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
【摘 要】 目的 通過觀察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危重癥患者的相關治療,探討其在危重癥患者康復階段的作用。方法 50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25例)、腸外營養(yǎng)(PN)組(25例),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EEN 組的肝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PN 組(P<0.05)。結論 對于危重癥病人, 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預后。
【關鍵詞】 早期腸內營養(yǎng) 腸外營養(yǎng) 危重癥患者 ICU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2-01
臨床上,對危重癥病人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方法有腸內營養(yǎng)(enteral nutrition,EN)和腸外營養(yǎng)( Parenteral nutrition,PN)兩條方法。腸內營養(yǎng)是一種以口服或管飼的形式經胃腸道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的營養(yǎng)支持方式。與腸外營養(yǎng)支持方式比較,腸內營養(yǎng)支持更符合生理狀態(tài),并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完整性和功能,減少應激性潰瘍等嚴重并發(fā)癥[1]。有研究認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可以促使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得到顯著增加、促使胃腸粘膜的運動以及生長、清除淤積阻留的腸道內容物,依靠著腸內營養(yǎng)所提供的藥理作用和保護粘膜屏障的治療作用,可能大于其營養(yǎng)支持作用[2]。危重癥病人比一般的病人更加需要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具有符合生理,調節(jié)腸道免疫應答,以及能降低腸道細菌數(shù)和減少內毒素移位的優(yōu)勢,因而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對兩組危重癥患者進行不同的營養(yǎng)支持,探究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作用效果,效果良好,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科的50名危重癥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和腸外營養(yǎng)(PN)組(各25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0-81歲,平均(53.9±18.1)歲。其中多發(fā)傷8例,重癥心肌炎5例,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21例,惡性腫瘤術后9例,重癥胰腺炎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基線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EE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輸液泵,通過鼻空腸管或鼻胃管,均勻緩慢地輸入短肽腸內營養(yǎng)液( 百普素、荷蘭紐迪西亞公司產品) ,配成全濃度( 即能量密度為4.18KJ/mL)。熱量與氮量供給同PN組。在治療的第一天給予總輸入量的1/3-1/2,在第2-4 天內才漸漸增加至總量,輸注速度均為60-100mL/h。
P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重力或輸液泵進行控制,通過中心靜脈或外周靜脈輸注全營養(yǎng)混合液(配制于3 L輸液袋內)。主要成分為糖、氨基酸、脂肪乳劑、微量元素及電解質,熱量與氮量供給同EEN 組。營養(yǎng)支持為7~ 15(平均8) d, 待病情許可后停用PN, 過渡至EN。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病人營養(yǎng)支持前后的器官功能,觀察比較營養(yǎng)支持一周后兩組患者的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含量,并觀察有無腹瀉、腹脹、肝功能損害等癥狀出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營養(yǎng)后情況的觀察分析,得知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EN 組肝功能,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等指標均明顯低于PN 組(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腸道是機體代謝的較為活躍的器官之一,腸黏膜上皮的營養(yǎng)物質缺乏及腸缺血再次灌注,都會使腸黏膜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腸道功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xiàn)衰竭,嚴重時還會造成腸源性感染[3]。對于危重癥患者,雖然腸外營養(yǎng)(PN) 可以作為一種為危重病人提供熱量的方式, 但是長期使用也可能造成腸道細菌的增加及內毒素的移位、胃腸道功能紊亂、腸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等等,并且由于應激、感染等因素使炎癥因子激活、炎癥細胞擴散等可加重損傷腸道的屏障功能,嚴重情況下可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
由于危重癥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因此會引發(fā)一系列以高代謝反應為主的代謝紊亂,具體表現(xiàn)為高分解代謝(尿氮排出增加)、高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和需求增加)和高血糖,并常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腸道功能障礙等。這些代謝紊亂及其介質(如代謝激素和細胞因子等)常導致局部繼發(fā)損傷,如感染、切口延遲愈合,以及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等。因此,對這類患者運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支持則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相關研究表明,EEN是臨床上一種滿足生理條件的營養(yǎng)方法,有利于保證腸黏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加快消化酶的分泌和增強腸道的蠕動程度,對營養(yǎng)物質進行全面吸收,維持腸道動力與分泌功能,減少因膽汁淤積介導的肝細胞凋亡數(shù)目,更有助于保障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進胃腸道激素分泌和免疫球蛋白的釋放[4]。
腸內營養(yǎng)制劑的分類及合理選擇:(1)對于胃腸道功能較好的患者,采用整蛋白類型的制劑型,其采用整蛋白或蛋白質游離物作為氮源,并具有接近等滲的滲透壓;(2)對于輕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由水解蛋白提供氮源,該制劑中的短肽可經腸黏膜直接吸收;(3)對于存在嚴重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采用短肽型、氨基酸型的制劑,其為單體類物質,運用氨基酸、礦物質、脂肪、維生素短肽和葡萄糖等混合制成。
腸內營養(yǎng)的作用不僅僅是維持患者身體健康狀態(tài),更重要的還有維持機體內臟器官的種種正常生理功能。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通過產生免疫細胞來達到保護腸道自身和腸道周圍組織器官的目的,例如出現(xiàn)萎縮的GALT,腸道及呼吸道的IgA水平下降,從而達到減弱機體抗細菌與病毒的危害的作用。
另外,在臨床上,EEN符合生理狀態(tài), 操作實施起來簡單便,胃腸道功能和形態(tài)維護良好,這一系列優(yōu)點都值得重視。Frost等相關研究說明, 創(chuàng)傷和感染可導致腸黏膜的萎縮及其通透性的增加, 從而引起內毒素和細菌產生移位, 如此會引發(fā)一定的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及多種器官功能障礙, 在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過程中,運用EEN 支持不僅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的完整性,還能起到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表示早期應用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ICU危重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腸道功能,防止腸黏膜出現(xiàn)萎縮,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腸道的屏障功能,維持腸道功能的完整性,值得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緒安.腹部閉合性損傷致腸破裂60例的診治體會[J].臨床誤診治,2007,20(11):265-266.
[2]華晨.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臨床價值[D].蘇州大學,2010.1-2
[3]許媛.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合理應用[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8,13(5):405-407.
[4]浦嫚麗.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在危重癥病人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2):44-47.endprint
【摘 要】 目的 通過觀察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危重癥患者的相關治療,探討其在危重癥患者康復階段的作用。方法 50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25例)、腸外營養(yǎng)(PN)組(25例),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EEN 組的肝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PN 組(P<0.05)。結論 對于危重癥病人, 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預后。
【關鍵詞】 早期腸內營養(yǎng) 腸外營養(yǎng) 危重癥患者 ICU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2-01
臨床上,對危重癥病人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方法有腸內營養(yǎng)(enteral nutrition,EN)和腸外營養(yǎng)( Parenteral nutrition,PN)兩條方法。腸內營養(yǎng)是一種以口服或管飼的形式經胃腸道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的營養(yǎng)支持方式。與腸外營養(yǎng)支持方式比較,腸內營養(yǎng)支持更符合生理狀態(tài),并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完整性和功能,減少應激性潰瘍等嚴重并發(fā)癥[1]。有研究認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可以促使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得到顯著增加、促使胃腸粘膜的運動以及生長、清除淤積阻留的腸道內容物,依靠著腸內營養(yǎng)所提供的藥理作用和保護粘膜屏障的治療作用,可能大于其營養(yǎng)支持作用[2]。危重癥病人比一般的病人更加需要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具有符合生理,調節(jié)腸道免疫應答,以及能降低腸道細菌數(shù)和減少內毒素移位的優(yōu)勢,因而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對兩組危重癥患者進行不同的營養(yǎng)支持,探究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作用效果,效果良好,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科的50名危重癥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和腸外營養(yǎng)(PN)組(各25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0-81歲,平均(53.9±18.1)歲。其中多發(fā)傷8例,重癥心肌炎5例,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21例,惡性腫瘤術后9例,重癥胰腺炎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基線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EE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輸液泵,通過鼻空腸管或鼻胃管,均勻緩慢地輸入短肽腸內營養(yǎng)液( 百普素、荷蘭紐迪西亞公司產品) ,配成全濃度( 即能量密度為4.18KJ/mL)。熱量與氮量供給同PN組。在治療的第一天給予總輸入量的1/3-1/2,在第2-4 天內才漸漸增加至總量,輸注速度均為60-100mL/h。
P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重力或輸液泵進行控制,通過中心靜脈或外周靜脈輸注全營養(yǎng)混合液(配制于3 L輸液袋內)。主要成分為糖、氨基酸、脂肪乳劑、微量元素及電解質,熱量與氮量供給同EEN 組。營養(yǎng)支持為7~ 15(平均8) d, 待病情許可后停用PN, 過渡至EN。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病人營養(yǎng)支持前后的器官功能,觀察比較營養(yǎng)支持一周后兩組患者的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含量,并觀察有無腹瀉、腹脹、肝功能損害等癥狀出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營養(yǎng)后情況的觀察分析,得知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EN 組肝功能,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等指標均明顯低于PN 組(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腸道是機體代謝的較為活躍的器官之一,腸黏膜上皮的營養(yǎng)物質缺乏及腸缺血再次灌注,都會使腸黏膜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腸道功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xiàn)衰竭,嚴重時還會造成腸源性感染[3]。對于危重癥患者,雖然腸外營養(yǎng)(PN) 可以作為一種為危重病人提供熱量的方式, 但是長期使用也可能造成腸道細菌的增加及內毒素的移位、胃腸道功能紊亂、腸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等等,并且由于應激、感染等因素使炎癥因子激活、炎癥細胞擴散等可加重損傷腸道的屏障功能,嚴重情況下可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
由于危重癥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因此會引發(fā)一系列以高代謝反應為主的代謝紊亂,具體表現(xiàn)為高分解代謝(尿氮排出增加)、高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和需求增加)和高血糖,并常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腸道功能障礙等。這些代謝紊亂及其介質(如代謝激素和細胞因子等)常導致局部繼發(fā)損傷,如感染、切口延遲愈合,以及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等。因此,對這類患者運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支持則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相關研究表明,EEN是臨床上一種滿足生理條件的營養(yǎng)方法,有利于保證腸黏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加快消化酶的分泌和增強腸道的蠕動程度,對營養(yǎng)物質進行全面吸收,維持腸道動力與分泌功能,減少因膽汁淤積介導的肝細胞凋亡數(shù)目,更有助于保障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進胃腸道激素分泌和免疫球蛋白的釋放[4]。
腸內營養(yǎng)制劑的分類及合理選擇:(1)對于胃腸道功能較好的患者,采用整蛋白類型的制劑型,其采用整蛋白或蛋白質游離物作為氮源,并具有接近等滲的滲透壓;(2)對于輕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由水解蛋白提供氮源,該制劑中的短肽可經腸黏膜直接吸收;(3)對于存在嚴重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采用短肽型、氨基酸型的制劑,其為單體類物質,運用氨基酸、礦物質、脂肪、維生素短肽和葡萄糖等混合制成。
腸內營養(yǎng)的作用不僅僅是維持患者身體健康狀態(tài),更重要的還有維持機體內臟器官的種種正常生理功能。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通過產生免疫細胞來達到保護腸道自身和腸道周圍組織器官的目的,例如出現(xiàn)萎縮的GALT,腸道及呼吸道的IgA水平下降,從而達到減弱機體抗細菌與病毒的危害的作用。
另外,在臨床上,EEN符合生理狀態(tài), 操作實施起來簡單便,胃腸道功能和形態(tài)維護良好,這一系列優(yōu)點都值得重視。Frost等相關研究說明, 創(chuàng)傷和感染可導致腸黏膜的萎縮及其通透性的增加, 從而引起內毒素和細菌產生移位, 如此會引發(fā)一定的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及多種器官功能障礙, 在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過程中,運用EEN 支持不僅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的完整性,還能起到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表示早期應用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ICU危重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腸道功能,防止腸黏膜出現(xiàn)萎縮,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腸道的屏障功能,維持腸道功能的完整性,值得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緒安.腹部閉合性損傷致腸破裂60例的診治體會[J].臨床誤診治,2007,20(11):265-266.
[2]華晨.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臨床價值[D].蘇州大學,2010.1-2
[3]許媛.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合理應用[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8,13(5):405-407.
[4]浦嫚麗.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在危重癥病人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2):44-47.endprint
【摘 要】 目的 通過觀察早期腸內營養(yǎng)對危重癥患者的相關治療,探討其在危重癥患者康復階段的作用。方法 50例危重癥患者隨機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25例)、腸外營養(yǎng)(PN)組(25例),對比觀察兩組患者的治療情況。結果 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EEN 組的肝功能指標明顯優(yōu)于PN 組(P<0.05)。結論 對于危重癥病人, 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腸道功能,調節(jié)機體的免疫功能狀態(tài),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預后。
【關鍵詞】 早期腸內營養(yǎng) 腸外營養(yǎng) 危重癥患者 ICU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1-5160(2014)05-0032-01
臨床上,對危重癥病人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方法有腸內營養(yǎng)(enteral nutrition,EN)和腸外營養(yǎng)( Parenteral nutrition,PN)兩條方法。腸內營養(yǎng)是一種以口服或管飼的形式經胃腸道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的營養(yǎng)支持方式。與腸外營養(yǎng)支持方式比較,腸內營養(yǎng)支持更符合生理狀態(tài),并可保護胃腸道黏膜完整性和功能,減少應激性潰瘍等嚴重并發(fā)癥[1]。有研究認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可以促使血清中胃泌素的水平得到顯著增加、促使胃腸粘膜的運動以及生長、清除淤積阻留的腸道內容物,依靠著腸內營養(yǎng)所提供的藥理作用和保護粘膜屏障的治療作用,可能大于其營養(yǎng)支持作用[2]。危重癥病人比一般的病人更加需要相應的營養(yǎng)支持,腸內營養(yǎng)具有符合生理,調節(jié)腸道免疫應答,以及能降低腸道細菌數(shù)和減少內毒素移位的優(yōu)勢,因而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對兩組危重癥患者進行不同的營養(yǎng)支持,探究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作用效果,效果良好,現(xiàn)具體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2013年12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重癥監(jiān)護科的50名危重癥患者,按照隨機抽簽法分為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組和腸外營養(yǎng)(PN)組(各25例)。男29例,女21例,年齡20-81歲,平均(53.9±18.1)歲。其中多發(fā)傷8例,重癥心肌炎5例,肺部感染合并呼吸衰竭21例,惡性腫瘤術后9例,重癥胰腺炎7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基線資料方面差異不顯著(P>0.05),具有可比性,且均在知情下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治療并參與本次研究。
1.2 治療方法
EE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輸液泵,通過鼻空腸管或鼻胃管,均勻緩慢地輸入短肽腸內營養(yǎng)液( 百普素、荷蘭紐迪西亞公司產品) ,配成全濃度( 即能量密度為4.18KJ/mL)。熱量與氮量供給同PN組。在治療的第一天給予總輸入量的1/3-1/2,在第2-4 天內才漸漸增加至總量,輸注速度均為60-100mL/h。
PN組 該組25例病人均使用重力或輸液泵進行控制,通過中心靜脈或外周靜脈輸注全營養(yǎng)混合液(配制于3 L輸液袋內)。主要成分為糖、氨基酸、脂肪乳劑、微量元素及電解質,熱量與氮量供給同EEN 組。營養(yǎng)支持為7~ 15(平均8) d, 待病情許可后停用PN, 過渡至EN。
1.3 觀察指標
檢測兩組病人營養(yǎng)支持前后的器官功能,觀察比較營養(yǎng)支持一周后兩組患者的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含量,并觀察有無腹瀉、腹脹、肝功能損害等癥狀出現(xiàn)。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18.0軟件包對所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率表示,χ2檢驗,檢驗標準α=0.05,P< α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營養(yǎng)后情況的觀察分析,得知EEN 組患者血色素(HB)、血清白蛋白(ALB)、血清總蛋白(TP) 均明顯高于PN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EN 組肝功能,總膽紅素(TBIL)、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等指標均明顯低于PN 組(P<0.05),結果見表1。
3 討論
腸道是機體代謝的較為活躍的器官之一,腸黏膜上皮的營養(yǎng)物質缺乏及腸缺血再次灌注,都會使腸黏膜功能受損,從而引起腸道功能受到影響,甚至出現(xiàn)衰竭,嚴重時還會造成腸源性感染[3]。對于危重癥患者,雖然腸外營養(yǎng)(PN) 可以作為一種為危重病人提供熱量的方式, 但是長期使用也可能造成腸道細菌的增加及內毒素的移位、胃腸道功能紊亂、腸黏膜屏障功能遭到破壞等等,并且由于應激、感染等因素使炎癥因子激活、炎癥細胞擴散等可加重損傷腸道的屏障功能,嚴重情況下可引發(fā)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IRS)、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癥(MODS)等不良反應出現(xiàn)。
由于危重癥患者機體處于應激狀態(tài),因此會引發(fā)一系列以高代謝反應為主的代謝紊亂,具體表現(xiàn)為高分解代謝(尿氮排出增加)、高能量消耗(能量消耗和需求增加)和高血糖,并常合并免疫功能和胃腸道功能障礙等。這些代謝紊亂及其介質(如代謝激素和細胞因子等)常導致局部繼發(fā)損傷,如感染、切口延遲愈合,以及重要臟器的功能障礙等。因此,對這類患者運用早期腸內營養(yǎng)(EEN)支持則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屏障的完整性。相關研究表明,EEN是臨床上一種滿足生理條件的營養(yǎng)方法,有利于保證腸黏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加快消化酶的分泌和增強腸道的蠕動程度,對營養(yǎng)物質進行全面吸收,維持腸道動力與分泌功能,減少因膽汁淤積介導的肝細胞凋亡數(shù)目,更有助于保障肝等重要器官的功能,促進胃腸道激素分泌和免疫球蛋白的釋放[4]。
腸內營養(yǎng)制劑的分類及合理選擇:(1)對于胃腸道功能較好的患者,采用整蛋白類型的制劑型,其采用整蛋白或蛋白質游離物作為氮源,并具有接近等滲的滲透壓;(2)對于輕度或中度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由水解蛋白提供氮源,該制劑中的短肽可經腸黏膜直接吸收;(3)對于存在嚴重消化功能障礙的患者,采用短肽型、氨基酸型的制劑,其為單體類物質,運用氨基酸、礦物質、脂肪、維生素短肽和葡萄糖等混合制成。
腸內營養(yǎng)的作用不僅僅是維持患者身體健康狀態(tài),更重要的還有維持機體內臟器官的種種正常生理功能。腸道相關淋巴組織(gut 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GALT)是通過產生免疫細胞來達到保護腸道自身和腸道周圍組織器官的目的,例如出現(xiàn)萎縮的GALT,腸道及呼吸道的IgA水平下降,從而達到減弱機體抗細菌與病毒的危害的作用。
另外,在臨床上,EEN符合生理狀態(tài), 操作實施起來簡單便,胃腸道功能和形態(tài)維護良好,這一系列優(yōu)點都值得重視。Frost等相關研究說明, 創(chuàng)傷和感染可導致腸黏膜的萎縮及其通透性的增加, 從而引起內毒素和細菌產生移位, 如此會引發(fā)一定的系統(tǒng)性炎癥反應及多種器官功能障礙, 在進行營養(yǎng)支持的過程中,運用EEN 支持不僅可維持內臟血流穩(wěn)定及胃腸黏膜的完整性,還能起到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的作用。
綜上所述,通過研究表示早期應用腸內營養(yǎng)支持治療ICU危重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腸道功能,防止腸黏膜出現(xiàn)萎縮,降低感染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助于改善腸道的屏障功能,維持腸道功能的完整性,值得臨床上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陳緒安.腹部閉合性損傷致腸破裂60例的診治體會[J].臨床誤診治,2007,20(11):265-266.
[2]華晨.早期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營養(yǎng)支持中的臨床價值[D].蘇州大學,2010.1-2
[3]許媛.腸內營養(yǎng)在危重癥患者中的合理應用[J].外科理論與實踐,2008,13(5):405-407.
[4]浦嫚麗.早期腸內營養(yǎng)支持在危重癥病人中的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學工程,2013,21(2):44-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