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增良
芫荽屬傘形科植物,香菜是蕪荽的別名,又稱圓荽、胡荽,為傘形科一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幼苗供作蔬菜食用。因香菜具有辛香味,很少有蟲害發(fā)生。它能耐-1—2℃的低溫,適宜生長溫度為17—20℃,超過20℃生長緩慢,30℃則停止生長。栽培要點如下:
選擇有機質豐富、土層深厚肥沃、保水、保肥力強、透氣性好、排灌方便的微酸性或中性壤土(pH6.5—7.0最好),畝施腐熟農家肥3—5方、磷酸二銨40公斤、硫酸鉀10公斤、或復合肥25—30公斤。耕翻摟平后作畦,一般畦寬1—1.2米,畦長5—8米。
芫荽植株半直立,生長勢強,株高20—40厘米。葉片4—6對,橢圓形,葉緣齒狀。品種分為小粒香菜和大粒香菜。大粒香菜味稍差,但生長快,產量高。小粒香菜香味濃,但生長緩慢,產量低。因此品種要選擇適應性廣,冬性強,抽薹遲,品質好的品種。
一年四季均可種植。春、夏、秋可在露地栽培,冬季采用保護地栽培。夏季栽培困難,要注意遮陽降溫。以秋播的生長期長,產量高。溫室可作為主栽蔬菜的前后茬。還可與其它蔬菜間混套種,插空栽培。
芫荽種子在高溫下收芽困難。播種前便將種子的果實搓開。將種子用1%高錳酸鉀溶液或50%多菌婁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浸種30分鐘,撈出洗凈,再用清水浸種20小時左右,置于20-25℃陰涼處催芽,待有50%種子露白時播種。秋香菜搓開果實后干籽播種。
播種后蓋土2—3厘米,注意澆一次小水,并保持畦面濕潤,可適當在畦面增加覆蓋物。
1、化學除草。在播種后出苗前,畝用33%施田補100—125毫升,兌水60—75公斤均勻噴濕地面。出苗后及時除草。長到2片真葉時開始間苗、定苗,苗距5—8厘米為宜。
2、追肥。在苗高3—6厘米時,露地畝沖施肥20—30公斤或尿素8—10公斤。收獲前30天可噴0.3%的磷酸二氫鉀加0.2—0.5%的尿素混合液20—30公斤,也可用其它葉面肥加蕓苔素,連噴2次,間隔15天以上,提高品質。注意控制氮肥的用量,后期補充中微量元素化肥,提高其抗病力。
3、水分管理。注意避免土壤過干,缺水時可在早晚進行噴淋,保持葉片鮮嫩。適時澆水,一般5—7天澆1次水。切勿大水漫灌,及時中耕、深鋤,促進根系發(fā)育。
1、病害防治
芫荽主要病害有:菌核病、葉枯病和斑枯病、根腐病。芫荽病害的防治是防和治并重,生態(tài)防治和藥物防治并舉。
菌核病防治主要是實行輪作,或進行土壤消毒,另外可采用無病種子或藥劑拌種,對于發(fā)生病害的地塊可用1000倍“菌核凈”噴霧,10天后再噴1次。
葉枯病和斑枯病的防治以種子消毒為主,方法是用“克菌丹”或“多菌靈”500倍液浸種10—15分鐘,沖洗干凈后播種。對于發(fā)生葉枯病和斑枯病的芫荽可用多菌靈600—800倍液、代森錳鋅6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百菌清500倍液噴霧,兩種以上混合使用效果更佳。
根腐病防治以土壤處理為主,可用多菌靈1千克拌土50千克,播前撒于播種溝內,在易發(fā)病地塊可結合澆水灌入重茬劑300倍液,發(fā)生根腐病的地塊可用“普力克”500倍液或“多菌靈”600倍液灌根。
2、蟲害防治
芫荽主要蟲害有:蚜蟲、白粉虱、地老虎、美洲斑潛蠅等。在芫荽蟲害防治中應主要采用物理、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的防治策略。一是采用防蟲網防止蚜蟲飛入;二是利用黃板誘殺:在香菜植株上部吊掛黃板誘殺蚜蟲、白粉虱、美洲斑潛蠅等刺吸式口器害蟲;三是藥物防治:對于蚜蟲、白粉虱等可采用2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克加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對于美洲斑潛蠅可用1%阿維菌素1500倍液噴霧。