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器時代,陶器的發(fā)明是原始先民用烈火點燃的第一縷智慧的光芒,精神火種的照耀,給予這些遠古遺物以魔幻般的魅力。熱愛收藏的人們堅信,古瓷器的發(fā)明在人類文明史上是可以與四大發(fā)明相提并論的偉大創(chuàng)造。下面就讓我們從石器時代的陶器開始,對中國古陶瓷作一次巡禮。
一、拍鼓
這組拍鼓共6件。
圖1陶鼓來自仰韶文化,高29厘米。從它的造型和使用方法推斷,當(dāng)今人們稱之為拍鼓或手鼓。雖然我們不知道古代先民如何稱呼它,但是我們可以知道它的用途,因為在天山深處,在大漠戈壁,原始巖畫中有數(shù)萬年前樂鼓的描摹;在秦兵馬俑軍陣中,有戰(zhàn)鼓的遺跡;在敦煌的壁畫中,有飛天手持拍鼓的歌舞;在屈原的辭賦中,亦有“援玉桴兮擊鳴鼓”的詠嘆!
鼓的文化代代相傳,在我們生活中延續(xù),生生不息。黃土高原上熱情奔放的腰鼓,云貴高原那神秘莫測的銅鼓,燕趙大地悲愴蒼涼的大鼓,如此種種,每每鼓舞人心!
鼓聲震懾人心,也激勵人心。在這一點上,古今是相通的。鼓碎了,鼓聲自然也消失了。這些碎片連綴起來的是歲月的傷痕,也是時光的記憶。我們從它們存留的殘部,可以看出制作者的高超技藝。它們發(fā)出的,或是“王與興師,與子同仇”的號令,或是“在河之洲”的詠唱。
唐代對拍鼓有較為確切的文獻記載。唐人南卓的《羯鼓錄》載:“不是青州石末,即是魯山花瓷?!边@幾件腰鼓恰恰是實物見證。
圖2、3是唐代魯山窯花釉腰鼓,為長腔捶擊膜鳴樂器?!杜f唐書·音樂志二》:“腰鼓,大者瓦,小者木,皆廣首而纖腹,本胡鼓也?!薄段墨I通考·樂考九》則記為“打擊樂器名,亦名腰鼓。漢魏時用之,大者用瓦制,小者用木制,鼓首大而腰細故名?!?/p>
唐代花釉瓷是迄今中國最早的高溫窯變釉瓷。河南魯山段店窯為唐代開元、天寶年間宮廷著名的腰鼓產(chǎn)地。這件魯山窯花釉瓷腰鼓殘件(圖2)長 37 厘米,鼓腔直徑 17 厘米,廣口,細腰,鼓身凸起弦紋。造型優(yōu)美典雅,通體以花釉為底,在漆黑勻凈的釉面上潑灑出藍白色斑點,如黑色綢緞上的彩飾。這件鼓是唐代腰鼓中的典型器物,也是鑒別唐代“花瓷”的重要標準器物。花釉腰鼓是魯山段店窯的代表性作品,故宮博物院珍藏有一件。
圖4為唐代青州石末腰鼓。此鼓非陶非瓷,是以石質(zhì)為基本原料燒制而成。全長52厘米,腔體直徑20厘米。個頭碩大,質(zhì)地堅硬,全身凸出7道弦紋,這種簡潔的裝飾手法使整個器物顯得磅礴大氣。此件腰鼓是印證文獻對“青州石末”記載的最早的實物。因為尚未找到其產(chǎn)地,制作工藝只能從造型和結(jié)構(gòu)上進行分析。推測其原料是風(fēng)化石與泥土粘合,工藝類似制陶過程。與純粹以泥土為原料的陶器相比,青州石末最大的特點是加入風(fēng)化石作為主要胎料,這或許是以“石末”命名的緣由吧。此件青州石末腰鼓印證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是研究腰鼓及青州石末的珍貴實物資料。
圖5是登封窯腰鼓,長37厘米,腔體直徑17厘米。胎灰褐色,施白色化妝土。劃7道弦紋,整體滿工細劃纏枝花卉。此件腰鼓制作規(guī)整,線條流暢,是一件有代表性的登封窯作品。
圖6為金代密縣窯溝窯腰鼓,鼓長31厘米,腔體直徑14厘米。一面是喇叭狀口,另一面是圓弧狀口,胎質(zhì)灰黑,施白色化妝土。整體滿工細畫,鼓頭繪纏枝花卉,鼓腰繪蓮紋,黑白分明,線條流暢,是金代密縣窯白底黑花中的優(yōu)秀作品,為研究腰鼓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二、酒壺
酒文化離不開壺。西安一座漢墓中出土的銅壺中保存著兩千年前的美酒,考古人員打開壺蓋酒香四溢的情景讓人們津津樂道。圖7和圖8這兩把壺的年代更遠一些,分別屬于齊家文化和良渚文化時期。這把齊家文化紅陶壺(圖7)高22厘米,考古界也有著作稱之為盉。且不論它名稱為何,但它確實具備了壺所具備的一切特征:從造型上看,口、流、柄、頸一應(yīng)俱全;用途上也具備盛裝液體并有分流功能。其差別在于所盛液體是酒還是水?我們不得而知。
圖8是良渚黑陶加彩寬流壺,高9.5厘米,口徑6.5厘米,足徑7.5厘米。
良渚文化屬于中國新石器文化之一,距今5300~4500年,其中心在浙江余杭良渚。良渚黑陶直接繼承崧澤文化。崧澤時期尚無鏡面黑陶。良渚鏡面黑陶是由良渚文化早期發(fā)明,從中期開始普及的。良渚鏡面黑陶的燒制溫度已接近1000度,胎心為灰色細泥,表面經(jīng)過特殊處理,發(fā)出黝黑锃亮的光澤。良渚黑陶主要器型有豆、罐、簋、盉、盤、杯等,造型規(guī)整,喜用突棱及弦紋鏤空法裝飾,附加上復(fù)雜的闊把、寬流、細鋬、提梁等附件,線條柔美。
良渚的黑陶器型多樣,形制復(fù)雜,都是根據(jù)特殊需要而特別設(shè)計的。復(fù)雜的工藝需要專業(yè)分工與合作,這也充分說明良渚時期的社會文明已經(jīng)達到相當(dāng)?shù)母叨?。這件壺在風(fēng)格上屬良渚文化中后期的鏡面磨光黑皮陶壺,胎體勻薄精巧,形制賦予我們時空想象的神秘感,極富神韻。特別是在壺嘴處設(shè)有一乳釘,在壺身起3條凸起弦紋,外撇且極其規(guī)整的高圈足加絞繩紋寬把,這些都使其顯得高貴而不失典雅與秀美,可見當(dāng)時工匠的巧思和高雅的藝術(shù)修養(yǎng)。從此壺的整體形制看,無論流、把和腹、足的制作,還是線條之刻劃,以及器物之神韻,均為同時期良渚陶壺中的極品。
沒有人考證過東晉大書法家王羲之在《蘭亭序》中所敘流觴曲水時用什么酒壺。圖 9(高22厘米)的雞首壺通過窯址考古,可以確切證實就是東晉那個時代的,產(chǎn)地在浙江德清,與書圣故居不遠。德清窯雞首壺為一代名品,造型大氣端莊,工藝精湛細膩,雕塑藝術(shù)亦是登峰造極,雞首欲鼓雙腮而鳴,龍頭似聞酒香而動。
李白曾歌道:“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眻D10為唐代邢窯白瓷執(zhí)壺,高14厘米。國家博物館珍藏著一件同形藏品。
圖11是唐代越窯秘色瓷穿帶扁壺,高23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9.5厘米。
唐朝是越窯工藝最精湛的時期,享有盛名的秘色瓷也產(chǎn)生在這一時期。這件唐代越窯秘色瓷穿帶扁壺屬浙江慈溪上林湖窯場生產(chǎn),制作極其規(guī)整,一絲不茍。胎體為灰胎,細膩質(zhì)堅,釉色青中泛黃,壺身飽滿,釉質(zhì)晶瑩滋潤,如玉似脂。器作杯形小口,扁圓形深長腹形如皮囊狀,矮圈足。腹部上方兩側(cè)分別置兩個橫向系,用于穿繩提帶,壺身至壺口處突收窄成細頸,使其極具神韻,不失為形神兼?zhèn)渲ψ?,顯示出當(dāng)時工匠高超的技藝和藝術(shù)修養(yǎng)。唐越窯秘色瓷穿帶壺存世量極為稀少,該壺造型新穎,構(gòu)思巧妙,高雅大氣,實屬同類壺中的佼佼者。
圖12是五代耀州窯醬釉穿帶壺。這兩個穿帶壺能同時展出實為難得。越窯是青瓷鼻祖,耀州窯為后起之秀,兩壺好有一比:產(chǎn)地一南一北,釉色一青一醬,造型上一個清秀、一個敦厚,且都有著仿金銀器的痕跡,與當(dāng)時的瓷器造型特征相吻合,都屬于古陶瓷收藏中的罕見品,彌足珍貴。
圖13為南宋龍泉窯粉青釉瓜棱壺,高8.5厘米, 足徑6.5厘米。
龍泉窯是中國南方的一個著名青瓷窯場。南宋龍泉青瓷以典雅的造型、如玉般的釉色聞名于世。經(jīng)歷北宋后期至南宋初的厚胎、薄釉,逐步向薄胎厚釉轉(zhuǎn)化,龍泉青瓷釉層從清澈、透明轉(zhuǎn)向乳濁、失透,即向“官窯型”的石灰堿釉演變,燒制出玉質(zhì)般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這件南宋粉青釉瓜棱形壺設(shè)短流,配上藤蔓式把,顯得自然巧成。特別是壺的釉色呈淡粉青色,釉層肥厚,具有一種柔和、含蓄、細膩、瑩潤似玉的質(zhì)感,極具高貴淡雅之神韻,表現(xiàn)出古代制瓷藝術(shù)家對自然天成的美學(xué)韻味的追求,及其高超的制瓷技巧。
圖14為北宋景德鎮(zhèn)窯青白釉溫壺,高27厘米,足徑9厘米。
北宋中晚期是青白瓷發(fā)展的繁榮時期,此時的青白瓷胎色潔白,胎質(zhì)致密,細薄透光,釉色純正溫潤,晶瑩淡雅,質(zhì)如青白玉。這套溫壺由溫碗和注壺兩部分組成,碗呈八瓣仰蓮式,飽滿而具張力,花口,弧腹,高圈足內(nèi)收。碗壁瓣間刻劃垂頭花蕊紋,線條流暢。注子置于碗內(nèi),呈管狀口,斜寬肩,肩頸間飾凸起細蓮紋。八棱壺腹,矮圈足,前側(cè)置彎曲流,流下部刻龍首紋,以示龍首銜流。后側(cè)置扁平把柄,柄末端飾一虎頭,流、柄下均以如意陽紋承之。壺蓋為套式,筒形,周身刻八瓣寬蓮紋,蓋肩為覆碗狀,外飾凸起細蓮紋,與壺肩部紋飾對稱,蓋頂塑一蹲獸,昂首挺胸,神態(tài)逼真。整套注子成型極其規(guī)整,制作技藝嫻熟,集刻花、劃花、貼花、捏塑于一體。整器滿施青白釉,釉色肥潤,造型高貴典雅,雍容華麗,為同類壺中罕見極品。
圖15為金代密縣窯溝窯溫碗執(zhí)壺一套。注碗高24厘米,腹徑20厘米,口徑7厘米,足徑7厘米。注子小圓口,無蓋,折肩,弧形流,曲柄,臥足。壺柄呈彎曲帶式,壺體為六瓣瓜棱形。注碗為花口,高18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13厘米,造型似一朵蓮花苞蕾,花瓣為六出,圓足外撇。整套注碗器形承晚唐、五代遺風(fēng)。采用滿工細畫的裝飾手法,紋飾以花卉、竹子為主,畫面繁縟而不亂。碗與注子配套使用,為溫酒具。使用時,將盛有酒的注子置于碗中,往碗中注入熱水,可以溫酒。
圖16為北宋耀州窯刻花執(zhí)壺,高17厘米,口徑4.5厘米,足徑14厘米。
耀州窯刻花冠絕天下,有北方青瓷代表之謂。北宋是耀州窯燒造青瓷的鼎盛時期,釉色穩(wěn)定,剔花工藝有了重大改革,既保留了五代剔劃紋飾的浮雕效果,又具手法靈活、簡便,剔劃快速的特點。同時,刀痕更加犀利、圓活、生動,刻制的藝術(shù)性和實用性得到完美的結(jié)合,所謂"巧如范金、精比琢玉"。此壺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之作。小口,直頸,圓肩,鼓腹,平底。肩部飾3條凸起弦紋,一側(cè)有彎流,與流對應(yīng)一側(cè)置一執(zhí)柄。周身剔刻纏枝牡丹紋,刀法渾厚遒勁,頗顯立體感。器施橄欖色青釉,晶瑩純凈,為耀州窯壺中精品。
圖17為元龍泉窯執(zhí)壺,高21.5 厘米,口徑7.5厘米,足徑8厘米。
在元代多元文化的影響下,龍泉窯產(chǎn)品形成了外來文化與傳統(tǒng)文化的交相融合,其藝術(shù)風(fēng)格博采眾長、兼容并蓄,充滿了海納百川的大氣。該龍泉窯桃形扁壺,既保留了傳統(tǒng)的秀美挺拔、以形釉見長的風(fēng)格,又借鑒了中東地區(qū)金銀器的制作方法,充滿異域風(fēng)情。壺身作玉壺春瓶式,十字形花口,細長頸,腹部肥大扁圓呈桃形,圈足外撇,足端露胎呈火石紅。流細長微曲,流與壺頸間以如意云紋飾件相連,對稱壺肩部置一曲柄。執(zhí)壺扁腹兩面模印雙線葫蘆樣紋飾,內(nèi)飾折枝牡丹為壺的主題圖案。通體施青綠釉,釉層勻厚,色澤晶瑩,造型典雅,線條流暢,為元代龍泉窯壺中精美之物。安徽省博物館所藏太湖縣牛鎮(zhèn)元氏墓出土的元青花花卉壺器形與此相類。
圖18為密縣窯溝窯執(zhí)壺,高42厘米,口徑15厘米,足徑13.5厘米。喇叭口,長頸,削肩,深圓腹,腹近底處變細,平底,圓足,器形碩大。肩上塑一長管狀流;另一側(cè)對稱處塑一條橢圓執(zhí)柄,一頭低于口沿,另一頭垂直,修長而別致。通體紋飾用筆粗獷,白底上繪黑色纏枝牡丹花,整體造型挺拔雋秀,為金代窯溝窯代表作品。
三、線條裝飾器
在中國古陶瓷制作歷程中,有過一種裝飾手法沿用五千年而不衰,這就是立體的線條貼塑裝飾。收藏圈稱之為“瀝粉”。
圖19是距今約五千年的齊家文化的紅陶線條罐,高15厘米。在普通的罐體外表用細泥條貼塑成近似平行的突出的線條,它唯一的使命是為了美觀。這是原始藝術(shù)的萌芽狀態(tài)。后人對這種線條裝飾的美感效應(yīng)給予了極大肯定,現(xiàn)在的陶瓷器上還在延續(xù)使用。
圖 20、21是兩件宋代定窯黑釉線條罐,蓋后配。兩罐的高度皆為11.5厘米。
圖22為金代定窯黑釉線條花口瓶,高17.5厘米。宋金時期,河南、河北、山東等地的黑釉瓶、罐等瓷器常以突起的白色線條作裝飾,布局可分為單線和復(fù)線,使單調(diào)的釉面呈現(xiàn)變化。制作工藝是在胎上瀝粉作杠,然后掛黑釉,燒成后在杠突處便露出白色的線條來,黑白分明,樸素美觀。
此次古雅社成員將代表性藏品展示于《收藏》雜志創(chuàng)刊20周年慶典的展臺,這是一次初步的嘗試。古雅社同仁愿借此求教于大方之家,并?!妒詹亍冯s志創(chuàng)新發(fā)展,興旺發(fā)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