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興 林麗娟
【適用話題】良心 積非成是 管理 問心無愧
我從小就崇拜那些餐廳的大廚,不知道他們是怎樣讓那些原本干澀的炸排骨變得軟嫩多汁,又如何在一天中要料理好幾十道菜之時,還能燉煮出一鍋色香味俱全的紅燒肉。于是,十幾歲時,滿腔熱血的我憑著對美食的愛好,從底層的學徒做起,期待著能成為大師。但,事實并非如此。
記得第一次上陣時,師傅就叫我在腌泡的肉排里加入一勺勺的小蘇打粉。我疑惑地問:“做菜要加這個?”老師傅冷冷地說:“這就是料理的程序??!不加,肉怎么會嫩?”
我終于了解,那些吃起來連骨頭都入口即化的蔥燒鯽魚、南蠻漬香魚,只要有了冰醋酸當軟化劑,25分鐘就能迎刃而解;傳說中糖分、水分、火候、時間要拿捏恰到好處的煙熏鵝,也只要一瓶“煙熏油精”就能快速上桌。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堿粉,是做堿粽、卜肉時的絕佳助手,無色無味,能讓食物變得黏稠。所有人都認為這可以用,但為何又在瓶身上標示著“請勿食用,一旦誤食,不要催吐,立即送醫(yī)”?
還有些添加劑早在原料端就做過手腳了。有次我在一家“現(xiàn)撈仔店”看到飼養(yǎng)在魚缸里的吳郭魚身上都長蟲了,老板氣定神閑地說:“該下藥了?!痹瓉恚瑓枪~撈上岸養(yǎng)在魚缸里,抵抗力變?nèi)酰烷_始病變,因此現(xiàn)撈仔店的供貨商都會給飯店提供藥水,用了立即“回光返照”。魚貨在運送過程中難免耗損,有的供貨商干脆打上麻醉劑,等送到店里再打解藥。
看著這些積非成是的業(yè)態(tài),我常在想,難道不用食品添加劑就不能做菜了嗎?于是,這些年我漸漸地拒用化學添加劑,開始研究如何用物理手段就能增添美味。
總之,對廚界再怎么幻滅,我相信還是有像我這樣愿意多做一道功夫、不被化學添加劑綁架的傻子。其實越來越多的主廚和我的想法一樣,我期待臺灣的料理界,未來會以標榜“原汁原味”為傲,當客人上門時,都能問心無愧地說:“歡迎光臨!”
【素材分析】不管過期變質(zhì)的肉,還是菜里的食品添加劑,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損害。食品藥品部門的監(jiān)管應該發(fā)揮作用,但是更重要的是放添加劑和過期肉的商家,做人的良心還在不在?法律嚴懲固然重要,而作為商家良心的天平如果只是偏向“利”字,可真是讓人寒心,希望每一個做食品的商家都能做到問心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