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歌從海邊來

2014-10-20 15:21林麗華米麗黃紫娥
海外文摘·文學版 2014年9期
關鍵詞:蘇方漁歌漁家

林麗華+米麗+黃紫娥

自從惠東漁歌被評為國家非遺,就吸引了無數(shù)的人們前來考察參觀。今年初,我也趕了個時髦,在一個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一行人來到了平海古城,走進小漁村,走進一群對漁歌癡迷的人,他們愛漁歌、寫漁歌、唱漁歌,我們聽到了許多感人的故事……

第一章 新村——千年漁歌唱不停

2014年2月24日,筆者一行來到廣東省惠東漁歌的源頭——新村,一品漁歌演唱者的風采。首先來到平海,惠東著名企業(yè)家、省人大代表、漁歌熱心愛好者趙興祥和廣東民間歌王李福泰接待了我們。在趙興祥的辦公室,李福泰放了一首惠東漁歌《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歌曲旋律悠揚、悅耳,我們聽著,好像置身于大海的懷抱中?!拔业募亦l(xiāng)好風光,面向大海背靠山,古城古廟七百年,流傳故事在民間,二十里海岸二十里灘,天然泳場雙月灣,海龜常駐白沙灘……”真是太好聽了!我們異口同聲地感嘆著,這就是漁歌?。‘斘覀冎肋@兩位就是這首歌的詞作者時,我們都感到非常驚訝,本地人寫本地的歌,把家鄉(xiāng)的風景、幾百年的變遷、改革開放的成果、青年人的成長等盡在漁歌里體現(xiàn),這比原生態(tài)還要原生態(tài)?。∥覀儚男睦锞磁?!

下午,我們來到新村,和海邊春飯店老板、漁歌收集者蘇方泰進行交流。晚飯時分,隔壁臺坐滿了十幾位花甲老人,看她們年紀都在六七十歲上下,卻個個發(fā)髻上都插了一枝好看的花兒,漁民習慣戴的耳環(huán)、項鏈、戒指、手鐲等飾品一樣不缺,一走一動環(huán)佩叮當。蘇方泰說,她們也是新村的,在排練漁歌呢,初二那天要“斗歌”。有幾位大娘聽說我們是惠州來的作家,要寫新村的漁歌,便熱情地端著茶杯走過來要與我們碰碰,我們也高興地和他們碰起來,她們還就當場來了幾首原生態(tài)的漁歌,我們興奮地拿起了相機。蘇方泰熱情地邀請我們說,初二那天你們一定要來。我們高興地答應了。新村現(xiàn)在居住著3600多人,99%的婦女都會唱漁歌,漁歌在新村已經(jīng)流傳了近千年,至今,漁歌聲依然在回響著,真是千年漁歌唱不停??!

二月初二這晚,我們來到漁村的大祠堂,大祠堂燈火、蠟燭通明如白晝,漁民男女老少喜氣洋洋如過節(jié)般熱鬧,人們扶老攜幼或闔家出動前來聽歌,滿面笑容的臉上寫滿了幸福。祠堂里外都坐得滿滿的。徐村長走過來表示對我們的熱烈歡迎,除招呼我們坐好,還遞過一張節(jié)目單,只見上面寫著《2014年新村伯公誕漁歌晚會節(jié)目單》,漁歌節(jié)目有《頭航扯起尾行才到》《唱歌唱曲解心愁》《海底魚蝦討吾完》《合港平安萬年春》《我是少年來唱歌》等整整25個節(jié)目,有獨唱、對唱、三人四人小組唱、表演唱等。我們饒有興致地看著,這些唱歌的,有女人也有男人,有老人也有兒童,我們?yōu)樗膫€打扮得漂漂亮亮的、準備上臺表演漁歌的小姑娘拍了照。這些斗歌的人從小就會唱漁歌,如今已年近古稀的他們不忘傳承,還把小孫子們帶來唱漁歌。臺前的蘇方泰等五六個老人的二胡、揚琴等樂器,是這晚整場漁歌會的伴奏,他們這幫樂師的嫻熟伴奏,完全融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了。

蘇德妹、蘇容妹、徐初三、蘇段等老人是這個村子見過大世面的人。我們采訪她們時,她們告訴我們,剛解放那時,漁民的日子還是很窮的,念書可不是人人都想的事,蘇德妹和蘇容妹也只讀了一年書。但是學唱戲是不要錢的,村里出錢,哪家的小孩想唱戲就把她們送到指定的船上,有老師上船來教她們,并有機會還要帶著她們送戲到別的村子去,當年只有9歲的蘇德妹和蘇容妹等二十多位是漁村里最后一撥學唱戲的,她們學的是白字戲。蘇容妹回憶說,12歲那年,她們到惠州參加匯演,她們的漁歌《憶苦思甜》獲獎。在1963年,中央總政歌舞團的鄭秋風老師來到平海,聽到漁歌的歌調(diào)這么好聽,便不斷請她們唱給他聽,他說這是一種讓他愛到心坎上的漁歌。蘇德妹拿出一張舊相片給我們看,是一群陽光燦爛的姑娘在演出后的合影,她們臉上都綻放出幸福的笑容。那是上世紀60年代的時候,只有十二三歲的蘇德妹和蘇容妹等10位平海漁家小姑娘繼蘇墨水以后,再踏北京路。翻過了長長的歲月,她們都遺忘了泛黃的照片中哪位才是自己,但其中有一位是自己是沒錯的,各自的家里都藏著這張珍貴的照片。蘇德妹說,二月初二的伯公誕,以前逢節(jié)要到海豐去請戲班來唱戲慶賀,后來日子好過了,便自己組隊唱起了祖祖輩輩傳唱下來的漁歌,歌詞像是口袋里有似的可隨便掏,隨掏隨有,自編自唱。誰家有婚慶喜事,總是從漁歌開場,以漁歌收宴。阿婆一高興,又給我們唱了一首,比如要過中秋節(jié)了,她們又會從口袋里掏出一首:八月十五中秋夜,夜晚月涼風搖靜,打開天窗來賞月,嫦娥生好(漂亮)過五更……疍家人在以前是沒地位的,現(xiàn)在漁民日子過好了也就不想著唱漁歌,年輕人更不跟著唱了,曾有一度唱漁歌的只剩下那么些老人,于是又唱了開頭的那讓人忍不住掉淚的歌調(diào)。阿婆們回憶這些片段的時候眼神飛遠了,似乎又站在北京舞臺上,那鮮花和掌聲,還有讓她們溫暖記憶至今的周總理的親切笑容。

蘇德妹、徐初三于2007年7月15日應中央電視臺音樂頻道《民間·版圖》欄目邀請參與中央電視臺演播室現(xiàn)場錄制惠東漁歌相關節(jié)目。蘇段2007年9月參加廣東省水上漁歌比賽,與李菊梅、郭細蘭合作演唱《乾隆登基十六年》獲銀獎,2010年11月參加第十三屆亞運會賽時文藝展演活動,2012年參加在惠州市舉辦的全國漁歌邀請賽獲銀獎。她們都是漁歌的傳人。如今她們腰板挺直、從容淡定,清亮高昂的嗓子響徹祠堂,說明這把“寶刀”仍然“未老”。還有漁歌老手徐菊、蘇容妹、李十七、郭細蘭、蘇段、徐細、石梅等大娘大嫂們也不甘示弱,一一登場。她們自備了鮮艷的舞臺服飾,還經(jīng)常一有空就“吊嗓”練功,她們隨時都可以上臺一展亮麗的歌喉。你聽聽她們美妙的歌聲:“天藍藍啊咧,海藍藍啊咧,晨光灑滿金沙灘啰喂,海鷗展啊哩翅戲浪啊哩花,漁啊哩歌陣啊哩陣蕩海灣啊咧……”

第二章 廣東民間歌王李福泰

說起李福泰,在平海、港口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我們采訪李福泰時,他無比感慨地說,從來沒想過唱漁歌會把自己推成“廣東民間歌王”。

軍人出身的李福泰個性十足,感情豐富,眼睛閃爍著智慧、堅毅的光芒,頗有軍人的風采。和李福泰交流,不存在隔閡。他說,自己從小就受漁歌的熏陶,對漁歌有著深厚、獨特的感情。17歲時,他加入中國人民解放軍,在部隊這個大熔爐里,他長大了,成熟了。他加入部隊文藝宣傳隊,邊演出邊創(chuàng)作歌頌連隊的好人好事、歌頌軍民魚水情的歌曲。李福泰的藝術(shù)細胞,就是在部隊練成的。他的聲樂理論和技法功底,也是在部隊煉成的,以致后來他不但會唱漁歌,還能編詞譜曲。李福泰風趣地說,他這一生,與海有緣,生在海邊,最寶貴的青春年華是在部隊度過的。1964年,他在福州空軍某部參加全軍組織的神槍手、神炮手、技術(shù)能手的“三手”比賽,榮獲無線電一級技術(shù)能手稱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為他頒發(fā)“三手證章”一枚。1969年,李福泰從部隊退伍,被安排在惠東縣水產(chǎn)局任漁業(yè)電臺臺長。漁汛指揮部設在港口,剛好當時惠東縣港口鎮(zhèn)組織機關干部和學校到大星山開墾荒山,植樹造林。李福泰聽了開墾大星山萬人大會動員報告后即時創(chuàng)作了歌曲《戰(zhàn)天斗地樂無窮》,歌曲在萬人勞動工地中唱響,同時歌曲還被印發(fā)給各機關單位學校,在干部和師生中廣泛傳唱,還在公社組織的文藝匯演中展示。endprint

李福泰告訴我們,他父親是港口水產(chǎn)站干部,母親是港口南社的漁民。解放初期他剛滿8歲就開始受母親派遣,每月兩次從平海的南門海坐渡船到港口沙咀尾魚商家找父親要錢回家。渡船行程一個多小時,撐船的港口新村漁婦邊搖槳邊唱漁歌,李福泰就是聽著這些漁歌長大的。就這樣,李福泰從漁歌里走過了四季,走過了童年、少年,漁歌已烙在他的腦海里了,而且他熟悉每首漁歌的故事。比如《疍家謠》,是用歌聲訴說疍家海上漂泊的辛酸和痛苦,控訴舊社會漁霸的欺壓。采訪時,他用委婉低沉的“五更嘆調(diào)”把《疍家謠》唱給我們聽,把我們的眼淚都唱出來了。李福泰心情沉重地告訴我們,漁民在舊社會被稱為“疍民”,他們世代“以舟為室、浮海而生、以浪為枕、對月而歌”。他們除了同岸上的人一樣要受三座大山壓迫外,上岸行走不準抬頭,不準穿鞋只能赤腳……他們沒有自由,任由岸上人打罵,常年海上生活,遇上臺風更是聽天由命。生下孩子養(yǎng)不起時就將孩子吊在海邊的紅樹林上,任憑風吹日曬死去……他們沒有文化,處處受欺凌,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只好在船上用漁歌嘆苦、用漁歌訴說、用漁歌解悶。世代口頭傳唱至今。

2003年,惠東縣文化部門為了保護和搶救瀕臨失傳的惠東漁歌,組織了搶救惠東漁歌領導小組,開始整理原生態(tài)漁歌,聘請他為惠東縣搶救惠東漁歌領導小組的顧問,負責搜集、整理惠東沿海原生態(tài)漁歌。此時他剛好從領導崗位退下來,開始過上輕松悠閑的日子。本來他就是一個閑不住的人,2006年他就加入了廣東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參加漁歌搶救,這正好合了他的心思。當過領導的他,此時思維的空間已躍上一個新的層次,他知道,原生態(tài)漁歌唱的是漁民的方言,同時,隨意性很大,經(jīng)常想到哪唱到哪,不利于在群眾中傳播和推廣。他知道,千年漁歌要挖掘,要創(chuàng)新發(fā)展,更要堅持“移步不變形”的做法,這樣才能使這一民間瑰寶更好地傳承下去,才能讓后人了解漁歌的精髓,了解漁歌的優(yōu)美旋律和特點。

拯救、保護、傳承、發(fā)展惠東漁歌的呼聲一浪高于一浪,再次喚起李福泰對漁歌的興趣和責任心。2004年當惠東縣委宣傳部提出拯救保護傳承發(fā)展惠東漁歌時,李福泰義不容辭地組織平海、港口漁歌隊伍,親自參加漁歌的改編、演出和比賽。他和趙興祥、平海政府三方面出資制作了2萬多張漁歌的DVD和CD送往各地,尤其是在北京奧運會期間,省里宣傳部門帶美國BBC、非洲、香港、北京媒體一行10人前來平海要求唱漁歌的光碟。2012年惠東縣委宣傳部在平海文化站成立惠東漁歌業(yè)余學校時,聘請李福泰當顧問和教員,他不但熱心教授,而且還經(jīng)常接待一些慕名而來找他的學生和漁歌愛好者,毫不保留地傳授。在他的帶動和影響下,跟他學過漁歌的人不少于300人。

在收集整理惠東漁歌時,李福泰還對原生態(tài)漁歌的演唱方式及歌曲進行改革。在我們的手里,有一疊厚厚的復印本,這是他聯(lián)合趙興祥、蘇方泰以及惠東縣文化局等一群文化人,在原生態(tài)漁歌的基礎上,重新改編和創(chuàng)作的十幾首新漁歌,而且絕大部分都是獲過獎的。他還常常對漁歌有新的研究和創(chuàng)新,嘗試用原生態(tài)漁歌曲調(diào)填進有時代感的歌詞并制作流行伴奏帶,這在學生中很受歡迎,廣為流傳甚至連漁民都很喜歡聽。

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間,經(jīng)李福泰創(chuàng)作、改編、演唱的創(chuàng)作曲目有:《一對龍蝦藏礁洲》《斗歌》《漁家樂》《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漁家世代向海洋》《千年漁歌唱不?!贰睹利惖钠胶场贰栋捉z絲》等,并與張喜英合作參加浙江省象山和舟山群島全國漁歌邀請賽和廣東省文化廳舉辦的全國漁歌邀請賽,獲得全國金獎一次、銀獎一次、銅獎兩次;參加廣東省文聯(lián)舉辦的全省漁歌邀請賽,獲金獎三次、銀獎一次;2012年《白絲絲》獲廣東省第八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2008年被省文聯(lián)和省民協(xié)評為 “廣東省民間歌王”。在采訪中李福泰特別告訴我們,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平海、港口漁歌隊共同努力的結(jié)果。

我們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聽了李福泰的講述,在結(jié)束時又聽到他充滿激情的歌聲:“噠都啲啲都啲,噠都啲啲都啲都啲……”啊!那浸潤著海的優(yōu)美旋律,仿佛帶著南海的波濤、南海的風,帶著海邊木麻黃、防風林青蔥的氣息,帶著漁家幸福日子的陶醉和對未來的憧憬,一股腦兒涌進聽者心里。太美妙了,太不可思議了,這是一個過了花甲老人的歌聲?而歌聲卻是那樣充滿青春的活力。就是這個李福泰和他的同伴們把雙月彎的漁歌唱到了廣州亞運會、唱到香港、唱到了北京、唱到音樂學府的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贏得華麗的音樂殿堂一片喝彩聲和掌聲。

第三章 蘇方泰的漁歌夢

個子高高的蘇方泰是新村人,是漁民的后代。他留著掩耳長發(fā),清瘦的面龐戴著一副米色眼鏡,瞇著一雙智慧的眼睛向客人娓娓道來他對漁歌的鐘情,他是土生土長的港口新村漁民。如果單憑看相貌,他更像一位學者,一位知識分子。誰能看出來,他其實只有小學初級文化程度。

1951年出生的蘇方泰,屬于“解放牌”了。從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少年蘇方泰迷上了漁歌。因為在他生活的漁村里,人人都會唱漁歌,漁民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口頭禪:“有歌有調(diào)好開心,無歌無調(diào)悶死人?!币苍S更早,他還在娘胎的時候,母親邊織網(wǎng)邊哼著的漁歌已經(jīng)開始讓他享受那原始樸素的音韻,這濃縮了海天日月的音韻自然而然融入了他的身體、他的血液。當年,沒有人理解這個懵懂的少年,鄉(xiāng)親們只知他10歲才上學,學習很用功,一有空就喜歡在本子上記啊寫啊,誰也不知道他其實是在抄寫漁歌的歌詞。

14歲那年,父親對他說:“你已經(jīng)識得幾個字,不要再念書了。窮人孩子早當家,你要學會打魚,養(yǎng)家糊口,承擔起男人的責任?!边@個瘦小的男孩子就這樣忍痛離開了他心愛的書本和課堂,從此跟著叔伯大人們奔波在大風大浪里。打魚是件苦差事,海風吹太陽曬,皮膚黝黑黝黑,拉網(wǎng)更是力氣活,一天下來,筋疲力盡。然而,14歲的少年有解乏的靈丹妙藥,那就是唱漁歌。似未發(fā)育好的小公雞,嘶開仍幼稚的嗓子朝著大海喊上一通后,渾身舒坦,力氣倍增。慢慢地,他開始不滿足起來,他天真地想,不僅要唱漁歌,還要寫漁歌,寫越來越多的漁歌,直至唱也唱不完。endprint

天愛憐見,賦予蘇方泰別具匠心與靈感。他不僅學會寫簡譜,還清楚哪種調(diào)子屬哪個曲牌。他將兒時的記憶,父母老輩流傳的漁歌一首一首收集記錄下來,然后整理改編,還重新按曲牌譜好曲。靈感來了,他自己作詞編曲。記得有一年,他打魚的船隊來到零丁洋,幾乎半年時間沒回家了,他多么思念家啊!打魚人就這樣,魚打到哪魚就賣到哪。每天夜晚,他坐在海島的礁石上,望著星光閃爍的夜空下深沉的大海,心底涌動一股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一首首思念的旋律從心底流出,鑄印在他的腦海。一連數(shù)日,他即興創(chuàng)作了《我愛我的海灣》《遙遠的小漁村》等十幾首漁歌。每當在大海漂泊的日子,在打魚的空隙里,他就坐在漁船的某個角落靜靜地完成他的作品,讓歲月在海天間流過。

那一年,廣東省歌舞團的作曲家和演員深入漁村采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現(xiàn)這個淳樸的漁民原來有極好的音樂天賦,他們驚嘆不已。一個從來沒有受過音樂輔導和專業(yè)訓練的漁家之子,就這樣走進公眾的視野,這時,已經(jīng)是改革開放后的春天。從此,他有機會接觸和拜訪一些名家大師,不斷提高和充實自己。歲月匆匆,一個懵懂少年走過青年、中年,成為了一名民間音樂家。人們看見,他邁向音樂之路的步子越走越堅實,進入知天命之年,他出版了凝結(jié)自己心血的400多首漁歌,一本為記錄歌曲集,一本為創(chuàng)作歌曲集。他也成為廣東省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惠州市音樂家協(xié)會會員、惠東縣音樂家協(xié)會理事。

我們稱蘇方泰為蘇老師。見到他時,他與眾人正忙碌著準備二月初二當晚新村宗祠里的漁歌演唱會?!昂_叴骸辈宛^墻上掛著大大小小的鏡框,那里有蘇墨水1956年在北京唱漁歌時受到周總理接見的照片、有蘇方泰近年創(chuàng)作漁歌獲國家級、省級和市級的獲獎證書,還有他教幼兒園小朋友、小學生和漁民唱歌的照片,可見他已經(jīng)在著手培養(yǎng)接班人了。其中一幅照片深深吸引住我們的目光,是他在海邊的漁船上,有力地打著拍子,指揮著漁家的大嫂大姐們在唱漁歌。大海一望無際,高天云卷云舒,海風吹動女人們身上的圍裙,吹動著蘇老師的長發(fā),那場面很有詩情畫意。我們的心立即感受到那熱烈的氛圍,這是一群把漁歌融入自己生命的人。蘇方泰說,2013年,他開始構(gòu)思創(chuàng)作一組有氣勢的組歌——《甌船年代》。他是漁家之子,清楚幾十年前的甌船就是漁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似一彎細細月牙的甌船,承載著船家四處漂泊,這其中的辛酸苦辣只有漁家自己才能體會。蘇方泰打算分五個部分,去描述漁家解放前的苦難生活以及解放后一系列翻天覆地的變化,還有改革開放后滄海桑田的變遷。這里包含近20首漁歌,以獨唱、輪唱、二重唱等幾種形式完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蘇方泰一頭扎進創(chuàng)作的天地,他的思緒在音樂的符號里游走神馳。

其實,蘇方泰不是在“作秀”,他沉醉著的愉悅是因為有這許許多多的人們,如此地熱愛發(fā)源于這方土地的漁歌,他們是這樣地不離不棄,要將漁歌傳承下去。他明白,這是社會的發(fā)展,時代的進步,令漁歌有了繼續(xù)發(fā)展和傳承下去的條件。自己作為熱愛漁歌的人,還要努力啊!于是在時光踏入2000年之后,蘇方泰、李福泰和惠州市音協(xié)、惠東縣文化局、文聯(lián)等一批文化人聯(lián)手創(chuàng)作新漁歌,即是不用方言,用普通話演唱的漁歌,幾年時間,這些新創(chuàng)作的漁歌,如一陣清新的風吹遍了南粵的樂壇,如:《一對龍蝦藏礁洲》《斗歌》《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千年漁歌唱不完》《漁家樂》《年輕的海員,你在想什么》《甜蜜蜜月光下》《美麗的港灣》《漁家世代向海洋》等。這些漁歌經(jīng)“民間歌王”李福泰、“漁歌歌后”張喜英、著名歌唱家唐彪等人唱出來之后,歌驚四座,聲名鵲起,獎項不斷。

第四章 趙興祥,濃濃的家鄉(xiāng)情

惠東漁歌成功申報國家非遺,除了有政府文化部門的支持及工作人員的努力、藝術(shù)家們艱辛的付出之外,這里不得不提及一個為漁歌傳承和發(fā)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這人就是平海的民營企業(yè)家、廣東省人大代表、省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會員趙興祥。趙興祥滿懷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從資金上大力支持,使惠東漁歌的調(diào)查、挖掘、整理、發(fā)展和創(chuàng)新工作得以順利推進。

聽說我們是為寫漁歌而來的,他十分高興,又聽說我們有幾年沒到過平海的南門海,便二話不說,邀我們坐上他的越野車,他親自駕車直奔南門海。到了南門海,我們驚呆了,這就是三年前的南門海嗎?那荒涼的淺水沙灘不見了,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一棟棟漂亮的濱海別墅,不遠處還有高層建筑。我們站在高樓上望著眼前的海灘,那高檔、漂亮的海邊建筑,真如他的歌詞里寫的“海灘媲美夏威夷”啊!這就是他和中信集團聯(lián)合開發(fā)的項目。我們的心里感慨萬分,忙著拿出相機,留住這美麗的濱海風景。

趙興祥出生的時候,已經(jīng)是“人民公社、大躍進的年代”了。他生在海邊,長在海邊。小時候,他常常跟隨父母在內(nèi)港捕魚抓蟹。海上勞作非常辛苦,累的時候便自然地唱起漁歌,以歌自娛。耳濡目染,趙興祥從小對漁歌有一種特殊的感情。他說,那時候,和他一樣大的小孩都會唱漁歌,干活累了,就唱幾句,久而久之,逐漸養(yǎng)成了不怕挫折、迎難而上的性格。正因為這樣,趙興祥長大后在企業(yè)界不斷取得成功,成了當?shù)睾蘸沼忻钠髽I(yè)家。他每年為國家創(chuàng)造了數(shù)千萬元的稅收,為解決當?shù)厝罕娋蜆I(yè)和繁榮地方經(jīng)濟做出了一定貢獻。

近年來,趙興祥看到唱漁歌的人越來越少,漁歌瀕臨斷代。他非常著急,便想方設法拯救和推廣漁歌。凡有漁歌活動他都慷慨解囊,如組織漁歌手傳唱漁歌時,他積極送去款項;收集原生態(tài)漁歌需要經(jīng)費,他主動捐助。2003年,縣文化館為了此項工作經(jīng)費不足,趙興祥聽說后,二話不說就掏出了2萬元給他們做活動經(jīng)費;2006年9月,惠東漁歌代表廣東省參加在浙江象山舉行的全國漁歌(號子)邀請賽,他捐款數(shù)萬元,同時放下手頭工作飛往象山,為惠東漁歌代表隊加油打氣。從漁歌收集、普查,到組織漁歌演出,還在家鄉(xiāng)舉辦了兩次漁歌專場晚會,他花費近200萬元。原國家文化部藝術(shù)局專員葉林這樣評價趙興祥:這樣熱心、這么舍得投入支持漁歌的企業(yè)家很難得。首屆“感動惠東人物”頒獎詞這樣描述趙興祥:熱心文化,傾情漁歌——他是企業(yè)家,又是文化使者。他熱衷于家鄉(xiāng)文化建設,致力于古城文化發(fā)展。他傾情漁歌,主動參與搶救和保護惠東漁歌,為惠東漁歌入選國家級“非遺”行列作出了突出貢獻。endprint

趙興祥長相慈和,風趣幽默,極具感召力和親和力,既沒有對幸福和成功的沉醉,也沒有對未來的迷茫和憂慮,他是一個樂天知命、知足常樂的人,不管他的頭上有多大的“銜頭”,他始終沒有忘記家鄉(xiāng),心里始終裝著漁歌。他說今后將盡自己的能力一如既往地支持漁歌的傳唱和推廣。

人的潛力是巨大的,熱愛、鐘情可以成就很多東西。難得的是,趙興祥自己也參與漁歌的改編工作,把自己創(chuàng)業(yè)的歷程都融進歌詞里:“一代新人在成長,致富不忘獻愛心?!倍嘈蜗?,這正是趙興祥的寫照。他把平海人民的現(xiàn)代發(fā)展、把平海古城在黨的領導下的生活變化都展現(xiàn)在《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千家致富樹榜樣,萬戶經(jīng)商養(yǎng)殖忙,深港碼頭貨輪轉(zhuǎn),家鄉(xiāng)明天更興旺。”《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的熱愛和對家鄉(xiāng)未來建設的殷切期望,同時也反映出作者對民間音樂漁歌的喜愛和追求。2004年,由他和李福泰合作編詞、惠州文化人胡平作曲的這首《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參加2005年世界華人藝術(shù)節(jié),由張喜英演唱,榮獲廣州賽區(qū)金獎;2006年10月參加“廣東省流動演出節(jié)目網(wǎng)上大會演”,網(wǎng)上點擊次數(shù)達17多萬次,票數(shù)28萬多張,全省排名第一;2007年7月,《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在中央電視臺的《民歌世界》欄目中播出。他參與收集和整理的漁歌《斗歌》也在2007年10月在中山市舉行的廣東省首屆水上民歌大賽上獲得金獎。目前,他參與創(chuàng)作、收集和整理的漁歌達20多首。

第五章 湖南姑娘的漁歌情結(jié)

不論你在哪里,只要撥打惠東人的電話,就會聽到張喜英唱歌的聲音:“我的家鄉(xiāng)好風光,面向大海背靠山……”那悅耳動聽的惠東漁歌,朋友,可能你不會想到她是外省人?還有,她演唱的是標準閩南話漁歌,你一定會認為她是惠東沿海人。

如果說,雙月灣的漁歌好似誘餌的話,那真就有一個前來“咬鉤”的人。她就是廣東省民協(xié)會員、音協(xié)會員、惠州市歌舞團歌唱演員、被稱為“漁歌歌后”的張喜英。張喜英從湖南來到惠州,來到惠東,聽“閩南話”如“鴨子聽壘(客家話音:聽不懂)”,那閩南話對她來說,似鳥語、似天外來音。但她終于攻克了語言關,得到漁民的認可,她唱出的漁歌清脆圓潤、韻味十足,讓漁民看到漁歌的希望,以致漁家阿婆郭細蘭(老一輩漁歌手)心甘情愿地把那條粗粗的足金項鏈戴在她的脖子上,硬是要認她做干女兒。

科班出身的湘妹子張喜英,2003年從廣州星海音樂學院來到平海漁村,一次偶然的機會聽到了遠處一群漁婦在唱歌,那平淡無奇,樸素自然,沒有固定歌詞,完全即興發(fā)揮的漁歌深深吸引了張喜英,她靜靜地聆聽那優(yōu)美的旋律,像被人灌了迷魂湯似的邁不動腳步,心中倏地燃起要學習漁歌的熱情。然而,她完全聽不懂漁民們說的方言“閩南話(即學佬話)”,正如惠州俗語所形容的“學佬話就是要學到老的話”。

張喜英有一顆自信而又堅定的心,也是個有耐性的姑娘,她開始實施學習計劃。她來到平海,跟著李福泰學、跟著李雙金學,跟著蘇方泰學福佬話,請他們講解漁歌的內(nèi)容;她走家串戶,到巽寮漁村、港口新村拜會唱漁歌的大嫂為師。她一字一句學漁歌的特殊韻味,一字一句地記在本子上。兩年多時間,八百多個日日夜夜的勤學苦練,她成功了!終于唱出字正腔圓的學佬話漁歌。2006年第一次用原生態(tài)方言唱《一對龍蝦藏礁洲》參加浙江省象山全國漁歌(號子)邀請賽獲得銅獎,然后將《一對龍蝦藏礁洲》錄成CD返回漁村讓漁民聽, 老漁歌手聽了感到驚喜,連問女聲是誰唱的?怎么會把我們的漁歌唱得那么好聽?漁民對她的認可和高度評價,使她在之后唱漁歌的道路上走得更順暢?!兑粚埼r藏礁洲》、《斗歌》相繼在2008年、2007年參加省首屆民歌會雙雙獲得金獎,她又參加廣東省第二屆民間歌會,《漁家樂》獲金獎;另一首在王廣德(原詞曲作者、已故)《我叫阿哥免相思》基礎上由趙興祥、畢踐新、李福泰改編詞的漁歌《白絲絲》榮獲銀獎?!鞍捉z絲,白絲絲,哥是水來妹是魚,兄妹百年在一起……”張喜英一首白絲絲,清麗婉轉(zhuǎn),甜美多情,將漁家少女純潔的思春情懷以及對幸福生活的期盼,聲情并茂地表現(xiàn)出來。從2004年至2013年的十年間,她通過參加全省全國的漁歌邀請賽獲金獎9次、銀獎4次、全國銅獎2次,在廣東省文化廳舉辦的文化網(wǎng)絡評選中獲最佳人氣獎,獲惠州市第五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特別獎。2013年6月廣州星海音樂學院在該校音樂廳舉辦惠東漁歌結(jié)題會,座無虛席,其中有專程前來聆聽的中國音樂教育家金鐵霖教授。作為應邀嘉賓的張喜英出場演唱了,她充分利用惠東漁歌的特點和優(yōu)美旋律,用四種純原生態(tài)不同唱腔的漁歌曲調(diào)加上演唱功底把漁民在舊社會遭遇的苦難生活情景演繹得淋漓盡致,博得全場熱烈的掌聲!她在2012年出版了漁歌演唱專輯,為唱響惠東漁歌作出了貢獻,她成了漁歌的傳承人,成了“80后漁歌皇后”。

天賜良機,張喜英的成功,也讓李福泰找到一個唱漁歌的好搭檔。這一老一少男女聲對唱的《一對龍蝦藏礁洲》、《斗歌》等漁歌,配合默契,相得益彰,把平海的漁歌越唱越響。

第六章 出彩的漁歌

我們了解到,惠東漁歌在新中國成立初時,就是很出名的民間音樂了。上世紀50年代和60年代,平海新村漁民蘇墨水、蘇帶心、蘇德妹、蘇容妹等參加了全國民間歌曲調(diào)演,受到周恩來總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和贊揚。上世紀60年代,戰(zhàn)士話劇團根據(jù)惠東小星山戰(zhàn)斗的英雄故事創(chuàng)作了話劇《南海長城》、中央歌舞劇院根據(jù)同名話劇改編的歌劇,其音樂都融入了惠東漁歌的素材。70年代,惠東縣的音樂工作者以惠東漁歌為素材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音樂作品,如歌舞和器樂曲《春滿漁港》、歌曲《我叫阿哥免相思(白絲絲)》、《南海明珠雙月灣》、《贊海花》等。當年,廣東省著名作曲家施明新、楊庶正、徐東蔚等采用惠東漁歌素材創(chuàng)作了《娶新娘》、《織網(wǎng)》、《海上漁歌》、《漁家四季盡春光》等漁歌。1975年,惠東縣歌劇團演員丘汝帶著獨特風格的惠東漁歌說唱節(jié)目《贊?;ā穮⒓尤珖那囌{(diào)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和省電臺都有漁歌的播出,使惠東漁歌逐漸為人們所認識。

改革開放以后,隨著城市化的進程和發(fā)展,大多數(shù)漁民選擇在陸地從事其他產(chǎn)業(yè),不再出海打魚,再加上現(xiàn)代音像制品、電視網(wǎng)絡等進入漁民的日常生活,年輕人又迷上現(xiàn)代流行歌曲,惠東漁歌被認為是一種 “下里巴人”的音樂,唱漁歌被說成“老土”。導致傳唱漁歌的人越來越少,全縣老原版的傳唱者只有30多位花甲老人。這些老人中,最年輕的60多歲,最老的90多歲。有人擔憂,“千年老漁歌還能唱多久?”

2003年以來,為了搶救和保護漁歌,成立了漁歌工作室?;輺|縣還在平海鎮(zhèn)文化站成立惠東漁歌業(yè)余學校,在港口、平海、巽寮、稔山、黃埠、吉隆等13個中小學設點教學,這些極具本土氣息的漁歌讓年輕人十分好奇和喜歡,從而涌現(xiàn)了一批年輕歌手,已經(jīng)在市、縣舉辦的各類歌唱比賽中嶄露頭角。

隨著平海和港口的漁歌陸續(xù)在全國唱響,惠東漁歌獎項不斷,聲名鵲起,2006年5月,惠東漁歌被廣東省批準公布為第一批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代表作名錄;2008年6月,被國務院頒布為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6年9月,惠東縣組織漁歌手在舟山群島舉辦的“全國漁歌(號子)邀請賽”,獲兩個三等獎;2007年9月,漁歌手參加在中山舉行的廣東省水上漁歌邀請賽,獲得二金一銀一銅獎。漁歌還唱響上海世博會、奧運會、亞運會火炬?zhèn)鬟f惠州站外,參演廣州亞運會、省運會等舉辦期間的文藝展等。2007年7月15日應中央電視臺邀請,惠東漁歌手參加了中央臺音樂頻道《民歌·版圖》節(jié)目錄制,長達2個小時的曲目向全世界播放;2011年5月,惠東漁歌參加廣東省第十屆百歌頌中華歌詠活動,一曲《漁家世代向海洋》《一對龍蝦藏礁洲》榮獲金獎。2012年9月,惠東漁歌參加了廣東省漁歌精英賽暨全國漁歌邀請賽,《漁家世代向海洋》再次榮獲金獎;《漁家樂》、《九條鯉魚頭戴金》獲銀獎;2012年,廣東省文化廳頒發(fā)牌匾“惠東漁歌傳承基地”。漁歌,真正走向世界。惠東漁歌,真正出彩!

第七章 尾聲

不僅是新村的漁民,還有平海古城、稔山、巽寮、鹽洲等沿海漁民,他們不是專業(yè)文藝工作者,但他們對漁歌有著深深的感情和深深的愛,他們立志要將這一古老的歷史文化傳承下去,怎不感動上蒼,感動天地呢?我們相信,即使沒有那些獎牌,沒有那些頭銜,惠東漁歌也一定不會湮沒,一定會傳承下去!因為這是祖宗根脈的一部分,誰能忘記祖宗呢?文化部門的工作者加上趙興祥、李福泰、蘇方泰、張喜英、王廣德(已故)、陳志祥、蘇德妹等等,正是有他們的熱愛,才成就了今天的惠東漁歌。

當我們要離開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我們要采訪的人還有很多。但是我們清楚,唱漁歌的人和寫漁歌的人也已經(jīng)有很多很多,出彩的惠東漁歌已經(jīng)在中國唱響……endprint

猜你喜歡
蘇方漁歌漁家
漁家網(wǎng)事
洞庭漁歌: 在八百里洞庭湖上 放聲高歌
漁家風情
散步黃州長孫堤
惠東漁歌教學的有效策略研究
漁家樂
天籟之音海邊來
1956年赴蘇接收中共檔案
是愛情就讓它純潔吧
冷戰(zhàn)時期中蘇外交秘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