個句子所勾畫出的情景是一模一樣的,但是反映在讀者腦海中的畫面是不同的。

在認知語言學中,突顯的認識來源于心理學中著名的“人臉-花瓶”圖,也被稱為“圖形-背景”圖(圖1)。

圖1 圖形-背景

人們在認知過程中,潛意識地把事物中突顯的部分即所注意的焦點當作圖形,而背景是對圖形起襯托作用的部分,是對圖形認知的參照點[7]。圖1中,如果以花瓶為圖形,人們看到的就是花瓶;反之,以花瓶為背景,人們看到的就是人臉。利用此理論來分析上文中提到的A句,就可以把“Susan”當做圖形,把“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當作背景;B句則反之,把“on the top of the building”當作圖形,“Susan”當作背景。這樣的話,作者想要突顯的部分就一目了然了。

《警》開篇的第一句話“On his bench in Madison Square Soapy moved uneasily”使用了倒裝結構。通過上述理論分析,作者的寫作意圖就變得十分明顯,作者想突顯的是主人公所處的位置,所以讀者首先接收到的信息是“on his bench in Madison Square”,進而聯想到主人公所處的境地,從而使讀者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冬天來臨之際,主人公迫切地需要找一個能過冬的地方,而不是在麥迪遜廣場的長凳上。因此,此句中的這個地點狀語就是被突出的圖像。

蘇比的第一次犯罪行為(想去豪華餐廳吃頓“霸王餐”)沒有達成后,有這樣一個句子“Some other way of entering limbo must be thought of”,此句是被動語態(tài),處在主語的位置是“some other way of entering limbo”,這個事情對于蘇比來說是十萬火急的,也是讀者最為關心的。作者通過這個被動語態(tài)的句子突顯的是“事情”而不是“人物”。因此,此句中處在主語位置的“事情”就是被突出的圖像。

由此可見,句子順序的不同會突顯出不同的認知成分,從而帶來不同的表達效果。

2.3 語篇方面

《警》按照時間順序即故事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將信息逐漸展開,主人公蘇比為了能夠在監(jiān)獄過冬,實施了一系列的犯罪行為。將蘇比的每個犯罪行為設為一個場景,在每一個場景中利用“圖形-背景”理論來分析,都可以強烈地感受到一種違背邏輯的反差,也就是“黑色幽默”,即用喜劇的形式來表現悲劇的內容[8]。

小說中有這么一個場景,蘇比想通過調戲女人的方式進入監(jiān)獄,這個場景中的背景介紹得很明確:蘇比的目的是進監(jiān)獄,而對方是“一位年輕女人”且“又有一位忠于職守的警察近在眼前”。作者用“衣著簡樸”“討人喜歡”“文雅嫻靜”等形容詞來突顯這位年輕女人,似乎只要蘇比稍下歪念,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地被送進監(jiān)獄,然而令讀者感到意外的是這個女人的身份竟然是妓女,這種強烈的對比更突顯了一些悲劇色彩。

小說的最后一個場景,作者通過“幽靜、柔和的燈光、悅耳的樂聲……”來突顯教堂附近那圣潔的氛圍,讓身在其中的蘇比被感化了,正當大家為蘇比有悔過之心拍手叫好時,警察卻將蘇比送進了他曾經“夢寐以求”的監(jiān)獄。多么滑稽可笑,但同時又是多么讓人感到悲傷!作者通過層層背景的鋪陳,最終達到了突顯的效果。

3 結束語

本文從突顯理論視角分析《警》,并結合作品的詞匯、句型和語篇,闡述了突顯理論的相關應用和特點。突顯理論的應用使得作者更易于通過描述故事情節(jié)來表明其態(tài)度,從而使得讀者能夠更快、更準確地抓住作者的寫作意圖。突顯理論的動態(tài)性也為讀者在閱讀作品的過程中提供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利用突顯理論去分析語言,更能感受到語言的魅力。

[1]Yuan Gao,Thomas Fuyin Lieds.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Linguistics by George Lakoff[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32-38

[2]Yuan Gao,Thomas Fuyin Lieds.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Grammar by Ronald Langacker[M].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7:56-60

[3]程愛民.美國文學閱讀教程[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21-28

[4]崔希亮.認知語言學:研究范圍和研究方法[J].語言教學與研究,2002(5):2-4

[5]盧植.《今日認知語言學》述評[J].當代語言學,2004(3):1-3

[6]Yuan Gao,Thomas Fuyin Lieds.Ten Lectures on cognitive semantics be Leanard Talmy[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10:3-5

[7]匡芳,濤文旭.圖形-背景的現實化[J].外國語,2003(4):2-5

[8]M A K Halliday.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21-26

2013-10-15

安徽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突顯觀視角下的英語記敘文的解讀”(2011sk462)。

王娟娟(1982-),女,安徽宿州人,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語言學及翻譯。

10.3969/j.issn.1673-2006.2014.01.020

I172.074

A

1673-2006(2014)01-0070-03

(責任編輯李力)

猜你喜歡
語言學主語句型
主語從句用法“大揭秘”
典型句型大聚會
消除隔閡,呈現新面孔
認知語言學與對外漢語教學
強調句型的it和引導詞it有什么區(qū)別?
英語中的虛主語“it”和漢語中的虛主語“他”異同之比較
高中英語表示比較和對照關系的句型
社會語言學名詞
語料庫語言學未來發(fā)展趨勢
基于認知語言學的“認知修辭學”——從認知語言學與修辭學的兼容、互補看認知修辭學的可行性
榆社县| 托克托县| 墨竹工卡县| 沛县| 呼伦贝尔市| 滦平县| 类乌齐县| 嘉定区| 定安县| 若羌县| 滨海县| 山东省| 金堂县| 东乡族自治县| 启东市| 余干县| 定南县| 阜宁县| 台东县| 山丹县| 洛南县| 丹巴县| 四会市| 英山县| 徐州市| 剑川县| 京山县| 石景山区| 绵竹市| 敦化市| 静海县| 诸城市| 平乡县| 龙南县| 昭苏县| 江城| 清流县| 武汉市| 庆云县| 铜陵市| 海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