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澤惠
內容摘要: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李娟”這個名字可能還比較陌生。然而,從《九篇雪》到《阿勒泰的角落》,從《羊道》系列到《冬牧場》,這個沒有炒作、沒有背景的女子行走在北疆草原,給文壇帶來了一股清新的“阿勒泰”之風。她的作品,以一顆真誠純凈的心書寫著自然和生命,勾勒出天山外哈薩克族聚居區(qū)的風情和文化,用一個平凡普通的女性視角展示了她的生活和北疆,在散文中構筑了一個行走的世界。而其作品中反映出來的民族文化描寫和思考,則值得進行探究和解讀。
關鍵詞:李娟 散文 民族文化 行走
瓦雷里曾說,散文是行走式的。閱讀李娟的散文,仿佛在參閱一部哈薩克民族文化風情卷,好像也跟著這個四川女孩游走在新疆廣袤的土地,看著她隨著母親過著飄蕩而滿足的生活,一邊成長一邊記錄著自己眼中的民族,生活和變遷。李娟自然地書寫著阿勒泰地區(qū)的風俗事物,同時也感受著高速發(fā)展的社會浪潮給自己的第二故鄉(xiāng)帶來的沖擊和震撼。而這些風物變遷在李娟的筆下就表現出了更深層的思考和憂慮。這些并不僅僅停留于簡單的描繪和“意義”的訴說,而是融入了作家本人的思想——它不是一次簡單的“行路”,而是用心、用情所構筑的真正的世界,是一場心靈的無聲的行走。
一.異族視角下的哈薩克文明
雖說自小跟隨母親從四川輾轉新疆,李娟早已深諳少數民族風俗、融入了草原生活,但骨子里她仍是漂泊在草原上的漢族姑娘。對于感官敏銳、情感豐富的作家們而言,身份認同一直是一個容易帶來困擾的問題。而這對于李娟來說,似乎在帶來迷惘的同時也帶來了便利——她可以更加自由地看待草原上的生活,更公正地評價哈薩克的文明。沒有民族和宗教視野的限定,李娟記錄下的民族文化能夠用異族視角發(fā)掘更多價值。
首先,是異族視角帶來的新鮮感。當李娟以漢人的身份闖入哈薩克人的生活圈時,所接觸到的那些早已被少數民族看做習以為常的東西——不管是風俗習慣、風土人情甚至平凡小事都帶上了新鮮的色彩。牧民原生態(tài)的生活,掃雪、做飯、無線電視等細節(jié)在李娟筆下娓娓道來,無論是乖巧伶俐、以家務為樂的哈薩克小孩,還是嚴肅莊重、盛大歡快的哈薩克節(jié)慶,抑或是哈薩克牧民款待過路人的習俗,都被李娟信手拈來寫入文中,她用自己的好奇和觀察發(fā)現了原本被淹沒于日常生活中的細節(jié),開啟了一個神奇的天山外的世界。
其次,異族視角也將帶來客觀性。作為受宗教信仰和民族心理影響較少的漢族人,李娟對于哈薩克民族文化和草原生活可以以旁觀者身份做出更為客觀的觀察和判斷。相較于生活在其中的當局者,李娟可以感受到民族傳統的長(待人友善、尊重老人等)與短(重男輕女、婚姻干涉等),可以發(fā)現民族發(fā)展過程中的震動和流失——牧民心態(tài)的變化和傳統生活的瓦解。這種深入卻客觀的視角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和研究資料。
然而,李娟散文不同于作家的采風類型文章,她帶著一種“浸入”的方式融入到草原的游牧生活,“以一種渺小而卑微的視角進入并沉浸其中”,對少數民族文化和生活懷有深刻的愛和理解,又因移民身份帶來游離感和距離感,使得李娟散文的“行走”呈現多元化、多民族的融合型心態(tài),帶來全新的異族視角。
二.遺棄與消逝
不管是何種類型的文明,在當今現代化浪潮的沖擊下都免不了被剝離侵蝕。遠離都市文化的內陸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震動。在外人看來,草原和游牧都是詩化的存在,就像張承志在《黑駿馬》開頭寫的那樣:這些只是一個誤解。李娟和哈薩克牧民一起生活,并參加人民文學“非虛構”欄目而隨一家牧民輾轉冬牧場,深切地體會到發(fā)生于牧民日常生活中最切身的改變,也提出了一個嚴肅的論題——在傳統游牧文明和現代工業(yè)文明的交鋒中,如何看待古老民族文化的異化和消逝。
區(qū)分一個民族最基本的特征便是民族心理和文化風俗。但社會發(fā)展所帶來的最根本的特征之一便是同質化。古老的民族堅持著傳統的生活方式生活了幾千年,抵御了外部文明的沖擊,卻難以抗拒新式文明的軟性滲透。追求簡單方便的思潮使得牧民拋棄了許多傳統生活細節(jié)和禮數,先進生產工具的引進令傳統生產方式和技藝被束之高閣,都市的生活和繁榮吸引著年輕人,大批年輕人放棄牧區(qū)的游牧生活遷移到城里,帶來了民族傳統文化和生活方式傳承人的空缺和斷層……李娟曾在《羊道》系列中用較大篇幅描述過自己對于傳統逐漸弱化的現象的憂慮。
“更多更寬廣更強烈的沖擊,是再偏遠的角落,再執(zhí)拗的心靈也無從避免的?!眰鹘y世界被打開一個缺口,牧民們通過這個缺口平等地進入眼下的世界,傳統在其中進進出出,每一次出入都有些許流失和替換。
而這也是所有古老民族在現代社會所遭遇到的大危機。李娟面對傳統哈薩克在生活之河上的擱淺,產生了深深地憂慮的同時也看到了更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最大的危險不在于傳統和現實的交鋒,而在于牧民們在丟失傳統的時候卻渾然不覺,甚至產生異化,他們的心靈閉上眼睛,而傳統則以一種病態(tài)的方式繼續(xù)延續(xù)下去。例如,李娟提到按照哈薩克習俗,牛是不被買賣的,哈薩克族以牛作為招待親友和路人的禮物,而并非用其謀取利益。然而,商品經濟的滲透帶來了傳統思想的變更,牛逐漸變成了商品,與之同步的是哈薩克好客待客習俗的淡漠和流失。除此之外,科技的發(fā)展改變了傳統生活方式,哈薩克人在運用新技術的同時也越來越朝向商業(yè)化方向發(fā)展,甚至出現了使用化工制品生產干酪素等盲目追求利益的方式,這讓李娟感到痛心——是的,外在力量固然蠻橫,它帶來的改變卻不及心靈的緩慢閉上眼睛。但是誰也不能對此詬病:在這個世界上,追求更輕松愉快的東西又有什么錯呢?而誰又能在奔騰的洪流之中停下前行的腳步呢?
可是,一個更大的矛盾也隨之浮出水面:在前行和發(fā)展之中,在傳統生活方式和現代生活改革的過程中,人類和文化該如何調和。傳統很可能代表一種落后、不發(fā)達的文明形態(tài),從人類學角度并不適宜人類長久生存;現代化將提供極大的便利,但從文化學角度上看,則是對多樣文化——尤其是弱勢文化的摧殘。荒野被遺棄了,現代化生產方式帶來了更穩(wěn)固的居所和生活,但隨著荒野被拋棄的是游牧民族文化賴以生存的傳統。如何調節(jié)如何選擇太難權衡,這也對李娟造成了很大的困擾。endprint
在《冬牧場》中,李娟見證了政策規(guī)劃之下哈薩克游牧民族的最后一次轉場搬家,但她的驚訝卻遭到了哈薩克老人嚴厲的質問:“你覺得我們哈薩克受得罪還不夠嗎?”然而,傳統的過度、過快萎縮所帶來的震動和影響則是在未來才能被緩慢發(fā)現,但到那時卻再也難以找到補救方式,而這也是現代化和民族同化過程中所帶來的永恒議題。
這些問題以不能簡單地從好與壞或愚昧上尋求解釋,在生存和文明的搏斗中,心靈的醒悟永遠滯后于頭腦的選擇。發(fā)現問題需要時間,而找到平衡點則需要更漫長的年月。李娟只是草原上一個普通的見證者,只能無力地看著這一切發(fā)生,見證著她所熟知的哈薩克民族文化在歷史長河中,越行走,越寂靜無聲。
三.方向和未來
關于民族——尤其是少數民族在現代社會的方向和未來一直爭議頗多。在散文中,李娟也以自己的觀察和體悟描述了她所預見的哈薩克民族走向。不同于高高在上的論調和感情化的控訴,李娟顯得頗為平靜,也更客觀:長期的共同生活令李娟發(fā)現了哈薩克民族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堅韌、沉默。草原的生活是單調、艱難的,然而這個古老的游牧民族一直延續(xù)著它骨子里的特質,在貧瘠大地上的每一處褶皺都播撒下生命的種子,在這里“青春啊,財富啊,愛情啊,希望啊,全都默默無聲”(《冬牧場》)。但卻正是這種默默無聲,才有深入骨髓的堅定,這無聲的力量在無數普通的牧民身上傳承,也讓焦慮的、不安的李娟看到了這個民族的未來——即便傳統被沖刷,文明被挑戰(zhàn),哈薩克民族依然將順著自己的軌道向前行駛,一些蘊含在血液最深處的東西已成為民族烙印,在每一代年輕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現著。
所以,不要苛責年輕人的選擇,不要詬病傳統的遺棄,這些都是民族文化在歷史長河中必然要走的道路。怎樣保護文明沖撞中的哈薩克新生代,怎樣留存?zhèn)鹘y中的古老文明,才是最值得關注的東西,而不是以冷眼旁觀的態(tài)度一味地開發(fā)這個民族的資源,卻忽略他們精神的危機。
散文家韓小蕙曾說,散文“是作者用心血、用困境、用蹉跎的生命歷程所換來的——沉甸甸的感悟、厚重的思想和崇高的人格。”李娟就是用這樣一顆經歷磨難卻依然堅強樂觀的心,用真誠和熱情書寫新疆草原上哈薩克人的故事。她的文字清新質樸,單純有力,擁有一種無聲的力量。而正是這種無聲卻凝聚心血的觀察和體悟,將這個默默無聲的民族文明以一種親近又深刻的方式展現出來,讓而李娟的作品,也抵達了它作為散文的“意義”和“行走”的終點。
參考文獻
1.《羊道·深山夏牧場》,李娟,上海文藝出版社2012年版。
2.《冬牧場》,李娟,新星出版社2012年版。
3.《讓自然發(fā)言:李娟散文的生態(tài)倫理觀及其意義》,齊紅,《齊魯學刊》,2013年第4期;
4.《“為天地立心”之一種——李娟散論》,申霞艷。
5.《移民文化與地方敘事——李娟作品的人類學分析》,潘年英,《百色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作者介紹: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2011級漢語言文學試驗班學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