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鳳玲 梁 英 劉紅燕 黃娟娟 黃燕貞
1.北京市海淀區(qū)精神衛(wèi)生防治院,北京 100194;2.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 北京大學精神衛(wèi)生研究所 國家衛(wèi)計委精神衛(wèi)生學重點實驗室(北京大學),北京 100191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關(guān)注抗精神病藥治療帶來的的安全性問題。研究表明,長期服用抗精神病藥物可以使精神分裂癥罹患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明顯增加,股骨頸骨折風險增加兩倍以上,嚴重威脅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2]。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均提示[3-4],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癥可能與骨質(zhì)疏松有關(guān)。
目前臨床上經(jīng)常使用的第二代抗精神病藥中,大部分對泌乳素的影響較小,被稱為“泌乳素抑制”藥物,而利培酮或氨璜必利對泌乳素的影響則非常突出,稱為“泌乳素升高”藥物。本研究對長期單一使用“泌乳素抑制藥物”或“泌乳素升高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研究,探索長期使用不同第二代抗精神病藥對骨密度的影響,以期為使用抗精神病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骨質(zhì)疏松的干預(yù)提供依據(jù),減少骨折的發(fā)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選擇2010年1月~2011年12月北京市海淀區(qū)精神衛(wèi)生防治院收治的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患者。入組標準:①符合國際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標準(ICD-10)中的精神分裂癥診斷標準[5];②男性或絕經(jīng)后女性,絕經(jīng)期定義為月經(jīng)連續(xù)停閉≥12個月[6];③病程10年以上;④目前單一使用一種第二代抗精神病藥物治療;⑤隨訪前獲得患者或法定監(jiān)護人的知情同意。排除標準:①患者正在使用任何可能影響骨密度的藥物,比如甲狀腺素、鋰鹽、抗驚厥劑等;②患有任何可能引起骨密度下降的疾病,如甲亢、庫欣綜合征等;③正在使用可能影響泌乳素的藥物,如甲狀腺素;④患有其他精神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虎葸M食障礙、酒精濫用或依賴;⑥長期臥床或乘坐輪椅。
本研究共篩查159例受試者,篩選合格入組50例,其中使用利培酮28例,奧氮平12例,喹硫平10例,將使用利培酮患者作為泌乳素升高藥物組,將使用奧氮平和喹硫平的患者作為泌乳素抑制藥物組。兩組在年齡、種族、病程、體重指數(shù)、血鈣、抗精神病藥等效氯丙嗪治療當量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入選患者一般資料及基線時疾病特征比較
1.2.1 自制病例調(diào)查表 ①一般人口學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吸煙飲酒史、身高、體重、飲食習慣、鍛煉等;②疾病相關(guān)資料:包括病程、診斷、治療過程、目前用藥清單、血鈣水平、骨密度水平。
1.2.2 骨密度測查 通過SPA-4系列骨礦分析儀,測量右前臂橈骨中下1/3交界處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測量前執(zhí)行質(zhì)量保證測試(QA),重復測量誤差<1%。掃描圖像以骨面密度1.001 g/cm2為依據(jù),與成人BMD正常值進行匹配,計算T分值。根據(jù)根據(jù)中國老年學會骨質(zhì)疏松委員會制訂的診斷標準[7],以相對于我國常模同一性別的骨密度平均值(T分值)為判斷標準,并以T分值<-2.5 SD為骨質(zhì)疏松,-2.5 SD<T分值<-1 SD為骨密度下降,-1.0 SD<T分值<1.0 SD為骨密度正常。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 17.0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正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1年末,泌乳素升高藥物組和泌乳素抑制藥物組的精神分裂癥患者T分值分別下降(-0.35±0.76)和(0.8±1.27),差異無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142)。至治療2年末,兩組患者的骨密度T分值進一步分別下降為(-0.95±0.88)和(-0.27±1.47),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48)。 見表 2。
表2 兩組骨密度的T分值變化情況(±s)
表2 兩組骨密度的T分值變化情況(±s)
組別 例數(shù) 1年末 2年末泌乳素升高藥物組泌乳素抑制藥物組28 22-0.35±0.76 0.80±1.27-0.95±0.88-0.27±1.47 t值 P值1.49 0.142 2.03 0.048
治療1年末,泌乳素升高藥物組和泌乳素抑制藥物組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骨密度流失的比例分別為71.4%和54.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217)。至治療2年末,兩組患者骨密度流失的比例分別為85.7%和59.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33)。見表3。
表3 兩組骨密度流失情況[n(%)]
治療2年末,泌乳素升高藥物組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骨密度下降或骨質(zhì)疏松的比例由基線時的35.7%增加到75.0%,而泌乳素抑制藥物組的患者則有54.5%增加至59.1%。表4。
表4 兩組骨密度下降或骨質(zhì)疏松的比例[n(%)]
泌乳素升高藥物組的患者在隨訪第1年和第2年各有1例患者發(fā)生股骨頸骨折,而泌乳素抑制藥物組患者隨訪期間未發(fā)現(xiàn)骨折病例。
本研究對長期服用“泌乳素升高藥物”或“泌乳素抑制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骨密度情況進行為期2年的隨訪,以觀察長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藥對骨密度影響情況。
本研究顯示,相對于“泌乳素抑制藥物”,長期服用“泌乳素升高藥物”的精神分裂癥患者骨密度流失更快,骨密度下降更嚴重。近年來,我國也有學者開始關(guān)注精神分裂癥患者的骨質(zhì)疏松現(xiàn)象,侯敏等[7]對163例住院精神分裂癥在住院1年時采用DEXA測查了腰椎(L1~L4)骨密度,與90例健康體檢者進行了比較,發(fā)現(xiàn)精神分裂癥的腰椎骨密度顯著低于健康對照。之前本研究組的前期研究[8]也證實抗精神病藥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癥與骨密度下降有關(guān)。然而,長期服用不同抗精神病藥對骨密度影響研究在國內(nèi)尚屬首次報道。相關(guān)報道國外亦罕有類似報道,僅有一項研究關(guān)于抗精神病藥對骨密度影響進行縱向隨訪研究[9],本研究結(jié)果與國外研究一致。
抗精神病藥引起的高泌乳素血癥及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抑制作用可能是精神分裂癥患者骨密度下降的原因。這種假說在對伴有高泌乳素血癥的泌乳素瘤患者的觀察中已經(jīng)得到臨床重復驗證。骨密度下降發(fā)生在泌乳素升高并停經(jīng)的女性中,而在泌乳素升高并且月經(jīng)正常的女性中并未發(fā)生[10-12]。另外一些研究發(fā)現(xiàn),高泌乳素血癥并且停經(jīng)的女性中,骨密度下降與雌激素水平相關(guān),而與泌乳素水平無關(guān),并且與停經(jīng)時間相關(guān)[13]。綜上,高泌乳素血癥與骨質(zhì)疏松的關(guān)聯(lián)很可能是由于泌乳素持續(xù)升高所繼發(fā)的雌激素水平下降所導致的。另外,高泌乳素血癥也可能通過其他機制來降低骨密度,包括雄激素水平的改變[10-12],以及泌乳素對成骨細胞的直接抑制作用[14]。在動物實驗中,目前也已經(jīng)證實抗精神病藥物引起的持續(xù)高泌乳素血癥及其下丘腦-垂體-性腺軸的抑制作用會造成骨密度下降[3]。
由于精神分裂癥患者本身的陰性癥狀和社會功能下降,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缺少體力活動、日光照射減少、營養(yǎng)缺乏致鈣攝入不足以及維生素D缺乏等[15-16]。另外,精神分裂癥患者合并煙草和酒精濫用的高發(fā)生率也會增加發(fā)生骨質(zhì)疏松的風險[17]。所以,這部分人群的骨質(zhì)疏松情況值得高度關(guān)注。在這種情況下,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對骨密度的影響尤為值得關(guān)注。本研究結(jié)果證實,長期服用引起高泌乳素血癥的抗精神病藥物,會造成骨密度流失更加嚴重,骨質(zhì)疏松發(fā)生率更高,骨折的風險顯著增加。
[1]RennJH,YangNP,ChuehCM,etal.Bonemassinschizophreniaandnormalpopulationsacrossdifferentdecadesoflife[J].BMC Musculoskelet Disord,2009,10:1.
[2]Howard L,Kirkwood G,Leese M.Risk of hip fracture in patients with a history of schizophrenia[J].Br J Psychiatry,2007,190:129-134.
[3]KunimatsuT,KimuraJ,F(xiàn)unabashiH,etal.Theantipsychotics haloperidol and chlorpromazine increase bone metabolism and induce osteopenia in female rats[J].Regul Toxicol Pharmacol,2010,58(3):360-368.
[4]Meaney AM,Smith S,Howes OD,et al.Effects of long-term prolactin-raisingantipsychotic medication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J].Br J Psychiatry,2004,184:503-508.
[5]世界衛(wèi)生組織.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臨床描述與診斷要點[M].范肖東,汪向東,于欣,等,譯.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3:72-79.
[6]Gracia,Clarisa R,F(xiàn)reman EW,et al.Defining menopause status:creation of a new definition to identify the early changes of the menopausal transition[J].Menopause,2005,12(2):128-135.
[7]侯敏,唐茂芹,米國琳,等.精神分裂癥患者骨密度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骨質(zhì)疏松雜志,2011,17(12):1073-1076.
[8]梁英,于欣,王秀梅,等.長期抗精神病藥治療男性精神分裂癥骨密度下降與泌乳素升高的相關(guān)性研究[J].中國新藥雜志,2013,22(22):57-60.
[9]Meaney AM,O'Keane V.Bone mineral density changes over a year in young females with schizophrenia:relationship to medication and endocrine variables[J].Schizophr Res,2007,93(1-3):136-143.
[10]陳若虹,徐勇,王勇,等.精神分裂癥急性期與慢性期利培酮治療前后血清泌乳素的變化及影響因素[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15):103-105.
[11]KlibanskiA,BillerBM,RosenthalDI,etal.Effectsofprolactin and estrogen deficiency in amenorrheic bone loss[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88,67(1):124-130.
[12]Biller BMK,Baum HBA,Rosenthal DI,et al.Progressive trabecular osteopenia in women with hyperprolactinaemic amenorrhoea[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92,75(3):692-697.
[13]Schlechte J,El-Khoury G,Kathol M,et al.Forearm and vertebral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treated and untreated hyperprolactinemic amenorrhea [J].J Clin Endocrinol Metab,1987,64(5):1021-1026.
[14]CossD,YangL,KuoCB,etal.Effectsofprolactinonosteoblast alkaline phosphatase and bone formation in the developing rat[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Endocrinology and Metabolism,2000,279(6):1216-1225.
[15]VancampfortD,KnapenJ,ProbstM,etal.Asystematicreview of correlates of physical activity in patients with schizop hrenia[J].Acta Psychiatr Scand,2012,125(5):352-362.
[16]Halbreich U,Palter S.Accelerated osteoporosis in psychi atric patients:possible pathophysiological processes[J].Schizophr Bull,1996,22(3):447-454.
[17]Abraham G,F(xiàn)riedman RH,Verghese C,et al.Osteoporosis and schizophrenia:can we limit known risk factors?[J].Biol Psychiatry,1995,38(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