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素輝
摘 要:學生提出問題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實驗探究過程是以不斷地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獲取新知識的思維過程。在實驗探究中設計問題“引導”“引深”“拓展”,是提升學生提出問題能力的重要方法。
關(guān)鍵詞:提出問題;能力;引導;引深;拓展
疑問是思維的導火索,學生提出問題是從已知伸向未知的心理觸角,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具體體現(xiàn)。實驗探究是以不斷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的方式來獲取新知識的思維過程。我們中學教師如何在新課標下提升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呢?
一、設計問題“引導”
知識始于問題,敢于提問、善于提問的“問題意識”是科學素養(yǎng)的核心。教師在課堂上要給學生留有足夠的思考空間與時間,盡可能多地設計一些情境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自主發(fā)現(xiàn)問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激發(fā)矛盾,促使學生形成問題意識。以疑引疑,課前有一定程度的思考,才能在課堂上提出更多更好的問題,同時為回答問題、解決問題提供思路。如在“探究碳的還原性”時,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提出一系列問題:(1)如何證明有銅生成?如何證明生成物氣體是CO2還是CO?(2)如何設計實驗裝置?(3)實驗步驟有哪些?實驗中應該注意什么問題?實驗探究中設計問題“引導”,這樣能夠充分地打開課堂,將實驗探究不斷地延伸,使學生真正卷入化學實驗探究,成為知識的探索者。
二、設計問題“引深”
教師圍繞探究主題,設計問題“引深”知識,引導學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在過程中領(lǐng)悟。教師為學生探究活動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積極投入到自主合作、探索的活動中,讓學生真正有所得有所悟。設計問題“引深”,是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思考。如在“探究燃燒的條件”時,某小組用一燒杯罩住燃著的蠟燭,蠟燭一會兒就熄滅了。為什么會熄滅呢?學生回答:“杯中沒有氧氣了”。事實是這樣嗎?于是,引導學生進一步實驗:將一高一矮兩支蠟燭點燃后,同時罩在同一個大燒杯中,觀察哪支蠟燭先滅?在觀察到現(xiàn)象的基礎上,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更深的問題。教師要盡量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一點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多一點成功和愉快的體驗。教師應讓學生多操作,大膽地去改裝、去嘗試。學生的親自實踐,會讓學生提出更好更深的問題,才能有創(chuàng)新和發(fā)現(xiàn)。
三、設計問題“拓展”
學生對知識內(nèi)容進行挖掘拓展,對知識活學活用。從探究內(nèi)容出發(fā),尋找有價值的問題“拓展”,讓知識拓展遷移,讓化學知識和生活之間建立聯(lián)系,從比較中提出問題;從錯誤中發(fā)現(xiàn)問題;由已知化學事實產(chǎn)生疑問;或從生活與化學、社會與化學、環(huán)境與化學、科技與化學等方面去思考并提出問題,讓學生對實驗探究內(nèi)容進行個性化審視,讓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和個體生命經(jīng)驗。每一個問題都會使學生的思維產(chǎn)生一次飛躍,它像一條鎖鏈,把疑問和目標緊緊地連在一起,從而把個體知識向一類知識延伸。
提升提出問題的能力不但使學生養(yǎng)成好問、多問、深問的習慣,而且能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深刻性、靈活性、獨創(chuàng)性。師生通過所提的問題在教與學中相互交流和討論,最終達到教與學的和諧。
參考文獻:
[1]王志平.“論化學教學中創(chuàng)新教育”[M].化學教學,2000-03.
[2]康力平.化學教學研究[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8-05.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