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坤
【摘要】基礎教育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提出了兩大挑戰(zhàn),即教學分離和教學恐懼。為應對挑戰(zhàn),教師必須鼓足教學勇氣,正確對待恐懼,從而提升專業(yè)化水平,促進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
【關鍵詞】課程標準 教學挑戰(zhàn) 教學應對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jù),是國家管理和評價課程的基礎?!?這就意味著取代之前基于教科書的課程教學,實施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這項規(guī)定充分給予教師教學自由的同時,“要求教師‘像專家一樣擁有整體的思考”,這無疑給教師帶來了更大的挑戰(zhàn)。
一、新課程標準對教師教學的挑戰(zhàn)
(一)教學分離
1.與自我分離。盡管學術界聲稱重視多元認識途徑,其實只尊重一種認識途徑——一種以“脫離我們的自我”為代價,將我們帶入“真實”世界的“客觀”認識途徑。在這種認識中,教師的主觀感受是倍受質疑的,縱然是與教師自身個性相符合的教學方式有時也會遭受批判。教師有時出于對教育體制的恐懼,害怕失去工作、形象和地位,因此不敢正視自己內心真正的聲音。這迫使教師與自我相分離,不顧自身具有的優(yōu)缺點,一味地采用別人優(yōu)質教學下使用的教學方法。
2.與學生分離??陀^主義認識論認為知識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樣的知識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價值無涉的”,即要求人們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摒棄個人的情感、經(jīng)驗、主張等。因此,教師在基于教科書的課程教學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就是教師傳授的書本知識,這些知識是正確無疑的“真理”,學生只需往自己的頭腦中復制、印入信息,然后基于需要提取信息。教師的這些認知行為最終導致了與學生的分離。
(二)教學恐懼
1.與自我分離帶來的恐懼。掩飾自我個性的教學技巧迫使教師與自我相分離。這些與教師自身個性相背離的教學技巧,教師使用時通常很吃力,往往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仍不得要領。長此以往,恐懼心理日漸占據(jù)上風,恐懼自身教學能力的欠缺。當教師與自我相分離的同時,他們也就切斷了與自身真實的聯(lián)系,切斷了與教學熱情的聯(lián)系,也切斷了與心靈的聯(lián)系,時刻面臨著教學工作失敗的恐懼。
2.與學生分離帶來的恐懼。與學生分離的課堂教學中,教師時刻處于恐懼之中,恐懼學生的毫無反應,恐懼課堂的死氣沉沉,恐懼與學生關系的不和諧……新課程標準的實施以建構主義認識論為基礎,是對以往客觀主義認識論的徹底變革,學生可以根據(jù)已有的經(jīng)驗對知識進行建構。這些變革對于一些教師尤其是慣于一板一眼按照教學大綱教授教材知識的老教師而言,以往“良好”的標準教學模式受到了挑戰(zhàn)、質疑,使他們產(chǎn)生了一種恐懼心理。
二、教師應對挑戰(zhàn)的策略思考
(一)鼓足教學勇氣
1.有勇氣做自己。任何真正可信的教學要求最終是來自教師內心的呼喚,這種呼喚使我尊重真實的自我,而教師內心不是良心的呼喚,而是自身認同和自身完整的吶喊。也就是說教師要正確認識自己,要有找回自我真正本質、做真正自己的勇氣。反映在教學上,就是找到一種與自身本性更契合的教學方式。相較于新式的教學方法,有些教師更適合使用傳統(tǒng)的講授法、對話法,這樣更能讓他們自身保持活力,更易于傾聽學生的聲音。
2.有勇氣面對學生。除非教師把教學與學生生命內部的鮮活內核聯(lián)系起來,與學生內心世界的導師聯(lián)系起來,否則永遠不會“發(fā)生”教學。這就是說,教師不能再把知識作為顛撲不破的真理傳授給學生,要允許學生以自己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意義建構。教師不再是傳統(tǒng)上的外在權威者,而是使學生有效學習的指導者、促進者。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勇于從形象、工作、地位背后走出來,敢于把自己的真實面目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敢于破壞學生心中的教師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權威者的形象,與學生真誠地交流、對話。
(二)正確對待恐懼
1.克服病態(tài)的恐懼。病態(tài)的恐懼是一種使我們和學生及自身相分離的東西。這種恐懼關閉了一切“求真實驗”,禁錮了教師教育教學的能力。如果教師缺乏教學勇氣,一味地屈從于恐懼,那么這種恐懼始終就會是病態(tài)的。克服這種病態(tài)的恐懼需要教師自身努力去尋求解決的途徑。教師可以通過教育反思法對自己的課堂行為進行分析、反思。首先要弄清自己恐懼的原因。其次教師要勇敢面對這種恐懼,相信自己最終能夠克服恐懼。
2.接受健康的恐懼。并非所有的恐懼都是病態(tài)的,也有健康的恐懼。正確理解并接受它們有助于教師自身成長。當教師面對一群沉默無聲的學生時,教師會感到恐懼,恐懼自己的教學反響。正確理解這種恐懼,反而可以讓自己更加關注自己的教學情況,反思這種尷尬的課堂局面是由什么導致的以及怎樣去解決。這種能夠讓人們對真正的學習有所感悟、有所觸動的恐懼是一種健康的恐懼。
教學勇氣是優(yōu)秀教學的前提??朔謶?、鼓起勇氣告別以往、“分離”生活應成為每位教師的內在職業(yè)追求。每位教師獲得教學勇氣,有助于教學從分離狀態(tài)走向整體狀態(tài)的變革,同時教師也能夠更好地適應于新課程標準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