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
德育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貫穿于學校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和學生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德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內容,在班級管理中將德育貫穿于學生的學習生活中,滲透在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中,對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起著導向、動力和保證的作用。
班級管理中的德育工作,應以《中學生守則》為基礎,把道德精神和理念傳達給學生。在班級管理實踐中,我認為使德育成為培養(yǎng)學生乃至影響學生一生的重中之重,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班主任應做好道德榜樣,提高自身德育素質
初中生正處于對新鮮事物充滿熱情與好奇的年齡,價值評價體系并不成熟,缺乏對事物客觀的評判能力,常?!坝袠訉W樣”。班主任是班級的教育和管理者,是經常與學生在一起的人,班主任的思想意識、行為舉止、道德品質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班主任作為學生的“影響源”要充分認識到身教重于言教,自己的行為舉止要得體,時刻注意為人師表,做好學生的表率,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班主任的模范行為無時無刻不影響著學生,學生不僅聽其言,而且觀其行。要求學生做到的,班主任首先要做到,以自己的人格力量影響學生,培養(yǎng)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還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德育素質。東北師范大學榮譽教授王逢賢指出:“德育素質的內涵是隨著德育觀念和德育實體的不斷完善、德育經驗的不斷豐富、德育理論成果的科學化,不斷呈現擴展和嚴謹的趨勢。”因此,班主任要根據新時期德育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與時俱進,探索新的方法,隨時代發(fā)展加強德育理念的學習,及時鞏固既有的經驗成果,并能科學地運用于實際德育工作中。
二、班主任應做好“心理醫(yī)生”,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教師應當是心理醫(yī)生”是現代教育對教師的新要求?,F代教育的發(fā)展要求教師“不僅僅是人類文化的傳遞者,也應當是學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學生心理健康的維護者”。作為一名心理保健工作者,也許不是一個班主任的主要任務,然而作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學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學生的心理,因勢利導地促進各種類型學生的健康成長,將對教育工作成敗有決定性的作用。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學生進入初中階段學習,同樣是邁向人生的轉折期。這段時期的青少年思維逐步由經驗型向理論型轉化,但不滿足于簡單的說教和現成的結論,由于還不成熟,所以容易固執(zhí)和偏激。單純地對學生進行道德說教顯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學的。這時候的德育工作要靈活,掌握好“無聲”與“有聲”方法的運用。在處理某些事情時,班主任并不必須要施以言教,無言的關愛也許更合適,更能讓學生感受到溫情。俗話說,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班主任抓德育工作一定要從實際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把握學生思想脈搏,對癥下藥,班主任對待學生要投入更多的關愛與耐心。對心理遇挫的學生,班主任應憑借其敏銳的觀察力及早發(fā)現,并選擇合適的地點和時機與學生誠懇地談心。用自身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感染學生,讓學生樹立起自信心,并堅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與此同時,不同年齡段的班主任應充分發(fā)揮其年齡的優(yōu)勢,展現友情、親情的關照。讓學生充分感受到自己被成人尊重及體驗到情感的歸屬。把“心理醫(yī)生”的工作做好、做活、做細,達到因人施教的目的和效果。秉持一份耐心與智慧,靈活應變學生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
三、班主任應重視與學生家庭保持溝通
學校教育要實現學生“和諧全面發(fā)展”,離不開“兩個教育者”——學校和家庭的密切聯系和協調一致的配合。有句話叫“學習長知識,交往長見識?!弊鳛榘嘀魅?,只有真正樹立了積極與家長溝通并以此贏得家長對班級工作支持的意識,通過長期與不同文化層次、不同性格特質、不同思想觀念和信仰的家長接觸,運用有效的與家長交流溝通的方法和策略,才能促進班級管理工作健康順利地發(fā)展。作為班主任,應該以誠相待,用誠心架起溝通的橋梁,不管是家訪還是家長來校交換意見,應該立即轉換角色,把自己當作家庭的朋友,與家長交流事先要準備好材料,客觀地介紹學生的情況,避免“請家長”就是告狀的偏見,學生來自不同的家庭,每個家長的文化水平、素質、修養(yǎng)不同,各個家長對學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這就要求班主任在接待不同類型的家長時必須講究語言藝術,在家長眼里塑造一個有道德修養(yǎng)的班主任形象,為彼此間的交流奠定良好的基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班主任也要不斷地調整變換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方式,可以由單純的面對面家訪,改變?yōu)镼Q群聊或是采用微信聯系,利用便捷的科技手段及時發(fā)送學生情況以及老師的期望和要求。
四、班主任應善于創(chuàng)造“機會”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飛速增長,“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時代早已過去,江澤民同志曾提出“不能整天把青少年禁錮在書本上和屋子里,要讓他們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打開他們的視野、增加他們的社會經驗,各級各類學校都要認真貫徹執(zhí)行教育為社會主義事業(yè)服務,教育與社會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方針。”班主任在做好班級各項管理事務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掘現有的社會資源,積極開展各項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與募捐、照顧孤寡老人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奉獻精神;組織學生做環(huán)保倡議,引導學生注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保護意識;每周一次的主題班會組織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進行討論,并做出科學的德育評估;以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為契機,激勵學生會合作。班主任要具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善于抓住時機拓展德育空間,深化德育的內涵,將學校與家庭、社會緊密地聯系起來,充分發(fā)揮德育網絡的教育功能。
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既是管理者又是引導者,其首要工作就是抓好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通過對學生的引導,完善學生的道德教育,為培養(yǎng)具備綜合素質的學生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
編輯 薄躍華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