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敏
“兄弟姐妹都是同一父母所生,爭個什么?兒孫自然有兒孫的福氣,擔(dān)憂什么?愛占小便宜終究會吃虧,貪婪什么?縱然是再精美的食物才過舌頭又會化作什么,饞什么?人死以后一文錢也帶不走,吝嗇什么?榮華富貴不過是眼前虛幻的空花,傲什么?冤冤相報何時才能罷休?又何必與人結(jié)下冤仇?世間的事就像下一盤棋,算計什么?聰明的反而被聰明所誤,投機(jī)取巧干什么?虛假的語言會把人一生的福氣都折盡,說謊干什么?誰是誰非終究會分別清楚的,有什么可辯解的?誰能保證自己一生不出點什么事,責(zé)備別人干什么?欺負(fù)別人是禍,寬恕別人是福,求神問卜干什么?人生無常,一旦死期來臨萬事皆休,忙忙碌碌地干什么?”
這一連串的錦言妙語,據(jù)說出自南宋時杭州凈慈寺禪僧濟(jì)顛,也有說是明代山人陳繼儒托濟(jì)公之名所作的。不管是什么人作的,讀它的恐怕都得拍案叫絕,道一聲有理。尤其是煩惱纏身或懷才不遇之輩,讀來不說是神清氣爽,起碼也能長長地出它口郁氣,興許還當(dāng)下開悟,連錛它三大碗咸菜泡飯哩!這就是參禪的妙處了。問題是,快樂過了,曠達(dá)起來也灑脫起來后,你還得去公司,上單位,還得在擠擠挨挨的人海中摸爬滾打,你真的會因此而自由自在、有理有節(jié),活得光明磊落了嗎?怕不見得吧!
再說,世人其實一個也不傻,類似濟(jì)公這樣充滿辯證思想的哲理,世上也從來都不缺,只不過說法有異,章程不同罷了。譬如說法律,比如說政策,譬如說“手莫伸,伸手必被捉”等等,大可不必訪名山,問高僧才覓得來??墒廊藗冎懒说览砗?,實際上又如何行動呢?坐在會場上作報告時,手是可以不伸的,非但不伸,還要慷慨激昂地痛斥一番伸手者;但月黑風(fēng)高時,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時,伸上一回又如何?
所以說,世人歷來不是不懂道理,而是不欲道理,更不是缺少道理,而是嫌道理過剩。所以聰明者便懂得挑挑剔剔,使自己自由自在起來:對脾胃的照單全收,讓自己快樂無憂;不對的拿去束縛別人,讓他們記?。骸皹s華富貴不過是眼前虛幻的空花,傲什么?誰能保證自己一輩子不做錯點什么事,責(zé)備別人干什么?”至于那“一旦死期到來萬事皆休,忙忙碌碌干什么”之類,大可一笑了之。眼下死期不還沒到嘛,豈不是不拿白不拿,不爭白不爭?何況有些個道理原就是紙上談?wù)劦模坏浆F(xiàn)實里,立馬便蒼白甚而迂腐起來。像什么:“虛假的語言會把人一生的福氣折盡,說謊干什么?”實際卻是,因說謊而得福的,因不說謊而折福的比比皆是,你究竟是說謊還是不說謊?而誰若不信這個邪,欲窮究其中道理的話,倒真要“聰明的反被聰明所誤”了。恐怕還是各憑各的感覺,各靠各的“悟”性,“說”起來或做起來再說,要來得“曠達(dá)”而“灑脫”多嘍!
【原載2014年6月24日《深圳特區(qū)報·前?!贰縠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